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体性安全视角下欧盟对中国与西巴尔干国家“一带一路”合作的认知与反应
1
作者 李丹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35,159,160,共21页
西巴尔干地区是中东欧区域重要的地缘政治板块,是欧盟向东扩大政治版图、提高区域治理威望的重点对象。近年来,受域内域外多重危机影响,欧盟的本体性安全感下降,对中国与西巴尔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高度警觉,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上升,逐... 西巴尔干地区是中东欧区域重要的地缘政治板块,是欧盟向东扩大政治版图、提高区域治理威望的重点对象。近年来,受域内域外多重危机影响,欧盟的本体性安全感下降,对中国与西巴尔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高度警觉,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上升,逐渐将中国定义为巴尔干半岛的“经济麻烦制造者”“威权政治助推器”和“规范价值破坏者”,试图离间中国与西巴尔干国家的关系,巩固欧盟的“统治地位”,维护其“本体性安全”。然而,欧盟对西巴尔干国家的入盟承诺与其迟缓甚至停滞的扩员行动自相矛盾,令西巴尔干国家失望,并引发它们的质疑。与此同时,西巴尔干国家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结出累累硕果,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力,也成为中欧在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拓展合作、共同促进西巴尔干国家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本文从本体性安全角度审视欧盟对中国与西巴尔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反应,有助于为理解和应对欧盟的安全焦虑与过度反应,探寻一种合理解释框架与理性处理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性安全 欧盟 西巴尔干国家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蓝色太平洋青年倡议”:沿革、成因及应对
2
作者 梁甲瑞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7,共10页
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个针对太平洋岛国青年领导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战略,“蓝色太平洋青年倡议”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沿革。该倡议的核心内容在于动员太平洋岛国青年领导人担任其海洋大陆和家园的守护者与倡导者。美国... 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个针对太平洋岛国青年领导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战略,“蓝色太平洋青年倡议”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沿革。该倡议的核心内容在于动员太平洋岛国青年领导人担任其海洋大陆和家园的守护者与倡导者。美国国际开发署与和平队作为主要执行机构,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蓝色太平洋青年倡议”最大特点是充分对接太平洋岛国的新地区主义。该倡议的出现,并不是美国的偶然之举,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实质是美国维护和拓展自身在太平洋岛国利益的政策工具,服务美国的国家战略。中国应未雨绸缪,做出有效的战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印太”战略 蓝色太平洋青年倡议 太平洋岛国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提升了沿线国家服务业GVC分工地位?
3
作者 张海玲 邓静怡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7,共14页
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内容。本文基于2007~2020年ADB-MRIO和UIBE GVC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使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 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内容。本文基于2007~2020年ADB-MRIO和UIBE GVC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使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建设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异质性分析显示,倡议的实施对生产性服务业、流通性服务业、社会服务业以及发展中国家、非东盟国家、远邻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增加双向直接投资以及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了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构建的协同逻辑与实现路径——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为例
4
作者 仇邦楚 田刚 王道明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0,共12页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也为该流域国家森林资源的国际合作与开发利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应对提供了新的机遇。构建澜湄国家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对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推动...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也为该流域国家森林资源的国际合作与开发利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应对提供了新的机遇。构建澜湄国家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对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澜湄国家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建设的现实基础,提出了理念、政策、市场、技术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协同逻辑;进而探讨该市场建设在兼顾生态与经济增长、推动碳汇金融发展和气候治理协同方面的机遇,并分析在碳汇政策、开发动能、技术支持及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存在的挑战;最后从绿色合作理念、碳汇目标整合、市场活力建设、科技研发管理、森林生态文化五个方面提出了澜湄国家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澜湄合作 森林碳汇交易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下肢外周动脉疾病负担及公平性分析
5
作者 沈广电 朱隆珠 +5 位作者 应佳瑶 单诗怡 罗泽宇 蒋德楠 吴静 朱越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I0002-I0018,共28页
目的:评估1990至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下肢外周动脉疾病(LEPAD)的负担情况和不公平性,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15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的LEPAD年龄标化患病... 目的:评估1990至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下肢外周动脉疾病(LEPAD)的负担情况和不公平性,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15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的LEPAD年龄标化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损失生命年(YLD)率,变化趋势使用估计年变化百分比(EAPC)衡量。采用不平等斜率指数和集中指数量化国家间LEPAD负担的绝对不公平和相对不公平。结果: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LEPA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3168.26/10万,死亡率为3.09/10万,较1990年分别增加4.30%和19.31%。1990至2021年,YLD率从16.23/10万降至15.58/10万,降幅达4.00%。女性患病率和YLD率高于男性,男性死亡率则高于女性。男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EAPC为0.22%,略高于女性的0.17%;女性年龄标化死亡率的EAPC为2.02%,高于男性的1.45%。女性的年龄标化YLD率下降速度快于男性,EAPC分别为-0.12%和-0.06%。不同国家间LEPAD负担差异显著,欧洲国家负担普遍较高,海湾国家负担增长速度更快。LEPAD患病率与社会人口指数(SDI)相关,高SDI国家的LEPAD患病率较高。公平性分析显示,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年龄标化YLD率的不平等斜率指数为52.90/10万,年龄标化YLD数的集中指数为0.038,较1990年下降,表明各国的绝对和相对不公平性改善。女性LEPAD的绝对不公平性始终高于男性,相对不公平性也于2021年转变为高于男性(2021年女性和男性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58和-0.026)。结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LEPAD年龄标化患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但YLD率有所下降,不同性别、不同国家间存在差异,提示各国应加强对40岁及以上高风险人群的LEPAD早期筛查和健康教育,共享防控经验,共同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周动脉疾病 全球疾病负担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边疆省区参与中亚次区域合作的成就、问题与深化路径——以新疆、甘肃为例
