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0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造性教师培养的“三足鼎立”课程模式及其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伟清 肖军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36,共4页
创造性教师是具有创造教育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三足鼎立"课程模式是以在创造性教师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创造学、创造心理学与创造教育学等三门学科为基础的、以培养创造性教师为目标的课程模式,其构建可以从课程目标、课... 创造性教师是具有创造教育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三足鼎立"课程模式是以在创造性教师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创造学、创造心理学与创造教育学等三门学科为基础的、以培养创造性教师为目标的课程模式,其构建可以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教师 创造性人才 “三足鼎立”课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6
2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波 丁俊美 +2 位作者 赵三军 杨云娟 黄遵锡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本文以微生物学课程设定的价值目标为纲、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布卢姆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坚持系统思维,紧扣课程思政纵向“资源-策略-教法-路径”和横向“乐学-思学-会学-活学”的逻辑主线,构建了以科学精神培养、生态文明观塑造、文化... 本文以微生物学课程设定的价值目标为纲、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布卢姆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坚持系统思维,紧扣课程思政纵向“资源-策略-教法-路径”和横向“乐学-思学-会学-活学”的逻辑主线,构建了以科学精神培养、生态文明观塑造、文化自信和法治意识树立及公民品格养成等为具体目标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类型资源精心开展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具体实施策略、教学方法和路径促进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实现了微生物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深度融合,从而为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提供系统性模式和操作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课程思政 教育目标分类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高质量职业教育师资?——德国本硕连读课程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毛菊 夏冬梅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职业教育作为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职教师资作为其核心要素直接关涉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存在系列问题。德国的三种主流本硕连读课程模式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启示... 职业教育作为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职教师资作为其核心要素直接关涉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存在系列问题。德国的三种主流本硕连读课程模式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启示。连续型课程模式,旨在培养职教师范生实践反思能力、形成阶梯式技术与实践融合的课程;补充型课程模式,旨在打造职教师范生的跨学科能力、形成专业技术与跨学科能力融合的课程;混合型课程模式,旨在培养跨界-研究能力、形成跨学科知识与研究导向的课程。这些课程模式虽有差异,但突出体现了职业导向性、实践融合性、灵活适应性。借鉴德国的课程模式,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应注重“构建‘立交桥’式课程”“凸显实践性”“提升兼容性”“人文性”,从而培养职教教师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课程模式 本硕连读 职教师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M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仿真模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郝莹 陈卓 陈兴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研究旨在探索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独特优势与内在机制。文章在分析课程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关键学习节点进阶式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并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探索影响... 研究旨在探索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独特优势与内在机制。文章在分析课程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关键学习节点进阶式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并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探索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关键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系统掌握。个体情绪状态、课程学习成绩、个体学习能力、课程满意程度共同构成了学习效果提升的系统过程,呈现出稳步上升—停滞不前—显著提升的演进特征。建议教师应深刻理解有效性学习发生的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教学活动,避免学生出现课程知识学习的疲惫期。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有机融合与合理衔接,促进课堂知识的有效迁移,以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 STEM教育理念 进阶式 教学模式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教师”授课模式在语文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钧 郄慧敏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57,共7页
语文教师教育类课程旨在培养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素养,但长期存在偏理论的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双教师”模式,力图消解实践与理论、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通过安排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和中学骨干... 语文教师教育类课程旨在培养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素养,但长期存在偏理论的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双教师”模式,力图消解实践与理论、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通过安排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和中学骨干教师协作教学,有效融合了大学的学术研究优势和中学的实践经验,助力高素质职前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该模式优化了课程内容,合理配置教学任务,并构建了对话式教学流程,以提升师范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实践表明,“双教师”授课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成功实施需考虑双教师协作关系的建立、课程内容适配以及表现性评价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教师”授课模式 语文教师教育类课程 汉语言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评《旅游管理教学案例》
7
作者 阎丽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04,共2页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面临着巨大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常常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高等院校开始引入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学理念,强调以学习成果为核心,注重学生...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面临着巨大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常常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高等院校开始引入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学理念,强调以学习成果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及能力提升。在旅游管理课程中,OBE理念促使课程目标明确化,教师制定具体的学习成果,确保教学的有效性。OBE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从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目标出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恰好契合了旅游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管理教学 传统教育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课程 能力提升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应用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有害藻华”课程内容构建和教学模式
