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新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世安 吴岳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7,共5页
在列宁统战思想的指导和当时局势的影响下,共产国际二大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斗争的策略,这是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首次正式提出。共产国际的统一战线策略在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共... 在列宁统战思想的指导和当时局势的影响下,共产国际二大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斗争的策略,这是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首次正式提出。共产国际的统一战线策略在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指导下,共产国际各支部纷纷将统一战线策略运用到本国革命的实践中,有力地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共产国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终胜利;在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实际,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使统一战线策略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革命的胜利,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向了新的高度。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共产国际在实施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在对待联合对象的态度上,出现过左倾或右倾的偏差,左倾的问题更严重一些;二是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考虑各国具体国情不同,一些支部迫于压力贯彻了共产国际某些教条化的指示后,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统一战线策略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抗战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基层统一战线工作的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沈成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108,共9页
抗战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扎根基层社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广泛联合各阶层共同抗日救国。其统战对象广泛,方向明确,成效显著。本文主要讨论其基层统一战线工作的策略,大致有以下观点:坚持抗战方向,并做到以我为主,是其成功的前提;扎根基... 抗战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扎根基层社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广泛联合各阶层共同抗日救国。其统战对象广泛,方向明确,成效显著。本文主要讨论其基层统一战线工作的策略,大致有以下观点:坚持抗战方向,并做到以我为主,是其成功的前提;扎根基层,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态度是其成功的基础;坚持民主原则,积极完善自身组织系统是其成功的关键;有效协助当局完成各项抗战任务,并因此取得各方各面的认可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善于利用国民党内部矛盾,而又不卷入国民党派系纷争是其成功的灵活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共广东党组织 基层统一战线 策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及启示——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和发展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运洪 李良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31,共7页
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和发展为例,着重考察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认为共产国际在策略上对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指导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共产国际领导体制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为中... 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和发展为例,着重考察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认为共产国际在策略上对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指导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共产国际领导体制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共产国际对毛泽东领袖地位的支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重要的主观条件。由此带来的启示就是:必须以辩证的眼光,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对于今天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以《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文本修改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效驷 阮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3-171,共9页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策略》作过一次实质性的修改。这次修改主要反映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明确将民族资产阶级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对象和工作范...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策略》作过一次实质性的修改。这次修改主要反映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明确将民族资产阶级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对象和工作范围;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许多重要策略、表述进行了与时俱进的修改和发展;突出强调了国际援助尤其是苏联援助在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中的首要地位。它的修改,实际上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中统一战线实践的基本经验总结和现实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思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文本修改 毛泽东 统一战线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主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5
作者 曾宪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国民党政府 策略方针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爱国主义精神 策略思想 抗日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统一战线策略到政治协商制度──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
6
作者 田穗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4-58,共5页
关键词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统一战线策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毛泽东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邓小平 中国共产 爱国统一战线 共产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的形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46,共6页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党逐步提出了关于这个方针的基本思想。从瓦窑堡会议后到1937年11月...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党逐步提出了关于这个方针的基本思想。从瓦窑堡会议后到1937年11月党的活动分子会议,这个方针初步形成。从这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后到1940年3月党的高级干部会议,这个方针正式形成。这个方针的贯彻执行,对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发动、坚持和胜利,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统一战线 策略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战线在新重庆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毛馨瑶 蒋弦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6期172-175,共4页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是落实重庆“两点”定位和“两地”“两高”目标的实践要求。现代化的新重庆离不开乡村的现代化,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作为党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智...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是落实重庆“两点”定位和“两地”“两高”目标的实践要求。现代化的新重庆离不开乡村的现代化,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作为党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策策略。重庆统一战线服务于乡村文化建设,在发掘乡村文化资源特色、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培育乡村文化专门人才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新重庆建设和乡村振兴作出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重庆 乡村振兴 统一战线 策略 乡村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策略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胜利发展——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凯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9,44,共10页
【正】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我们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 【正】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我们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中国人民革命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条件与历史条件,不同的主要打击对象和各种同盟者的不同政治态度以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确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指导原则,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的理论概括,并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理论 中国革命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 策略思想 民族资产阶级 具体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的统一战线策略与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10
作者 刘军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多党合作制度 统一战线策略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 国共合作 团结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在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思想及其运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家林 李美瑞 《齐鲁学刊》 1987年第1期63-70,共8页
