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否定功能“用不着”和“不用”的差异及成因
1
作者 吴德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6,共12页
否定是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否定表达在语义语法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汉语“用不着”和“不用”是一对否定词语。二者均表说话人对命题事件的否定情态意义,均具有主观性,但二者表否定时本质上存在差异,“用不着”所表达的否定情态更... 否定是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否定表达在语义语法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汉语“用不着”和“不用”是一对否定词语。二者均表说话人对命题事件的否定情态意义,均具有主观性,但二者表否定时本质上存在差异,“用不着”所表达的否定情态更强调主观性,而“不用”的否定情态则强调客观性。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本身词义、结构特点、信息量和主观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不着 不用 否定情态 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怎么着”类回声构式的句法特征、语义模型及语用表现
2
作者 王长武 韩养锋 《语文学刊》 2024年第3期16-25,共10页
汉语口语表达中的常用格式“X怎么着”分为两类:一类表示询问,一类表示反诘。后者表达的是说话人对前一说话人(受话人)话语X的否定态度,其整体意义的解读不能从组成成分的意义简单相加获得,可以界定为回声构式。从句法上看,回声构式中的... 汉语口语表达中的常用格式“X怎么着”分为两类:一类表示询问,一类表示反诘。后者表达的是说话人对前一说话人(受话人)话语X的否定态度,其整体意义的解读不能从组成成分的意义简单相加获得,可以界定为回声构式。从句法上看,回声构式中的X一般为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以及少量单句,主要有完全回声、截取回声和转换回声三种形式。从语义上看,名词性成分表现为主体,含有言外之意,谓词性成分以及单句表现为事件,对言说几方存在利害关系,形成了四种语义模型。从语用上看,说话人使用该类构式表达强烈的反诘否定,主要表现为强冲突型情感和弱冲突型情感两种情感倾向,以及居于话轮之首,容易激发前一说话人(受话人)采取对抗策略的语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构式 语义模型 互动功能 X怎么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着”存在句的语体结构与语法属性
3
作者 段清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1,共11页
将有“在”与无“在”的“V着”存在句视为相同的结构无法解释存在句中有无“在”造成的合法与非法。考察有无“在”“V着”的存在结构发现:(1)“LocP_(1)+VP”与“P+LocP_(2)+VP”是两个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口语体,后者是正式体,内... 将有“在”与无“在”的“V着”存在句视为相同的结构无法解释存在句中有无“在”造成的合法与非法。考察有无“在”“V着”的存在结构发现:(1)“LocP_(1)+VP”与“P+LocP_(2)+VP”是两个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口语体,后者是正式体,内含体原子不同。(2)“P+LocP_(2)+VP”的合法与否是由“三维语法”中的语体之法决定,只有“P+LocP_(2)”满足双步平衡律,结构才能合法。同时,这也是“在”后音节数较多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着”存在句 (在)+LocP+VP 语体语法 三维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类时体标记在汉语口语互动中的功能——以“起来”“下去”“来着”为例
4
作者 关越 郭锐 《辞书研究》 2024年第3期68-79,111,I0002,共14页
在描述一些用法灵活的时间义词语时,既需要参考权威语文辞书的规范释义,又应当吸收互动语言学提供的新视角。文章将能够表示但不专门表示时体的虚词和半虚词统称为类时体标记,认为这是汉语时间范畴的重要承载形式。这些类时体标记往往... 在描述一些用法灵活的时间义词语时,既需要参考权威语文辞书的规范释义,又应当吸收互动语言学提供的新视角。文章将能够表示但不专门表示时体的虚词和半虚词统称为类时体标记,认为这是汉语时间范畴的重要承载形式。这些类时体标记往往在口语中高频出现,在表示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上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是又有各自的其他角色,且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文章基于汉语口语互动语料的真实情况,着重考察了两类类时体标记——趋向动词“起来”“下去”和助词“来着”,指出它们分别表示“起始变化”“主观增维”和“回顾过去”,旨在说明汉语类时体标记在实现时制和体态时能够反映出词汇本身的核心功能,从而构建汉语口语中时间范畴和情态、语气范畴在语法层面的联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体 起来 下去 来着 互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固有模式对构式的影响——以“放着NP不VP”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宗守云 张素玲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30,95,共9页
社会固有模式影响着构式。社会固有模式决定构式意义,"放着NP不VP"反映了施动者放弃社会固有模式中的高价值行为,而选择社会固有模式中的低价值行为,以及言说者对施动者行为的认同与否。社会固有模式制约构式成分,施动者、&qu... 社会固有模式影响着构式。社会固有模式决定构式意义,"放着NP不VP"反映了施动者放弃社会固有模式中的高价值行为,而选择社会固有模式中的低价值行为,以及言说者对施动者行为的认同与否。社会固有模式制约构式成分,施动者、"放着NP不VP"、后续转折小句或多或少都受到社会固有模式影响。社会固有模式促进构式形成,"放着NP不VP"的先构式化和再构式化都和社会固有模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固有模式 放着NP不VP 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留学生对“着”使用条件的认知及其习得过程 被引量:4
