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三言二拍”否极泰来的角色扮演及审美特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维 杨冬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市民文化日益高涨的语境下,“三言二拍”的角色扮演中突现出否极泰来范型,主要包括发迹变泰、破镜重圆、绝处逢生等几个维度。这种动态化的角色扮演既是那个时代人们角色期待的投影,又是当时市民阶层特定的审美心理... 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市民文化日益高涨的语境下,“三言二拍”的角色扮演中突现出否极泰来范型,主要包括发迹变泰、破镜重圆、绝处逢生等几个维度。这种动态化的角色扮演既是那个时代人们角色期待的投影,又是当时市民阶层特定的审美心理的反映,并且形成中和美、人格美、新奇美等审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否极泰来 角色扮演 审美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三言二拍”的水文化摭拾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泽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89,92,共7页
文学艺术是文化最直接最积极的构成要素,从本质上说,文化研究与文艺研究互为表里,相互激发,可以真正实现良性互动。古代小说是文艺的宝库,也是研究水文化的重要资源。"三言二拍"作为我国古代小说艺术成就的优秀代表,包含生动... 文学艺术是文化最直接最积极的构成要素,从本质上说,文化研究与文艺研究互为表里,相互激发,可以真正实现良性互动。古代小说是文艺的宝库,也是研究水文化的重要资源。"三言二拍"作为我国古代小说艺术成就的优秀代表,包含生动丰富、绚丽多彩的水文化因素,以此作为水文化的研究对象,既拓展研究范畴,探索研究方法,又增加文化欣赏意趣。本文分别从"三言二拍"擅长的世情、风俗、市民文化等领域切入,以故事的千奇百怪展现水文化的千姿百态,通过水文化拓展深化小说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从而揭示水文化研究需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水文化 文化形态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义道德的折射 社会交往的追求——论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商人的诚信观念 被引量:1
3
作者 全贤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2-126,共5页
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描写了很多商业活动和各类众多的商人形象,小说中阐述了商人对价值观念的独特理解和认识,诠释了诚信观念是仁义道德的折射和社会交往的追求,可以从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商业活动本身... 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描写了很多商业活动和各类众多的商人形象,小说中阐述了商人对价值观念的独特理解和认识,诠释了诚信观念是仁义道德的折射和社会交往的追求,可以从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商业活动本身的需求、社会交往以及作家自身的创作理念等方面观照小说中商人诚信观念及其产生的渊源,以及商人对诚信观念的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商人 诚信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俗小说:话本小说中独特的婚姻题材类型——以“三言”“二拍”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梅东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88,共4页
婚俗小说是话本小说中独特形态的婚姻题材小说,它不同于婚恋小说。婚恋小说以"写情"为本,彰显真情的意义;而婚俗小说则以"写俗"为本,强调礼俗秩序。婚俗小说依托相应的婚俗观念、婚俗程式构筑情节,展示社会生活,表... 婚俗小说是话本小说中独特形态的婚姻题材小说,它不同于婚恋小说。婚恋小说以"写情"为本,彰显真情的意义;而婚俗小说则以"写俗"为本,强调礼俗秩序。婚俗小说依托相应的婚俗观念、婚俗程式构筑情节,展示社会生活,表达作者观念。依据话本小说故事情节对婚俗观念或行为的不同结构方式,可以将婚俗小说分为因俗生事和依俗结撰两种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俗 婚恋 “三”“拍” 婚俗小说 因俗生事 依俗结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言”“二拍”中商人经营之道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195,共4页
突破以往文学作品的局限,生动展示众多商人的商业经营理念及其经营活动,是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一个重要而突出的内容。其通过对商人们思想和心理状态、商业经营原则与策略、社会意识和关怀等多方面内蕴的深刻揭示... 突破以往文学作品的局限,生动展示众多商人的商业经营理念及其经营活动,是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一个重要而突出的内容。其通过对商人们思想和心理状态、商业经营原则与策略、社会意识和关怀等多方面内蕴的深刻揭示,反映出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商人们在经营观念上日趋成熟、理性,而这正是此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时至今日,"三言""二拍"塑造的各式鲜活、丰满的商人群像,及其凸显的商人经营之道的丰富内涵,仍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商业发展及商人活动的宝贵资料,有着深刻的历史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拍” 商人 经营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言二拍选本研究
6
作者 程国赋 周彩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5,共5页
 三言二拍作为古代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在明末至清代出现了14种选本,其中以《今古奇观》最为著名。这些选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明末清初时期、康乾时期和晚清时期。本文主要探讨三言二拍选本出现的历史原因以及选本所呈现的总体特征。
关键词 选本 分期 成因 总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言二拍嬗变作品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向
7
作者 程国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75-81,共7页
作为古代白话小说的优秀代表作 ,三言二拍在明末以后被大量改编 ,共有 86篇拟话本在后世被改编 ,出现 12 6篇改编作品 ,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本文从忠奸斗争、白莲教运动和民族矛盾三个方面总结三言二拍嬗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 作为古代白话小说的优秀代表作 ,三言二拍在明末以后被大量改编 ,共有 86篇拟话本在后世被改编 ,出现 12 6篇改编作品 ,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本文从忠奸斗争、白莲教运动和民族矛盾三个方面总结三言二拍嬗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向 ,并结合社会现实、创作主体以及实学思潮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事化 小说创作 创作倾向 明末清初 白莲教运动 民族矛盾 社会现实 创作主体 实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三言”“二拍”的爱情婚姻观
8