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建党以后,李大钊在领导北方人民的斗争中,以主要精力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他不仅有坚定而明确的革命战略目标,而且灵活地采用了一系列的策略原则,为促成、巩固和发展... 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建党以后,李大钊在领导北方人民的斗争中,以主要精力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他不仅有坚定而明确的革命战略目标,而且灵活地采用了一系列的策略原则,为促成、巩固和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争取北方国民军,分化敌人营垒,打击最顽固的势力,做了大量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国民党改组 统一战线工作 孙中山 国民军 中国共产党 国共合作 策略思想 共产党员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策略运用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鞠连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69-74,共6页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正确地运用统一战线政策策略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密切配合军事斗争,为保卫和扩大解放区的自卫战争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争取中间势力大多数的同情与支持,使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上陷于孤立...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正确地运用统一战线政策策略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密切配合军事斗争,为保卫和扩大解放区的自卫战争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争取中间势力大多数的同情与支持,使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上陷于孤立而破产;通过开辟国统区第二条战线,陷蒋介石于全民包围之中,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进程;农村的土改,既团结了农民,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同时也使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中间势力 国民党军 统一战线政策 策略运用 解放战争时期 周恩来 第二条战线 中共中央 解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浅析
13
作者 江于夫 徐勤惠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65-69,23,共6页
本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灾难,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为中国主要政治力量之一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创导和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它的策略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调整和完... 本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灾难,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为中国主要政治力量之一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创导和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它的策略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从下层统一战线到抗日反蒋策略方针的提出,接着转变为逼蒋抗日,最后发展为联蒋抗日的策略总方针,构成了“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时期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反蒋” 西安事变 逼蒋抗日 蒋介石 国民党政府 策略方针 “九一八” 日本帝国主义 共产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初期周恩来关于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14
作者 庄建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89-93,共5页
抗日战争初期,周恩来就和毛泽东、张闻天等同志一起,把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同盟军的理论与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周恩来并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科学地划分各阶级为三类... 抗日战争初期,周恩来就和毛泽东、张闻天等同志一起,把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同盟军的理论与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周恩来并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科学地划分各阶级为三类:“一类是进步力量,就是工农小资产阶级;一类是中间力量,就是中间阶层;一类是顽固力量,或是反动力量,就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从而制订出了“发展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力量,孤立、分化和打击顽固力量,也就是联合大多数,反对少数,打击最顽固的力量”的策略方针。本文将以这些策略为指导,对这一时期周恩来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及其实践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选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策略思想 知识分子 中间力量 毛泽东 进步力量 马克思主义 民主政治 大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策略与国共合作──纪念马克思逝世百周年
15
作者 扈颖航 《求是学刊》 1983年第1期9-18,共10页
关键词 统一战线策略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蒋介石国民党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 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革命时期我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策略
16
作者 李世平 陈廷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2-91,共10页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策略,在建党时期萌芽后,经过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今仍然在我国统一和建设大业中起着重大作用。党的统一战...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策略,在建党时期萌芽后,经过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今仍然在我国统一和建设大业中起着重大作用。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策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原则,又在中国革命的具体环境中经历了一个合符逻辑的发展进程。本文试图对大革命时期我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策略的利弊得失作一历史的回顾和实事求是的分析,以便进一步展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策略产生发展完善的历史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统一战线理论 共产党 中国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策略原则 国民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 共产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实施及其伟大胜利
17
作者 文暖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36-43,共8页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策略思想的伟大发展,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新形势的产物,是各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斗争经验的总结和发展。本文试图从这条新的策略路线的形成过程和实施过程及其取得的伟大胜利来阐发...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策略思想的伟大发展,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新形势的产物,是各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斗争经验的总结和发展。本文试图从这条新的策略路线的形成过程和实施过程及其取得的伟大胜利来阐发其伟大历史意义。这对当前国际反帝、反殖和反霸斗争仍有现实意义。不妥之处,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策略 反法西斯主义 法国共产党 社会党 西班牙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历史意义 人民阵线 希特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独创性发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建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的渐进过程中,"策略""战略""政策"等概念的交错叠合,遮蔽了统一战线从策略向战略的转变。把统一战线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的独创性发展。由此出发,它... 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的渐进过程中,"策略""战略""政策"等概念的交错叠合,遮蔽了统一战线从策略向战略的转变。把统一战线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的独创性发展。由此出发,它确立了各革命阶级(阶层)长期共存的合作关系,决定了未来国家的性质与组织形式,也拓宽了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策略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统一战线参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长伟 白选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0-183,共4页
阐述了统一战线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途径,对统一战线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围绕如何提高统一战线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社会效果提出了策略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 统一战线 途径 问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玮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5-37,共3页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革命和建设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因时制宜地确定了统一战线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名称及其内容和任务。从统一战线名称的变化则可看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在...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革命和建设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因时制宜地确定了统一战线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名称及其内容和任务。从统一战线名称的变化则可看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发展及其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统一战线 策略 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