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绕“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 努力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1
作者 代全国 卢启云 代启和 《湖北农机化》 2012年第6期17-18,共2页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房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亟需进一步加快提高农业装备和农业机...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房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亟需进一步加快提高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目前,农机局紧紧抓住房县“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大发展良好机遇,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化工作 示范区建设 协调发展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现代化 农业生产方式 现代农业 劳动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示范区建设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齐祥 尚红敏 江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9期50-53,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非均衡向均衡协调发展的历程。让部分地区率先发展是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经过近30年的区域差别政策,率先发展、快速发展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先富起来的预期目标。但国内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非均衡向均衡协调发展的历程。让部分地区率先发展是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经过近30年的区域差别政策,率先发展、快速发展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先富起来的预期目标。但国内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乃至影响国家发展的全局。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是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示范区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战略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经济持续发展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亭亭 鲁成树 +1 位作者 徐鹃 胡祥伟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随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为了充分利用示范区的优势资源,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对2009~2013年间经济持续发展与土地生态安全的协调性以及示范区内各城市协调性差异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 随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为了充分利用示范区的优势资源,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对2009~2013年间经济持续发展与土地生态安全的协调性以及示范区内各城市协调性差异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3年间示范区经济持续发展与土地生态安全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且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土地生态安全;示范区内各城市协调差异性较大,芜湖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宣城、黄山、铜陵、马鞍山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安庆、池州属于勉强协调阶段,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持续发展 土地生态安全 协调发展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龚迎春 冯娟 罗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8-161,171,共5页
基于2001—2010年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各地级市"三化"发展的数据,采用熵权法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分析其时序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看,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 基于2001—2010年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各地级市"三化"发展的数据,采用熵权法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分析其时序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看,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提高趋势。从空间格局上看,"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的中部地区较高、南北地域略低的特征,且其与各个地域"三化"各自的发展水平的接近度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根据地域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更应注重探测"三化"各自发展水平的接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 ”协调发展 时空特征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11
5
作者 祖佳嬉 叶长盛 雷慧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9,共6页
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3个方面构建"三化"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ESDA和GIS技术,揭示2000—2012年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并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找... 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3个方面构建"三化"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ESDA和GIS技术,揭示2000—2012年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并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找出阻碍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提升潜力大;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地区集聚分布,热点区沿浙赣线和京九线(江西段)北段成带状集聚,冷点区主要向赣东南地区集聚,鄱阳湖周边地区的冷点区逐渐消失;阻碍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提升的障碍因子主要表现为地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个方面,地均工业增加值历来是主要的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协调发展 空间格局演变 障碍度 县域尺度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度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海 康慕谊 +2 位作者 赵云龙 梁小英 范一大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5,共5页
在分析、评价当前关于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利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县域生态示范区复合生态系统的构成,并对各层次的相互作用与功能进行阐述。构造了可持续发展度来评价可... 在分析、评价当前关于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利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县域生态示范区复合生态系统的构成,并对各层次的相互作用与功能进行阐述。构造了可持续发展度来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并对其构成部分和计算方法进行论述;最后,以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应用所构造的可持续发展度指数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示范区 协调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新模式——南康市创建赤土-横寨循环农业示范区的实践与探索
7
作者 杨晓斌 《江西农业》 2010年第3期15-16,共2页
2009年以来,南康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按照“三园五化”的新模式《即循环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民创业园,生态化种植、清洁化养殖、合作化推进、品牌化经营、标准化建设),创建了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的赤土一横寨... 2009年以来,南康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按照“三园五化”的新模式《即循环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民创业园,生态化种植、清洁化养殖、合作化推进、品牌化经营、标准化建设),创建了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的赤土一横寨循环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循环农业,力求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生态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示范区 循环农业 生态化 南康市 协调发展 农村经济 农业科技示范 品牌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俊梅 周晶 +3 位作者 费宇 惠卿 段昌群 付健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3-210,共8页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水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和问题诊断,可有效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示范借鉴效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生态环境、生态...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水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和问题诊断,可有效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示范借鉴效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个维度共选取30项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具体影响因子。评价结果表明:(1)该州发展能力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状态不断提升。(2)该州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度演变历程为“中度失调(2009—2015年)—基本协调(2016—2019年)”。(3)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子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万人拥有公交辆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综合指数法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发展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24
9
作者 耿明斋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共2页
一、何为新型城镇化 要知道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一定是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旧的城镇化。旧的城镇化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开放及要素自由流动式,大致上说,这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路径;二是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封闭... 一、何为新型城镇化 要知道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一定是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旧的城镇化。旧的城镇化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开放及要素自由流动式,大致上说,这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路径;二是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封闭及要素行政配置式,这以前苏联东欧和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为代表;三是市场化进程中无序拓展式,这以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镇化模式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 协调发展 “三化 改革开放 市场化进程 城镇化模式 自由流动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干流地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沿长江40个城市(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献 李宁辉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6期70-75,共6页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构建一套关于区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以2009-2011年沿长江干流40个城市面...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构建一套关于区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以2009-2011年沿长江干流40个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层次科学评估了当前长江流域不同区域"三化"发展水平状况,并采用几何平均与算术平均调整的计算方法评估长江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协调发展 综合评价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践探索与模式解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黄祖辉 傅琳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33,共13页
