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角协调模式”视角下的交叉学科治理:理路与进路
1
作者
张艳凤
王铭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1,共7页
我国交叉学科治理经历了孕育萌生、试点探索、初具雏形、正式确立等四个阶段,政府力量、学术力量、市场力量构成了我国交叉学科治理的动力机制,展现了交叉学科治理的制度逻辑、知识逻辑和实践逻辑。在现实层面,受到政策协调激励不足、...
我国交叉学科治理经历了孕育萌生、试点探索、初具雏形、正式确立等四个阶段,政府力量、学术力量、市场力量构成了我国交叉学科治理的动力机制,展现了交叉学科治理的制度逻辑、知识逻辑和实践逻辑。在现实层面,受到政策协调激励不足、学科知识整合受限、市场响应机制不畅等因素的制约,交叉学科治理存在协同乏力、壁垒突出、供需失衡等问题。面向未来,我国交叉学科治理应着力塑造交叉学科治理新生态、构建交叉学科知识新领域、探索交叉学科培养新模式、建立交叉学科评价新体系,进一步彰显我国交叉学科发展的创新引领效应,构建现代化学科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协调模式”
交叉学科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角关系的定量研究假设——对伯顿·克拉克“三角协调模式”的物理学解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宾齐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美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提出了政府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的"三角协调模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研究高等教育结构的方法论基础。之后,英国学者加雷斯.威廉斯根据对高等教育经费分配中的权力关系的相关研究,将伯顿.克拉克的高等...
美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提出了政府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的"三角协调模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研究高等教育结构的方法论基础。之后,英国学者加雷斯.威廉斯根据对高等教育经费分配中的权力关系的相关研究,将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三角协调模式"进一步细化为六个图像模式,但这些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用物理学上的三力共点平衡原理,对政府、学术和市场三力进行分解,并且按照影响力大小设置权重,进行数据测量,是定量研究的一个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大学
社会
“三角协调模式”
高等教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演进特征与逻辑——基于政府、市场、学术的视角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慧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8-144,共7页
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演进嵌入整个高等教育权力结构乃至国家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变迁是政府、市场和学术三种力量不断调整与选择的结果,不同历史阶段政府、市场、学...
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演进嵌入整个高等教育权力结构乃至国家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变迁是政府、市场和学术三种力量不断调整与选择的结果,不同历史阶段政府、市场、学术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投射形塑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不同特征。从整个过程来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呈现出从政治导向到学术导向,继而到学术质量和社会质量并重的转变,体现了坚持学术自身演进与学术外部适应相结合的变迁特征,并且在不同的方面遵循着不同的逻辑。政府、市场、学术作为共存于学术评价场域中相互作用的关系共同体,三者制衡的平衡点至关重要。与学术质量评价相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质量评价要复杂得多,目前尚处于探索之中,仍需进一步完善后续的评价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成果评价
“三角协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角协调模式”视角下的交叉学科治理:理路与进路
1
作者
张艳凤
王铭玉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天津外国语大学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1,共7页
基金
广东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专题“从学科规训迈向学科治理:新文科视域下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2024GXJK556)的成果。
文摘
我国交叉学科治理经历了孕育萌生、试点探索、初具雏形、正式确立等四个阶段,政府力量、学术力量、市场力量构成了我国交叉学科治理的动力机制,展现了交叉学科治理的制度逻辑、知识逻辑和实践逻辑。在现实层面,受到政策协调激励不足、学科知识整合受限、市场响应机制不畅等因素的制约,交叉学科治理存在协同乏力、壁垒突出、供需失衡等问题。面向未来,我国交叉学科治理应着力塑造交叉学科治理新生态、构建交叉学科知识新领域、探索交叉学科培养新模式、建立交叉学科评价新体系,进一步彰显我国交叉学科发展的创新引领效应,构建现代化学科治理体系。
关键词
“三角协调模式”
交叉学科
治理
Keywords
"Triangular Coordination Model"
interdisciplinary
governance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角关系的定量研究假设——对伯顿·克拉克“三角协调模式”的物理学解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宾齐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文摘
美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提出了政府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的"三角协调模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研究高等教育结构的方法论基础。之后,英国学者加雷斯.威廉斯根据对高等教育经费分配中的权力关系的相关研究,将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三角协调模式"进一步细化为六个图像模式,但这些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用物理学上的三力共点平衡原理,对政府、学术和市场三力进行分解,并且按照影响力大小设置权重,进行数据测量,是定量研究的一个尝试。
关键词
政府
大学
社会
“三角协调模式”
高等教育结构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演进特征与逻辑——基于政府、市场、学术的视角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慧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全面深化改革评估中心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8-14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四进’维度评价研究”(BIA170201)。
文摘
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演进嵌入整个高等教育权力结构乃至国家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变迁是政府、市场和学术三种力量不断调整与选择的结果,不同历史阶段政府、市场、学术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投射形塑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不同特征。从整个过程来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呈现出从政治导向到学术导向,继而到学术质量和社会质量并重的转变,体现了坚持学术自身演进与学术外部适应相结合的变迁特征,并且在不同的方面遵循着不同的逻辑。政府、市场、学术作为共存于学术评价场域中相互作用的关系共同体,三者制衡的平衡点至关重要。与学术质量评价相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质量评价要复杂得多,目前尚处于探索之中,仍需进一步完善后续的评价监管。
关键词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成果评价
“三角协调模式”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角协调模式”视角下的交叉学科治理:理路与进路
张艳凤
王铭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角关系的定量研究假设——对伯顿·克拉克“三角协调模式”的物理学解析
王宾齐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演进特征与逻辑——基于政府、市场、学术的视角
高慧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