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机械化大豆“三垅”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卫华
《青海农林科技》
2007年第4期91-92,共2页
为了把机械化大豆"三垅"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这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市1990年从"八一农大"引进这项技术,经过16a的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总推广面积达到5.34×105hm2,总增收3.7...
为了把机械化大豆"三垅"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这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市1990年从"八一农大"引进这项技术,经过16a的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总推广面积达到5.34×105hm2,总增收3.73×108元。本文介绍了"三垅"技术,并分析了增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机械化
“三垅”综合高产技术
增产效果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垄三”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月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10期13-13,共1页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在垄作的基础上,以精密联合耕作机为载体,将垄底深松,垄体分层施肥和垄上双条精密点播三种技术综合实施,一次完成或分期完成作业的高产栽培技术。 1秋翻深松、整地起垄 采用翻、松、耙结合作业。尽可能...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在垄作的基础上,以精密联合耕作机为载体,将垄底深松,垄体分层施肥和垄上双条精密点播三种技术综合实施,一次完成或分期完成作业的高产栽培技术。 1秋翻深松、整地起垄 采用翻、松、耙结合作业。尽可能伏秋翻起垄,垄底深松、分层深施肥,翌年春季播种。特别是低洼地、地温低的地块应采取秋深松施肥,起垄、镇压,翌年春季播种。既保墒又可提高地温,还能防春涝保全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栽培
技术
大豆
垄
三
栽培
技术
整地起垄
分层施肥
春季播种
技术
综合
高地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Ⅴ、亩产200~250公斤小麦的综合配套技术
3
作者
沙征贵
《福建稻麦科技》
1991年第3期16-19,共4页
通过多年的试验和大面积高产麦田的调查表明,要使产量结构合理、群体结构协调、适当提高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肥水调控科学而准确、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应该采取以下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一、前后作...
通过多年的试验和大面积高产麦田的调查表明,要使产量结构合理、群体结构协调、适当提高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肥水调控科学而准确、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应该采取以下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一、前后作物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漳州平原是我省粮食高产地区、光、温、水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复种指数较高,稻田多为麦、稻、稻一年三熟制,收种季节比较紧,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
配套
技术
高产
麦田
综合
栽培
技术
栽培
技术
措施
群体结构
一年
三
熟
产量结构
品种布局
县农科所
早中熟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大垅三行穴播栽培技术
4
作者
冷宝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6期9-9,共1页
大豆大垅三行等距穴播栽培技术是在垅作的基础下,采用130cm的垅体,以垅沟和苗带间深松,分层施肥和垅上三行等距穴播四项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该项目自2006年开始研究,2006、2007和2008年示范,三年共计示范了373.3km^2...
大豆大垅三行等距穴播栽培技术是在垅作的基础下,采用130cm的垅体,以垅沟和苗带间深松,分层施肥和垅上三行等距穴播四项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该项目自2006年开始研究,2006、2007和2008年示范,三年共计示范了373.3km^2,平均单产188.96kg/667m^2,比近三年的三垅栽培平均单产101.95kg/667m^2,增产8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
高产
栽培
技术
等距穴播
大
垅
大豆
分层施肥
示范
单产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晚粳苏优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包月红
郜思宁
+2 位作者
申奎
刘良峰
申强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66,共1页
苏优22系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A×R1618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为一体的有突破性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关键词
高产
栽培
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晚粳
三
系杂交粳稻
特性
特征
股份有限公司
武运粳7号
综合
抗性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小麦川育14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秦静
吴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71,共4页
运用正交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影响小麦新品种川育14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建立产量对播期、密度和施肥量三因素的函数模型,分析各因素的单效应与互作效应,筛选出具有高概率保证的高产高效栽培措施。同时依据四川不同地理特点,...