6
作者 唐玉爽 李显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0,共10页
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亚五国”等合作机制的叠加驱动下,作为我国与中亚合作的前沿阵地,中国新疆和甘肃两个西北边疆省区与中亚五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亚五国”等合作机制的叠加驱动下,作为我国与中亚合作的前沿阵地,中国新疆和甘肃两个西北边疆省区与中亚五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合作成果,但区域内大国博弈加剧、营商环境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欠佳、合作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我国西北边疆省区应贯彻落实《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六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快“中国+中亚五国”地方合作机制建设,全面优化面向中亚的营商环境,提升边疆城市国际交往功能,同时应巩固提升枢纽通道优势地位,持续增强枢纽经济集聚效应,培育面向中亚的产业新动能,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边疆 中亚五国 次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及其未来发展进路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洪杰 石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8,共13页
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现阶段应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在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事业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时代要求,总结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事业中的政策制定及... 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现阶段应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在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事业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时代要求,总结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事业中的政策制定及其阶段性特征,在宏观层面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治理体系,为中观层面的政策实施提供机制保障。同时,从微观层面着眼于教育合作的多方参与者,关注参与人员的规模、交流活动的成效以及教育发展的态势等。未来,还应从完善语言治理体系、构建项目合作集群、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着力立体化人才培养、加强数智战略对接等方面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共同体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 国际中文教育 区域国别研究 语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建军 方意 荆中博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7,共14页
有效识别“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系统性风险及其关键驱动因素对平稳实现各国经济金融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150多万条银行微观股票数据和财务数据,通过构建压力时期回归模型的客观方法获得系统性风险三因素权重,在同一框... 有效识别“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系统性风险及其关键驱动因素对平稳实现各国经济金融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150多万条银行微观股票数据和财务数据,通过构建压力时期回归模型的客观方法获得系统性风险三因素权重,在同一框架下利用规模、杠杆、关联性3个因子测算了银行、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系统3个层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从系统性风险表现来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整体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受全球宏观金融环境波动影响显著。此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会因为自身问题而出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上升的情形。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是系统重要性国家,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较高;匈牙利、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国家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较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较高的国家主要在于其有较高系统性风险贡献水平的银行,且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增长对国家层面系统性风险有显著的影响。从风险驱动因素看,关联性因子是驱动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规模因子和杠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 银行业 系统性风险 风险驱动 关联性 杠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实践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婷峰 杨世选 +1 位作者 张建华 付宏岐 《农业展望》 2024年第6期121-126,共6页
农业对外合作一直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推动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国际... 农业对外合作一直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推动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国际友好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2023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对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现代职业农民培训项目进行梳理,对培训教材、师资、课程、教学手段、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和不足,探索适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今后中国职业院校乃至在更大范围更好地开展对中亚五国的职业农民培训提供经验和借鉴,促进渭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提升中国服务“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五国 职业农民培训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十年:行动逻辑、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0
