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5国的考察
1
作者 许翔宇 林善浪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1,共14页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考察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的影响机制与效果,并在国别、行业、投资模式层面分析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沿线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东...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考察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的影响机制与效果,并在国别、行业、投资模式层面分析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沿线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东道国“数字区位优势”的投资促进效应显著。(2)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投资效率和投资便利度三种机制,正向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直接投资。(3)异质性方面,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医药制造等“常规”的高技术制造业,或“跨国并购”方式,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外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天然数字化”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或“绿地投资”方式,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外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上述结论可为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对外投资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高技术制造业 国际直接投资 投资区位选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崔岩 于津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5-152,共18页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沿线各国经贸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认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的提高将有助于增进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提高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产能合作水平。然而,学术界对此...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沿线各国经贸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认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的提高将有助于增进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提高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产能合作水平。然而,学术界对此观点的论证和检验仍然不足。本文采用2006-2014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与其利用中国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的改善可以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效应随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基础设施越薄弱、人均收入越低的国家,基础设施质量改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质量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与我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研究——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田晖 王静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72,共10页
本文探讨“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我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利用UNCTAD数据库2011~2017年我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的面板数据,构建引入交通基础设施变量的扩展引力模型,探究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改善能否促进我国机械制造... 本文探讨“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我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利用UNCTAD数据库2011~2017年我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的面板数据,构建引入交通基础设施变量的扩展引力模型,探究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改善能否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经Hausman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改善能够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对其出口;(2)沿线国家海港和铁路基础设施质量改善对我国机械制造业出口起显著推动作用,航空和公路基础设施质量改善会抑制我国机械制造业对其出口,但抑制作用不显著;(3)西亚和中东欧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改善对我国机械制造业出口影响并不显著。南亚和独联体地区海港和铁路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改善能显著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出口,航空和公路基础设施质量改善则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基础设施质量 机械制造业出口 扩展引力模型 基础设施网络 出口 技术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的证据 被引量:8
4
作者 胡颖 李维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9,共13页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关键。为此,基于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出口与进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关键。为此,基于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出口与进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2)从中国对东道国出口来看,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出口推动作用最强,随后依次是公路与航空基础设施质量,而铁路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从中国自东道国进口来看,公路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口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港口基础设施质量,而铁路、航空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较小;(3)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而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4)交互项分析发现东道国公路、铁路基础设施改善对港口与航空基础设施及港口基础设施改善对航空基础设施贸易促进作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公路基础设施改善对铁路基础设施贸易促进作用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基础设施质量 进出口贸易 中介效应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促进了钢铁产品出口吗?——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质量中介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喻春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迅猛发展为中国钢铁产能输出提供了新机遇。运用2007—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对钢铁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迅猛发展为中国钢铁产能输出提供了新机遇。运用2007—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对钢铁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沿线国家的承包工程促进了中国钢铁初级产品及制成品的出口,并且对钢铁制成品的出口促进作用更显著;沿线国家交通、通信、能源基础设施质量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对钢铁产品出口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其中,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中介效应最为显著;进一步地,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质量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带动不同类型的钢铁产品出口中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质量提升对中国钢铁制成品出口的中介效应要大于初级产品。基于此,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应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联通进程,搭建以对外工程承包公司为中心的钢铁产品贸易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强化对外承包工程对钢铁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承包工程 钢铁产品出口 基础设施质量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边疆高质量发展基石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52,共12页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以互联互通为基本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美契合边疆地区的区位优势,提高边疆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使得边疆地区联通内外的枢纽优势得到进...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以互联互通为基本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美契合边疆地区的区位优势,提高边疆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使得边疆地区联通内外的枢纽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为确保边疆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不落伍、不掉队,共建“一带一路”下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应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基础和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要举措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进而赋能边疆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边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中老铁路:周边传播视野下的时空实践与主体互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典林 万卉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5,共11页
