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评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高放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32-38,共7页
-
文摘
列宁在1915-1916年确实否定了以往关于社会主义将在欧洲国家几乎同时胜利、建立欧洲社会主义联邦的传统观点,主张社会主义将在欧洲某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当时主张一国胜利是暗指俄国,到1917年才明指俄国。列宁当时主张的一国胜利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同时开始实现社会制度变革的“社会革命”,但是并非指一国可以完成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即并非指一国能够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苏共历史上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争论,实质是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在党中央的权力地位而发动的一场披着理论争论外衣的权力斗争,用以彻底击败托洛茨基反对派。
-
关键词
苏联共产党
列宁
斯大林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
分类号
D18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来稿摘登
- 2
-
-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6期42-43,共2页
-
文摘
恩格斯在《卡·马克思(1848—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简称导言)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策略。理解恩格斯的新的策略思想要区分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两种基本方式(暴力革命和和平过渡)和两种基本方式各自采取的具体斗争形式。取得政权是根本的原则问题,取得政权的基本方式具有灵活性,取得政权的基本方式的具体斗争形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导言》
-
关键词
取得政权
基本方式
社会主义
“一国建成”论
斗争形式
和平过渡
“一国胜利”
列宁
新策略
策略思想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