作者 单春艳 杨友露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8,共11页
“一带一路”倡议践行十年来,我国以顶层政策设计为统领,形成教育互联互通机制框架;以高校为主阵场,打造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先行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快创建“一带一路”人才中心;以国际性教育事务为中介,深度重塑全球教育治理新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践行十年来,我国以顶层政策设计为统领,形成教育互联互通机制框架;以高校为主阵场,打造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先行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快创建“一带一路”人才中心;以国际性教育事务为中介,深度重塑全球教育治理新格局;以国际人文交流为铺垫,丰富“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内涵。“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是体现大国责任与担当、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显现,也是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重塑全球教育治理格局的有效抓手,是构筑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方案和中国话语体系,具有统一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特征。面向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实走远,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将进一步凝聚高等教育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多边高等教育治理格局,融合升级区域性高等教育开放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高等教育 国际交流合作 共建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安全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举措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耀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102,共8页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倡议,但受近年大国竞争回潮影响,其安全发展面临一定挑战。经济问题政治化、科技问题意识形态化、人文交流问题武器化、疫情问题污名化等是影响“一带一路”安全发展的主要风险。作为应对,共...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倡议,但受近年大国竞争回潮影响,其安全发展面临一定挑战。经济问题政治化、科技问题意识形态化、人文交流问题武器化、疫情问题污名化等是影响“一带一路”安全发展的主要风险。作为应对,共建“一带一路”要坚持全球共同发展理念与实践,大力推动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积极创设共建“一带一路”相关的新型国际话语框架,妥善应对大国竞争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同时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对中美关系牵动作用的日益显现,需要以适当形式促动美国实质性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共同利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安全发展 大国竞争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联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梁经伟 文淑惠 杜洪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0,63,共7页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动关系,运用Multilevel P2模型分析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动,从组织结构层次和个体层次探讨国家间经济联系形成的机制。研究发现: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促进经济联动的基础,区域内部...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动关系,运用Multilevel P2模型分析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动,从组织结构层次和个体层次探讨国家间经济联系形成的机制。研究发现: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促进经济联动的基础,区域内部的贸易与投资等能够加速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资本存量、产业结构等因素具有提供者效应,劳动力、基础设施等因素具有接受者效应,都能够增加国家之间的经济联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周边国家 MULTILEVELP2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风险研究 被引量:60
13
作者 胡俊超 王丹丹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43,共7页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它的实施将会带来大量的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跨国投资业务。在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跨国投资业务决策过程中,国别风险的考察应当优先考虑。根据"一带一路"沿线走势,综合考虑&...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它的实施将会带来大量的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跨国投资业务。在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跨国投资业务决策过程中,国别风险的考察应当优先考虑。根据"一带一路"沿线走势,综合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节点和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选定65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主权信用风险和社会风险4个角度,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风险进行刻画和评价,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别风险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吗?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晖 仲鑫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35,共19页
本文旨在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框架的基础上,基于49个沿线国家和65个非沿线国家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 本文旨在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框架的基础上,基于49个沿线国家和65个非沿线国家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总体上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果具有“滞后”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程度和效果有增大趋势,并且“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区域位置沿线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扩大双边贸易往来、加强双边产能合作、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途径,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比较而言,通过双边产能合作渠道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最大,贸易往来渠道次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渠道最小。本文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和行稳致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产业结构升级 效应评估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斯湾地区油气田形成条件、勘探潜力及中国油公司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建强 梁杰 +7 位作者 陈建文 龚建明 董贺平 施剑 杨传胜 廖晶 孙晶 李森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8-311,共14页
