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个有利于”——新时期的最高价值标准 被引量:2
1
作者 薛祖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36-39,共4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实践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以指引我们正确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文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真理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实践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以指引我们正确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文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真理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作为新时期最高价值标准的“三个有利于”的特点,即:强调认识的实践标准与实践结果的价值标准的统一;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价值标准 个有利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瑞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共3页
在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 在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有利于 资源配置 公有制经济 标准推进 坚持和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三个代表”的要求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敏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7,共6页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 ;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标准 ;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和为人民谋福利的最高价值标准。“三个代表”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高度 ,进一步发展了“三个有利...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 ;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标准 ;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和为人民谋福利的最高价值标准。“三个代表”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高度 ,进一步发展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理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基本道路和发展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价值标准 实践 真理 "个有利于"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兼论“经营要素参与分配”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甘宜沅 余淑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 ,应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允许、鼓励和保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了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 ,应确认“经营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合法地位 ,这是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 ,应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允许、鼓励和保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了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 ,应确认“经营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合法地位 ,这是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具体转化形式 ,“经营要素参与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承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认同萨伊的“三要素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经营要素参与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按劳分配 “三个有利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双重视角看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
5
作者 刘智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三个“是否有利于”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概括出来的;是基于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源于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及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是否... 三个“是否有利于”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概括出来的;是基于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源于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及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是否有利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标准,它是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价值离开了科学,就会变成纯粹的“乌托邦”;科学离开了价值,就失去了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是否有利于 科学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探源
6
作者 王海琳 杨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3,46,共5页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过长期艰苦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探究其思想来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过长期艰苦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探究其思想来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统一性
7
作者 唐志龙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5-49,共5页
“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统一性唐志龙(空军政治学院)十五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创了80年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新局面。继党的十三大提出“生产力标准”之后,十四大又... “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统一性唐志龙(空军政治学院)十五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创了80年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新局面。继党的十三大提出“生产力标准”之后,十四大又依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南巡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有利于标准 实践标准 改革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内在统一性 价值尺度 历史唯物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价值取向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性质争论看端正学风
8
作者 李六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48-50,共3页
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性质,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判断好资性社的标准,有的认为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以上分歧,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学风问题,即在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是坚持唯物辩证的方... 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性质,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判断好资性社的标准,有的认为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以上分歧,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学风问题,即在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是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还是坚持形而上学的方法的分歧。形而上学的方法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是非常有害的。同时,学风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能否顺利发展的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有利于 姓资姓社 生产力标准 学风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主义本质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
作者 甘宜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26,共5页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社会主义目标的辨证统一,成为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纽带。因此,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内容,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社会主义目标的辨证统一,成为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纽带。因此,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内容,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由于具备科学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并全面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社会主义目标的辨证统一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和判断标准的空白,理应成为指导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针与科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法
10
作者 刘歌德 《现代哲学》 1997年第4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个有利于标准 生产力标准 国家利益 辩证法 邓小平 历史唯物主义 人民利益标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 理论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艳丽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3-4,共2页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邓小平"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实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综合标准.探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深化和拓展尤其是导致评价观的革命性转换,对...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邓小平"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实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综合标准.探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深化和拓展尤其是导致评价观的革命性转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有利于标准 邓小平 生产力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华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31-33,共3页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条根本性的思想。这个标准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生产力标准。历史唯物主义把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衡量和评价一切社会制度和人们社会活动的根本尺度。“三...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条根本性的思想。这个标准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生产力标准。历史唯物主义把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衡量和评价一切社会制度和人们社会活动的根本尺度。“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正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命题的必然结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所体现的内容都是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的,是蕴含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智慧结晶。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精髓。而“三个有利于’则是这个精髓中的核心和灵魂、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利用各种组织形式来实现公有制,不仅能解除人们“姓公姓私”、“姓社姓资”的疑虑,更能折射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光辉。社会主义的目的除了消灭剥削和压迫外,更主要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三个有利于”不仅具有真理性,更具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生产力标准 个有利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析“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道德含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晓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体制性道德与个体道德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既要注重个人道德的规范和升华,更要注重体制性道德的合理与进步。“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反映,它既是衡量一个社会体制是否具有道德性的主要... 体制性道德与个体道德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既要注重个人道德的规范和升华,更要注重体制性道德的合理与进步。“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反映,它既是衡量一个社会体制是否具有道德性的主要标准,同时,它自身的含义中也蕴含了道德意义。揭示“三个有利于”标准与体制性道德的这种内在关系,目的在于强调“三个有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性道德 “三个有利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改革与“三个有利于”标准
14
作者 李泉 《湖北社会科学》 2000年第2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宜昌市 国企改革 个有利于标准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
15
作者 周凯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实践概念 哲学史 真理性 实践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科学 争论 确立 “三个有利于 “文化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启示
16
作者 周和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6-158,共3页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启示周和平邓小平出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层反思,不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概括,而且对怎样检验社会主义也提出了三条标准。他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开...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启示周和平邓小平出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层反思,不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概括,而且对怎样检验社会主义也提出了三条标准。他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有利于标准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的本质 生活水平的提高 发展生产力 人民利益 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本质 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
17
作者 蔡四桂 《湖湘论坛》 1992年第4期1-3,共3页
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考察时,就当前的改革开放等重大问题发表了许多极为重要的意见。他谈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
关键词 资本主义道路 个有利于 生产力标准 改革开放实践 人民群众 改革观 人类社会 资产阶级自由化 指导思想 决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真理标准
18
作者 董以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4-98,共5页
实践标准是真理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价值标准。从人类活动的两大尺度、“三个有利于”的内容和两个标准的特点看 ,“三个有利于”标准只能是价值标准而不是真理标准。不能把两个标准的统一看成是互相等同 。
关键词 真理标准 价值标准 “三个有利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实践标准的发展
19
作者 尹星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0,共3页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逻辑延伸,是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延伸。
关键词 实践 个有利于标准 真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准确把握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20
作者 蒋旭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5,共5页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党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全面准确地贯彻至关重要。阐述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科学内涵 ,从分析其与相关理论命题的关系中提出全面准确把握该标准的方法 ,并分析在实践中坚持该标准的制约条件。
关键词 理论 个有利于 标准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