8
作者 安鑫龙 王小瑞 +1 位作者 申淑琦 李雪梅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4期539-542,共4页
“海洋有害藻华”课程是海洋环境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专业拓展课。为培养海洋环境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构建包括绪论、海洋微型生物有害藻华和海洋大型藻类有害藻华三部分课程体系,“海洋有害藻华”课程采用线... “海洋有害藻华”课程是海洋环境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专业拓展课。为培养海洋环境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构建包括绪论、海洋微型生物有害藻华和海洋大型藻类有害藻华三部分课程体系,“海洋有害藻华”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精心打造思政素养和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队伍“主力军”、精雕细琢课程建设“主战场”和精准占位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三精”途径,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思政元素的“五个一精神”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效地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有害藻华 课程内容构建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式教学模式在神奇的蜂产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9
作者 崔莲花 金花子 +1 位作者 金鑫 尹星福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122-125,共4页
神奇的蜂产品课程是具有理论性和科普性较强的一门通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有望培养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的“三农”情怀,让更多的学生掌... 神奇的蜂产品课程是具有理论性和科普性较强的一门通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有望培养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的“三农”情怀,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蜂产品功效,形成大健康理念。该文以五星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法为辅的专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为目标,进行全方面建设,以期为农学类通识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奇的蜂产品课程 通识课程 专题式 教学模式 五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10
作者 张小军 高燕 +2 位作者 梁晋军 王鹏飞 温鹏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43-146,共4页
在“安吉宣言”提出新农科园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庞杂、学时有限、科研实训教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从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强... 在“安吉宣言”提出新农科园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庞杂、学时有限、科研实训教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从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强化、教学方法集成、科研实训完善和教学考核评价优化等多方面着手,探索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新模式。该教学新模式探索为新农科创新型园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也为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研究法 新农科 案例教学法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可持续耕作制度课程为例
11
作者 米俊珍 王金金 +5 位作者 赵宝平 李立军 王希全 臧华栋 徐忠山 刘景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基于新农科和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以研究生课程可持续耕作制度为例,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授课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教学方法枯燥等问题,以“全面审视、合理混合,理实一体、突出创新”为思路,采用课堂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翻转... 基于新农科和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以研究生课程可持续耕作制度为例,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授课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教学方法枯燥等问题,以“全面审视、合理混合,理实一体、突出创新”为思路,采用课堂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翻转课堂、线上专题讲座、远程实景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集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于一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研究生课程 教学模式 可持续耕作制度 互联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学科育人模式的构建与评价
12
作者 冯志华 邱存义 +2 位作者 王华新 陈化靓 张忠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5期130-135,共6页
在积极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作为培养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其育人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以《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学科育人必要性分析为切入点,建立具体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模式构建与评价... 在积极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作为培养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其育人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以《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学科育人必要性分析为切入点,建立具体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模式构建与评价。反馈结果显示,学科育人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模式有望为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理与毒理 学科育人模式 构建与评价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为例
13
作者 莫慧芳 《现代农机》 2025年第4期103-105,共3页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问题,对新工科课程思政模式下如何开展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师徒带训制的花艺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14
作者 王飒 杨智 +1 位作者 程国华 林庆梅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202-204,共3页
师徒带训制是针对现代学徒制的探讨,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实现深度产教融合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适用于技能实践性和传承性较强的专业。而园林相关专业的花艺课程正是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花艺课程主要包括东方插花、西... 师徒带训制是针对现代学徒制的探讨,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实现深度产教融合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适用于技能实践性和传承性较强的专业。而园林相关专业的花艺课程正是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花艺课程主要包括东方插花、西方插花、现代花艺三大模块。通过师徒带训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花艺课程技能的学习,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师徒带训制,通过修订园林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花艺课程体系、引入企业师傅、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与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结合、建立老带新团队等措施,对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花艺课程开展相关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徒带训制 高职院校 花艺课程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差异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婧 孙凌云 +1 位作者 吴飞 李艳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5,105,共10页
