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普避职”:谁不愿意上职校——基于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的调查
1
作者 沈有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74,共12页
当前在初中毕业后的升学选择中,学生“趋普避职”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的升学意愿调查发现,有54.82%的学生选择“坚决上普通高中”,有29.93%的学生迫不得已而愿意将上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上不了普通高中的替代... 当前在初中毕业后的升学选择中,学生“趋普避职”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的升学意愿调查发现,有54.82%的学生选择“坚决上普通高中”,有29.93%的学生迫不得已而愿意将上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上不了普通高中的替代选择,而愿意“第一志愿就上中专/职高/技校”的仅占3.33%。“趋普避职”现象在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水平,以及平时成绩班级排名高低的学生间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家住州府所在地及县城的学生,父亲职业为体制内(无论有无编制)、个体经营户、私企民企工作人员的学生,母亲受教育水平为本科、专科、高中的学生,家庭年收入水平在3万元以上的学生,以及平时成绩班级排名前40%的学生“坚决上普通高中”的意愿更强,明显规避上中职。学生不愿意升学中职最主要的原因包括担心就业不确定性,减轻家庭教育支出,中职学校的实训条件及教育教学质量较差,中职学校管理松散,中职毕业生工资等待遇低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可以将学生不愿意升学中职的态度转变为愿意。上中职后学生通过“职教高考”等能获得更宽广的高等教育升学渠道与升本机会,学校、各级政府以及媒体应积极、正向宣传这些信息,及时消除信息不对称。此外,各级领导与中小学校长及教师要树立“普职平等”观念,及时通过职业启蒙教育与积极、正向的职业教育宣传,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氛围,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普避职” 升学意愿 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高中 “三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州”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策略研究
2
作者 沈有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所有地区在2020年底前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完全普及,原贫困地区要加快高中普及攻坚进程。因为相关工作在当地不具有优先性,所以“三州”地区高中普及与普职协调发展相对滞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其一,底子薄、基础弱,义务... 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所有地区在2020年底前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完全普及,原贫困地区要加快高中普及攻坚进程。因为相关工作在当地不具有优先性,所以“三州”地区高中普及与普职协调发展相对滞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其一,底子薄、基础弱,义务教育巩固率低,限制了升入高中接受教育的学生基数;其二,经济落后,本地政府经费缺口大;其三,部分学生延期入学,造成高中毛入学率变低;其四,部分初中生源外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升学基数;其五,受落后观念影响,学生及家长接受高中教育的意愿较弱;其六,受当地就业困难的影响,发展中职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重要途径的意义弱化。为此,建议:第一,“后脱贫”与乡村振兴时代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普及应成为“三州”地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应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优先工作,以此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第三,应切实将初中毕业未升学的学生劝返并让其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州”地区 高中阶段教育 普及攻坚 普职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中职升学意愿的差异分析--基于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沈有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5-172,共8页
通过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并不是很高,仅有31.9%的学生有上中等职业学校的意愿,且以弱势家庭的学生为主;中职升学意愿在学生所在地区(州)、学校性质、学校所在地、家庭所在地、班级性质、性别、... 通过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并不是很高,仅有31.9%的学生有上中等职业学校的意愿,且以弱势家庭的学生为主;中职升学意愿在学生所在地区(州)、学校性质、学校所在地、家庭所在地、班级性质、性别、学生成绩班级排名、家庭年收入水平、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水平等10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探究发现,学生有中职升学意愿的原因中,“自己成绩不够好,只能上中职”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其他原因(如兴趣爱好等)”,再次是与教育成本有关的“因家庭贫困而上中职,免学费还有生活补助,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中职能学技术,将来能安身立命”却仅排在第四位。因此,要提高初三学生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度,应关注那些“不确定”是否上中职的41.3%的学生及家庭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及文化资本较弱的学生,并在短期内尽快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提升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实训条件,增加中职学校的吸引力。此外,加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宣传,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歧视亦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升学意愿 学生 “三州”地区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学校管理与提高教学质量能提升中职升学意愿吗?——基于“三州”地区36959名初三学生及家长的调查
4
作者 沈有禄 《职教论坛》 2025年第9期112-118,共7页
现实中,学生及家长不愿意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中职学校管理松散,家长担心孩子学坏了;二是部分地区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训及师资条件不高而造成的较低的教学质量,学生及家长担心学不到真本领。通过对“三州”地区36959名初... 现实中,学生及家长不愿意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中职学校管理松散,家长担心孩子学坏了;二是部分地区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训及师资条件不高而造成的较低的教学质量,学生及家长担心学不到真本领。通过对“三州”地区36959名初三学生及家长的调查发现:无论是加强学校管理还是提高教学质量,既均能显著提升学生及家长对其孩子的中职升学意愿,又能明显降低其不愿意升学中职的比例。在无政策激励措施干预时,学生及家长对其孩子的中职升学意愿分别为31.9%、37.3%,而只要将中职学校管理水平比现在的管理水平提高20%,就能明显将学生及家长对其孩子的中职升学意愿分别提高到41.7%、41.5%,分别提高了9.8、4.2个百分点;只要改善实训条件,比现有教学质量水平提高20%就能明显将学生及家长对其孩子的中职升学意愿分别提高到44.1%、42.4%,分别提高了12.2、5.1个百分点。可见,中职学校加强学校管理与提高教学质量对提升学生及家长对其孩子的中职升学意愿具有显著的边际激励效应,对学生的激励效应要大于对家长的激励效应。为此,“三州”地区中职学校应狠抓学校管理,抓好学风校风建设,及时改变因学校管理松散给学生及家长造成的不良观感。应加大中央及省级转移支付对“三州”地区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配齐配足基本实训设备,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管理 教学质量 中职升学意愿 学生及家长 “三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