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1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荔枝果去核力学仿真与性能试验
1
作者 陈震 彭智康 +3 位作者 徐凤英 李长友 蒋卓 罗菊川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12,530,共11页
去核是制取荔枝灯笼果肉的必备工序,但荔枝核径多变,机械化高效成功去核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测定荔枝果物理性能,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去核的刀具和机构;并基于LS-DYNA动力学仿真和台架试验,量化了荔枝3种转速去核过程等效应力和切削... 去核是制取荔枝灯笼果肉的必备工序,但荔枝核径多变,机械化高效成功去核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测定荔枝果物理性能,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去核的刀具和机构;并基于LS-DYNA动力学仿真和台架试验,量化了荔枝3种转速去核过程等效应力和切削应力的时空变化规律;比较了变核径荔枝果不同转速自适应去核成功率和果肉损失率,评价了综合去核效果。仿真结果确定了转速对荔枝果等效应力分布与切削应力极值的影响,且仿真试验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随着转速增加,荔枝果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切削应力均下降,变核径荔枝果自适应去核成功率提升。3种转速中,292 r/min去核综合效果最优,其去核成功率和果肉损失率分别为100%和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 去核 变核径 自适应 LS-DYNA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采后贮运品质变化研究
2
作者 王立军 胡竣星 +1 位作者 宋海燕 周浩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14,共8页
目的研究振动强度、贮藏条件对不同品种荔枝品质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妃子笑”和“黑叶”品种荔枝为对象,对荔枝3层堆码包装分别进行3个等级(0.40g、0.54g、0.70g)的随机振动试验,设置常温和低温高湿(4℃和90%相对湿度)2种贮藏条件,监... 目的研究振动强度、贮藏条件对不同品种荔枝品质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妃子笑”和“黑叶”品种荔枝为对象,对荔枝3层堆码包装分别进行3个等级(0.40g、0.54g、0.70g)的随机振动试验,设置常温和低温高湿(4℃和90%相对湿度)2种贮藏条件,监测果实振后的品质变化。结果首先,振动加速了荔枝品质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荔枝振后褐变更严重,果肉硬度、VC含量更低,质量损失率和呼吸强度更高。其次,振动等级对荔枝品质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振动等级越高,褐变现象越严重,硬度和VC含量更低,质量损失率更高。再次,贮藏条件是影响荔枝品质的重要因素。低温高湿贮藏能有效抑制荔枝的褐变和代谢,延长货架期。最后,不同品种荔枝的特性与品质变化差异较大,“妃子笑”展现出更为优越的抗振性能,其褐变程度更低,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理性能。结论振动对荔枝的褐变和品质变化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运输和贮藏条件对荔枝品质影响较大,不同品种荔枝特性和抗振性能差异较大,物流运输过程应考虑以上因素,采取相应的采后减损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振动 贮藏条件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3
作者 凌金锋 黄荣 +5 位作者 董丁铭 孔广辉 习平根 李敏慧 彭埃天 姜子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中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一,然而刺盘孢属真菌Colletotrichum spp.侵染所致的荔枝炭疽病严重影响了荔枝的生产和果实采后贮运。荔枝炭疽病为害荔枝叶、枝梢、花穗和果实,症状复杂,病原种类多样,迄今已...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中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一,然而刺盘孢属真菌Colletotrichum spp.侵染所致的荔枝炭疽病严重影响了荔枝的生产和果实采后贮运。荔枝炭疽病为害荔枝叶、枝梢、花穗和果实,症状复杂,病原种类多样,迄今已报道了5个复合种共22个种,其中,盘长孢状刺盘孢复合种C.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为优势种群。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适合病害的发生,每年4—6月为我国荔枝炭疽病的爆发期。本文从荔枝炭疽病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致病机制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根据其侵染过程对已报道的刺盘孢属真菌的致病因子进行了归纳,对荔枝炭疽病的防控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今后的荔枝炭疽致病机制研究和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荔枝炭疽菌 优势种群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致病机理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和三维点云的荔枝表型参数提取
4
作者 陈海波 向星岚 +5 位作者 龚康业 李正心 黄顺豪 李纯熙 蔡晓峰 曾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9-728,共10页