6
作者 丁雪欢 曹莉敏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7-26,共10页
通过对三类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东南亚学生对于"着"所附着的动词具有[-终结]特征、"V+结果补语/数量宾语"和"着"相冲突有清醒的认知。其各类"着"结构的习得存在由静态义向动态义、意义基... 通过对三类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东南亚学生对于"着"所附着的动词具有[-终结]特征、"V+结果补语/数量宾语"和"着"相冲突有清醒的认知。其各类"着"结构的习得存在由静态义向动态义、意义基本句向意义非基本句、结构简单句到结构复杂句的发展趋向。"着"前动词和形容词种类、"V着"所在句的复杂度,从初级到中、高级阶段的进展不明显。准确率在三个阶段呈U状变化,自动生成语料因回避策略"着"的准确度高,在强制性语境中使用"着"的准确率较低。"着"的习得主要受句子结构及意义的复杂度、形式的明晰度等语言的标记性及目的语使用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 使用条件 习得过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语的进行体范畴 被引量:35
7
作者 石毓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4,共11页
迄今为止的工具书和语法专著大都笼统地认为“正”、“在”和“着”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但是我们通过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调查发现,这三个标记的功能虽有交叉,但却具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它们的使用条件也不同,在很多情... 迄今为止的工具书和语法专著大都笼统地认为“正”、“在”和“着”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但是我们通过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调查发现,这三个标记的功能虽有交叉,但却具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它们的使用条件也不同,在很多情况下不能互换。三个标记从不同的侧面全面而细密地表达一个动作行为的完整进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标记 进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过程与存现构式中的“了”和“着” 被引量:24
8
作者 税昌锡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1-245,共15页
事件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状态,再到又一状态的连续或过递变化过程。一个完整事件可以切分为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和遗留状态持续五个前后相继的事态。"了"可以标示活动起始、活动终结或遗留状态起... 事件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状态,再到又一状态的连续或过递变化过程。一个完整事件可以切分为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和遗留状态持续五个前后相继的事态。"了"可以标示活动起始、活动终结或遗留状态起始事态,"着"可以标示活动持续或遗留状态持续事态。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跟"了"或"着"的共现与动词内在过程特征有对应关系。具有"起始"过递"持续"或"持续"过递"终结"特征的呈现或附着动词在存现构式中跟"了"和"着"都能共现。"了"、"着"可替换的存现句在反映事件过程的事态特征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语义、句法、语用和语篇中都有所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过程 存现构式 "了" "着" "着"替换 认知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着”语义语法功能的形成及其“着”的问题 被引量:11
9
作者 薛宏武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71,共10页
本文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考察了"有着"的语义语法功能及其形成机制,以及"着"的性质、意义和功能。"有着"最初是语用组形结构,"着"是经验持续体,功能是硬化语用的情态标记;词汇化后是主观粘宾动... 本文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考察了"有着"的语义语法功能及其形成机制,以及"着"的性质、意义和功能。"有着"最初是语用组形结构,"着"是经验持续体,功能是硬化语用的情态标记;词汇化后是主观粘宾动词,表示对领属情状持有的持续坚定信念,功能是强断言宣告,"着"是表达词缀。"着"为凑音词缀是"有着"发展中重新理解的产物,凑音仅是表达词缀的伴生功能。"有着"与"有"是音节变体关系,是止于显性形态的直观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着” “着” 语义语法功能 情态标记 表达词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ire Slip Angle on Adhesion CoefficientCharacteristic of Road Vehicles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昭度 丁能根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7年第3期292-298,共7页