作者 张惠英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X期58-59,共2页
爱情婚姻是"三言"、"二拍"作品中最具特色的题材,此类题材如实地刻画了普通市民阶层的爱情婚姻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面貌,其宣扬的婚姻原则、道德标准突破了宋元话本的局限,有别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提倡追... 爱情婚姻是"三言"、"二拍"作品中最具特色的题材,此类题材如实地刻画了普通市民阶层的爱情婚姻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面貌,其宣扬的婚姻原则、道德标准突破了宋元话本的局限,有别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提倡追求自由爱情,主张婚姻自主,强调了人的感情和尊重人的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拍” 爱情婚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视域下东西方文化语境比较——以《鲁宾逊漂流记》与“三言”“二拍”经商题材小说为例
9
作者 李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73-177,共5页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像,深刻地反映出文化的特质。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和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二拍"经商题材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十七、十八世纪东西方商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各自特点。这一时期东西方世界对个人...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像,深刻地反映出文化的特质。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和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二拍"经商题材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十七、十八世纪东西方商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各自特点。这一时期东西方世界对个人价值肯定、对自由人格重视遥相呼应,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创作目的上,他们都是想通过作品来疗救人的灵魂或社会,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虽然同是对生命与个体的意义、价值取向的关注,西方是指向宗教,而中国则是指向史学。鲁宾逊和"三言""二拍"中的商人群体都是特定时代的特写人物,这些作品围绕其文化内核在人物形象、义利之辨等方面而极具民族特色,反映出了东西文化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宾逊 “三”“拍” 清教 心学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言”“二拍”中的尼冠形象及其审美价值
10
作者 陈曦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S2期217-218,共2页
"三言"、"二拍"中的不少篇章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尼姑和女冠(女道士)形象,她们个性格鲜,心态复杂,或放纵淫欲、追逐爱情;或行侠仗义、成人之美;或冰清玉洁、永遁空门,富有时代气息,是晚明社会的一个侧面反映,具有... "三言"、"二拍"中的不少篇章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尼姑和女冠(女道士)形象,她们个性格鲜,心态复杂,或放纵淫欲、追逐爱情;或行侠仗义、成人之美;或冰清玉洁、永遁空门,富有时代气息,是晚明社会的一个侧面反映,具有复杂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拍” 尼姑 女冠 形象类型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言二拍研究综述(上)
11
作者 王立言 人民 《中国文学研究》 1992年第4期48-54,共7页
建国以来,“三言”,“二拍”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内容大抵可分为作家、作品、专题及整体研究方面。作家研究的主要是对冯梦龙、凌濛初的生平、思想、文学创作活动的考察和论述;作品研究,包括对版本、本事源流、撰述时代、流传... 建国以来,“三言”,“二拍”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内容大抵可分为作家、作品、专题及整体研究方面。作家研究的主要是对冯梦龙、凌濛初的生平、思想、文学创作活动的考察和论述;作品研究,包括对版本、本事源流、撰述时代、流传影响、思想艺术等的探索和评析,以及对作者的其他著作的论考;专题研究涉及到“三言”“二拍”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的若干重要方面;整体研究,则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其进行总体研究。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分别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三”“拍” 小说理论 情教 冯氏 研究综述 中国文学研究 寿宁 戏曲理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世言》与明末拟话本的走向 被引量:6
12
作者 欧阳代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5-121,共7页
近年发现的《型世言》,堪与“三言二拍”并论。与“三言二拍”相比较,其内容多写明代事,更贴近现实生活。《型世言》及明末拟话本,较之“三言二拍”,更多是张扬封建伦理道德以及针对明末社会黑暗、世风败坏发出的陈腐说教与劝戒。... 近年发现的《型世言》,堪与“三言二拍”并论。与“三言二拍”相比较,其内容多写明代事,更贴近现实生活。《型世言》及明末拟话本,较之“三言二拍”,更多是张扬封建伦理道德以及针对明末社会黑暗、世风败坏发出的陈腐说教与劝戒。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以挽救危亡为旨归的明末东林党、复社倡导实学,复兴古学,大力清算晚明新思潮,从而影响到通俗小说领域,使之在关注现实人生的同时,更强调了忠孝节烈等封建伦理道德的说教与劝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世 “三言二拍” 拟话本 “三 拍” 封建伦理道德 冯梦龙 资本主义萌芽 案惊奇》 《醉醒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启明清小说评介新方向——评《换一个角度看明清小说》
13
作者 谢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X期78-79,共2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里,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一样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唐诗、宋词是“阳春白雪”的话,那么明清小说就是“下里巴人”,而这一点我们更多的是从读者的角度去界定的。对普通大众来说,明清小说无疑更适合大家的阅读口味,故而...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里,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一样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唐诗、宋词是“阳春白雪”的话,那么明清小说就是“下里巴人”,而这一点我们更多的是从读者的角度去界定的。对普通大众来说,明清小说无疑更适合大家的阅读口味,故而产生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样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除此之外,在明清这一古典小说创作的巅峰时期还产生了很多部有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儒林外史》《海上花列传》《今古奇观》以及“三言二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 《海上花列传》 评介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国演义》 “三言二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拟话本小说中的道教角色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6-82,共7页
