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构建
1
作者 石长慧 姚凯 +3 位作者 陈丽君 易丽丽 赵玲玲 丑丽艳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重要论述,2025年2月,《技术经济》编辑部联合“人才强国”主题沙龙,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专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重要论述,2025年2月,《技术经济》编辑部联合“人才强国”主题沙龙,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专题,组织专家从创新环境优化、产才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区域协同创新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与会专家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生态重构、新型研发机构跨界协同机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模式创新、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等核心议题,系统探讨了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重构策略、创新要素市场配置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生态重构 人工智能时代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位一体”的大凌河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
2
作者 邱志伟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3期25-27,共3页
探究了义县大凌河水生态修复工程的治水思路,该工程综合运用水体循环、湿地营建以及生态海绵技术实现了入河水处理、河内水质净化和水循环“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整治。通过对大凌河生态修复前后的水质对比进一步表明,这些技术能够明显改... 探究了义县大凌河水生态修复工程的治水思路,该工程综合运用水体循环、湿地营建以及生态海绵技术实现了入河水处理、河内水质净化和水循环“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整治。通过对大凌河生态修复前后的水质对比进一步表明,这些技术能够明显改善水体质量,并总结三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这种综合系统性的处理技术可以为流域水体生态修复提供新思路和技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三位一体 技术体系 大凌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城盐湖文化、生态和经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策略
3
作者 郑雨溪 谢永尊 马凌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178-180,共3页
以文化和生态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大型内陆湖泊承担着彰显文化内涵、稳定区域生态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我国大型内陆湖泊文化、生态和经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十分必要。运城盐湖是我国... 以文化和生态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大型内陆湖泊承担着彰显文化内涵、稳定区域生态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我国大型内陆湖泊文化、生态和经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十分必要。运城盐湖是我国大型内陆湖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总结盐湖三大核心价值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深度剖析了其存在的三大问题,并提出了三大协同发展策略,以期为国内其他大型湖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盐湖 协同发展 文化、生态和经济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需逻辑、路径模式、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
4
作者 李微 王晓珂 +1 位作者 朱洪革 盛春光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497-5509,共1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生态产品成为消费市场中日渐壮大的一环,为探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潜力,研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尤为重要。研究如下:(1)厘清国内外森林生态产品的内涵,在梳理各学者对森林生态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创新性的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生态产品成为消费市场中日渐壮大的一环,为探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潜力,研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尤为重要。研究如下:(1)厘清国内外森林生态产品的内涵,在梳理各学者对森林生态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创新性的以产权属性和供需均衡理论为基石,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明确其特征和产品类型。(2)将产品局部均衡理论与私人森林生态产品和公共森林生态产品特征相结合,分析如何实现两者的数量均衡与价值均衡,创新性提出森林生态产品供需逻辑,为后文各类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机制的提出注入新型理论基础。(3)阐述四类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市场结合型;结合政策理论构建各类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私人森林生态产品以生态产业化和生态资源资本化为主导模式,纯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以生态补偿为主导模式,森林生态公共资源与俱乐部森林生态产品分别以生态确权和生态修复为主导模式,并针对不同模式分析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典案例。(4)基于供给端和需求端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现实困境,针对不同类型森林生态产品提出促进其价值实现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产权属性 供需逻辑 价值实现 路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双品种高矮秆混合种植模式生态优势评价
5
作者 韩凌 唐晓东 +6 位作者 王金生 吴俊江 王家军 张瑞萍 马力 周野 季妮娜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准确评价大豆双品种高矮秆混合种植模式中不同配置组合的生态优越性,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黑农63和黑农311为材料,利用株高差构建5种高矮秆配置模式,以不同配置区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容重作为生态指标,... 为准确评价大豆双品种高矮秆混合种植模式中不同配置组合的生态优越性,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黑农63和黑农311为材料,利用株高差构建5种高矮秆配置模式,以不同配置区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容重作为生态指标,采用GGE双标图模型分析方法对不同高秆和矮秆配置进行生态优越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双品种混合种植模式,无论高秆还是矮秆品种如何搭配叶面积指数均高于高秆和矮秆单种模式。其中,1∶1配置和2∶2配置及4∶2配置较为明显;1∶1配置和2∶2配置高秆区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227和4.130,均显著高于高秆单种对照区和其他配置区,2∶2配置矮秆区叶面积指数为4.163,与1∶1配置和4∶2配置的矮秆区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配置处理及矮秆单种处理;所有配置处理高秆区的透光率差异不大。4∶4配置矮秆区的透光率为0.0845,与4∶2配置处理、2∶4配置处理之间的透光率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其他配置处理及矮秆品种单种处理;所有配置处理高秆区土壤含水率之间差异不大,但均显著高于高秆品种单种处理。4∶4配置矮秆区的土壤含水率最高,为0.1437,显著高于1∶1配置矮秆区的土壤含水率,但与其他配置处理及矮秆品种单种处理之间差异不大。所有配置高秆区土壤容重均显著低于高秆品种单种处理区。其中,2∶2配置高秆区的土壤容重最低,为1.016 g·cm^(-2),2∶2配置矮秆区和4∶4配置矮秆区的土壤容重较低,分别为1.012和1.010 g·cm^(-2),两者之间差异不大,但显著低于其他配置处理及矮秆品种单种处理。双标图综合对比得出生态优越性突出且生态指标稳定性强的模式为高秆和矮秆2∶2配置。研究结果为大豆双品种高矮秆混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双品种高矮秆混合种植模式 GGE双标图 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域学校体育“教联体”生态模式构建研究
