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向西开放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许培源 程钦良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5-84,共10页
“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是中国经济“西进”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向西开放的经济地理意涵,构建一个初始禀赋不对称的两国三地区LS模型,从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的视角研究向西开放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 “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是中国经济“西进”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向西开放的经济地理意涵,构建一个初始禀赋不对称的两国三地区LS模型,从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的视角研究向西开放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向西开放通过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联通,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贸易规模,改变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从而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但其效果取决于东、西部的生产资本分布,因此向西开放必须配合以向西转移的产业政策,以及西部比东部更大力度的贸易开放政策;向西开放过程中西部地区自身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也降低了国内区际商品和要素流动成本,改变投资格局,影响东西部经济差距;现阶段,这两种作用均表现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且贸易规模和生产资本分布作为经济地理重塑的机理变量的预期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向西开放 经济地理重塑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开放背景下“一带一路”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2
作者 袁元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47-256,共10页
选择“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对外开放实践案例,探析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互动关系。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识别“一带一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减贫成效及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择“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对外开放实践案例,探析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互动关系。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识别“一带一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减贫成效及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降低了贫困率,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正向推动效应,且该效应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从区域差异来看,“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的作用比沿海地区更为显著,尤其对民族地区的脱贫带动作用尤为强劲。此外,研究发现,中欧班列的开行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增长,但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在部分地区不显著。基于“五通”模式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促进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主要通过产业优化和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来实现,而金融支撑和政策响应路径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弱。提出了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 乡村振兴 “五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十年实践审思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宝存 苏洋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教育...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教育对外开放的制度化框架、打造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对外开放人才库、深化了教育对外开放的人文交流机制、扩大了中国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应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逻辑,遵循以“文明、历史与世界”为主线的实践逻辑,通过优化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新机制、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发展新空间、精准服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拓展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广度与深度,开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教育对外开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开放效应——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HDI指数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戴翔 曾令涵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59,共9页
与以往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不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于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不仅为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且力图改善其分工地位,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具有包容性开放的方向... 与以往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不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于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不仅为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且力图改善其分工地位,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具有包容性开放的方向发展,让开放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多地惠及世界各国尤其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人类发展指数(HDI)作为包容性开放效应的表征变量,基于2010—2019年ADBMRIO数据库中6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开放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HDI提升,表现出较好的包容性开放特征,并且上述效应主要通过提升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改善分工地位2个作用机制产生,理论假说得到了较好的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结果。据此可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实践经验证明中国已经走在推动包容性开放道路上,包容性开放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初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包容性开放 人类发展指数(HDI)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的促开放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基于我国沿线省份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静 李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9-192,共4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所提出的“中国方案”,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也为我国沿线省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机遇。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开放水平的...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所提出的“中国方案”,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也为我国沿线省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机遇。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开放水平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文章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个省份对外开放水平进行测度,并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该倡议对我国沿线省份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对外开放 区域协调发展 主成分分析法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贸易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志颖 李岩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1,共3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贸易开放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13-2021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下辽宁省贸易开放能...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贸易开放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13-2021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下辽宁省贸易开放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每增加1%,辽宁省农业经济将提升0.18%。其中,出口开放对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进口开放对辽宁省农业经济影响不明显。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为辽宁省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开放 农业经济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开放度、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 被引量:62