波斯湾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战略支点。目前,波斯湾盆地已发现油气田1917个,已探明油气可采储量2039×10^(8)t,待发现油气资源量约700×10^(8)t,勘探潜力巨大。基于国际油公司资产并购及剥离呈现“欧进美退”的新形势下... 波斯湾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战略支点。目前,波斯湾盆地已发现油气田1917个,已探明油气可采储量2039×10^(8)t,待发现油气资源量约700×10^(8)t,勘探潜力巨大。基于国际油公司资产并购及剥离呈现“欧进美退”的新形势下,分析了波斯湾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勘探现状与潜力,并探讨了该地区油气投资现状以及中国油公司在该地区的发展对策。结果表明:波斯湾盆地是在前寒武纪基底上发育的古生代—中生代陆缘盆地与新生代大型前陆盆地的叠合盆地,发育3套主力烃源岩、4套主力储盖组合,油气地质条件非常优越;波斯湾地区地缘政治进入调整期,油气合作环境差异性大,建议在该区的主要资源国采取“一国一策”油气发展对策,有效化解风险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油气地质 投资环境 叠合盆地 一国一策 发展对策 波斯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制度质量、“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被引量:16
16
作者 田晖 宋清 黄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8-152,共5页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法实证检验"一带一路"沿线52个东道国制度质量和"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道国制度质量与我国OFDI区位选择关系的调节效应。结...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法实证检验"一带一路"沿线52个东道国制度质量和"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道国制度质量与我国OFDI区位选择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东道国法治制度质量对我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消极影响,经济制度质量则具有积极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积极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道国制度质量和我国OFDI区位选择的关系存在调节效应,表现为干扰和增强两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道国制度质量 “一带一路”倡议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拉经贸合作机遇:全球价值链视角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勇 史沛然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46,共12页
"一带一路"正在搭建新的国际合作平台,对当前世界发展意义重大。拉美国家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方,而且"一带一路"本质上有利于促进全球价值链参与和产业价值链攀升。因此,从全球价值链视... "一带一路"正在搭建新的国际合作平台,对当前世界发展意义重大。拉美国家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方,而且"一带一路"本质上有利于促进全球价值链参与和产业价值链攀升。因此,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拉经贸合作机遇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拉美地区因为产业结构失衡、基础设施落后、区域一体化发展不足、营商环境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在面向美国、亚洲和欧洲的三大价值链中附加值占比较少,而且自身的价值链发展也呈现出局限性。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察,"一带一路"建设将给予中拉经贸合作新机遇,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合作、参与拉美再工业化、金融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合作、科技创新合作和面向亚洲的跨区域一体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价值链 拉美经济 经贸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亚国家语言需求 被引量:44
18
作者 邢欣 梁云 《语言战略研究》 2016年第2期39-46,共8页
在对中亚国家语言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一带一路"战略与中亚国家的重要性、中亚国家的语言政策及对中国的认知、中亚国家中资企业的发展态势、中亚国家的语言需求,建议培养以俄语为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和良好的跨文化人际沟... 在对中亚国家语言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一带一路"战略与中亚国家的重要性、中亚国家的语言政策及对中国的认知、中亚国家中资企业的发展态势、中亚国家的语言需求,建议培养以俄语为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和良好的跨文化人际沟通型语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国家 语言需求 中资企业 语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晖 谢虎 +1 位作者 肖琛 宋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118,共14页
利用2003—2019年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直接投资的存量数据,测算沿线国家产业结构水平,并采用固定效应法实证研究我国OFDI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OFDI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调... 利用2003—2019年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直接投资的存量数据,测算沿线国家产业结构水平,并采用固定效应法实证研究我国OFDI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OFDI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OFDI对沿线不同发展类型经济体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我国OFDI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影响,且“一带一路”倡议在两者关系间存在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表明,我国OFDI对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D的周边涉恐安全风险环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超 孟祥云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6,共6页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周边涉恐安全风险环境的演进过程和现实情况,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恐怖主义活动发展的外在条件的变化规律。[方法/过程]利用GTD的数据,对周边国家恐怖主义活动数量、人员伤亡数、袭击目标、武器水平、袭击方式等指标进...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周边涉恐安全风险环境的演进过程和现实情况,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恐怖主义活动发展的外在条件的变化规律。[方法/过程]利用GTD的数据,对周边国家恐怖主义活动数量、人员伤亡数、袭击目标、武器水平、袭击方式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周边涉恐安全风险环境的演变规律及影响,提出管控思路。[结果/结论]周边涉恐安全风险环境分为可控期、活跃期、相对平稳期和复杂期,目前处于最复杂的阶段。应加强周边涉恐安全风险环境的监测,并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涉恐安全风险的联合管控,充分发挥边境管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D 涉恐安全风险环境 风险监测 风险管控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