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帝死了”—— 一个信徒的宣言 被引量:2
1
作者 杜丽燕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6-52,共7页
“上帝死了”——一个信徒的宣言杜丽燕尼采在《快乐的科学》第126节题为“疯子”中宣告:“Godisdead”(上帝死了)。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再次重申这一命题。这使宗教气氛十分浓厚的西方世界感到极为震惊。舆论惊呼... “上帝死了”——一个信徒的宣言杜丽燕尼采在《快乐的科学》第126节题为“疯子”中宣告:“Godisdead”(上帝死了)。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再次重申这一命题。这使宗教气氛十分浓厚的西方世界感到极为震惊。舆论惊呼,“这是无以复加的疯狂”。而德国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信仰 “上帝死了” 尼采 基督徒 悲剧的诞生 海德格尔 制度化 西勒诺斯 早期基督教 生活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帝之死和虚无主义——尼采价值重估的语境和工具 被引量:5
2
作者 何仁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西方,上帝的存在是以理性、信仰、道德“三位一体”表现出来的。哥白尼、达尔文使信仰的上帝死亡,康德使理性的上帝死亡,而尼采要完成的则是使道德的上帝死亡。这使基督教及其相应道德价值也将死亡,带来虚无主义;同时,也使人类... 在西方,上帝的存在是以理性、信仰、道德“三位一体”表现出来的。哥白尼、达尔文使信仰的上帝死亡,康德使理性的上帝死亡,而尼采要完成的则是使道德的上帝死亡。这使基督教及其相应道德价值也将死亡,带来虚无主义;同时,也使人类有机会拟定新的价值。“上帝死了”和“虚无主义”是同一命题的两种不同表达式,而“虚无主义”分消极的和积极的。尼采坚持积极的虚无主义,通过否定一切价值和重估一切价值两个环节来创造新的价值。因此,上帝之死构成尼采价值重估的“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价值重估 消极虚无主义 积极虚无主义 尼采 “上帝死了” 重估一切价值 语境 最高价值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采的“上帝之死”——虚无主义的演绎及其反拨 被引量:5
3
作者 章忠民 《学术论坛》 2003年第2期21-27,共7页
尼采的“上帝之死”将虚无主义推至极限 ,并用重估价值的积极的虚无主义完成了去值的消极的虚无主义。而海德格尔则反拨尼采 ,要在虚无主义的遮蔽和绽放中把握虚无之虚无 ,以求彻底颠覆传统的形而上学。然而 ,在福柯更为虚无化的“人也... 尼采的“上帝之死”将虚无主义推至极限 ,并用重估价值的积极的虚无主义完成了去值的消极的虚无主义。而海德格尔则反拨尼采 ,要在虚无主义的遮蔽和绽放中把握虚无之虚无 ,以求彻底颠覆传统的形而上学。然而 ,在福柯更为虚无化的“人也死了”中 ,海德格尔与尼采一样都面临着更进一步的反拨而难逃虚无主义命运。其实 ,虚无主义既非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所能完成的 ,亦非历史的法则和逻辑 ,它只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其极至的主体性驱使下 ,因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和把握的失落 ,导致绝对确定性通过不断被剥夺的递增的匮乏之痛苦、缺席 ,而宣告不确定性的到来。然而 ,这种所谓的可怕的不确定性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种“形而上学病”的发作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终将不攻自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虚无主义 确定性 不确定性 虚无之虚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规范与儒学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予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23,55,共6页
自由、规范与儒学的发展方向高予远现代社会尽管有种种特征,但有一个特征我认为是根本的,即自由与规范。自由是指精神价值领域的自由。“上帝死了”,旧形而上学理念体系的崩溃,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价值多元乃至无限元的时代。不仅... 自由、规范与儒学的发展方向高予远现代社会尽管有种种特征,但有一个特征我认为是根本的,即自由与规范。自由是指精神价值领域的自由。“上帝死了”,旧形而上学理念体系的崩溃,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价值多元乃至无限元的时代。不仅在国与国之间不存在着处于霸权地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儒家心学 理念体系 形而上学 价值观念 精神价值 存在意义 精神理念 “上帝死了” 胡塞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及其文化特点 被引量:6
5
作者 文九 秦志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6-148,共3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化特点 “上帝 技术理性 关心自己 19世纪 价值源泉 理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随你自己
6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5,共2页
尼采最著名的两句话是:“上帝死了”和“重估一切价值”(均出自《快乐的科学》)。但这两句话的重要性与它们的著名程度是不相称的。比如“上帝死了”这句话,就有相当的哗众取宠成分。但未必是尼采想哗众取宠,真正的哗众取宠者是众... 尼采最著名的两句话是:“上帝死了”和“重估一切价值”(均出自《快乐的科学》)。但这两句话的重要性与它们的著名程度是不相称的。比如“上帝死了”这句话,就有相当的哗众取宠成分。但未必是尼采想哗众取宠,真正的哗众取宠者是众多的传述者。从语言哲学的观点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你自己” 尼采 重估一切价值 前现代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上帝死了” 虚概念 绝对价值 现代文明 上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不是“主义”
7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后现代 前现代 “后现代主义” 文艺复兴 “上帝死了” 西方文化 现代理性 方法论 启蒙运动 现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话人生与人的本质──关于文化价值体系的对话
8
作者 朱来常 翁飞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2期94-109,共16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文化价值体系 人的本质 人本主义心理学 文化选择 超越性 社会心理 弗洛伊德 “知识分子” “上帝死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贺东久歌词的创新走向
9
作者 何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年第2期32-35,28,共5页
词坛的春讯,在一阵悄悄的细雨飘洒之后,突然积蓄起无数条昂扬挺进的溪流,汇集为来势迅疾的潮头,向着古朴沉寂的蒺藜冲刷过来。这里有词形上的创新——对传统框势的叛逆和对现代意识的祈求。这里有词旨上的嬗变——从一反只唱赞歌的定势... 词坛的春讯,在一阵悄悄的细雨飘洒之后,突然积蓄起无数条昂扬挺进的溪流,汇集为来势迅疾的潮头,向着古朴沉寂的蒺藜冲刷过来。这里有词形上的创新——对传统框势的叛逆和对现代意识的祈求。这里有词旨上的嬗变——从一反只唱赞歌的定势转入对人的本体的回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东久 词旨 艺术走向 首词 唱赞歌 词作家 黄淑子 春讯 自然欲望 “上帝死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