6
作者 王亮 张小林 范叶飞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县域学校体育“教体联”生态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理论框架:生态模式涵盖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共生、共建、共治和共享的关系。动力机制:政策驱动...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县域学校体育“教体联”生态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理论框架:生态模式涵盖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共生、共建、共治和共享的关系。动力机制:政策驱动机制、多元协同机制、监督评价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实践路径:注重家校社协同,完善政策驱动机制;推动组织制度建设,优化多元协同机制;构建多维评价指标,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势差,深化资源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教联体” 生态模式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模式比较与路径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
7
作者 肖华斌 朱琳霄 +2 位作者 盛硕 曹情情 夏甜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9,共8页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海交汇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洪减灾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关键任务的主战场。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沿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全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文...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海交汇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洪减灾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关键任务的主战场。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沿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全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文章选取山东省及其沿黄地区52份相关政策文本,利用LDA主题模型构建了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主体三维评价体系,借助NVivo 11质性分析工具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政策目标层面聚焦生态资源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福祉提升3大方面,其中,生态资源保护强调了河道防洪与滩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居民福祉提升关联了黄河文化与民生保障;政策工具层面,表现出内部分配不协调、与政策目标不匹配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落实规划纲要的要求,山东省省级层面应增加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具体实施,地市层面应稳定政策内容并拓宽焦点,县(区)层面应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制定与落实。通过各层级政府的协同联动以及各类政策工具的有机整合与高效运用,助力山东省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政策文本 三维量化 战略模式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以云南省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
8
作者 刘娟 马裕霞 +3 位作者 姚能昌 徐昀 邢晓琳 杨倩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74-181,共8页
以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对林场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保山市属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类型丰富,按服务功能不同,分为调节服务类、物质供给类和生态文化类产品;森林生态产品的类型不同,价值实现... 以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对林场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保山市属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类型丰富,按服务功能不同,分为调节服务类、物质供给类和生态文化类产品;森林生态产品的类型不同,价值实现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调节服务类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包括森林生态保护纵向补偿、横向补偿、林业碳汇,物质供给类产品和生态文化服务类产品主要通过生态产业化经营实现价值;保山市属国有林场公益林、天然林占比大,森林生态保护纵向补偿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模式;林业碳汇具有一定的基础,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模式;林场主体改革前发展多种经营,积累了生态产业化经营的一些基础,但受政策、体制和机制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通过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机制创新后,生态产业化经营将会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见效最快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模式 森林生态保护补偿 林业碳汇 保山市属国有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atGPT的“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9
作者 郝旺林 尹鸿飞 +1 位作者 杜京旗 赵君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186-188,共3页
探讨了融入Chat GPT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互动性和综合性,并突出应用性和个性化的“园林生态学”教学革新活动。旨在提升教学互动性和参与度,增强个性化学习路径,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现代性,培养学生的创... 探讨了融入Chat GPT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互动性和综合性,并突出应用性和个性化的“园林生态学”教学革新活动。旨在提升教学互动性和参与度,增强个性化学习路径,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现代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为“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技术 园林生态 教学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风险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适切与契洽——生态型秩序要素功能凝聚及模式建构
10
作者 胡锐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日益凸显的社会风险复杂性对既有的治理理念和实践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构社会风险治理的生态政治模式或将是一种创榛辟莽的新径。其逻辑基础在于历史所印、理论所证和实践所需。建构路径即根据社会秩序原... 日益凸显的社会风险复杂性对既有的治理理念和实践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构社会风险治理的生态政治模式或将是一种创榛辟莽的新径。其逻辑基础在于历史所印、理论所证和实践所需。建构路径即根据社会秩序原理,借鉴生态法则所投射的自然法则,对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加注生态性含量并实现其功能的凝聚:秩序载体上,建设生态型组织并提升其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功能;秩序规范上,增强生态型制度的韧性与弹性;秩序力上,强化生态型权力生长目标、生长路径和生长动力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险 生态 载体 规范 秩序力 功能凝聚 模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安北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探析
