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的制度逻辑和时代转向 被引量:1
1
作者 段庆华 罗刚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6,155,共12页
非遗法体系以“国家在场”与系统论作为制度逻辑和理论来源,既是国家治理义务连结传统社会的范式,也是“国家在场”系统性嵌入非遗法律的应然选择与实然结果。法人类学视角下非遗法体系通过文化治理的社会实践、地方自主与国家动员的法... 非遗法体系以“国家在场”与系统论作为制度逻辑和理论来源,既是国家治理义务连结传统社会的范式,也是“国家在场”系统性嵌入非遗法律的应然选择与实然结果。法人类学视角下非遗法体系通过文化治理的社会实践、地方自主与国家动员的法律整合、批判反思“符号暴力”重构文化权力关系,形成国家真实在场、融合在场、深度在场的制度经验,并在权力场域中通过名录和传承传播制度、行政管理体制、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形塑行动者逻辑。系统性保护时代转向要求非遗法体系激活趋深走实效能,构建法治引领、国家主导、社会参与的共生机制,强化国家权力与社会多元主体利益互动,化解系统性保护中整体面向和社区自主之间的张力,平衡法治统一性与地方性知识特性,实现非遗国家治理的有效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 国家在场 系统性保护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制度”框架的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体系建构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董伟玮 秦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52,共13页
[目的/意义]数智时代在为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布局新场景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挑战,探究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体系有利于以政务数据赋能超大城市建设。[方法/过程]结合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与技术执行框架,提出分析框架、析出核心要素,进而... [目的/意义]数智时代在为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布局新场景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挑战,探究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体系有利于以政务数据赋能超大城市建设。[方法/过程]结合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与技术执行框架,提出分析框架、析出核心要素,进而描绘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体系的整体面貌,挖掘本质特征,分析运行方式,并以上海市为案例检验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出了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的优化策略。[结果/结论]提出“技术—制度”分析框架,析出硬性器物技术、软性操作技术、静态制度设计与动态制度运行4个核心要素,揭示了该体系数字孪生的本质并分析了内在的技术整合、技术赋能、体制包容与机制驱动运行方式,最终提出了明确核心、目标、原则与举措的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制度 超大城市 政务数据 数据共享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峰 区铭彦 段雨晨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全国一盘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政策协调的关系、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同时,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建立和完善宏观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不断提高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成效转化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认知-制度-技术”协同的学术不端防范体系的构建
4
作者 庞兴梅 谢志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4-761,共8页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人工智能环境下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为隐匿和复杂,更加难以区分和辨识。本文通过提升相关者认知,规范科研诚信制度,采用先进的“动态对抗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人工智能环境下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为隐匿和复杂,更加难以区分和辨识。本文通过提升相关者认知,规范科研诚信制度,采用先进的“动态对抗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检测技术(如结合区块链和神经网络指纹检测技术追踪溯源、深度学习算法、多模态、跨语言检测)等三个维度,建立“认知-制度-技术”协同的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体系,形成“价值驱动-制度保障-技术赋能”的良性互动格局,认知、制度、技术三要素在动态环境中基于协同效应,通过正向反馈循环形成治理合力,为学术诚信建设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术不端防范 学术道德认知 制度保障 技术赋能 认知-制度-技术协同 防范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逻辑结构的优化
5
作者 王立峰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随着依规治党、制度治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对党内法规制度的体系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应以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为其逻... 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随着依规治党、制度治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对党内法规制度的体系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应以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为其逻辑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逻辑结构的优化要考量其重要前提、主要原则和建构方式等因素。为应对制度实践中诸多问题,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应从三个方面不断优化:构建以党章为遵循的党的领导法规制度与党的建设法规制度两大板块,以法典化为突破口强化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建设,在体系模式上构建“1+M+N”三层级制度结构并保持第三层级制度规范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依规治党 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体系化: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实践与机制
6
作者 马奔 尚海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0,共10页
新时代以来制度化与体系化成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趋势,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契合了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体系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内在逻辑和价值指向,不过二者有效衔接的要素机制及其促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实践路径仍待阐明。... 新时代以来制度化与体系化成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趋势,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契合了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体系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内在逻辑和价值指向,不过二者有效衔接的要素机制及其促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实践路径仍待阐明。通过解析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体系化的三重含义,可以更好地把握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理论内涵与衔接要素。济南市政协于2017年创建了“商量”平台,经过数年的实践探索,建构了在协商主体、议题、形式、价值四个要素方面的衔接机制,形成了自下而上“激活—吸纳”民意和自上而下“协同—下沉”政治资源的运行机制,以及从过程、层次和结果三重逻辑推动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体系化的作用路径。加强以民主协商为经常性环节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应当从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升协商民主覆盖广度和互动深度以及深化协商实践民主与法治内涵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体系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化与体系 政协协商 基层协商 有效衔接 “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参与视角下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路径探赜
