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一律”的时间整一与戏剧叙事 被引量:13
1
作者 谭君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9,共7页
在文艺创作中,对叙事时间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并制定出严格的限制规则的做法,莫过于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三一律"。三一律的时间整一,是对亚里斯多德《诗学》中相关论述的误读与误解,地点整一则伴随时间整一而来。这种束... 在文艺创作中,对叙事时间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并制定出严格的限制规则的做法,莫过于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三一律"。三一律的时间整一,是对亚里斯多德《诗学》中相关论述的误读与误解,地点整一则伴随时间整一而来。这种束缚创作的形式在戏剧创作中不无积极的作用,文学史上一批有影响的剧作源之而起。作为一种形式,它利弊并存,关键在于合理地利用,以化腐朽为神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一律” 亚里斯多德《诗学》 时间整一 戏剧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一律”探微 被引量:2
2
作者 梁黎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S2期206-208,共3页
"三一律"是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悲剧必须遵守的创作法则之一,尤其盛行于十七世纪的法国。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哲学基础、文艺思想等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三一律"的形成发展,"三一律"在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时... "三一律"是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悲剧必须遵守的创作法则之一,尤其盛行于十七世纪的法国。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哲学基础、文艺思想等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三一律"的形成发展,"三一律"在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盛行的原因,"三一律"将何去何从这三方面,对这一法则作整体把握和较为全面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一律” 古典主义 戏剧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姆莱特》浅论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继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7-167,共1页
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全世界被公认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都对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创作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 《哈姆莱特》 悲剧 “三一律”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学》的文本特征与亚里士多德的隐微术
4
作者 陈明珠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2,共4页
虽说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被奉为西方第一部专门系统的诗学理论著作,但其在古代世界中一直谜一般地隐匿着,迟至文艺复兴时期才得以重见天日。此后。其中某些观点经由提炼、归纳,得以广为传播。在其影响如日中天之际。诸如“三一律”... 虽说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被奉为西方第一部专门系统的诗学理论著作,但其在古代世界中一直谜一般地隐匿着,迟至文艺复兴时期才得以重见天日。此后。其中某些观点经由提炼、归纳,得以广为传播。在其影响如日中天之际。诸如“三一律”这样带有明显误解的条条框框亦被冠以亚氏规范的名义,堂而皇之地被奉为金科玉律,如是奠定了《诗学》的经典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学》 文本特征 隐微 文艺复兴时期 “三一律” 理论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娜拉的关门声到田亚梅的字条——再论《终身大事》中的《娜拉》成分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向阳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3,71,共6页
《终身大事》并非《娜拉》的翻版,它的创作,以"易卜生主义"为思想指针,重点择取其中的家庭、宗教、道德三个维度,形成作品在文化层面的"三大批判";结构上,以《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所介绍的"三一律"... 《终身大事》并非《娜拉》的翻版,它的创作,以"易卜生主义"为思想指针,重点择取其中的家庭、宗教、道德三个维度,形成作品在文化层面的"三大批判";结构上,以《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所介绍的"三一律"和"悲剧的观念"为谋篇布局的向导,但并没能运用《娜拉》式的"追溯"和"讨论"的手法;情节上,发展了长篇小说《真如岛》第二回的故事雏形,并结合五四时期女性解放的时代主题在写法上有所调整。综而言之,《终身大事》对《娜拉》的移借,只是一个响亮的结尾。在以翻译剧为参照构建中国话剧文体的历程中,胡适此剧实现了"洋为中用"基础上的创新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终身大事》 《娜拉》 文化批判 “三一律” 《真如岛》 情节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