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实践中准确全面地把握“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1
作者 朱恒兴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4,共2页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与其说是严肃的理论问题,不如说更是个实实在在的实践问题。准确全面地理解“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可以增强实践中具体把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与形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学...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与其说是严肃的理论问题,不如说更是个实实在在的实践问题。准确全面地理解“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可以增强实践中具体把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与形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学习这一重要观点,需要深入了解邓小平同志谈话背景和人们的思想、工作实际,才能在认识上融会贯通,工作中增强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先进生产力要素 改革开 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方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2
作者 高金森 《政法论丛》 CSSCI 1996年第6期25-28,共4页
法院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高金森“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认的、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人民法院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 法院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高金森“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认的、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人民法院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护人民,惩治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工作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严肃执法 国有企业改革 法律标准 人民法院 法院工作 社会效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生产力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瑞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共3页
在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 在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有利于 资源配置 公有制经济 标准推进 坚持和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兼论“经营要素参与分配”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甘宜沅 余淑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 ,应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允许、鼓励和保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了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 ,应确认“经营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合法地位 ,这是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 ,应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允许、鼓励和保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了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 ,应确认“经营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合法地位 ,这是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具体转化形式 ,“经营要素参与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承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认同萨伊的“三要素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经营要素参与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按劳分配 “三个有利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三个代表”的要求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敏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7,共6页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 ;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标准 ;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和为人民谋福利的最高价值标准。“三个代表”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高度 ,进一步发展了“三个有利...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 ;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标准 ;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和为人民谋福利的最高价值标准。“三个代表”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高度 ,进一步发展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理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基本道路和发展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价值标准 实践 真理 "个有利于"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指标设计与判断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力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4期11-17,共7页
文章回顾了现有的几种收入分配公平标准,认为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中国最佳的收入分配标准。作者设计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定量指标,并对中国1989年~2009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进行了判断,认为收入分配大多... 文章回顾了现有的几种收入分配公平标准,认为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中国最佳的收入分配标准。作者设计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定量指标,并对中国1989年~2009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进行了判断,认为收入分配大多数年份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计算了中国居民能承受的收入最大基尼系数,在判断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如何稳定相对收入差距的政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公平 个有利于 最大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二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
7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1期1-1,共1页
关键词 根本标准 马克思主义 论学习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股份合作制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制度 解放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探源
8
作者 王海琳 杨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3,46,共5页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过长期艰苦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探究其思想来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过长期艰苦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探究其思想来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统一性
9
作者 刘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27,共3页
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 ,我党在 1978年以后所提出的实践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三条标准从本质上讲是统一的 ,正是坚持了三者的辩证统一 ,才推动了思想解放的不断深... 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 ,我党在 1978年以后所提出的实践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三条标准从本质上讲是统一的 ,正是坚持了三者的辩证统一 ,才推动了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这三条标准是围绕生产力这一核心内容从不同层次上展开的。实践标准从其基本内容上来看核心是生产力问题 ;生产力标准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其根本内容的 ;“三个有利于”标准则是以生产力为基础而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可操作的具体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生产力 个有利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性质争论看端正学风
10
作者 李六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48-50,共3页
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性质,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判断好资性社的标准,有的认为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以上分歧,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学风问题,即在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是坚持唯物辩证的方... 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性质,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判断好资性社的标准,有的认为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以上分歧,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学风问题,即在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是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还是坚持形而上学的方法的分歧。形而上学的方法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是非常有害的。同时,学风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能否顺利发展的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有利于 姓资姓社 生产力标准 学风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思想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和发展
11
