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线”统筹的省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文广 张青璞 +5 位作者 孔祥斌 段向峰 左旭阳 谭敏 赵晶 董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48-257,共10页
统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能够更好地保住优质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系统梳理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统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能够更好地保住优质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系统梳理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以下简称“三线”)划定的政策法规,建立了“三线”统筹下的省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选择耕地国家利用等和集中连片程度进行了永久基本农田“三线”统筹划定,退出了生态保护红线核心区内所有永久基本农田7413.46 hm^(2),并将5073.05 hm^(2)优质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在了生态保护红线一般区和城镇开发边界内;2)广西全区退出永久基本农田1426540.77 hm^(2),主要是标注为工程恢复和未标注的非耕地,补划了永久基本农田525614.37 hm^(2),主要是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外优质连片的耕地,布局优化后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高达85.62%;3)布局优化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全为耕地且与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之间无交叉重叠,集中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达到95.08%,无重度和极重度污染损毁、石漠化和25°以上坡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国家利用等提高了0.06等。建立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实现了“保护优先、布局优化、优近劣出、质量提升、三线统筹”的目标,能够为各省份指导市县统筹三条控制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布局优化 “三线”统筹 永久基本农田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