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三氮”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葛婷婷 周金龙 曾妍妍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134,共9页
为探明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三氮”污染的现状及其对当地居民健康的影响,对采集的76组地下水水样中的NH_(4)^(+)—N、NO_(2)^(-)—N和NO_(3)^(-)—N的浓度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分析地下水“三氮”的污染特征,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在饮水暴... 为探明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三氮”污染的现状及其对当地居民健康的影响,对采集的76组地下水水样中的NH_(4)^(+)—N、NO_(2)^(-)—N和NO_(3)^(-)—N的浓度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分析地下水“三氮”的污染特征,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在饮水暴露途径下,进行地下水“三氮”对不同人群的非致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和田地区地下水中NO_(3)^(-)—N的污染程度最大,超标率为2.63%,对不同人群人体产生的非致癌风险指数范围为0~8.438×10^(-1)(成人)和0~2.360(儿童);其次为NH_(4)^(+)—N,超标率为1.32%,对人体产生的非致癌风险指数范围为0~3.689×10^(-2)(成人)和0~1.032×10^(-1)(儿童);NO_(2)^(-)—N无超标点,非致癌风险指数范围为0~8.573×10^(-3)(成人)和0~2.398×10^(-2)(儿童)。研究区地下水中NH_(4)^(+)—N和NO_(2)^(-)—N对人体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NO_(3)^(-)—N对人体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应引起重视,且对儿童的影响大于成人。本次研究可为当地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三氮”污染 健康风险 和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海洋环境风险的滨海污染场地地下水“三氮”修复目标值研究
2
作者 宋晓明 张起超 +5 位作者 韩占涛 张文 陈梦舫 韩璐 武文培 杨悦锁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8-1797,共10页
滨海污染场地的地下水可能会对海洋造成污染。以我国某临海复合肥生产企业为例,综合运用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基于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以及用于保护水环境的水文地质风险评估模型3种方法来确定滨海污染场地地下水“三氮... 滨海污染场地的地下水可能会对海洋造成污染。以我国某临海复合肥生产企业为例,综合运用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基于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以及用于保护水环境的水文地质风险评估模型3种方法来确定滨海污染场地地下水“三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污染的修复目标值,并对修复目标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该企业位于我国北方某市滨海工业园区,企业边界距离海岸108 m左右,该企业外围地下水无开采利用,由于无人体暴露途径,采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计算获得的氨氮修复目标值高达57200 mg/L。即使取《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标准作为修复目标,即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均以N计)的修复目标值分别为1.50、30.00、4.80 mg/L,其浓度也远高于海水水质标准(总无机氮低于0.50 mg/L),可能存在污染海水的风险。利用英国用于保护水环境的水文地质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得到该场地地下水的总无机氮修复目标值为42 mg/L。通过对3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修复目标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基于地下水质量标准的修复目标值虽然消除了环境风险,但其过于严格,经修复模拟预测表明该目标值难以实现。基于保护人体健康的修复目标值过于宽松,如果采用该目标值,该场地的地下水流入海洋时的总无机氮浓度预测为31.91 mg/L,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基于保护海洋环境的修复目标值,既避免了污染海洋的风险,也更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三氮”污染 人体健康风险 海洋环境 修复目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