Tire slip angl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peak values of both logitudinal and lateral adhesion coefficients as well as optimal slip ratios. Regression equations based on the experi- mental data from several countries... Tire slip angl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peak values of both logitudinal and lateral adhesion coefficients as well as optimal slip ratios. Regression equations based on the experi- mental data from several countries are given to describe their dependencies. The peak value of longitudiinal adhesion coefficient h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ire slip angle, but peak value of lateral ha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the optimal slip ratio of longitudinal has an exponent function relationship, the optimal slip ratio of lateral almost has nothinng to do with tire slip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re slip angle adhesion coefficient regression eq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来着” 被引量:11
11
作者 熊仲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6,共5页
词类的分布理论与类型学中动词与词缀的距离等级表明,居于句末的"来着"自《清文启蒙》以来,一直都是个语气词而不是完成体标记。"来着"本身并没有"近过去"义,这种意义可归结于它所出现的构式,甚至可归结... 词类的分布理论与类型学中动词与词缀的距离等级表明,居于句末的"来着"自《清文启蒙》以来,一直都是个语气词而不是完成体标记。"来着"本身并没有"近过去"义,这种意义可归结于它所出现的构式,甚至可归结于"时制"或"时间"这样的隐性范畴。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的根本特点来看,后者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着 分布 距离等级 构式 隐性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IDANCE AND CONTROL FOR AUTOMATIC LANDING OF UAV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云峰 陶勇 沈勇璋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1年第2期229-235,共7页
A scheme of guidance and control is presen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landing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based on the airborne digital flight control system and radio tracker on ground station. ... A scheme of guidance and control is presen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landing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based on the airborne digital flight control system and radio tracker on ground station. An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is realized for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e results of real time simulation and flight test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vailability of the scheme. Results meet all the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landing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land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GUIDANCE NAVIGATION flight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满汉合璧文献中的“V1着(O)V2”构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继红 彭江江 杨丽娟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7年第2期16-22,共7页
清代前期的北京话中,"V1着(O)V2"格式使用频率高于以往,结构类型已趋于完备,满汉合璧语料中V1的开放程度更大,结构更复杂,语义更多样,[+持续性]并非进入V1的唯一标准,这些是受到满语影响的结果。从满汉对勘可知,"V1着(O)... 清代前期的北京话中,"V1着(O)V2"格式使用频率高于以往,结构类型已趋于完备,满汉合璧语料中V1的开放程度更大,结构更复杂,语义更多样,[+持续性]并非进入V1的唯一标准,这些是受到满语影响的结果。从满汉对勘可知,"V1着(O)V2"对译满语并列副动词词缀-me、顺序副动词词缀-fi和持续副动词词缀-hai/-hei/-hoi。满语副动词的状位功能推动了连动式"V1着(O)V2"向偏正式谓语成分的发展演变,同时推动了"着"方式义的发展。"V1着(O)V2"格式大量使用,进一步弱化了V1的动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1着(O)V2 副动词 满汉合璧 清代汉语 语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着)+处所词”在共时平面中的两种句法位置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自群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7,共6页
本文通过对"著(着)+处所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两种句法位置的比较,分析了"V著(着)L"和"著(着)LV"在地理分布及使用频率上的差异,指出这种差异有可能是由历史上不同方言之间的语言接触造成的。