运用正交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影响小麦新品种川育14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建立产量对播期、密度和施肥量三因素的函数模型,分析各因素的单效应与互作效应,筛选出具有高概率保证的高产高效栽培措施。同时依据四川不同地理特点,在丘陵和平原地区同时进行实验,分别建立拟合较好的回归模型。利用软件分析模型,获得两地区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为川育14在四川不同地区的大力推广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育14
综合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优质小麦
栽培
技术
措施
高产
高效
小麦新品种
设计试验
旋转组合
二次回归
栽培因素
函数模型
互作效应
栽培措施
地理特点
平原地区
回归模型
分析模型
三
因素
施肥量
产量
四川
播期
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葵新葵14号高产制种技术
7
作者
侯东生
季瑞萍
韩肖颖
《新疆农垦科技》
2007年第3期57-58,共2页
油葵新葵14号是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产量高、含油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三系配套油用型中晚熟向日葵杂交种,为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现将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高产
制种
技术
油葵
农业科技发展
抗逆性强
三
系配套
综合
性状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地5号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殷小龙
杨新冬
段维
《种子科技》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高产
栽培
技术
夏播油葵
农业科技发展
抗逆性强
三
系配套
综合
性状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技术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葵品种康地102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杨勇刚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
栽培
技术
“康地102”
油葵
内蒙古自治区
综合
农艺性状
三
系杂交种
油用向日葵
抗逆性强
高产
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单产超千斤栽培技术
10
作者
彭侠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10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栽培
技术
单产
皖麦19
综合
性状
高产
品种
多穗型
三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面落实科技第一生产力思想加速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11
作者
洛桑旦达
《西藏农业科技》
1998年第4期1-5,共5页
自治区农科院党委书记洛桑旦达同志回顾了2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英明论断,并佐证了自治区农科院恢复以来,在为西藏科技事业进步和全区农牧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更证明了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具有强大的生...
自治区农科院党委书记洛桑旦达同志回顾了2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英明论断,并佐证了自治区农科院恢复以来,在为西藏科技事业进步和全区农牧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更证明了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党的十五后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农科院今后一个时期在科技创新、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等任务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第一生产力
科技与经济
全面落实
科技开发
三
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科技体制改革
农业
综合
开发区
高产
栽培
实用
技术
科技人员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机械化大豆“三垅”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卫华
机构
五大连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07年第4期91-92,共2页
文摘
为了把机械化大豆"三垅"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这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市1990年从"八一农大"引进这项技术,经过16a的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总推广面积达到5.34×105hm2,总增收3.73×108元。本文介绍了"三垅"技术,并分析了增产原因。
关键词
大豆
机械化
“三垅”综合高产技术
增产效果
经济效益
Keywords
Soybean
"Three furrow" comprehensive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
Effect of increasing output
Economical effects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垄三”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月明
机构
黑龙江省抚远县别拉洪乡政府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10期13-13,共1页
文摘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在垄作的基础上,以精密联合耕作机为载体,将垄底深松,垄体分层施肥和垄上双条精密点播三种技术综合实施,一次完成或分期完成作业的高产栽培技术。 1秋翻深松、整地起垄 采用翻、松、耙结合作业。尽可能伏秋翻起垄,垄底深松、分层深施肥,翌年春季播种。特别是低洼地、地温低的地块应采取秋深松施肥,起垄、镇压,翌年春季播种。既保墒又可提高地温,还能防春涝保全苗。
关键词
高产
栽培
技术
大豆
垄
三
栽培
技术
整地起垄
分层施肥
春季播种
技术
综合
高地温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Ⅴ、亩产200~250公斤小麦的综合配套技术
3
作者
沙征贵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1年第3期16-19,共4页
文摘
通过多年的试验和大面积高产麦田的调查表明,要使产量结构合理、群体结构协调、适当提高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肥水调控科学而准确、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应该采取以下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一、前后作物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漳州平原是我省粮食高产地区、光、温、水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复种指数较高,稻田多为麦、稻、稻一年三熟制,收种季节比较紧,因此。
关键词
综合
配套
技术
高产
麦田
综合
栽培
技术
栽培
技术
措施
群体结构
一年
三
熟
产量结构
品种布局
县农科所
早中熟品种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大垅三行穴播栽培技术
4
作者
冷宝华
机构
饶河县西林子乡农技站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6期9-9,共1页
文摘
大豆大垅三行等距穴播栽培技术是在垅作的基础下,采用130cm的垅体,以垅沟和苗带间深松,分层施肥和垅上三行等距穴播四项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该项目自2006年开始研究,2006、2007和2008年示范,三年共计示范了373.3km^2,平均单产188.96kg/667m^2,比近三年的三垅栽培平均单产101.95kg/667m^2,增产85.34%。
关键词
综合
高产
栽培
技术
等距穴播
大
垅
大豆
分层施肥
示范
单产
