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里·斯奈德诗歌之“不隔”
1
作者 罗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3,共6页
中西诗学相互参照与印证,学界多以西方文学理论观照中国文学作品,从中国文学理论视角解读西方文学作品范例较少。如以王国维诗学理论之"不隔"说,考察美国深层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诗歌美学追求,应有一定学术创见。基于... 中西诗学相互参照与印证,学界多以西方文学理论观照中国文学作品,从中国文学理论视角解读西方文学作品范例较少。如以王国维诗学理论之"不隔"说,考察美国深层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诗歌美学追求,应有一定学术创见。基于中国禅宗与道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斯奈德多部诗集中充分呈现出"不隔"的独特美学特征,其众多诗作意境悠远,充满生趣,简洁美好,语语如在目前。具体而言,斯奈德诗歌的"不隔"亦可分为"景"之不隔,"情"之不隔,以及由此融会而成的"意境"之不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不隔” 禅宗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隔”与“不隔”
2
作者 马立鞭 《当代文坛》 1984年第5期58-58,共1页
文学作品的主题表现,贵在隐约见意,不宜明白说出。特别是讲求含蓄美的诗,更是如此。所以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论诗的题旨表现之妙时说:“若隐若现,欲露不露,终不许一语道破。”这就是说,从诗的主题表现来说,是允许雾里看花的,隔着一层... 文学作品的主题表现,贵在隐约见意,不宜明白说出。特别是讲求含蓄美的诗,更是如此。所以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论诗的题旨表现之妙时说:“若隐若现,欲露不露,终不许一语道破。”这就是说,从诗的主题表现来说,是允许雾里看花的,隔着一层的。且不说李商隐的托寓不一的《无题》诗,即以孟浩然的《春晓》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不隔” 主题表现 形象刻画 朦胧诗 《无题》诗 《春晓》 朦胧美 文学作品 王氏 含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基于意象的意境理论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志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99,共8页
王国维的意境是意象的境界,基于意象的感性形态又超越于意象的感性形态,体现了情与景的统一。他把意境割裂为“意”和“境”是不当的。他的“意境”和“境界”范畴常常是混用的,但也有细微的差别。意境主要存在于作品中,强调意,依托于... 王国维的意境是意象的境界,基于意象的感性形态又超越于意象的感性形态,体现了情与景的统一。他把意境割裂为“意”和“境”是不当的。他的“意境”和“境界”范畴常常是混用的,但也有细微的差别。意境主要存在于作品中,强调意,依托于传达效果。境界则既可指艺,也可指人。作品意境的高低以主体格调的高低为基础。王国维的“意境”与“境界”,和“隔”与“不隔”、“有我”与“无我”、“以我观物”与“以物观物”等范畴,都有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王国维的意境说乃是一种现代性尝试,是从西学背景出发理解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他试图化合中西,从中西学术之间阐述意境思想,其中有经验,有教训,但把他的意境理论说成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则未免失之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境界 隔”“不隔” 化合中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对古典诗学的总结及其与兴的关联
4
作者 刘怀荣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84-88,共5页
王国维境界说对古典诗学的总结及其与兴的关联刘怀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虽为论词专书,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兼论诗、词的,故论者大多承认他所标举的“境界”说对传统的“境界”说或意境说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进一步的发展、完善。由于王氏... 王国维境界说对古典诗学的总结及其与兴的关联刘怀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虽为论词专书,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兼论诗、词的,故论者大多承认他所标举的“境界”说对传统的“境界”说或意境说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进一步的发展、完善。由于王氏“境界”说在理论体系和某些术语的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古典诗学 《人间词话》 以物观物 境界说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隔”“不隔” 以我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莹剔透之美——读毛翰诗集《陪你走过这个季节》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小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30-130,共1页
晶莹剔透之美———读毛翰诗集《陪你走过这个季节》董小玉“陪你走过这个季节”是一句温情脉脉的表白,一种动态的情思,一种纯粹的关怀,引领着一种诗美的风韵:纯情、温馨、舒淡的晶莹剔透之美。今天,我的书桌上就放着她,她是毛翰... 晶莹剔透之美———读毛翰诗集《陪你走过这个季节》董小玉“陪你走过这个季节”是一句温情脉脉的表白,一种动态的情思,一种纯粹的关怀,引领着一种诗美的风韵:纯情、温馨、舒淡的晶莹剔透之美。今天,我的书桌上就放着她,她是毛翰的又一本诗集,一本装帧设计十分漂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集 隔”“不隔” 脚手架 中华传统文化 生命意蕴 召唤结构 诗歌意象 情感负载 游子 心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