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线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学——实证式解读冉淮舟《建设者》
1
作者
范阳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43,共6页
《建设者》是作者冉淮舟基于自己参与“三线建设”工程经历而写出的工业题材小说。本文结合小说原型,并旁参其他有关“三线建设”的史料,通过对史料与小说的对读,从小说的人物形象设定、情节结构的安排等方面,分析作者改写现实的动因及...
《建设者》是作者冉淮舟基于自己参与“三线建设”工程经历而写出的工业题材小说。本文结合小说原型,并旁参其他有关“三线建设”的史料,通过对史料与小说的对读,从小说的人物形象设定、情节结构的安排等方面,分析作者改写现实的动因及方法。作者一方面顾及当时的创作规范,一方面又有现实考量,在现实与小说之间努力寻求平衡,但小说文本最终却凸显出作者的尴尬与窘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冉淮舟
《
建设
者》
“三线建设”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集体身份到集体记忆:“三线人”的时空流变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谢景慧
吴晓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32,共7页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作为时代主人翁的“三线人”经历了国家政治意志下的政策性身份生产、单位制框架下的身份实践与体制改革下的结构性身份消解,后又被动地进入了一个变动不居的时空情境,尤其是单位制向市场制的结构之变、体制改...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作为时代主人翁的“三线人”经历了国家政治意志下的政策性身份生产、单位制框架下的身份实践与体制改革下的结构性身份消解,后又被动地进入了一个变动不居的时空情境,尤其是单位制向市场制的结构之变、体制改革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的价值之变以及主人翁到边缘人的身份之变,形成了一股新时代追求群体认同与群体价值的力量,与历史和回忆的自然动力共同驱动“三线人”的自我建构,形成了以艰苦的身体记忆、光荣的心理记忆与愉悦的生活记忆为主要内容的集体记忆。基于内在动力的集体记忆外展延伸与客观的社会主流价值外在联结,共同形成了公共视域下的“三线精神”。从集体身份到集体记忆到“三线精神”,串起了“三线人”的情感社会化历程,也串起了宏大历史过程中“三线人”的时空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
三线
人”
集体身份
集体记忆
“
三线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路的长期经济影响:基于中国1980年铁路线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文凯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2-69,共18页
铁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均集中于短期经济影响,且很少关注铁路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使用中国1980年的铁路线研究了铁路在中国转型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
铁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均集中于短期经济影响,且很少关注铁路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使用中国1980年的铁路线研究了铁路在中国转型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铁路开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长期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以2000年数据为例,1980年铁路线对以GDP为衡量指标的经济发展的年均促进作用为1.16%。排除了无法观测因素和溢出效应、控制县级异质性、以及使用"三线建设"作为外生冲击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发现,铁路促进了县域层面的工业化,同时还显著增加了县域层面的外商投资和出口,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不仅提供了铁路的长期经济影响的经验证据,同时也揭示了以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对经济转型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交通基础设施
长期经济影响
“三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线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学——实证式解读冉淮舟《建设者》
1
作者
范阳阳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4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970年代小说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与201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国际汉语教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分别为16CZW053和16A880043。
文摘
《建设者》是作者冉淮舟基于自己参与“三线建设”工程经历而写出的工业题材小说。本文结合小说原型,并旁参其他有关“三线建设”的史料,通过对史料与小说的对读,从小说的人物形象设定、情节结构的安排等方面,分析作者改写现实的动因及方法。作者一方面顾及当时的创作规范,一方面又有现实考量,在现实与小说之间努力寻求平衡,但小说文本最终却凸显出作者的尴尬与窘迫。
关键词
冉淮舟
《
建设
者》
“三线建设”
实证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集体身份到集体记忆:“三线人”的时空流变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谢景慧
吴晓萍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贵阳学院法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32,共7页
基金
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基金“卓越研究计划”项目“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
贵阳市财政支持贵阳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项目“基层治理中社区共同体构建研究”(FX-2020)。
文摘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作为时代主人翁的“三线人”经历了国家政治意志下的政策性身份生产、单位制框架下的身份实践与体制改革下的结构性身份消解,后又被动地进入了一个变动不居的时空情境,尤其是单位制向市场制的结构之变、体制改革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的价值之变以及主人翁到边缘人的身份之变,形成了一股新时代追求群体认同与群体价值的力量,与历史和回忆的自然动力共同驱动“三线人”的自我建构,形成了以艰苦的身体记忆、光荣的心理记忆与愉悦的生活记忆为主要内容的集体记忆。基于内在动力的集体记忆外展延伸与客观的社会主流价值外在联结,共同形成了公共视域下的“三线精神”。从集体身份到集体记忆到“三线精神”,串起了“三线人”的情感社会化历程,也串起了宏大历史过程中“三线人”的时空变迁。
关键词
“三线建设”
“
三线
人”
集体身份
集体记忆
“
三线
精神”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路的长期经济影响:基于中国1980年铁路线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文凯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2-69,共18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行政分权与县域创新:基于强县扩权的检验”(21XNH065)资助。
文摘
铁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均集中于短期经济影响,且很少关注铁路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使用中国1980年的铁路线研究了铁路在中国转型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铁路开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长期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以2000年数据为例,1980年铁路线对以GDP为衡量指标的经济发展的年均促进作用为1.16%。排除了无法观测因素和溢出效应、控制县级异质性、以及使用"三线建设"作为外生冲击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发现,铁路促进了县域层面的工业化,同时还显著增加了县域层面的外商投资和出口,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不仅提供了铁路的长期经济影响的经验证据,同时也揭示了以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对经济转型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铁路
交通基础设施
长期经济影响
“三线建设”
Keyword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Long-term Economic Impact
"The Third-Front Movement"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5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线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学——实证式解读冉淮舟《建设者》
范阳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集体身份到集体记忆:“三线人”的时空流变研究
谢景慧
吴晓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铁路的长期经济影响:基于中国1980年铁路线的研究
王文凯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