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关系研究——基于2001#1#2013年增加值贸易核算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珺 钟湘玥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110,共9页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互动日益频繁,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中东欧六个地区,通过增加值贸易核算分析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互动日益频繁,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中东欧六个地区,通过增加值贸易核算分析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增加值贸易总额增长迅速,发展前景向好;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存在地区差异,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以竞争性贸易为主,与东北亚、西亚、中东欧地区以互补性贸易为主,而与南亚、中亚地区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均较为明显;整体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和服装、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等工业制品,而"一带一路"地区对中国的出口结构则差异较大。应根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贸易关系的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加强货物贸易合作的同时开拓服务贸易合作新领域;要注重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并通过优惠的贸易制度安排构建互惠互利的多赢贸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增加值贸易 贸易竞争性 贸易互补性 产业内贸易 出口相似度 贸易商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煤矿企业基建项目风险发生概率预测研究
2
作者 李红霞 黄已芯 +1 位作者 田水承 李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36,共7页
依据"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风险发生不确定性的产生根源,将煤矿企业基建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类与识别,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煤矿企业基建活动的风险包括自然风险、文化宗教风险、市场风险、外协条件风险等11类风险及3... 依据"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风险发生不确定性的产生根源,将煤矿企业基建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类与识别,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煤矿企业基建活动的风险包括自然风险、文化宗教风险、市场风险、外协条件风险等11类风险及39个风险影响因素,并构建了风险发生概率的预测指标体系。利用CMAC神经网络理论,结合人工鱼群算法构建了风险发生概率预测模型,选取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基建过程中2013-2017年风险发生概率样本,对风险发生概率模型进行验证及风险发生概率进行预测。这对后续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煤矿企业基建活动的风险预测与风险管控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能源基建项目 风险发生概率 风险预测 CMAC神经网络 人工鱼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N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方恺 王婷婷 +1 位作者 何坚坚 沈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241-4251,共11页
探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大气污染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打造绿色"一带一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5年"一带一路"地区的二氧化氮(NO2)柱浓度数据,分析了沿... 探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大气污染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打造绿色"一带一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5年"一带一路"地区的二氧化氮(NO2)柱浓度数据,分析了沿线74个国家NO2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广泛意义上的城镇化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结合空间计量模型从自然和社会经济维度揭示了"一带一路"地区NO2浓度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15年,"一带一路"地区NO2浓度年均值波动变化,并呈现高低纬度低、中纬度高的空间分布特征;(2)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并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经济增长、汽车保有量增加和土地城镇化是导致"一带一路"地区NO2浓度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扩大森林覆盖率则可显著抑制NO2浓度增加。研究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度调控汽车保有量和城市建设用地增速,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是推动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NO2浓度 城镇化 空间计量 “一带一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效益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罗桓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作为我国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下,与沿线地区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对外加强与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农产...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作为我国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下,与沿线地区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对外加强与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往来,适度调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和结构;对内加强农业科技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疏通农产品价格传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沿线地区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农业经济增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游效率与出口地理方向——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DEA-面板Tobit的实证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睿 冯学钢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84,共9页
利用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借助DEA-面板Tobit方法探讨入境旅游效率与出口地理方向的关系。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效率低下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重低下导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 利用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借助DEA-面板Tobit方法探讨入境旅游效率与出口地理方向的关系。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效率低下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重低下导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市场表现出了更大的潜力。计量模型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过剩是限制其入境旅游效率提升的一大瓶颈,旅游企业数量的增加、入境旅游人次的增多、产业结构的优化、旅游交通的完善都促进了其入境旅游效率的提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各地区入境旅游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以港澳台为主的入境游客促使出口地理方向集聚,出口地理方向和入境旅游效率呈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效率 出口地理方向 “一带一路”沿线 DEA投入产出效率 面板To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张杰 魏荟茹 袁岿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9,共9页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倡导的对外开放新形态,“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技术创新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倡议实施对我国...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倡导的对外开放新形态,“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技术创新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我国沿线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且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中东部地区、沿线中心城市、沿线节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强环境规制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由影响机制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水平来促进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论文提出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 沿线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栏导读:“一带一路”沿线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分析
7
