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株潭都市圈“三生空间”用地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 |
张蓉
毛德华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4 |
0 |
|
2
|
广东省“三生空间”用地转型的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龚亚男
韩书成
时晓标
汤新明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7
|
|
3
|
郑州市“三生空间”用地转型及其生态效应 |
尹泽凯
谭立峰
贾琦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4
|
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影响研究 |
毕斗斗
张宇嘉
贾振立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生态脆弱区“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 |
程雪丹
渠丽萍
王雄
|
《中南农业科技》
|
2025 |
0 |
|
6
|
近40年鄱阳湖区“三生空间”格局转型与空间异质机制 |
魏国恩
刘耀彬
李汝资
李硕硕
骆康
刘澄浩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7
|
西南低山丘陵区三生用地空间冲突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
罗鸿
杨存建
廖雨
|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8
|
人地关系视角下北京市“三生”空间转型及其碳储量效应 |
帕茹克·吾斯曼江
艾东
冀正欣
段文凯
王楠
郝晋珉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9
|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及分异机制——基于“三生”空间主导功能判别视角 |
高喆
冶建明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0
|
基于“三生空间”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李晶
陈松林
|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三生空间”视角下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杨蕊
邓文彬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2
|
近30年来河南省国土“三生”空间转型特征及其情景模拟 |
颜俊君
佟涛
马泉来
王小玉
周浩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3
|
1990—2020年长江上游“三生”空间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分异机制 |
曾艳梅
苏旭阳
王明阳
文传浩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 |
罗刚
廖和平
李强
廖涟漪
李义龙
房傲雪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6
|
|
15
|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
万鼎
谭勇
王志远
李灿斌
陈超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三生”空间视角下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驱动力——以甘肃省为例 |
董建红
张志斌
笪晓军
张文斌
冯雪丽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05
|
|
17
|
三生互斥视角下工业用地空间布局优化——以天津市为例 |
张磊
陈晓琴
董晓翠
马超前
王艳霞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5
|
|
18
|
河南省沿黄地区“三生”空间生态环境效应及驱动因素 |
刘昊
李琪颖
狄巍榕
路婕
蔚霖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9
|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三生空间”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驱动因素 |
王志远
万鼎
廖建军
吕靖童
吴凡
王林柯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3 |
12
|
|
20
|
基于“三生空间”的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高星
刘泽伟
李晨曦
查理思
宋昭颖
张学儒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