以"三言"、"二拍"为杰出代表的明代拟话本小说,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人情世态与宗教信仰生活,但这种反映来自于其所包含的"现实因素",而并非是其题材与母题。"三言"、"二拍"... 以"三言"、"二拍"为杰出代表的明代拟话本小说,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人情世态与宗教信仰生活,但这种反映来自于其所包含的"现实因素",而并非是其题材与母题。"三言"、"二拍"以描画"尘世"为根本特性,因此其中的道教角色并不多见,并体现出非否定性、叙事功能性、仪式行为的强烈世俗性三个特点,生动展现了当时一般民众的宗教信仰生活实际,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一般信仰的核心以及十四世纪以降世俗道教的真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角色 “三”、“拍” 明代拟话本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小娥访贼复仇故事流变考
15
作者 程珮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4期105-107,共3页
明代凌濛初编撰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广为人知,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多篇演义谢小娥故事的作品。通过对这篇拟话本的"源"、"流"以及出现嬗变的原因进行考察可... 明代凌濛初编撰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广为人知,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多篇演义谢小娥故事的作品。通过对这篇拟话本的"源"、"流"以及出现嬗变的原因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作者个人经历、时代背景是形成不同时代特殊的嬗变特征的主要原因,嬗变作品中带有明显的个人创作痕迹和时代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谢小娥 唐传奇 《龙舟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明世俗文艺思想的崛起
16
作者 郭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文艺思想 审美文化 文艺思潮 话本小说 审美趣味 戏曲创作 杂剧 风格 市民文学 “三言二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劝善文学”及其发展
17
作者 应从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82-85,共4页
论“劝善文学”及其发展应从瑛什么是劝善文学?从广义说,一切以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劝人善良,激励人奋发向上的;一切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基调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是劝人善良,鼓舞人奋发向上的;... 论“劝善文学”及其发展应从瑛什么是劝善文学?从广义说,一切以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劝人善良,激励人奋发向上的;一切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基调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是劝人善良,鼓舞人奋发向上的;一切能给人以力量,能磨荫斗志,催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小说 《儿女英雄传》 劝善 人民群众 文学作品 文学艺术作品 传世之作 杨家将 “三言二拍” 侠五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文化史散论》序
18
作者 邱汉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81-83,共3页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封建统治露出了崩解的端倪,但是还很强固.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已经在东南地区稀疏地出现,但是十分稚嫩.这是时代的特点,明清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特点下发展着的.冯天瑜同志的《明清文化史散论》,论述了明...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封建统治露出了崩解的端倪,但是还很强固.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已经在东南地区稀疏地出现,但是十分稚嫩.这是时代的特点,明清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特点下发展着的.冯天瑜同志的《明清文化史散论》,论述了明清时期的中国文化.书的内客涉及这一时期的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各个领域,视野很宽广.它是通过若干具体问题的阐扬,反映这个宽广面的,论述很丰富,深刻.名曰“散论”,实际是有脉络可按,有统系可寻的.这只要翻读目录②就可以得到印证.这样的著作,当前还不多见,确是读者在哲学史、文学史、科学史等史著之外所想寻求的书籍.《明清文化史散论》的时代断限,起自明初,迄于辛亥革命,清社覆亡,凡五百四十四年.对辛亥革命的论述,时代已阑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既称“明清”,是以朝代为标志,则亦无妨.书中论哲学思想的,有明初的朱学,有元明之际的《郁离子》;有明中期的王学及尔后王学的流变;有明末清初王、黄、顾三先生的学术思想.论文学的,有明代的“台阁体”及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有明中期以后的市民文学“三言”“二拍”.论科学技术的,有明末西洋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学术,有徐光启在学术上的会通中西,以及王夫之自然观方面的创见.论文化政策的,有明清文字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文化 散论 冯天瑜 明清时期 明中期 台阁体 王夫之 “三”“拍” 《郁离子》 国学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徐士年先生所拟的明清文学教学大纲
19
作者 韩兆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4期39-42,共4页
教学大纲是什么?它的用处是什么?这些我想谁都知道。尤其教学大纲对老师们更是不离手边的东西。本来没有必要再来阐明这一概念了。但事实上还是非先讲一下不行。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来规定各科教学内... 教学大纲是什么?它的用处是什么?这些我想谁都知道。尤其教学大纲对老师们更是不离手边的东西。本来没有必要再来阐明这一概念了。但事实上还是非先讲一下不行。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来规定各科教学内容的体系和范围。其目的在于使教师的教学的工作有可循的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文学 教学大纲 教学水平 民歌 国演义 复古主义 杂剧 观潮派 “三”“拍” 各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