11
作者 田立生 秦晶涛 +1 位作者 李爽 孙玥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5期1-3,共3页
安北小流域坚持“五道防线系统防治”的治理模式,将小流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治理区、生态旅游区、沟(河)道及周边整治区4个防治区,因地制宜实施封育保护、保护性耕作、侵蚀沟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宜林区域造林、景观改造与建设、... 安北小流域坚持“五道防线系统防治”的治理模式,将小流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治理区、生态旅游区、沟(河)道及周边整治区4个防治区,因地制宜实施封育保护、保护性耕作、侵蚀沟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宜林区域造林、景观改造与建设、水系整治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措施发挥效益后,2022年小流域水土保持率达97.18%,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40 t/(km^(2)·a),林草覆盖率达76.8%,化肥施用量降至130 kg/hm^(2),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年人均收入提高到2.10万元,群众环保意识普遍增强。“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生态种植”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稳步提升了流域内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安北生态清洁小流域也因此被评为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模式 安北生态清洁小流域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6
12
作者 陈豫 杨改河 +1 位作者 冯永忠 任广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4-178,共5页
从气候条件、能源状况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择了9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MATLAB6.5计算软件编程,确定了"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各指标的权重... 从气候条件、能源状况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择了9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MATLAB6.5计算软件编程,确定了"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陕西省安塞县、陇县、西乡县发展"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就模型分析结果,确定了"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分级标准。结果表明:3个地区发展"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为西乡县优于陇县,陇县优于安塞县,西乡县和陇县是发展"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的适宜区,且西乡县发展"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的适宜度较陇县高,安塞县是次适宜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了本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生态模式 MATLAB 气候变化 能源利用 “三位一体 区域适宜性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经济评价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勇民 刘荣厚 边志敏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2期39-42,共4页
以煤和石油液化气2种替代能源为参照,采用成本效益法对北方“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进行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式益本比>1,净现值>0,内部收益率>投资机会成本,投资回收期<3年。说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在广大... 以煤和石油液化气2种替代能源为参照,采用成本效益法对北方“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进行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式益本比>1,净现值>0,内部收益率>投资机会成本,投资回收期<3年。说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在广大北方农村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 技术经济评价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模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倩茹 陈彬 谢花林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16-3732,共17页
在梳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现实逻辑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资源要素-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主要包括以海洋物质供给产品... 在梳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现实逻辑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资源要素-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主要包括以海洋物质供给产品为主的价值增值机制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以海洋调节服务产品为主的价值补偿机制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以海洋文化服务产品为主的价值创造机制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分为5大类18小类,其中海洋生态产品溢价模式包括海洋品牌价值溢价、海洋集约规模溢价,海洋生态补赔偿模式包括海洋保护修复、海洋生态补偿、海洋转移支付、海洋损害赔偿,海洋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模式包括海洋绿色养殖业、海洋绿色工业、海洋生态旅游、海洋生态康养,海洋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模式包括海域使用权交易、海洋排污权交易、海洋碳汇交易、海洋水权交易,海洋生态资源权益融资模式包括海洋绿色信贷、海洋绿色债券、海洋绿色基金、海洋绿色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基本逻辑 核心机制 实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及实践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宗一鸣 郁俊莉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9,共10页
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资源利用高效集约、产业模式低碳循环、乡村环境生态宜居,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尚... 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资源利用高效集约、产业模式低碳循环、乡村环境生态宜居,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尚处于探索创建阶段。实践中,在投入品减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等领域涌现出一些典型案例,总结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类型推进路径和典型模式,提炼出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为更好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补偿 政策体系 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位一体”的我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奇 李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8-72,共5页
