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的社区融入与适应——以“一村两地”居住模式下的羌村为个案
被引量:
4
1
作者
陶斯文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1期47-51,56,共6页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的社区融入与适应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抽取了因地震而成为灾民社区的北川张坪村和黄坪坝村进行走访和调查,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社区融入与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的社区融入与适应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抽取了因地震而成为灾民社区的北川张坪村和黄坪坝村进行走访和调查,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社区融入与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灾群众
社会适应
“一村两地”居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民集中居住区”政策的起源、演进及其模式化
被引量:
12
2
作者
田毅鹏
胡东淼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30,共14页
将当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行动置于21世纪快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可以发现,这一系列政策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又与土地政策紧密挂钩,同时也关涉到快速城镇化的进展、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形态存续等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故...
将当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行动置于21世纪快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可以发现,这一系列政策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又与土地政策紧密挂钩,同时也关涉到快速城镇化的进展、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形态存续等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故其政策甫一问世便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热点。对该政策起源、发展及模式化进程的考察追索有助于深入理解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同实践类型和模式的形成条件、结构特征和运行特点。近年来,学界所做出的种种模式类型概括,既是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相关政策动态实践的提炼总结,也带有极强的示范性和批判性,通过模式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又进一步反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政策构建,以期形成一个带有总体性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
居住
区
合
村
并居
政策发生
模式
化
农民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
被引量:
5
3
作者
金俊
雍玉洁
白鹭飞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2,共4页
本文基于杭州良渚文化村的实地考察与体验,从规划策略、建筑空间、景观设施3个层次探索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空间优化策略。并指出,社区的营建在空间上表现为通过作为载体的物质空间的催化作用塑造现代地缘关...
本文基于杭州良渚文化村的实地考察与体验,从规划策略、建筑空间、景观设施3个层次探索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空间优化策略。并指出,社区的营建在空间上表现为通过作为载体的物质空间的催化作用塑造现代地缘关系,物质空间规划对于居住社区营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空间
居住
社区
万科良渚文化
村
“TOD”
模式
步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的社区融入与适应——以“一村两地”居住模式下的羌村为个案
被引量:
4
1
作者
陶斯文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出处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1期47-51,56,共6页
基金
四川省软科学项目"四川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对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08JC85004"
西南民族大学抗震救灾专项科研项目"民族地区受灾群众社区重构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的社区融入与适应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抽取了因地震而成为灾民社区的北川张坪村和黄坪坝村进行走访和调查,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社区融入与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受灾群众
社会适应
“一村两地”居住模式
Keywords
earth-quake stricken people
social adaptation
the living model of "one village, two locations"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民集中居住区”政策的起源、演进及其模式化
被引量:
12
2
作者
田毅鹏
胡东淼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30,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乡村振兴的社会政策比较研究”(18ZDA119)。
文摘
将当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行动置于21世纪快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可以发现,这一系列政策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又与土地政策紧密挂钩,同时也关涉到快速城镇化的进展、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形态存续等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故其政策甫一问世便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热点。对该政策起源、发展及模式化进程的考察追索有助于深入理解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同实践类型和模式的形成条件、结构特征和运行特点。近年来,学界所做出的种种模式类型概括,既是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相关政策动态实践的提炼总结,也带有极强的示范性和批判性,通过模式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又进一步反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政策构建,以期形成一个带有总体性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
农民集中
居住
区
合
村
并居
政策发生
模式
化
农民主体地位
Keywords
Farmers concentrated residential areas
Village merging
Policy occurrence
Patterning
Farmers subjective position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
被引量:
5
3
作者
金俊
雍玉洁
白鹭飞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微观尺度评价的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定量研究”(编号:51378100)
文摘
本文基于杭州良渚文化村的实地考察与体验,从规划策略、建筑空间、景观设施3个层次探索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空间优化策略。并指出,社区的营建在空间上表现为通过作为载体的物质空间的催化作用塑造现代地缘关系,物质空间规划对于居住社区营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物质空间
居住
社区
万科良渚文化
村
“TOD”
模式
步行圈
Keywords
material space
residential community
Vanke Liangzhu New Town
"TOD "pattern
walkingring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的社区融入与适应——以“一村两地”居住模式下的羌村为个案
陶斯文
《西北人口》
CSSCI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农民集中居住区”政策的起源、演进及其模式化
田毅鹏
胡东淼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
金俊
雍玉洁
白鹭飞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