作者 王卷乐 高秉博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农业是“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重点领域。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农业资源环境监测与分析,是我国在相关区域开展高质量农业合作的前提与基础需求,对区域农用地分布与优化、作物生长状况实时监测、病虫害及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分析等具有基础... 农业是“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重点领域。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农业资源环境监测与分析,是我国在相关区域开展高质量农业合作的前提与基础需求,对区域农用地分布与优化、作物生长状况实时监测、病虫害及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分析等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发展 环境监测分析 农用地 气象灾害 一带一路 生态平衡 保障粮食安全 “一带一路”沿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异质性分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梅 周佳璇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9,共10页
采用环境拓展投入产出法测算了2007—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进而运用LMDI模型探究贸易规模因素、出口结构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对隐含碳排放变动的贡献值与贡献率,从农产品部门和贸易区域两... 采用环境拓展投入产出法测算了2007—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进而运用LMDI模型探究贸易规模因素、出口结构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对隐含碳排放变动的贡献值与贡献率,从农产品部门和贸易区域两个层面对隐含碳排放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第一,2007—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整体呈上升趋势,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年均增长率超过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2.75%,隐含碳排放效率下降。第二,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存在明显的部门差异,因不合理的出口结构,农业、食品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等中高度碳排放密集型部门对隐含碳排放总量变动的贡献值占比较大,而林业、畜牧业等低度碳排放密集型部门的这一占比较小。第三,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东南亚国家(地区)出口农产品产生的隐含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60%以上,贸易规模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上述发现揭示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动的原因,为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策略及碳排放双控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 农产品出口贸易 隐含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提升了沿线国家服务业GVC分工地位?
9
作者 张海玲 邓静怡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7,共14页
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内容。本文基于2007~2020年ADB-MRIO和UIBE GVC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使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 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内容。本文基于2007~2020年ADB-MRIO和UIBE GVC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使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建设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异质性分析显示,倡议的实施对生产性服务业、流通性服务业、社会服务业以及发展中国家、非东盟国家、远邻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增加双向直接投资以及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了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5国的考察
10
作者 许翔宇 林善浪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1,共14页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考察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的影响机制与效果,并在国别、行业、投资模式层面分析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沿线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东...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考察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的影响机制与效果,并在国别、行业、投资模式层面分析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沿线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东道国“数字区位优势”的投资促进效应显著。(2)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投资效率和投资便利度三种机制,正向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直接投资。(3)异质性方面,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医药制造等“常规”的高技术制造业,或“跨国并购”方式,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外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天然数字化”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或“绿地投资”方式,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外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上述结论可为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对外投资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高技术制造业 国际直接投资 投资区位选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在中东:美国智库的现实认知与制衡策略
11
作者 潜旭明 姜楠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55,160,共31页
研究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的现实认知与制衡策略,有助于把握美国对中东地区“一带一路”的政策走向。本文选取6家美国智库的17份报告进行研究,涉及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情况、中美在中东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分析、... 研究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的现实认知与制衡策略,有助于把握美国对中东地区“一带一路”的政策走向。本文选取6家美国智库的17份报告进行研究,涉及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情况、中美在中东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分析、中美各自在中东的利益及两国利益交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海外港口、5G等议题。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在中东的战略意图、推进现状、以及潜在影响的认知,旨在分析美国在中东制衡“一带一路”的竞争、合作、对抗策略。本研究发现,美国智库对中国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认知十分复杂且负面性舆论较多。冷战思维、零和博弈与现实利益考虑是其认知动因,其形成牵涉到美国军政界、舆论界、盟友国家,并对中东国家的认知和判断产生影响。针对这些负面认知,我们要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建构中国话语,并从双多边角度管理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东地区 美国智库 美国中东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盟”对接视域下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认知评析
12
作者 张建 杨瑞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2,共16页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都是亚欧大陆的多边合作制度。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题中之义。2015年“一带一盟”开启对接进程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同样经历了“冲...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都是亚欧大陆的多边合作制度。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题中之义。2015年“一带一盟”开启对接进程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同样经历了“冲击—反应—理解—接受—参与”的发展过程。俄罗斯仍占据舆论的主要来源,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欧亚地区发展中的作用认可、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开辟发展机遇、主动驳斥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污名化报道三大方面。符合成员国以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的追求、为新型全球化提供动力与保障构成了欧亚经济联盟国家认知积极的主要原因。梳理发现,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回应了时代需求,还为成员国提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思路,更为欧亚国家开辟双多边合作机遇。本文提出增加利益共识、探索机制互动模式、提升外宣质量将会继续激发“一带一路”倡议潜力、发挥集体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欧亚经济联盟 “一带一盟”十年对接 欧亚地区 引领全球治理 新型全球化 产业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英语人才培养对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评《商务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鸥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F0002-F0002,共1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贸易畅通。“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自身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贸易畅通。“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自身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的重要桥梁。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进程中,英语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无疑对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沿线国家 一带一路 贸易畅通 经贸往来 商务英语教学 文化交流 英语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贸易新格局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德海 贾晓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70,共9页