作者 李晓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5-7,共3页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 ,两者在理论基础、价值手段、价值目标等方面是一致的。“三个代表”思想又是在新形势下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的扩展 ,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和...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 ,两者在理论基础、价值手段、价值目标等方面是一致的。“三个代表”思想又是在新形势下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的扩展 ,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和创新 ,是贯彻、落实“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三个有利于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主义本质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
作者 甘宜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26,共5页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社会主义目标的辨证统一,成为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纽带。因此,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内容,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社会主义目标的辨证统一,成为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纽带。因此,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内容,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由于具备科学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并全面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社会主义目标的辨证统一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和判断标准的空白,理应成为指导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针与科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统一性
13
作者 唐志龙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5-49,共5页
“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统一性唐志龙(空军政治学院)十五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创了80年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新局面。继党的十三大提出“生产力标准”之后,十四大又... “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统一性唐志龙(空军政治学院)十五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创了80年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新局面。继党的十三大提出“生产力标准”之后,十四大又依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南巡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有利于标准 实践标准 改革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内在统一性 价值尺度 历史唯物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价值取向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发展: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
作者 程松杰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8-9,共2页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两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仅表现为理论体系上的一脉相承,而且还表现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两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仅表现为理论体系上的一脉相承,而且还表现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有利于 “三个代表” 继承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法
15
作者 刘歌德 《现代哲学》 1997年第4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个有利于标准 生产力标准 国家利益 辩证法 邓小平 历史唯物主义 人民利益标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 理论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个代表”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一致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松祥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具有统一的立场、原则和方法。“三个代表”思想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都是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方法论原则,“三个代表”思想和“三个有利...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具有统一的立场、原则和方法。“三个代表”思想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都是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方法论原则,“三个代表”思想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力目标,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个有利于" 一致性 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 党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与“三融合”思想的关系演进及当代价值
17
作者 泓峻 王园园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1,198,共10页
“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和“三融合”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核心内容,无论在理论生成还是在思想精神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理论生成方面,二者立足文艺现实,并在实践中推进;在思想精神方面,二者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和一致... “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和“三融合”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核心内容,无论在理论生成还是在思想精神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理论生成方面,二者立足文艺现实,并在实践中推进;在思想精神方面,二者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和一致的价值取向,并在不断深化与细化中向着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和“三融合”思想内含着文艺创作的最高理想和现实目标,作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指导原则,对我国文艺批评的体系建构影响深远,二者与“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以及“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批评标准等一起合力建构出较为完整的多层次文艺批评话语与体系,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宏观而科学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 “三融合” 文艺批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作业人员“三违”智能识别系统标准研究制定
18
作者 孙继平 龚大立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传统的煤矿作业人员“三违”管理主要依靠人工,不能自动识别作业人员“三违”,存在人力投入大、效率低、不能及时发现作业人员“三违”等问题,难以满足煤矿安全风险防控要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视觉... 传统的煤矿作业人员“三违”管理主要依靠人工,不能自动识别作业人员“三违”,存在人力投入大、效率低、不能及时发现作业人员“三违”等问题,难以满足煤矿安全风险防控要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煤矿作业人员“三违”智能识别中的应用,煤矿作业人员“三违”智能识别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作业人员“三违”,具有用人少、效率高、能及时发现作业人员“三违”、受人为因素影响小等优点。①根据煤矿作业人员“三违”智能识别需求,提出煤矿作业人员“三违”智能识别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采集、智能分析、报警、控制、存储与查询、显示、操作处置、时间同步、报表、移动应用等。②根据煤矿主要作业地点,提出煤矿作业人员“三违”智能识别场景:主井、副井和风井井口,调度室及井下值班室,提升机房,空气压缩机房,主要通风机房,机电硐室,永久避难硐室,水泵房,中央/采区变电所,煤仓和矸石仓上下口,井底车场,大型设备安装、回撤、吊装和检修作业,井下爆破器材库,紧急避险设施,带式输送机机头和机尾,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探放水、瓦斯抽采和冲击地压卸压钻孔井下施工地点,支护作业等危险或重要作业场所及煤矿地面工业广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违反劳动纪律 “三违”智能识别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新时期的最高价值标准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祖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36-39,共4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实践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以指引我们正确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文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真理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实践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以指引我们正确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文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真理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作为新时期最高价值标准的“三个有利于”的特点,即:强调认识的实践标准与实践结果的价值标准的统一;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价值标准 个有利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艳丽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3-4,共2页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邓小平"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实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综合标准.探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深化和拓展尤其是导致评价观的革命性转换,对...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邓小平"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实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综合标准.探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深化和拓展尤其是导致评价观的革命性转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有利于标准 邓小平 生产力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