我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发展模式表现为经济发展粗放、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浪费等主要特征。转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是当前农村发展的战略问题。本研究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农村生产与生活废弃物资源化为纽带... 我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发展模式表现为经济发展粗放、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浪费等主要特征。转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是当前农村发展的战略问题。本研究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农村生产与生活废弃物资源化为纽带,大力发展生态能源业、生态材料业和生态食品业的"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是生态经济的核心内容。最后,指出秸秆经济和沼气经济是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先领域,并对两者进行了架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三位一体 农村地区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陈松 朱娟 +3 位作者 吕超 王菲菲 郭宝健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下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下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品质既受品种遗传因素的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在弱筋小麦优质栽培模式[基本苗2.40×10^(6)株·hm^(-2),施用纯氮180 kg·hm^(-2),磷、钾肥以基苗肥为主,氮肥运筹按基肥∶苗肥∶拔节肥(倒3.5叶前)=7∶1∶2],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容重大,淀粉品质较高,中筋品种扬麦25和扬麦28也能够达到优质弱筋的要求。在中筋小麦高产栽培模式(基本苗1.80×10^(6)·hm^(-2),施用纯氮240 kg·hm^(-2),磷、钾肥以基苗肥为主,氮肥运筹按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5∶2∶3)下,参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多数品种不能达到弱筋小麦的标准。要保证弱筋小麦品质,应选择适宜良种,在常规大田栽培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第一种栽培模式,并根据当地当年气候生态条件作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栽培模式 生态条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治理模式对公路边坡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杨芬露 唐璐泓 +3 位作者 熊梓睿 卢俊汝 侯晓龙 蔡丽平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2,共12页
为探讨公路边坡不同生态治理模式的植被恢复效果,以福建福州已建设完成1.5、8.0 a的2条公路的3种不同生态治理模式边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Ⅰ)、锚索框架地梁内植草护坡(Ⅱ)、人字形骨架植草护坡(Ⅲ)]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生态治理模式下... 为探讨公路边坡不同生态治理模式的植被恢复效果,以福建福州已建设完成1.5、8.0 a的2条公路的3种不同生态治理模式边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Ⅰ)、锚索框架地梁内植草护坡(Ⅱ)、人字形骨架植草护坡(Ⅲ)]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生态治理模式下的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性,分析公路边坡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生态治理模式的边坡植被群落主要由豆科、菊科和禾本科植物组成。不同恢复时间下,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均表现为生态治理模式Ⅱ>Ⅲ>Ⅰ,而Margalef指数则表现为生态治理模式Ⅲ>Ⅱ>Ⅰ。3种不同生态治理模式公路边坡的植被覆盖度均为恢复8.0 a大于恢复1.5 a。(2)恢复1.5 a的3种生态治理模式公路边坡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差异较小且不显著,而恢复8.0 a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差异较大,尤其土壤pH值、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差异(P<0.05)。生态治理模式Ⅲ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土壤抗冲性最佳。3种生态治理模式下,公路边坡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及土壤抗冲性均表现为恢复1.5 a大于恢复8.0 a。(3)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植被覆盖度均与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除Pielou指数外,其余3个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抗冲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边坡坡长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坡度与土壤抗冲性、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比较,生态治理模式Ⅲ为公路边坡生态治理效果较佳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生态治理模式 生态恢复 植草护坡 植物多样性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模式
19
作者 柴靓 陈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68,共4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生态振兴是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本文从农民物质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两方面研究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总结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五种实践模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生态振兴是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本文从农民物质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两方面研究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总结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五种实践模式,包括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共富模式、区域品牌促共富模式、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模式、“村庄运营”促共富模式、竹林碳汇促共富,探索助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路径,实现生态美、农民富,擦亮乡村生态振兴与共富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振兴 共富模式 生态资源 生态产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林区生态旅游地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及模式聚类
20
作者 阴姣姣 谢双玉 +2 位作者 乔花芳 徐欣 陈广平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3-1092,共10页
选取神农架林区为典型案例地,基于游客自我报告的活动细分法对游客类型进行划分,综合运用格网分析、行为链分析等方法分析各类型游客的时空行为特征,并采用K-Means算法对游客的时空行为模式进行聚类。研究结果显示:①神农架游客可划分... 选取神农架林区为典型案例地,基于游客自我报告的活动细分法对游客类型进行划分,综合运用格网分析、行为链分析等方法分析各类型游客的时空行为特征,并采用K-Means算法对游客的时空行为模式进行聚类。研究结果显示:①神农架游客可划分为自驾、骑行、徒步、观光和摄影、滑雪、登山、越野跑、其他8种主要类型,日内活动时段集中,春夏两季游客多且假期效应显著,登山及徒步类型游客在生态保护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②不同于传统景区游客的高度集中分布,分类视角下游客“分散集中”及“异中心化”的特点十分突出,流动结构呈现出“沿道路生长”和“小区域组团”的特征;③游客的时空行为模式可分为“热点打卡观景游”“丛林穿越深度游”和“休闲度假短线游”3种类型,其中丛林穿越深度游中深入尚未开发的生态保护区的游客轨迹占比高达39.82%,亟需作出策略性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时空行为 时空行为模式 聚类 生态旅游地 神农架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