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家两制”农业生产行为的农户模型分析——基于健康和收入的视角 被引量:13
1
作者 彭军 乔慧 郑风田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91,125,共14页
本文将已有的劳动和健康概念作为一个整体内化于经典的农户模型,借此分析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家两制"现象。分析表明:处于低收入状态的农户为了节约投资会扩大可持续农业的生产,并且在不利于健康生产的水平上消费不可持续... 本文将已有的劳动和健康概念作为一个整体内化于经典的农户模型,借此分析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家两制"现象。分析表明:处于低收入状态的农户为了节约投资会扩大可持续农业的生产,并且在不利于健康生产的水平上消费不可持续的农产品,从而出现反向"一家两制";当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农户用不可持续农产品换取收入,用可持续农产品获取健康,从而出现正向"一家两制"。究其原因是农户用"一家两制"的方式来解决自身需求和消费者需求不一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两制” 农户模型 健康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纵向整合”解决“一家两制”的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5
2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喻志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100,共8页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从源头上解决食品的内源性风险问题被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农户对自己食用的农产品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激素及添加剂,而对面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却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激素及添加剂,本文称这种...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从源头上解决食品的内源性风险问题被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农户对自己食用的农产品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激素及添加剂,而对面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却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激素及添加剂,本文称这种现象为"一家两制"。为什么会存在"一家两制"?如何解决"一家两制"?本文以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市场不能识别农户的产品质量是造成"一家两制"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通过"纵向整合"解决"一家两制"的理论框架。而后,本文基于全国192个村654户菜农的调研数据,采用OLS、WLS、Logit等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回归结果表明,"纵向整合"这种市场组织形式可以解决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农产品的内在价值显性化,进而提高农户的收益;菜农参与"纵向整合"对于"一家两制"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对于我国有效解决以两亿小农户为生产端的庞大食物供应体系的安全问题具有显著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整合” “一家两制”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威胁下“有组织的不负责任”——消费者行为分析与“一家两制”调查 被引量:28
3
作者 徐立成 周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中国已进入德国学者贝克所言的"风险社会",其标志之一就是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威胁。食品安全风险源于市场"脱嵌"于自然和社会,并伴随食品企业、农户和消费者这三类群体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行为而加剧,... 中国已进入德国学者贝克所言的"风险社会",其标志之一就是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威胁。食品安全风险源于市场"脱嵌"于自然和社会,并伴随食品企业、农户和消费者这三类群体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行为而加剧,消费者群体中差别化消费的个体自保,以及追求价廉物美的消费心理,诱使农户和食品企业进一步采取"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行为,导致"飞去来器"效应爆发。在"一家两制"概念基础上,本文首先提出消费者差别化食品消费的几种表现形式,之后分析食品安全威胁下消费者责任意识的缺失,并通过北京和甘肃两地城市消费者的调查,对消费者"一家两制"的消费特征及责任缺失进行论证。文章建议,通过"农消对接"、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责任的引入,可以培养起"负责任的消费者",帮助走出食品安全领域的"风险社会",走向新型的社会共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食品安全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一家两制” 消费者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家两制”、“纵向整合”与农产品安全——基于三个自然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共10页
农户对自己食用的农产品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激素及添加剂,而对面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却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激素及添加剂,本文称这种现象为"一家两制"。为什么会存在"一家两制"?如何解决"一家两制"... 农户对自己食用的农产品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激素及添加剂,而对面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却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激素及添加剂,本文称这种现象为"一家两制"。为什么会存在"一家两制"?如何解决"一家两制"?本文根据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特点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通过对模型均衡条件的讨论,分析了"一家两制"存在的原因,以及利用"纵向整合"解决"一家两制"的理论方法。而后,通过以济河堂村、孙东村和东向北村为代表的山东省肥城市二百多个村的"准自然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通过"纵向整合"解决"一家两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两制” “纵向整合” 农产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家两制”:农户的差序责任意识与差别化生产 被引量:12
5
作者 潘素梅 周立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3-149,共7页
在普遍的食品安全威胁下,生产和消费合一体的农户会通过"一家两制"的差别化生产进行自我保护。这种差别化主要体现为贯彻资本逻辑的A模式食物体系为市场而生产,贯彻生命逻辑的B模式食物体系为自家人而生产。构建情感-义务矩... 在普遍的食品安全威胁下,生产和消费合一体的农户会通过"一家两制"的差别化生产进行自我保护。这种差别化主要体现为贯彻资本逻辑的A模式食物体系为市场而生产,贯彻生命逻辑的B模式食物体系为自家人而生产。构建情感-义务矩阵发现,农户对自家人和外人的差序责任意识是差别化生产的根源。在责任与利益的权衡中,农户会向自家人和偏核心地带有条件的"自家人"提供B模式的农产品,向外人和偏外围地带缺乏条件的"自家人"提供A模式的农产品。或满足农户的情感性需求,或满足农户的利益性需求,是实现从外人到"自家人"的转变,从而使他们愿意为市场提供安全农产品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两制” 差序责任意识 差别化生产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家两制”与准中产阶层--以华村为例
6
作者 姚俭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90-94,共5页
