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三言二拍”否极泰来的角色扮演及审美特质 |
李维
杨冬梅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2
|
关于“三言二拍”的水文化摭拾 |
郭泽杰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3
|
仁义道德的折射 社会交往的追求——论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商人的诚信观念 |
全贤淑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4
|
婚俗小说:话本小说中独特的婚姻题材类型——以“三言”“二拍”为中心 |
梅东伟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三言”“二拍”中商人经营之道探析 |
曹琳
|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6
|
三言二拍选本研究 |
程国赋
周彩虹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7
|
论三言二拍嬗变作品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向 |
程国赋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0 |
|
8
|
试论“三言”“二拍”的爱情婚姻观 |
张惠英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9
|
文学视域下东西方文化语境比较——以《鲁宾逊漂流记》与“三言”“二拍”经商题材小说为例 |
李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0 |
|
10
|
论“三言”“二拍”中的尼冠形象及其审美价值 |
陈曦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0 |
|
11
|
三言二拍研究综述(上) |
王立言
人民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2 |
0 |
|
12
|
《型世言》与明末拟话本的走向 |
欧阳代发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13
|
开启明清小说评介新方向——评《换一个角度看明清小说》 |
谢惠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4
|
明代拟话本小说中的道教角色及其意义 |
赵益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15
|
谢小娥访贼复仇故事流变考 |
程珮
|
《电影评介》
|
2011 |
0 |
|
16
|
宋明世俗文艺思想的崛起 |
郭彬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7
|
论“劝善文学”及其发展 |
应从瑛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
18
|
《明清文化史散论》序 |
邱汉生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9
|
谈徐士年先生所拟的明清文学教学大纲 |
韩兆琦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5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