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承担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的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以效率优先,但要重视公平;公共保障以公平优先,但也要重视效... 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承担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的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以效率优先,但要重视公平;公共保障以公平优先,但也要重视效率”的共同富裕,要聚焦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在瞄准广大农村居民、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外来农民工群体这些重点对象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收入分配、公共保障、人居环境和文化生活等发展短板问题,其中,解决收入差距悬殊问题是主要难点。浙江确立“扩中”“提低”和“稳底板、扬长板、补短板、创新板、树样板”的共同富裕发展思路,围绕缩小地区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六大领域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探索。展望未来,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民农村共富,以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富,以“扩中”“提低”加快群体共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示范区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化”协调发展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丽君 肖哲涛 陈红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5-248,共4页
以高村社区规划设计为例,探索如何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总结归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层内涵,分析新型农村社区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三化”协调发展 规划策略 高村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焦国栋 《学习论坛》 2011年第11期28-31,共4页
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10月11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人们热议... 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10月11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指导意见》的发布,彰显出加快中原发展的大好机遇。如何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切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河南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本刊特组织省内几位专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经济区建设 求真务实精神 协调发展 “三化 城镇化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几种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永苏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共2页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内容,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富民强省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协调发展 “三化 国家粮食安全 中原经济区 农业现代化 富民强省 科学推进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农民权益保护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委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5,共3页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当前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在"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还存在农民宅基地权益、农民政治权益、农民受教育权、农民医疗权益、农...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当前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在"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还存在农民宅基地权益、农民政治权益、农民受教育权、农民医疗权益、农民文化权益、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等得不到切实保护的问题。必须通过完善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完善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完善农民权益保障的公共服务机制、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协调发展 农民权益保护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三化”协调发展不动摇——学习国务院《指导意见》的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喻新安 《学习论坛》 2011年第11期31-34,共4页
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10月11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人们热议... 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10月11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指导意见》的发布,彰显出加快中原发展的大好机遇。如何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切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河南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本刊特组织省内几位专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三化 《指导意见》 国务院 中原经济区 经济区建设 学习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农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现状评估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世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9期307-309,314,共4页
在对中原经济区农区范围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数综合分析法,从农业现代化、生态环境、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协调性5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主体河南省农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评估,据此诊断出中原经济区农区"三化&qu... 在对中原经济区农区范围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数综合分析法,从农业现代化、生态环境、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协调性5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主体河南省农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评估,据此诊断出中原经济区农区"三化"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研制出了传统农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路径必须要走的3个阶段:一是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形成优势主导产业链,启动工业化进程。二是引导这些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布局在城镇及产业集聚区,提高城镇化水平。三是以产业集聚促人口集聚,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深化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 协调发展 现状评估 实现路径 中原经济区 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三化”协调发展经验及对河南镜鉴
18
作者 程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48-2451,2457,共5页
苏南、天津和成都在"三化"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在产业结构、土地使用和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给河南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河南省省情提出了河南省"三化"... 苏南、天津和成都在"三化"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在产业结构、土地使用和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给河南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河南省省情提出了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协调发展 经验借鉴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实践中探索区域科学发展之路--河南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21
19
作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喻新安 +1 位作者 刘道兴 谷建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共9页
区域科学发展强调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很好地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照科学的理念谋划区域发展。河南作为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战略地位的省份,如何谋划中原经济区的科学发展,奋力走出一条速度、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的科学... 区域科学发展强调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很好地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照科学的理念谋划区域发展。河南作为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战略地位的省份,如何谋划中原经济区的科学发展,奋力走出一条速度、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是近年来全省上下大力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河南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两不三新"协调发展之路,大胆进行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创新河南持续探索发展之路。河南"两不三新"的新探索,既符合中央的战略决策,又符合河南的实际,同时也遵循了客观规律,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创新性尝试。本刊特推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的文章,以期分析总结河南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之路的经验,从而为进一步探索我国同类地区城镇化的科学发展之路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科学发展 协调发展 “三化 城镇化 认识与思考 实践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化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被引量:7
20
作者 田建民 任银玲 宋淑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共4页
基于三化协调的总背景,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型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即着力建立粮食生产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与良好前提,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助推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升级,着力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关键词 新型农业现代化 三化协调 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