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I”课程观:美学取向的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俊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72,共8页
无论是将课程隐喻为"跑道"还是"奔跑",都是一种平面上设喻,使得课程成为由物理时间所支配的知识叠加,忽略了空间的、历史的因素,丧失了以人为核心的整体性与情感性。因此,课程需要恢复时空感,由"平面"变... 无论是将课程隐喻为"跑道"还是"奔跑",都是一种平面上设喻,使得课程成为由物理时间所支配的知识叠加,忽略了空间的、历史的因素,丧失了以人为核心的整体性与情感性。因此,课程需要恢复时空感,由"平面"变为"立体"。可以将课程隐喻为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知识球",其核心要素是"七I":我(I)、交往(Interaction)、兴趣(Interest)、想象(Imagination)、理解(Interpretation)、灵感(Inspiration)、智慧(Intelligence)。其中,知识球的核心是人,是个体的"我",课程的结构与目的要以人性的结构与发展为基础;知识球的表面是"对话",交往与对话是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全方位的;兴趣是课程与人相遇的第一要素;课程的开发与功能要为想象"留白";理解是动态认知与静态认知的交织;灵感是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可以培育和发展的;智慧是一种人生境界,达成智慧,课程也就由知识形态转变为人本形态,即知识球的中心——"我"(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课程美学 “七i”课程观 审美认识论 美学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