7
作者 李全喜 单景泽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借助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公众参与视角下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问题进行探究,从公众参与视角探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路径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公众参与视角下坚持和完善生...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借助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公众参与视角下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问题进行探究,从公众参与视角探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路径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公众参与视角下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公民环境权和公众参与机制的双重内涵;面临政府主导力与公众参与力融通不足,政治机制、法律机制与社会机制作用力不平衡,制度体系实现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因此,公众参与视角下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协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多元主体,实现政府主导力与公众参与力的有效融通;需要管放并重,运用社会机制凝聚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公众参与视角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公众参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公民环境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基础
8
作者 张贤明 张旭瀛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1,共13页
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支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内生演化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制度体... 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支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内生演化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制度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首要前提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以及世界范围内民主实践的优秀成果,不断疏通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的结构性梗阻,拓展制度体系的应用范围和价值功用,回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新问题。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把握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要素。需要统筹推进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协同衔接,科学构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结构关系,整体推进民主制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相结合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在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逻辑的前提下,健全“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同时以问题为导向选择重点推进路径,既要面向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要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大问题”和“小问题”的共同解决中提升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制度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系统性论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吕晓琴 吴学琴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结构阐释性话语呈现制度的层级构成优势;以价值衡量性话语展现制度的评价标准优势;以方向统领性话语突显制度的领导主体优势;以实然描述性话语彰显制度的运行效能优势;以应然规范性话语昭示制度的自我完善优势。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我国制度优势话语体系,需聚焦体系化建构与学理性阐释,优化话语内容体系;注重标识性概念打造与创新性议题设置,优化话语表达体系;统筹纵向性分析与横向性对比,优化话语叙事体系;彰显民族性特色与世界性意义,优化话语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优势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书生 高琦珈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对于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决策与执行机制、协调与协同机制、反馈调节与动态调整机制、动态清除与... 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对于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决策与执行机制、协调与协同机制、反馈调节与动态调整机制、动态清除与常态惩治机制、制度创新与持续完善机制。这些机制相互联系、协同运作,通过决策、执行、协调、反馈、调整、清除、创新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形成闭环运行模式,共同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高效运转,既确保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又增强了其执行力和适应性,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自我革命 制度规范体系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和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绍东 刘阳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69,共1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作为“制度一般”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作为“制度一般”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基石,作为“制度特殊”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根本保障,作为“制度个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认为,必须不断健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着力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制度体系 基础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系统性逻辑——一个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的分析