7
作者 陈继勇 陈大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7,共12页
使用贸易开放度指标和经济自由度指数分别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和经济自由度,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是中等贸易开放度和中等经济自由度国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构经济增长模型... 使用贸易开放度指标和经济自由度指数分别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和经济自由度,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是中等贸易开放度和中等经济自由度国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构经济增长模型并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笔者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开放度、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和经济自由度都是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经济自由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建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不断深化改革以提高经济自由度,完善和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应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提升贸易开放度,全面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发展;应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促进互利共赢的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开放 经济自由度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基于湖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视角 被引量:9
8
作者 陈继勇 蒋艳萍 陈大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9,共6页
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正逐渐向东西双向开放转变,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提高产能利用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扩宽企业发展空间等方面为湖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随着"走出去"层次低、企... 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正逐渐向东西双向开放转变,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提高产能利用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扩宽企业发展空间等方面为湖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随着"走出去"层次低、企业融资难、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的日益凸显,湖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步履维艰。为促进湖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畅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应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综合考虑沿线各国的国情,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在融资渠道、平台建设、安全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差异化应对策略,消除各种阻碍双方互利共赢合作的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开放 互联互通 产能合作 贸易便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思路架构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屹 王忠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15-19,共5页
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发展历史的机遇期及国际化发展的现实基础,通过分析职业教育的目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办学模式等应遵循的价值导向,厘定职... 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发展历史的机遇期及国际化发展的现实基础,通过分析职业教育的目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办学模式等应遵循的价值导向,厘定职业教育在办学主体、人才培养目标、功能定向、发展结构上的目标取向,提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在构建办学新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教学新方法、实施品牌建设、搭建对外开放交流平台等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对外开放 职业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静敏 郑凌霄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2-214,共3页
本文主要从江苏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研究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探讨江苏开放型经济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对策。从建设现代产业发展与开放的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以创新合作模式为江苏省开放型经... 本文主要从江苏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研究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探讨江苏开放型经济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对策。从建设现代产业发展与开放的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以创新合作模式为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外部环境制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发展物流体系建设和境外园区建设为保障,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培养江苏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极等方面探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江苏省 开放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省域经济开放度提升的实证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谢婷婷 郭艳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5,共7页
文章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对我国1995-2014年28个省份的经济开放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析我国省域经济开放度的驱动因素,为全面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提供依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开放度由东部至... 文章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对我国1995-2014年28个省份的经济开放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析我国省域经济开放度的驱动因素,为全面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提供依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开放度由东部至西部呈"阶梯状"分布,且东西部区域差异较大,中西部区域差异不大;各省域经济开放度之间存在逐年增强的空间集聚性;人力资本的积累、区位条件的改善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驱动经济开放度提升的重要"引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金融发展三种驱动因素在不同的经济开放度水平下,对经济开放度提升的"催化"效果有所差异。基于此,结合一带一路的建设,为各省域推动经济开放提出差异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开放 空间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创造全球性开放红利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鞍钢 马英钧 高宇宁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中国是当前世界发展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和影响力最大的政治体之一,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探究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通过系统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探索过程,重点探讨&... 中国是当前世界发展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和影响力最大的政治体之一,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探究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通过系统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探索过程,重点探讨"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正式进入新升级版和发展阶段,这对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会产生重大影响,创造全球性开放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开放 开放红利 共同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开放环境与产业集聚发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夏永祥 张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27,共15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开放环境始终经历着动态调整与优化,"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更是催化开放格局、开放理念、开放内容以及开放动力进行升级。经济全球化推动的"产业集群热"成为各国提升生产竞争力的必要选择,我国...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开放环境始终经历着动态调整与优化,"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更是催化开放格局、开放理念、开放内容以及开放动力进行升级。