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包”制度的缺陷与消费品质量担保制度构建——以政府干预边界为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挺昂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8-154,共7页
从"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协调经济之法"的本质出发,透过政府干预边界的视角,对"三包"制度正当性进行考量可知:"三包"责任与瑕疵担保责任存在本质区别,"三包"制度造成了产品质量责任体系的混乱... 从"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协调经济之法"的本质出发,透过政府干预边界的视角,对"三包"制度正当性进行考量可知:"三包"责任与瑕疵担保责任存在本质区别,"三包"制度造成了产品质量责任体系的混乱,反映出政府干预与市场作用的失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公权力的扩张及政府干预的越界。现阶段,有必要废止"三包"规定,制定《消费品质量担保法》,通过提高立法层级、设定最低担保条件、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实现质量担保体系的重构及政府干预边界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包”制度 政府干预边界 限制政府权力 消费品质量担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冷静期制度的法律属性与立法定位 被引量:5
2
作者 俞梦睿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设立了消费者冷静期制度并将其纳入"经营者的义务"一章,置于"三包"制度之后。这种安排涉及对这项制度法律属性与立法定位的理解,值得斟酌。通过辨析该制度与相关的试用...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设立了消费者冷静期制度并将其纳入"经营者的义务"一章,置于"三包"制度之后。这种安排涉及对这项制度法律属性与立法定位的理解,值得斟酌。通过辨析该制度与相关的试用买卖制度、产品质量"三包"制度的区别,可以看出消费者冷静期制度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在基本属性上是消费者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的体现与延伸,应重新界定这一制度的立法定位,将其调整到"消费者的权利"一章,以完善消费者的权利体系;同时在"经营者的义务"一章增添相关内容,以完善消费者冷静期制度在整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体系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冷静期制度 试用买卖制度 “三包”制度 合同撤销权 合同解除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