12
作者 李新廷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6,123,124,共15页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一个系统性、体系化的构成。通过基于“技术、组织与环境(TOE)”的分析框架,可以进一步明晰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系统性逻辑及其内在的关联。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总纲,党的...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一个系统性、体系化的构成。通过基于“技术、组织与环境(TOE)”的分析框架,可以进一步明晰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系统性逻辑及其内在的关联。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总纲,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核心,巡视巡察工作体制机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机制、权力监督制约和一体推进“三不腐”的体制机制以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机制这四种机制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和三大体系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成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机制化构成要素;数字技术嵌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权力监督、腐败治理、从严治党等领域并带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组织结构重塑与优化,通过价值观念塑造、治理流程再造、技术手段升级等增能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运行;党的自我革命通过从严治党、反腐败和党内监督等塑造、改变和优化了党内的政治生态环境,实现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和净化,进一步引领社会革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场景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监督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的整体性理解
13
作者 谭荧 唐鸣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1,共9页
直接民主作为中外通用的概念,是指人民不通过中介和代表,直接行使权力,直接决定和管理公共事务。直接民主有方式和体制之分。在直接民主的体制中,并非所有的决策和管理都采取直接民主的方式,经常存在着间接民主或带有间接民主色彩的机... 直接民主作为中外通用的概念,是指人民不通过中介和代表,直接行使权力,直接决定和管理公共事务。直接民主有方式和体制之分。在直接民主的体制中,并非所有的决策和管理都采取直接民主的方式,经常存在着间接民主或带有间接民主色彩的机构、因素和方式。基层直接民主作为中国特有的概念,是指在中国城乡基层社区即乡镇(街道)之下的基层社区,以村(居)民自治共同体为范围,村(居)民群众主要通过村(居)民会议直接行使社区公共权力、直接决定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具有基层性、群众性、直接性、普遍性和法定性。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基层直接民主的整体性、制度化、较稳定的行为规范体系和组织架构、运转流程、操作方法等机制运行体系,亦可以将其划分为引领性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框架性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运行性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民主 基层直接民主 基层群众自治 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三重维度
14
作者 宋俭 陈灿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2,F0002,共11页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提炼并从学理上阐释能够反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基本内涵、突出特征特别是原创性理论观点的概念范畴,是构建中国新型政...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提炼并从学理上阐释能够反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基本内涵、突出特征特别是原创性理论观点的概念范畴,是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推进这一理论的体系化建构,要重视党的创新理论的系统性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化的融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述的理论原理与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原创性理论的融通,以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爱国统一战线理论、协商民主理论、人民政协理论的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 理论原理 概念范畴 体系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体系构建研究
15
作者 王延川 吕君枝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4,共11页
“数据二十条”倡导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体系可以从时代价值、分配体制和分配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体系开拓了数字经济时代分配正义的新视野,具有方向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特征。为此,可以从明确政府参与数据要素... “数据二十条”倡导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体系可以从时代价值、分配体制和分配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体系开拓了数字经济时代分配正义的新视野,具有方向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特征。为此,可以从明确政府参与数据要素收益分配的各项权利、健全数字企业获取数据要素收益路径、完善数字劳动者的数据利益保障方案等三个方面对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体制内容进行完善和创新。同时,通过引导机制、市场机制、推进机制、诉请机制的构建可以为数据要素收益分配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机制,让数据红利更多、更公平地造福全体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制度体系 分配体制 分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本质蕴含、主要成就与推进路径
16
作者 吴林龙 马浩冉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93,共16页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原创性地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规律性要求,既是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更是制度创新。从本质蕴含看,新时代坚持...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原创性地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规律性要求,既是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更是制度创新。从本质蕴含看,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是百年来党的领导制度化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从取得的主要成就看,新时代对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做出开创性探索并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使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清晰、效果更加显著。从推进路径看,新征程上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要丰富制度要素构成,推进各项制度守正创新;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的内在结构,实现制度体系功能最大化;要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运行机制,增强制度体系的执行力;要健全落实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监督反馈,强化制度体系的约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本质蕴含 重要成就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规划:内容体系与关键制度
