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诗》教”思想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倩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3,共5页
朱熹的“《诗》教”思想,经历了从广泛学习前人成说,到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不断加以琢磨、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朱熹“《诗》教”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博采众说、删繁从简、以诗说《诗》、不断深化这样四个阶段,从而从一个学... 朱熹的“《诗》教”思想,经历了从广泛学习前人成说,到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不断加以琢磨、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朱熹“《诗》教”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博采众说、删繁从简、以诗说《诗》、不断深化这样四个阶段,从而从一个学者、教育家的成长历程的角度,来把握朱熹“《诗》教”思想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思想史 朱熹 《诗集传》 “《诗》教” “以《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圣人立心——孟子“《诗》教”的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1-55,共5页
“《诗》教”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始终。先秦儒家“《诗》教”作为其源头,对儒家“《诗》教”的发展具有奠基的作用。其中,孟子的“《诗》教”受到“圣贤救世”的历史观和“诗言志”的《诗》学观念的影响,呈现出... “《诗》教”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始终。先秦儒家“《诗》教”作为其源头,对儒家“《诗》教”的发展具有奠基的作用。其中,孟子的“《诗》教”受到“圣贤救世”的历史观和“诗言志”的《诗》学观念的影响,呈现出“代圣人立心”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以“温柔敦厚而不愚”为目标,选择有关圣贤王道的诗章作为教育内容,并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诗》教” 圣贤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