华村准中产阶层在由农民身份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过程中,家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其家庭的结构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在华村准中产阶层人群中,核心家庭的"一家两制"带来了其家庭内部结... 华村准中产阶层在由农民身份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过程中,家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其家庭的结构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在华村准中产阶层人群中,核心家庭的"一家两制"带来了其家庭内部结构的重构和整合,并使家庭单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有关华村"一家两制"现象的分析,对家庭社会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两制” 准中产阶层 华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家两制”:城乡社会背景下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25
7
作者 吕德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124,F0002,共11页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要求。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有更高要求,也对生活方式有了更高品质的要求。在生活方式转型过程中,农民家庭形成了“一家两制”的生活方式,在一个家庭内不仅存在两套制...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要求。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有更高要求,也对生活方式有了更高品质的要求。在生活方式转型过程中,农民家庭形成了“一家两制”的生活方式,在一个家庭内不仅存在两套制度化了的生活方式,而且以代际差异的方式显现出来。具体而言,农民家庭的父代和子代在活动方式、时间利用和行为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一差异不仅存在功能互补,而且是代际融合的基础,农民家庭因此实现了复杂再生产。在面对生活方式危机过程中,“一家两制”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国家的生活治理应避免破坏“一家两制”,防止人为加重生活方式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两制” 城乡社会 生活方式 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权力隐性腐败的内核、外显与治理机制——基于“一家两制”情境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保坤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25,共4页
"一家两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腐败行为,各部门、各领域的各职级领导干部均有涉及。"一家两制"的实质内核是领导干部双重角色引发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是领导干部追求不正当个人利益的结果。"一家两制"... "一家两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腐败行为,各部门、各领域的各职级领导干部均有涉及。"一家两制"的实质内核是领导干部双重角色引发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是领导干部追求不正当个人利益的结果。"一家两制"手段和形式多样,比如有失公允的政策偏向、信息扩散的内部偏好、幕后转向台前的面子资本、寄生依附的利益关联等,这些造成了对公共利益的破坏,并威胁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为此,需要加强专项治理,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亲属营利法律规范机制,以"一家两制"情况报告解决权力信息不对称,完善领导干部权力行使规避机制,以"一家两制"奖励举报机制治理权力腐败隐性化,防止公权异化,促进良好的政商关系与政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领导权力 “一家两制” 隐性腐败 利益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制度转型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被引量:7
9
作者 何晓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06,共13页
已有研究偏重以农村场域内个体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方法论基础,而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的农民家庭制度转型为基础,捋清农民家庭代际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是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重要方法。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市民农民化”... 已有研究偏重以农村场域内个体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方法论基础,而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的农民家庭制度转型为基础,捋清农民家庭代际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是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重要方法。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市民农民化”实践新形态,使农民家庭制度从传统“一家一制”转型为“一家两制”的生活方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相应嵌入城乡新公共文化空间,展现家庭代际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殊的特点,形塑不同村庄整体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偏好。供给方式失调、供给空间非均衡、供给人才匮乏等导致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显然不适应农民家庭“一家两制”生活方式塑造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侧新结构。将农民家庭“一家两制”生活方式作为重要抓手,创新农民家庭代际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精准识别机制、数字化供给平台机制、县域供给统筹协调机制和供需衔接保障机制,有益于优化升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适配率和精准衔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两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孩子与职业稳定性——外来工入户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林平 胡双喜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29-37,共9页
本文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十九个城市调查的4000多份问卷资料,对外来工(农民工)在打工所在城市的入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实施积分入户的政策条件下,农民工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入户,想入户者不到四分之一(24.56%)。... 本文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十九个城市调查的4000多份问卷资料,对外来工(农民工)在打工所在城市的入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实施积分入户的政策条件下,农民工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入户,想入户者不到四分之一(24.56%)。影响入户意愿的重要因素或机制是土地、孩子和工作稳定性。农民工在城市入户是一个带有农民价值观念的理性选择过程。现阶段的政策构想应该是"一家两制",即中青年农民工个人率先落户城市,但允许他们及父母继续保留在农村的土地,享受农村的土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工(农民工) 入户意愿 “一家两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