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的社区融入与适应——以“一村两地”居住模式下的羌村为个案 被引量:4
1
作者 陶斯文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1期47-51,56,共6页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的社区融入与适应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抽取了因地震而成为灾民社区的北川张坪村和黄坪坝村进行走访和调查,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社区融入与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的社区融入与适应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抽取了因地震而成为灾民社区的北川张坪村和黄坪坝村进行走访和调查,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社区融入与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灾群众 社会适应 “一村两地”居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集中居住区”政策的起源、演进及其模式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田毅鹏 胡东淼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30,共14页
将当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行动置于21世纪快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可以发现,这一系列政策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又与土地政策紧密挂钩,同时也关涉到快速城镇化的进展、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形态存续等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故... 将当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行动置于21世纪快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可以发现,这一系列政策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又与土地政策紧密挂钩,同时也关涉到快速城镇化的进展、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形态存续等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故其政策甫一问世便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热点。对该政策起源、发展及模式化进程的考察追索有助于深入理解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同实践类型和模式的形成条件、结构特征和运行特点。近年来,学界所做出的种种模式类型概括,既是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相关政策动态实践的提炼总结,也带有极强的示范性和批判性,通过模式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又进一步反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政策构建,以期形成一个带有总体性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并居 政策发生 模式 农民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 被引量:5
3
作者 金俊 雍玉洁 白鹭飞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2,共4页
本文基于杭州良渚文化村的实地考察与体验,从规划策略、建筑空间、景观设施3个层次探索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空间优化策略。并指出,社区的营建在空间上表现为通过作为载体的物质空间的催化作用塑造现代地缘关... 本文基于杭州良渚文化村的实地考察与体验,从规划策略、建筑空间、景观设施3个层次探索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空间优化策略。并指出,社区的营建在空间上表现为通过作为载体的物质空间的催化作用塑造现代地缘关系,物质空间规划对于居住社区营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空间 居住社区 万科良渚文化 “TOD”模式 步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