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体创作的二百年沉寂与傅毅的写作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科镂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105,共5页
西汉初年枚乘首制《七发》,是为"七"体之肇始。然而由今视之,拟作之历史却直至东汉傅毅《七激》出方得以开启,其间二百年创作的沉寂何以产生?就其因在于,两汉之际《七发》远未有"伟于文林"的地位与影响,而其自身孔... 西汉初年枚乘首制《七发》,是为"七"体之肇始。然而由今视之,拟作之历史却直至东汉傅毅《七激》出方得以开启,其间二百年创作的沉寂何以产生?就其因在于,两汉之际《七发》远未有"伟于文林"的地位与影响,而其自身孔老齐观的思想观念也与汉代开始的尊儒倾向格格不入,规限了模拟行为的展开。傅毅《七激》在挖掘《七发》已有价值的同时,以时代的因子改造其作,确立了崭新的创作模式,开启了后世"七"体创作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体 傅毅 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粲《七释》考论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燕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7-182,共6页
《七释》为建安著名作家王粲入邺后的重要作品,目前其创作时间尚存争议,兹从曹植《七启序》异文、"七"体撰作者行年及"七"体文本三方面入手,考定《七释》作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七释》在"七"体演... 《七释》为建安著名作家王粲入邺后的重要作品,目前其创作时间尚存争议,兹从曹植《七启序》异文、"七"体撰作者行年及"七"体文本三方面入手,考定《七释》作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七释》在"七"体演进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精密闲理"的艺术特点,及与王粲其他诗文的互通性,以揭示《七释》在文体、文学、文献方面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 启序》异文 创作时间 “七”体 精密闲理 互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