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产资源成矿预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建平 董庆吉 +1 位作者 郝金华 李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9-529,共11页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了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有利成矿...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了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有利成矿远景区,对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表明,与斑岩型钼铜矿有关的矿床预测权重包括地层、岩浆岩、构造以及矿化异常等及其相关的定量化分析因子;依据后验概率值将研究区划分两个成矿远景区:纳日贡玛-东莫扎抓成矿远景区(Ⅰ)、阿多-结多成矿远景区(Ⅱ)。在两个成矿远景区内又可划分出A类铜钼矿有利靶区5处、B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C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利用丰度模型法估算青海"三江"北段区域内铜资源量为7 412 730 t,钼资源量为8 566 18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证据权法 资源潜力预测 斑岩型钼铜矿 “三江”北段 青海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北段茶曲帕查矿区构造变形与铅锌矿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洪瑞 杨天南 +3 位作者 侯增谦 宋玉财 汪元奎 刘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3-474,共12页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茶曲帕查铅锌矿床为"三江"复合造山成矿带北段的典型矿床,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的欠缺制约了控矿机制的探讨。通过详细的野外填图,重新厘定了矿区地层系统,进而修正了矿区构造框架以及变形历史,结合矿石结构的...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茶曲帕查铅锌矿床为"三江"复合造山成矿带北段的典型矿床,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的欠缺制约了控矿机制的探讨。通过详细的野外填图,重新厘定了矿区地层系统,进而修正了矿区构造框架以及变形历史,结合矿石结构的显微变形特征,对成矿过程提出了新的认识。矿区近东西向的逆断层和其北侧的正断层(局部为不整合)奠定了矿区的主要构造框架,并将矿区分为3个部分:①渐新世五道梁组;②中二叠世九十道班组;③晚二叠世那益雄组。二叠纪地层褶皱明显,枢纽多变,经历了多期挤压作用叠加,新生代地层产状平缓。铅锌矿化与灰岩关系密切,受新生代伸展构造控制,开放空间充填特征明显。成矿发生在中新世初,为边破碎-边沉积-边成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控矿构造 沉积岩型铅锌矿床 茶曲帕查 “三江”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带含矿斑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郝金华 陈建平 +3 位作者 董庆吉 李玉龙 王涛 马继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7-437,共11页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成矿带地处青海南部地区,区内呈NW-SE向展布一系列新生代具钼铜矿化的岩体。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纳日贡玛、陆日格、打古贡卡含矿斑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表明"三江"北段...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成矿带地处青海南部地区,区内呈NW-SE向展布一系列新生代具钼铜矿化的岩体。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纳日贡玛、陆日格、打古贡卡含矿斑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表明"三江"北段含矿斑岩主要为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呈右倾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具有较弱的Eu负异常,Sr-Nd-Pb同位素处于亏损地幔(MORB)与富集地幔的演化曲线上,被俯冲板片流体所交代的富集地幔可能为岩浆的源区。同时,"三江"北段斑岩源区同位素更向亏损地幔端员靠拢,而软流圈物质注入量的多少则导致了"三江"北段成矿带、玉龙成矿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以纳日贡玛大型钼铜斑岩矿床为中心的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带的确立,暗示在青海南部仍然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及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新生代含矿斑岩 “三江”北段 青海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地区北段区域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提取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24
4
作者 丛源 陈建平 +1 位作者 肖克炎 董庆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4-1169,共6页
由于地球化学元素携带了某种矿化信息,因此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往往是指示矿床存在的一种直接标志。随着勘查地球化学的深入发展,有关矿致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方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三江"北段1∶20万地球化学数据,运用R... 由于地球化学元素携带了某种矿化信息,因此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往往是指示矿床存在的一种直接标志。随着勘查地球化学的深入发展,有关矿致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方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三江"北段1∶20万地球化学数据,运用R型因子分析,查明该区不同矿化类型的指示元素组合,以因子得分为综合指标,采用泛克里格剩余值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结果得到2种元素组合:Ag-Zn-Pb-Sb-Bi组合(与热液型铅锌银矿床有关)和Mo-Cu组合(与斑岩型钼矿床有关)。圈定的组合异常与已知的矿床点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利用R型因子分析与泛克里格法相结合圈定元素组合异常的方法能够较好地确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并提示异常与矿化类型之间密切相关的规律性,为"三江"北段地区找矿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异常 因子分析 泛克里格模型 “三江”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治多县多彩铜铅锌矿床蚀变矿化分带性与成因类型 被引量:8
5
作者 徐佳富 李青云 +6 位作者 谭俊 魏俊浩 赵少卿 詹小飞 张飞 刘颜 甘觐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多彩铜铅锌矿床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青海省南部的治多县,是目前该地区新发现的唯一一个与古特提斯火山作用有关的大型矿床。矿体产于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地层中,直接赋矿围岩为英安质凝灰岩。矿区内主要发育硅化、绢... 多彩铜铅锌矿床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青海省南部的治多县,是目前该地区新发现的唯一一个与古特提斯火山作用有关的大型矿床。矿体产于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地层中,直接赋矿围岩为英安质凝灰岩。矿区内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等蚀变,矿化类型以块状及浸染状铜铅锌矿化和纹层状及星点状铜矿化为主,其次为细脉状铜铅锌矿化等。蚀变矿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带性,以白云石-重晶石固结壳为界,下盘依次出现硅化-重晶石化-块状及细脉状矿化带、硅化-黄铁矿化-稠密浸染状矿化带、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稀疏浸染状矿化带、硅化-弱绿泥石化带、绿泥石化带。上盘则多为成矿后中低温蚀变组合,如弱硅化-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成矿演化上,矿床经历了3期主要成矿作用:火山沉积-气液矿化期、海底喷流热液矿化期及表生期。矿床地质特征、蚀变矿化分带及成矿演化等的综合分析表明,多彩铜铅锌矿床与日本黑矿及同一构造带的"三江"中段川西呷村VMS矿床极为相似,属于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 矿化 分带性 多彩铜铅锌矿床 “三江”北段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