平均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晚粳苏优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包月红
郜思宁
申奎
刘良峰
申强
机构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市种子站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66,共1页
文摘
苏优22系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A×R1618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为一体的有突破性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关键词
高产
栽培
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晚粳
三
系杂交粳稻
特性
特征
股份有限公司
武运粳7号
综合
抗性
新品种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小麦川育14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秦静
吴瑜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71,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生物领域重要方向项目(KSCX2101101)
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
文摘
运用正交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影响小麦新品种川育14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建立产量对播期、密度和施肥量三因素的函数模型,分析各因素的单效应与互作效应,筛选出具有高概率保证的高产高效栽培措施。同时依据四川不同地理特点,在丘陵和平原地区同时进行实验,分别建立拟合较好的回归模型。利用软件分析模型,获得两地区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为川育14在四川不同地区的大力推广提供条件。
关键词
川育14
综合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优质小麦
栽培
技术
措施
高产
高效
小麦新品种
设计试验
旋转组合
二次回归
栽培因素
函数模型
互作效应
栽培措施
地理特点
平原地区
回归模型
分析模型
三
因素
施肥量
产量
四川
播期
丘陵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葵新葵14号高产制种技术
7
作者
侯东生
季瑞萍
韩肖颖
机构
新疆兵团种子管理总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站
出处
《新疆农垦科技》
2007年第3期57-58,共2页
文摘
油葵新葵14号是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产量高、含油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三系配套油用型中晚熟向日葵杂交种,为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现将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高产
制种
技术
油葵
农业科技发展
抗逆性强
三
系配套
综合
性状
农业生产
分类号
S565.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地5号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殷小龙
杨新冬
段维
机构
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种子科技》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高产
栽培
技术
夏播油葵
农业科技发展
抗逆性强
三
系配套
综合
性状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技术
总结
分类号
S565 [农业科学—作物学]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葵品种康地102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杨勇刚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康地公司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
栽培
技术
“康地102”
油葵
内蒙古自治区
综合
农艺性状
三
系杂交种
油用向日葵
抗逆性强
高产
稳产
分类号
S565.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单产超千斤栽培技术
10
作者
彭侠飞
机构
安徽省颍上县古城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10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栽培
技术
单产
皖麦19
综合
性状
高产
品种
多穗型
三
因素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TD823.97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面落实科技第一生产力思想加速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11
作者
洛桑旦达
机构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1998年第4期1-5,共5页
文摘
自治区农科院党委书记洛桑旦达同志回顾了2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英明论断,并佐证了自治区农科院恢复以来,在为西藏科技事业进步和全区农牧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更证明了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党的十五后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农科院今后一个时期在科技创新、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等任务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科技第一生产力
科技与经济
全面落实
科技开发
三
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科技体制改革
农业
综合
开发区
高产
栽培
实用
技术
科技人员
分类号
F20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机械化大豆“三垅”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姚卫华
《青海农林科技》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豆“垄三”高产栽培技术
王月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麦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Ⅴ、亩产200~250公斤小麦的综合配套技术
沙征贵
《福建稻麦科技》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豆大垅三行穴播栽培技术
冷宝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杂交晚粳苏优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包月红
郜思宁
申奎
刘良峰
申强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优质小麦川育14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秦静
吴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油葵新葵14号高产制种技术
侯东生
季瑞萍
韩肖颖
《新疆农垦科技》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康地5号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殷小龙
杨新冬
段维
《种子科技》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油葵品种康地102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杨勇刚
《农业科技通讯》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小麦单产超千斤栽培技术
彭侠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全面落实科技第一生产力思想加速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洛桑旦达
《西藏农业科技》
1998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