基于"一带一路"45个沿线国家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就东北地区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及其潜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东北地区... 基于"一带一路"45个沿线国家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就东北地区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及其潜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东北地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空间巨大。因此,作为"一带一路"北向的重要支撑,东北地区应抓住历史机遇开拓国际市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让具有东北地区创造实力的优势产业和过剩产能"走出去"的同时,调整进口产品结构,实现进口商品种类和进口地区结构的多元化,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北地区 贸易格局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节点发展与对策——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国际物流合作论坛综述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光辉 朱谷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5-121,共7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不断深入,沿线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规模必将持续扩大,物流量也将快速增长。在这样的综合作用之下,国际贸易结构不断调整,要求更加便捷、高效、顺畅的国际物流体系提供支撑。"一带一路"沿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不断深入,沿线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规模必将持续扩大,物流量也将快速增长。在这样的综合作用之下,国际贸易结构不断调整,要求更加便捷、高效、顺畅的国际物流体系提供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节点建设、通道效率和物流体系对"一带一路"倡议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铁路物流、航空物流在运行效率、物流通道建设、协同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系统整合升级与经济发展合作,必须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节点有效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实现高效运作协同、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同时,加快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资源能源、投资贸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 交通物流 物流节点 交通强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翀 于秀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44,共5页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入世前后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往来的负向关系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都更为突出;根据细分地域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我国与欧洲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作用比我国与亚洲沿线国家更加突出;收入组别结果表明,我国与中高等或中低等收入子样本中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证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提升制度包容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为后续双边贸易发展以及政策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制度距离 双边贸易 贸易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融资模式:项目融资视角 被引量:12
17
作者 姚公安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68,共3页
"一带一路"沿线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以往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来建设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减缓,多种亟需的公共支出项目相互叠加,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资金缺口很大,单纯依靠财政资金支持基础... "一带一路"沿线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以往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来建设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减缓,多种亟需的公共支出项目相互叠加,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资金缺口很大,单纯依靠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面临严峻的挑战。相对落后的"一带一路"沿线的欠发达地区应积极吸收非财政资金参与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宜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环境状况选择由政府主导的以BOT和RCP为主、以PPP和TOT为辅的市场化的项目融资模式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欠发达地区 基础设施 融资模式 项目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非传统安全风险应对分析——以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反恐合作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伟鹏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6-191,共6页
中东地区安全形势呈现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以及"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特点。众多非传统安全风险的存在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非传统安全风险管理的视角评估恐怖主义——这一中... 中东地区安全形势呈现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以及"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特点。众多非传统安全风险的存在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非传统安全风险管理的视角评估恐怖主义——这一中东地区面临的核心非传统安全问题,探讨其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程度及中国的应对策略,能为中国与其他国家非传统安全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风险 一带一路 中东地区 反恐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玉米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
19
作者 高雪梅 董晔 +2 位作者 许文强 包安明 白冲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19-225,F0003,共8页
选取4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2015—2021年中国玉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衡量,通过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玉米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并对出口潜力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中国玉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弱,处于劣势... 选取4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2015—2021年中国玉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衡量,通过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玉米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并对出口潜力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中国玉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弱,处于劣势地位。双方高的经济总量、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加入共同的经济组织等因素显著促进了玉米产品的出口,而地理距离及过多的人口数量会阻碍玉米产品的出口。在43个样本国家中,3个国家是潜力巨大型国家,38个国家是潜力开拓型国家,2个国家是潜力再造型国家。中国应该继续强化积极的贸易因素,弱化消极的因素,培养新的玉米延伸产品,充分释放出口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产品 出口潜力 国际竞争力 中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 被引量:2
20
作者 米军 王怡凡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7,共13页
在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基于2010—2019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数据,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 在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基于2010—2019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数据,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且主要通过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和出口比较优势提升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并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提升作用仅显著存在于中度以下老龄化国家和非中心网络地位国家中。中国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推动产业高级化发展,加强培育技术密集型中间品的出口优势,打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环境,更大限度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以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 数字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