17
作者 徐可西 苏婕妤 +2 位作者 鲍海君 詹冰倩 徐向瑞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1,共11页
研究目的:系统探析促进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内涵、规划内容体系、规划关键制度及其优化策略,为存量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图谱与路径参照。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促进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应通过... 研究目的:系统探析促进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内涵、规划内容体系、规划关键制度及其优化策略,为存量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图谱与路径参照。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促进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应通过物质性更新与非物质性更新改变城市空间非正义状态,促进人地关系正义与群体关系正义目标实现。(2)促进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规划需贯穿市域、单元、地块三级尺度,依托“市级总规—专项规划—规划单元详规—实施单元详规”传导体系,实现更新宏观统筹与规划内容刚弹管控,强化实施指引效能。(3)空间规划制度、用途管制制度、产权制度是城市更新规划的关键制度,通过规划传导、动态调整、指标平衡、刚性管控、弹性管控、土地发展权配置、土地增值分配与产权激励机制8大关键机制的有机衔接,搭接起城市更新规划与空间正义目标的桥梁。(4)需通过双向传导的空间规划制度破解规划响应滞后难题,通过刚弹结合的用途管制制度打破规划刚性约束桎梏,通过利益共享的产权制度化解效益分配失衡矛盾。研究结论:未来亟需以空间正义为锚点,因地制宜深化城市更新规划内容,构建系统化制度优化策略与创新性规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规划 空间正义 规划体系 规划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18
作者 吕永祥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6,共10页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引,契合对其进行整体优化的实践需要。以系统观念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应正确处理“明规矩”与“潜规则”、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激励...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引,契合对其进行整体优化的实践需要。以系统观念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应正确处理“明规矩”与“潜规则”、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激励性制度与约束性制度、党规与国法的关系,增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整体性与协同性。一要立“明规矩”破“潜规则”,树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法理型权威,多措并举增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执行力。二要把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作为核心环节,加强配套制度与民主集中制的衔接,以重点突破带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整体推进。三要以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为指引,统筹配置激励性制度和约束性制度,助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实现激发活力与维持秩序双重目标。四要聚焦反腐败这一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关键领域,在衔接协调党规与国法中强化不敢腐的惩治震慑、不能腐的制度约束和不想腐的思想自觉,释放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腐败治理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自我革命 制度规范体系 系统观念 协同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逻辑理路研究
19
作者 史小宁 赵嘉玲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9,共10页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是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各项制度的逻辑重塑。“变”与“不变”的人民至上理念、“动”与“不动”的制度建设主线、“多”与“专一”的体系建构目标,辩证地塑造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价值逻辑。根本制...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是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各项制度的逻辑重塑。“变”与“不变”的人民至上理念、“动”与“不动”的制度建设主线、“多”与“专一”的体系建构目标,辩证地塑造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价值逻辑。根本制度的整体性定位决定了党的政治引领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指引功能。基本制度的结构性覆盖在政治保障、上传下达、贯彻落实等方面满足了民主连接要求。重要制度的立体化补充激活了根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实施功能。具体制度的灵活性机制在“为何产生”的指向性和“如何运行”的归属性上发挥着动力功能。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需要将体系逻辑作为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遵循,将制度逻辑作为健全协商民主机制的基本方向,将包容逻辑嵌入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将交互逻辑融于大统战工作格局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制度体系 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支撑成年监护制度的现实意义和实现路径
20
作者 梅晓凡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任务。现有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强化对失智失能老年人的专门服务。我国现代成年监护以失智失能老年人为目标群体,其立法目的在于尊重老年人自主决定权以及保障老年人发展需求...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任务。现有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强化对失智失能老年人的专门服务。我国现代成年监护以失智失能老年人为目标群体,其立法目的在于尊重老年人自主决定权以及保障老年人发展需求。然而,现有监护制度存在积极职责规定和履职监管制度缺失、消极履行具体职责等问题,无法与老龄化社会耦合。为强化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须针对性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和功能定位,促进政府、社区、家庭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协同。辅助监护制度的效果落实,在法律框架外有效利用存量制度资源扩充监护制度积极内涵,这不仅是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网络的一环,也对响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目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监护制度 积极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