【目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的表型参数提取对荔枝采后分级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荔枝采后分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处理和三维点云技术的荔枝表型参数提取方法,一次性获取多种表型性状。【方法】利用Intel Realsense ... 【目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的表型参数提取对荔枝采后分级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荔枝采后分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处理和三维点云技术的荔枝表型参数提取方法,一次性获取多种表型性状。【方法】利用Intel Realsense D405深度传感器同时获取4个不同视角下的荔枝RGB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通过映射得到荔枝三维点云;根据获取的荔枝点云,计算点云曲率及法向量,识别荔枝机械损伤区域;将荔枝的RGB彩色图像在颜色空间下进行转换,判断红色像素点阈值并提取荔枝表面的红色着色率;建立荔枝的3D模型,通过计算深度图像的厚度估算荔枝体积。【结果】通过荔枝表面三维点云的曲率成功识别荔枝的机械损伤,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4%;采用RGB图像提取着色率相较于采用三维点云在检测速度上提升90%,基于RGB图像和三维点云的着色率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57 4和0.920 5,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33%和4.37%,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17%和6.01%。基于深度图像提取的荔枝体积与人工测量体积的决定系数为0.890 1,平均绝对误差为1.59 cm3,平均相对误差为7.94%。【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荔枝表型参数提取的准确率,可为荔枝采后分级提供高效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点云 图像处理 深度图像 表型参数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全国荔枝生产形势分析与管理建议
5
作者 胡桂兵 杨胜男 齐文娥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2期8-16,共9页
据2025年3月中旬的调查,全国荔枝面积约751.72万亩,基于成花情况预测2025年全国荔枝总产量约365.04万t,同比增长111.26%,创历史新高。主产区广东(206.26万t,同比增加135.34%)和广西(114.51万t,同比增加175.20%)增产显著,海南(18.40万t,... 据2025年3月中旬的调查,全国荔枝面积约751.72万亩,基于成花情况预测2025年全国荔枝总产量约365.04万t,同比增长111.26%,创历史新高。主产区广东(206.26万t,同比增加135.34%)和广西(114.51万t,同比增加175.20%)增产显著,海南(18.40万t,同比增加5.14%)、福建(13.26万t,同比增加12.56%)小幅增长,云南基本持平(7.73万t),四川(4.88万t,同比减少24.13%)减产。全国主栽品种平均成花率超87.00%,早熟品种‘妃子笑’等(成花率约90.00%)、中晚熟‘桂味’‘糯米糍’等(成花率约88.50%)及新品种‘仙进奉’等(成花率约87.40%)成花良好,奠定丰产基础。海南特早熟品种3月底上市,云南特晚熟品种9月上市,全国体系试验站覆盖区域成熟期主峰集中于6月(167.52万t,同比增加195.40%),早、中、晚熟比例为28.87∶59.97∶11.16。广东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56%,粤西产区(102.74万t)为主力,‘桂味’‘糯米糍’等品种产量同比增幅超400%;广西新品种推广成效突出,‘仙进奉’同比增产531.76%。全国荔枝产业呈现“总量跃升、结构优化、区域分化”态势,需统筹生产与市场调控实现稳产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产量与产期预测 产销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名市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6
作者 朱秀杰 梁冬梅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210-213,220,共5页
荔枝产业作为茂名市的重要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茂名市的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发现茂名荔枝产业仍存在品牌建设较弱、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文旅业融合度较低等问题。基于茂名荔枝产业的现状,从品... 荔枝产业作为茂名市的重要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茂名市的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发现茂名荔枝产业仍存在品牌建设较弱、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文旅业融合度较低等问题。基于茂名荔枝产业的现状,从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茂名荔枝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名市 荔枝产业 发展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大棚对浙南地区无核荔枝防冻减灾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李发勇 刘冬峰 +3 位作者 赵泉 宋洋 陈依宁 范则信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2期40-47,共8页