经济全球化推动的"产业集群热"成为各国提升生产竞争力的必要选择,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改善中西部地区开放环境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开放环境与产业集聚通过驱动机制、引导机制、鼓励机制和循环机制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回归结果表明,我国开放环境的空间布局正朝着有利于第二产业集聚的方向调整,且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有利于第三产业集聚,但要注意其中存在的负面临近效应。因此,应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推动全球市场实现"供需匹配",统筹产业"引进来"与"走出去",使开放环境为产业合理集聚发展发挥出更大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开放环境 产业集聚 全球价值链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文化认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屹 王忠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41,共7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主要包括自我文化认同和他文化认同两个方面,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面对自我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多样化文化之...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主要包括自我文化认同和他文化认同两个方面,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面对自我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多样化文化之间的碰撞、冲击和分化所导致的认同危机。通过对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中关于职业教育文化的概念性认同、强制性认同、利益性认同和消极性认同四种文化认同范式的分析,提出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中应建构文化理解、文化包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等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对外开放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金融发展、对外经济开放与区域市场整合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德祥 周雪晴 孙权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45-47,共3页
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沿线18个重点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金融发展和对外经济开放对区域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内沿线重点省份金融发展规... 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沿线18个重点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金融发展和对外经济开放对区域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内沿线重点省份金融发展规模对区域市场整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抑制下信贷深度和股票交易效率的提升加剧了区域市场分割;同时,随着各地区对外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区域间市场将逐渐趋于整合。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经济开放 区域市场整合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使西部经济更开放吗?——基于OR值t检验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凯麟 蒋伏心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5,共10页
共建"一带一路",在国际贸易、对外投资等开放经济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西部地区也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但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遭遇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兴起,全球贸易量萎缩,中国经济开放... 共建"一带一路",在国际贸易、对外投资等开放经济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西部地区也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但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遭遇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兴起,全球贸易量萎缩,中国经济开放水平也受到严重影响有所下降。借鉴医学统计方法,以2014年三季度为对照期,以2017年三季度为试验期,将西部地区作为"感染组",以OR值表示经济开放度的变化。运用单尾t检验方法对样本OR值的均值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远远低于其他地区。从2014年三季度到2017年三季度,中国经济整体的开放水平的确是下降的。在整体开放度下降的环境下,"一带一路"建设是"治疗因素",有助于减缓西部地区经济开放水平下降。预计未来随着对外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水平将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经济 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 T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开放与企业创新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沁筑 董有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文章在物理学耦合理论框架下,构建了评价地区经济开放与其企业创新的耦合协调度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圈定的中国大陆16个省份2004—2015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省份经济开放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 文章在物理学耦合理论框架下,构建了评价地区经济开放与其企业创新的耦合协调度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圈定的中国大陆16个省份2004—2015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省份经济开放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经济开放子系统与企业创新子系统的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看,整体耦合度不高,波动较小,且经济开放子系统发展水平高于企业创新子系统发展水平;从省份层面看,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且各省份耦合协调阶段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开放 企业创新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服务业对外开放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以西北五省区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金梅 何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5-160,共6页
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关键,在"一带一路"对外开放背景下,研究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服务业对外开放,迅速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西北五省服务业对外开放对产业结... 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关键,在"一带一路"对外开放背景下,研究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服务业对外开放,迅速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西北五省服务业对外开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变动进行科学预测,以期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服务业 对外开放 产业结构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与“一路”沿线18个省区市对外开放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伍凤兰 马忠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0,185,共6页
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各省区市的对外开放度的结果显示,"一带"沿线省区市的对外开放度显著低于"一路"沿线省区市。"一带"省区市开放度低的主要原因有:不具备吸引国际资源的市场化... 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各省区市的对外开放度的结果显示,"一带"沿线省区市的对外开放度显著低于"一路"沿线省区市。"一带"省区市开放度低的主要原因有:不具备吸引国际资源的市场化制度优势、与海运相比的成本劣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国家应合理统筹区域空间布局特别是产业布局,在重大投资项目上更多地向"一带"省区市倾斜,引导有条件的大企业向"一带"省区市投资,并为其提供优惠的财税政策。同时,"一带"省区市应充分利用其广阔的内陆腹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推动"一带"与"一路"省区市的产业合作,提高"一带"省区市的整体经济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沿线省区市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对跨境资本极端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翘楚 李延喜 +1 位作者 何超 丁晨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3,共11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沿线国家金融开放的进程加快,跨境资本流动变得更加频繁,同时波动加剧。选取包括中国在内的28个沿线国家1980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资本极端波动进行识别与分类,建立“一带...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沿线国家金融开放的进程加快,跨境资本流动变得更加频繁,同时波动加剧。选取包括中国在内的28个沿线国家1980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资本极端波动进行识别与分类,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资本极端波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cloglog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金融开放对跨境资本极端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开放程度会显著增加跨境资本的极端波动,即发生资本激增与资本外逃的可能性,并且金融开放对资本极端波动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分组之间存在差异。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由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两类资本波动所主导的极端波动与金融开放水平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极端波动 跨境资本流动 金融开放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