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指向“一个经验”的语文跨学科学习设计——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例
1
作者
黄文杼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6,共5页
“一个经验”是杜威针对经验浅层、零碎问题而提出的观点。指向“一个经验”的语文跨学科学习具有多方面特征:学习主题要有连续性,学习历程须具有完整性,学科实践讲究动态性,问题解决凸显交互性,生命成长追求圆满性。基于“一个经验”,...
“一个经验”是杜威针对经验浅层、零碎问题而提出的观点。指向“一个经验”的语文跨学科学习具有多方面特征:学习主题要有连续性,学习历程须具有完整性,学科实践讲究动态性,问题解决凸显交互性,生命成长追求圆满性。基于“一个经验”,对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活”进行跨学科学习设计,科学设计其学习主题、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推动学科知识、学生生活与自我体验相互融通,帮助学生梳理成长经历,形成“一个经验”,实现小初“无缝衔接”,促进学生“完整的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经验”
语文跨学科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本书阅读需要形成“一个经验”--以《爱的教育》阅读指导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志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3-38,共6页
以"一个经验"思想为指导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发挥整本书的独特价值,让学生获得更加完整、深刻的阅读体验。形成整本书的"一个经验",既需要感受语言、情节、人物、主题等不同要素的"独木之美",更需要发...
以"一个经验"思想为指导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发挥整本书的独特价值,让学生获得更加完整、深刻的阅读体验。形成整本书的"一个经验",既需要感受语言、情节、人物、主题等不同要素的"独木之美",更需要发现和体验这些要素融为一体后的"森林之美"。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运用无目的阅读、多样化梳理、在关键处拓展、在重组中整合等阅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经验”
整本书
阅读指导
《爱的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节奏揭秘:杜威艺术审美本体特性论的生态内涵
被引量:
1
3
作者
曾永成
艾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1,共6页
杜威从人作为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这一生态主题出发考察艺术审美性质,揭示出"一个经验"以其鲜明的生成性内涵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从经验的内在机制揭示出形式所直接产生的表现性和情感性,然后还在自然和生命的节...
杜威从人作为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这一生态主题出发考察艺术审美性质,揭示出"一个经验"以其鲜明的生成性内涵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从经验的内在机制揭示出形式所直接产生的表现性和情感性,然后还在自然和生命的节奏这一普遍模式中揭示出艺术的根本奥秘,并深入阐释了节奏的能量组织功能,使艺术审美本体的生态本性得以敞亮。杜威的观点解开了审美活动本体特性这一真正的"美学之谜"的谜底,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气韵"说相融通,对于深刻认识审美活动的生态本性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美学学理的深层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艺术即
经验
》
“一个经验”
生成性
形式表现性
节奏
能量的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杜威对康德美学的批判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建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30,共6页
杜威的美学论述中,没有直接批判过康德,但又处处显示出对康德美学的批判。康德认为美是无功利的,美是自由,艺术是自律的。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形成了一个美学上的大传统。到20世纪后期,在美学上出现了打破艺术自律,还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杜威的美学论述中,没有直接批判过康德,但又处处显示出对康德美学的批判。康德认为美是无功利的,美是自由,艺术是自律的。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形成了一个美学上的大传统。到20世纪后期,在美学上出现了打破艺术自律,还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潮流,引发了康德美学的全面危机。这时,杜威美学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杜威从改造哲学上的静观态度入手,提出了活动与实践的美学。他认为人与事物的相遇,不应该看成是主体与客体的相遇,而是一种有机体与其环境的关系。杜威主张从"一个经验"出发看待艺术,倡导三个连续性,提出从日常经验出发来看艺术经验的性质,将艺术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引发了美学上的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律
经验
实践
“一个经验”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指向“一个经验”的语文跨学科学习设计——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例
1
作者
黄文杼
机构
福建省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6,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立项批准号:FJJKZX23-243)研究成果。
文摘
“一个经验”是杜威针对经验浅层、零碎问题而提出的观点。指向“一个经验”的语文跨学科学习具有多方面特征:学习主题要有连续性,学习历程须具有完整性,学科实践讲究动态性,问题解决凸显交互性,生命成长追求圆满性。基于“一个经验”,对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活”进行跨学科学习设计,科学设计其学习主题、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推动学科知识、学生生活与自我体验相互融通,帮助学生梳理成长经历,形成“一个经验”,实现小初“无缝衔接”,促进学生“完整的人”的发展。
关键词
“一个经验”
语文跨学科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本书阅读需要形成“一个经验”--以《爱的教育》阅读指导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志峰
机构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3-38,共6页
基金
江苏省2020年度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一个经验’:高品质学习生活建构”(苏教基函[2020]6号)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以"一个经验"思想为指导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发挥整本书的独特价值,让学生获得更加完整、深刻的阅读体验。形成整本书的"一个经验",既需要感受语言、情节、人物、主题等不同要素的"独木之美",更需要发现和体验这些要素融为一体后的"森林之美"。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运用无目的阅读、多样化梳理、在关键处拓展、在重组中整合等阅读策略。
关键词
“一个经验”
整本书
阅读指导
《爱的教育》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节奏揭秘:杜威艺术审美本体特性论的生态内涵
被引量:
1
3
作者
曾永成
艾莲
机构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1,共6页
文摘
杜威从人作为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这一生态主题出发考察艺术审美性质,揭示出"一个经验"以其鲜明的生成性内涵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从经验的内在机制揭示出形式所直接产生的表现性和情感性,然后还在自然和生命的节奏这一普遍模式中揭示出艺术的根本奥秘,并深入阐释了节奏的能量组织功能,使艺术审美本体的生态本性得以敞亮。杜威的观点解开了审美活动本体特性这一真正的"美学之谜"的谜底,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气韵"说相融通,对于深刻认识审美活动的生态本性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美学学理的深层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杜威
《艺术即
经验
》
“一个经验”
生成性
形式表现性
节奏
能量的组织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杜威对康德美学的批判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建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30,共6页
文摘
杜威的美学论述中,没有直接批判过康德,但又处处显示出对康德美学的批判。康德认为美是无功利的,美是自由,艺术是自律的。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形成了一个美学上的大传统。到20世纪后期,在美学上出现了打破艺术自律,还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潮流,引发了康德美学的全面危机。这时,杜威美学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杜威从改造哲学上的静观态度入手,提出了活动与实践的美学。他认为人与事物的相遇,不应该看成是主体与客体的相遇,而是一种有机体与其环境的关系。杜威主张从"一个经验"出发看待艺术,倡导三个连续性,提出从日常经验出发来看艺术经验的性质,将艺术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引发了美学上的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时代。
关键词
自律
经验
实践
“一个经验”
批判
分类号
B83-02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指向“一个经验”的语文跨学科学习设计——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例
黄文杼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整本书阅读需要形成“一个经验”--以《爱的教育》阅读指导为例
陈志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节奏揭秘:杜威艺术审美本体特性论的生态内涵
曾永成
艾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杜威对康德美学的批判
高建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