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的理论线索
1
作者 杜寒风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81-85,共5页
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的理论线索·杜寒风一、音乐的社会功能的演变人们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的体认,在先秦以前并不是直接地同审美的社会效应联结在一起,恐怕更重要的是把音乐作为一种节制客观事物发生质变的依据而论定的,这一点... 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的理论线索·杜寒风一、音乐的社会功能的演变人们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的体认,在先秦以前并不是直接地同审美的社会效应联结在一起,恐怕更重要的是把音乐作为一种节制客观事物发生质变的依据而论定的,这一点在《左传》里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后《乐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中国古典音乐 音乐艺术 音乐美学思想 “与民同乐” 《左传》 孟子 伦理道德 音乐与政治 情感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庄暴见孟子》的论辩术——与关坤英同志商榷
2
作者 张启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90-90,共1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85年第2期发表了关坤英的《〈庄暴见孟子〉的论辩术》一文。该文对《庄暴见孟子》的论辩术评价很高,说“它以严密的说理,巧妙的论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说理论辩的范例。这篇文章说理的明晰性、透彻性,说理的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85年第2期发表了关坤英的《〈庄暴见孟子〉的论辩术》一文。该文对《庄暴见孟子》的论辩术评价很高,说“它以严密的说理,巧妙的论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说理论辩的范例。这篇文章说理的明晰性、透彻性,说理的逻辑性、通俗性、趣味性,不仅为历代学者所称道,而且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不失其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术 《庄暴见孟子》 “与民同乐” 透彻性 “乐” 欣赏音乐 好乐 君王 明晰性 联结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孟美学思想述略
3
作者 杨安崙 程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8-16,共9页
本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繁荣时期,表现了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独立创造。文章指出,以“仁”为本,以“礼”为用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的理论前提。文章既评述了孔子乐为礼用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兴观群... 本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繁荣时期,表现了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独立创造。文章指出,以“仁”为本,以“礼”为用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的理论前提。文章既评述了孔子乐为礼用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兴观群怨”与“思无邪”的艺术审美标准,又剖析了孔子的美善关系论和美感思想,并指出孔子开了人类欣赏自然美“比德”的先河。文章认为,孟子发展了孔子儒家美学思想。孟子提出的“与民同乐”的美学思想和关于美感普遍性的思想,以及“充实之谓美”和“浩然之气”的美学命题,都是对儒家美学的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思想 孔子 孟子 孔孟 春秋时期 “与民同乐” 封建制 奴隶制 诸侯国 “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岳阳楼记》的点滴体会
4
作者 覃小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0年第S2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岳阳楼记》 思想内容 思想教育 朗读教学 文章的主旨 范仲淹 滕子京 民本思想 “与民同乐” 九年制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石三鸟——《庄暴见孟子》教学实录
5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庄暴见孟子》 论辩艺术 “与民同乐” 说理方式 教学实录 说理艺术 “缩写” 权衡利害得失 雄辩家 课文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