中老铁路在不同阶段通过时空叙事重构区域联结,其物质性实践融合运输功能与文化转译,成为承载多重意涵的符号载体,既重塑了中老及“中国—东盟”关系网络,又通过科技-经贸叙事与文化价值转译优化国家形象,产生区域合作的溢出效应。对作... 中老铁路在不同阶段通过时空叙事重构区域联结,其物质性实践融合运输功能与文化转译,成为承载多重意涵的符号载体,既重塑了中老及“中国—东盟”关系网络,又通过科技-经贸叙事与文化价值转译优化国家形象,产生区域合作的溢出效应。对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中老铁路及其周边传播效能这一主题的研究,从理论上看揭示了基础设施物质性与符号性的互动机制,提出“以物言说”的周边传播新范式;在实践上为中国国际传播提供策略启示,强调需将基础设施在地化实践与共识性话语建设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协同科技叙事与文化转译,打造高端品牌故事,因地制宜构建可持续传播路径,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国家形象的具象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周边传播 国际传播 媒介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双边贸易合作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徐俊 李金叶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4,共10页
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以"一带一路"沿线82个国家为研究样本,以2006~2017年为研究期间,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及不同类别交通基础设... 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以"一带一路"沿线82个国家为研究样本,以2006~2017年为研究期间,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及不同类别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双边贸易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来看,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能够显著促进双边贸易合作,质量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双边贸易额增长约3个单位;中国GDP、东道国GDP和经济自由度指数均能够显著促进双边贸易合作,而东道国人均GDP影响较弱,双边贸易合作存在"邻国效应"和"贸易惯性";从不同类别交通基础设施研究发现,港口设施质量对双边贸易促进作用最大,公路设施质量影响次之,航空设施质量影响最弱,铁路设施质量影响存在滞后性;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合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设施联通"稳步推进,"互联互通"取得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基础设施 贸易合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发展对包装工程专业的影响及人才培养对策
9
作者 尹洪炜 彭泽科 张书华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190,共2页
1“一带一路”推动旅游业发展1.1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提升旅游可达性“一带一路”倡议着力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领域成果显著。铁路、公路、港口等持续完善拓展,如中老铁路开通,缩短了中国与老挝时空距离,便利游客往... 1“一带一路”推动旅游业发展1.1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提升旅游可达性“一带一路”倡议着力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领域成果显著。铁路、公路、港口等持续完善拓展,如中老铁路开通,缩短了中国与老挝时空距离,便利游客往来。交通改善让许多原本受困于交通不便却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迎来开发机遇。更多人能抵达沿线历史古迹、自然风光胜地和民俗村落等旅游目的地。数据显示,部分新开通交通线路连接地区的旅游人次逐年上升,曾经冷门的景点成为热门打卡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 人才培养 旅游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被引量:89
10
作者 隋广军 黄亮雄 黄兴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43,共12页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采用2003年~2012年64个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沿...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采用2003年~2012年64个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的关系。首先以主成分法构建基础设施评价指数来衡量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发现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正不断完善,区域差异在缩小;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增长1%,即能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0.01%,中国投资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2%;最后通过检验中介效应模型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约有30%是通过完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雷洋 马军海 +3 位作者 张玉春 黄承锋 周建庭 吴宏波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1,共8页
"一带一路"陆上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实现"一带一路"公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和挑战,亟需战略层面的研究和指引。本文基于大量的调研和专题研究,对"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陆上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实现"一带一路"公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和挑战,亟需战略层面的研究和指引。本文基于大量的调研和专题研究,对"一带一路"陆上主要经济走廊的公路发展进行综合评估,梳理和归纳沿线公路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结合战略思维和技术方案,提出总体建设和推进思路:以需求和基础定走向,以走向定自然和环境障碍,以自然和环境障碍定关键工程,以关键工程定技术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带一路"陆上主要走廊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路径和重大工程建议;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结合评估关键控制工程的难易程度和资金需求量提出建设先后时序,针对项目本身的社会经济环境,制定可行的融资方案和运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公路 工程科技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比较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娟 雷辉 +1 位作者 王云飞 刘钻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1-63,共3页
文章考察了1999—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重点考察了中东欧国家层面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民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qu... 文章考察了1999—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重点考察了中东欧国家层面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民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21国层面显著为正;铁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中东欧国家层面显著为负;水运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21国和中东欧国家层面都不显著;考虑控制变量之后,公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显著水平有所下降,甚至变得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基础设施 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贸易效应--基于贸易成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赵维 邓富华 霍伟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3,共15页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研究阐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贸易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当前中国优化沿线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有效激发贸易效应,应对外贸环境的不利冲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研究阐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贸易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当前中国优化沿线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有效激发贸易效应,应对外贸环境的不利冲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贸易成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视角,构建2007-2017年中国与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贸易效应。总体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往来,且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而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发挥贸易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区分贸易方向还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互联网基础设施都具有明显的贸易效应,其中:贸易成本的中介效应主要发生在沿线发达国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主要发生在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贸易以及沿线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新形势下中国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合理布局和把握建设力度,既培育贸易增长新动能,也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互联网基础设施 贸易效应 贸易成本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是否增进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绩效?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建军 李俊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73,共13页