关键词 汉语方言 “著(着)+处所词” 介词 语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方言中的“着”“了”交替现象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健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7,共9页
皖南江淮方言、吴语、赣语和徽语中都可以发现"着""了"交替现象,这可以称为皖南方言的一个区域特征。本文在提出判断"着""了"交替现象标准的基础上重点描写了皖南各地"着""了&q... 皖南江淮方言、吴语、赣语和徽语中都可以发现"着""了"交替现象,这可以称为皖南方言的一个区域特征。本文在提出判断"着""了"交替现象标准的基础上重点描写了皖南各地"着""了"交替现象的具体表现,并提出,皖南吴语、赣语、徽语中"着""了"交替现象的产生是方言接触的结果,接触源是以安庆话为代表的江淮方言。本文还分析了这个方言区域特征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方言 “着”“了”交替 完成体 持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态动词“用不着”的意义和组合特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德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5,共9页
情态动词"用不着"表示"不需要;没有必要",用于委婉否定。"用不着"的动词性质决定其只能与谓词性成分共现,只能处在核心谓词之前、语气副词之后;它的委婉否定意义决定其倾向于与消极意义词语共现,而且与... 情态动词"用不着"表示"不需要;没有必要",用于委婉否定。"用不着"的动词性质决定其只能与谓词性成分共现,只能处在核心谓词之前、语气副词之后;它的委婉否定意义决定其倾向于与消极意义词语共现,而且与其共现的成分具有叙实性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用不着” 委婉否定 礼貌原则 量的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词“随着”的句法、语义特点及教学策略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清明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8-14,共7页
虽然诸多词典收录介词"随着",但是目前未见学者专门论述介词"随着"的句法语义问题。现代汉语"随着"的介词性用法呈增多态势,但"随着"从句的语法意义、结构限制都颇为复杂,留学生较难习得。&qu... 虽然诸多词典收录介词"随着",但是目前未见学者专门论述介词"随着"的句法语义问题。现代汉语"随着"的介词性用法呈增多态势,但"随着"从句的语法意义、结构限制都颇为复杂,留学生较难习得。"随着"从句具有背景化作用,语法化程度较高。"随着"与"越来越"经常共现,可确定为二语教学的优先项目。文章最后基于"深入浅出"原则给出了具体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着” 介词 句法功能 语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语时间感知方式看“在”与“着”的语义差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祝东平 祝郝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0,共9页
操汉语者的时间感知模式是:我们自己随着时间流在不断延伸,公元纪年是我们延伸的参照,将其看作时间轴。说话人占据的时间———说话时是不断延伸变化的,时间副词"在+VP"表示的是说话时或者句中时间词语所表时间在VP占据的时... 操汉语者的时间感知模式是:我们自己随着时间流在不断延伸,公元纪年是我们延伸的参照,将其看作时间轴。说话人占据的时间———说话时是不断延伸变化的,时间副词"在+VP"表示的是说话时或者句中时间词语所表时间在VP占据的时间段中。说话时的不断延伸使得"在VP"具有持续性。"V着"只表示V的持续,不与说话时发生关系,难以完成交际任务,所以不能独立成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时间感知模式 时间副词“在”和“着” 时体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互动交际看“来着”表“确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饶宏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97,共8页
“来着”内部的同质性、表义及定性等问题一直都是学界热议的话题。文章基于互动交际语料,认为“来着”的核心表义是“确证”,包括三种类型:确证X的真实可靠、确定自己有所知晓和确定受话人知晓。它们与话轮形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也反... “来着”内部的同质性、表义及定性等问题一直都是学界热议的话题。文章基于互动交际语料,认为“来着”的核心表义是“确证”,包括三种类型:确证X的真实可靠、确定自己有所知晓和确定受话人知晓。它们与话轮形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也反映了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回忆”“委婉”和“近过去”都是“确证”在语境中发挥作用的自然产物。文章梳理了不同语义理解的线索,为传统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着 确证 互动交际 规约化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方言的被动标记“着”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树瑛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1,共8页
恩施方言中最有代表性的被动句是由被动标记"着"构成的"NP_1+着+NP_2+VP"格式,主要表达不如意或消极的意义。动词"着"具有"遭受"和"使让"两类意义,本文从句法环境、语义转变、语音... 恩施方言中最有代表性的被动句是由被动标记"着"构成的"NP_1+着+NP_2+VP"格式,主要表达不如意或消极的意义。动词"着"具有"遭受"和"使让"两类意义,本文从句法环境、语义转变、语音形式、因语法化而导致动词功能的衰变等四个方面讨论该方言中被动标记"着"源于动词的"使让"义,它的发展过程遵循了汉语史"使役→被动"的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方言“着”遭受义 使让义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