本研究针对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面临的学生需求多样性、知识更新速度、教学规模扩大和核心价值塑造等挑战(简称“4V挑战”),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弹性理论,构建了面向不同学科背景与学习需求(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和人文艺术类)... 本研究针对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面临的学生需求多样性、知识更新速度、教学规模扩大和核心价值塑造等挑战(简称“4V挑战”),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弹性理论,构建了面向不同学科背景与学习需求(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和人文艺术类)的差异化教学模式。以浙江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为试点,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评估了该模式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在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知识掌握、技术应用能力与跨学科融合素养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但在伦理意识培养上仍有进步空间。据此,本研究提出构建发展区递进的多维教学体系、建立智能化教学资源支持系统、完善多维度适应性评价体系、深化伦理教育模块设计等优化策略,旨在系统提升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相关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差异化教学模式 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知弹性理论 4V挑战 跨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化工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评《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精选案例》
16
作者 康瑜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5-I0005,共1页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不再停留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上,而是更加注重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内在培养,这不仅仅是教育的进步,更是社会对于新时代人才发展的需要。化工这一行业关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因此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不再停留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上,而是更加注重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内在培养,这不仅仅是教育的进步,更是社会对于新时代人才发展的需要。化工这一行业关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因此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意识、道德观念等思想政治素质会直接影响化工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安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化工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其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对于高校来说仍存在不足,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为了化工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方正军、易兵主编的《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精选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宗旨,以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为方向,致力于挖掘化工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正确的人生观、生态保护意识,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立体化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创新模式 化工类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微课程思维下语文教学模式的突破与途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裕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3-65,共3页
新课标和新教材下的语文学习需要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基于微课程理念的语文教学,赋予了“1”与“X”独特的内涵。开展多种资源的融合、多学科的整合、多策略并行、多学习体参与的“1+X”语文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 新课标和新教材下的语文学习需要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基于微课程理念的语文教学,赋予了“1”与“X”独特的内涵。开展多种资源的融合、多学科的整合、多策略并行、多学习体参与的“1+X”语文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 课程思维 语文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课程思政”融入植物组织培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
18
作者 石悦 白宇翔 +5 位作者 孙国红 刘子丽 穆俊祥 柴文娟 刘拴成 周峰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3期181-183,共3页
植物组织培养学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技能课程,然而该课程教学目标泛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对于前沿的知识掌握较少,很难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当前植物组织培养学课程面临的教学困境,以... 植物组织培养学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技能课程,然而该课程教学目标泛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对于前沿的知识掌握较少,很难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当前植物组织培养学课程面临的教学困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注重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社会技能(OBE理念);以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内容融入乡村振兴,深入发掘与乡村振兴实施载体高度契合的切入点,服务乌兰察布市区域经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进而培养具有服务社会的专业和实践能力,并勇于创新和敢于担当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课程思政 植物组织培养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以荒漠化防治工程学为例
19
作者 付咪 徐伟洲 +1 位作者 卜耀军 杨斌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220-223,共4页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理念缺乏、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教学内容不丰富、思政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思政素养不足等问题,以成果导向(OBE)...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理念缺乏、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教学内容不丰富、思政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思政素养不足等问题,以成果导向(OBE)为理念,结合课程特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生态环保意识、科学精神与责任担当、爱国情怀、文化传承等,将思政元素全面融入荒漠化防治课程教学中,构建课程融入思政教学新模式,从而完善荒漠化防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OBE理念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 教学改革 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文创设计课程群思政育人“一核两翼四元驱动”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凤秀 杨熊炎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146-150,共5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设计专业教育需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服务乡村经济建设。“一核两翼四元驱动”思政育人模式以文化育人为核心,通过以思政元素专题研究翼和乡村文创专题设计翼为两翼,结合思政引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设计专业教育需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服务乡村经济建设。“一核两翼四元驱动”思政育人模式以文化育人为核心,通过以思政元素专题研究翼和乡村文创专题设计翼为两翼,结合思政引动、文化助动、课程联动和实践带动四元驱动,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并开展专题实践,实现文化育人目标。该模式旨在挖掘乡村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文化自信,助力乡村人才、产业与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创设计课程 课程思政 育人模式 一核两翼四元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