当前,中国勾勒的"一带一路"倡议,正从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利用2002—2016年间的全球样本数据,对"一带一路"倡议能否增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绩效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增进了沿... 当前,中国勾勒的"一带一路"倡议,正从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利用2002—2016年间的全球样本数据,对"一带一路"倡议能否增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绩效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增进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绩效,且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绩效的正向影响正逐年扩大。本文使用不同模型和实证方法,均得到了稳健的结论。研究还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绩效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一步的机制探索表明,在外商直接投资、国际信贷占比较高的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基础设施绩效的增进作用更为显著;在专利申请和接收知识产权费用占比较低的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基础设施绩效的增进作用更为显著。这佐证了缓解资金约束和提供技术支持可能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绩效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双重差分 基础设施绩效 资金约束 技术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专业化的空间效应 被引量:16
15
作者 白洋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邓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7,共9页
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首先要解决道路互联互通问题,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区域旅游经济的集聚和扩散,是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本文基于2001—2014年"一带一路"省际... 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首先要解决道路互联互通问题,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区域旅游经济的集聚和扩散,是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本文基于2001—2014年"一带一路"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区域旅游专业化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旅游专业化的全局变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呈现"俱乐部集聚"现象;区域旅游专业化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同形式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区域旅游专业化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存在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基础设施 旅游专业化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国际金融合作体系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汉林 张鹏举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8,共8页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形的连接纽带,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先导,资金融通作为无形支撑,则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金融是"一带...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形的连接纽带,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先导,资金融通作为无形支撑,则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金融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支撑、重要引领,无论是战略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金融均将在"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存在巨大缺口,亟须通过银行货币合作、资本市场合作、公私合营合作、信用保险合作、金融市场合作和金融监管合作等六大方面构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国际金融合作体系,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跨国合作,解决资金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基础设施 作用机制 国际金融合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基础型信息应用激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颖 陈炳福 +2 位作者 李浥东 柯冠岩 冯松鹤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8,共6页
信息应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中发挥了普惠性的基础作用,也为共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首先对中国参与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困难、信息应用服务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兴起与发展状况进行了... 信息应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中发挥了普惠性的基础作用,也为共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首先对中国参与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困难、信息应用服务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兴起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受复杂的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影响推进缓慢;信息应用服务领域处于市场充分竞争的新兴领域,契合人民社会生活和政府治理需求,合作空间巨大。以基础型信息应用激活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互联互通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型信息应用 “一带一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发展经验的互鉴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 被引量:32
18
作者 姜安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4-90,共7页
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过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完善多元投资主体、发挥开发性金融带动作用等方式,快速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 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过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完善多元投资主体、发挥开发性金融带动作用等方式,快速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一是借鉴后发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二是借鉴中国参与和主导的多边开发机构利用开发性金融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模式;三是借鉴中国构建和完善多元投资主体投融资机制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发展经验 基础设施建设 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模式与政治风险管控——基于“一带一路”地缘政治的视角 被引量:29
19
作者 余莹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4,共7页
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一般采取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指定国内国有企业承担项目建设的兼具援助和经济合作性质的新型经贸合作模式,由于该模式受到我国与东道国政府权力共同干预,因此也面临地缘政治竞争所带来的政治风险问题。为... 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一般采取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指定国内国有企业承担项目建设的兼具援助和经济合作性质的新型经贸合作模式,由于该模式受到我国与东道国政府权力共同干预,因此也面临地缘政治竞争所带来的政治风险问题。为此,我国应该从明确项目的政策定位、加强BIT保护、采取多种投资方式、遵守透明度原则等方面加强对政治风险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 投资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被引量:16
20
作者 潘素昆 杨雅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3-138,共6页
东道国基础设施是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将基础设施划分为通讯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及能源基础设施,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地理位置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对外... 东道国基础设施是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将基础设施划分为通讯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及能源基础设施,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地理位置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通讯基础设施是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发达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东欧国家、南亚、中亚和蒙俄地区国家的通讯基础设施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正相关;东南亚地区国家的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