为了明确不同设施大棚对浙南地区无核荔枝防冻减灾的效果,试验设置3种处理,分别为大棚双顶膜(大棚D)、简易大棚(大棚P)和露天栽培(CK),跟踪调查温湿度、冻害率、冻害等级和成花坐果株率。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对浙南地区无核荔枝有明显的防... 为了明确不同设施大棚对浙南地区无核荔枝防冻减灾的效果,试验设置3种处理,分别为大棚双顶膜(大棚D)、简易大棚(大棚P)和露天栽培(CK),跟踪调查温湿度、冻害率、冻害等级和成花坐果株率。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对浙南地区无核荔枝有明显的防冻减灾效果,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月平均温度大棚D显著高于CK,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月平均湿度大棚D显著高于CK;2024年1月,大棚P月平均温度显著高于CK;寒潮低温天气期间,最低温度大棚D(1.5℃)>大棚P(-2.8℃)>CK(-3.1℃),0℃以下低温持续时间大棚D<大棚P<CK,冻害率大棚D(0)<大棚P(43.50%)<CK(94.40%),冻害指数大棚D(0)<大棚P(0.12)<CK(0.23);成花株率大棚D(96.0%)>大棚P(56.8%)>CK(0),坐果株率大棚D(91.4%)>大棚P(38.9%)>CK(0)。综合考虑设施大棚对无核荔枝的防冻减灾效果,建议浙南地区无核荔枝生产采用大棚D。研究结果为政府部门、种植企业和种植户提供浙南无核荔枝设施化栽培可操作的范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荔枝 设施大棚 防冻减灾 冻害率 冻害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荔枝轻量化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聪 文晟 +4 位作者 兰玉彬 严倩 姜永华 张建桃 罗菊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5,共6页
针对荔枝果实个体小、生长密集和遮挡严重等特点,为了快速准确地实现荔枝的检测和计数,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图的网络模型。为了提高模型对遮挡和阴影环境下果实的识别准确率,将Coordinate Attention(CA)注意力机制嵌入... 针对荔枝果实个体小、生长密集和遮挡严重等特点,为了快速准确地实现荔枝的检测和计数,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图的网络模型。为了提高模型对遮挡和阴影环境下果实的识别准确率,将Coordinate Attention(CA)注意力机制嵌入至YOLOv4-Tiny模型。为了提高模型对小目标果实的检测精度,在特征金字塔Feature Pyramid Networks(FPN)结构中生成了两个更大尺度的特征图。试验结果表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荔枝轻量化检测模型的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平均精度(mAP)分别为92.92%、76.09%和88.51%。与YOLOv4-Tiny和YOLOv3模型相比,所构建的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荔枝轻量化检测模型的平均检测精度分别高出8.84个百分点和3.87个百分点。该模型能够快速、精准地检测出果园环境中的荔枝,适用于果园中荔枝的识别和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注意力机制 特征金字塔 轻量化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抑制剂对荔枝开花坐果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严婷婷 李二莉 +6 位作者 王满青 何玉坤 陈丁 杨明超 陈哲 王祥和 胡福初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9,共8页
【目的】使用外源生长素处理荔枝花穗可抑制雌花的发育,通过探究生长素抑制剂对荔枝花芽性别分化与发育、坐果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开发适用于荔枝花穗处理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荔枝品种妃子笑为试材,采用萘乙酸... 【目的】使用外源生长素处理荔枝花穗可抑制雌花的发育,通过探究生长素抑制剂对荔枝花芽性别分化与发育、坐果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开发适用于荔枝花穗处理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荔枝品种妃子笑为试材,采用萘乙酸NAA和不同质量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剂PPBo和TIBA处理荔枝花穗,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各处理对荔枝花穗雌雄花的花量与开放时间、初坐果量与终坐果量、单果质量与可食率等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NAA处理降低了荔枝花穗的雌花量与雌花率,不同质量浓度PPBo与TIBA处理均可降低花穗的雄花量,100 mg·L^(-1)的TIBA-2处理可显著提高雌花率至30.29%。PPBo和TIBA各处理均能增加初坐果量和终坐果量,其中TIBA-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对花穗开花性状与坐果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初坐果量与雌花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终坐果量与初坐果量、雌花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和0.51。与对照相比,10 mg·L^(-1)的PPBo-1处理与TIBA-2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单果质量,TIBA-2处理还可显著降低果皮厚度、提高可食率。【结论】与对照相比,TIBA-2处理可显著降低荔枝花穗的雄花量,显著提高雌花率、初坐果量与终坐果量,并具有降低果皮厚度、提高单果质量和可食率的效应。研究结果可为荔枝生产上通过花穗处理实现提质增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生长素抑制剂 花芽性别分化与发育 坐果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采后保鲜包装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文艺 张宝翼 +3 位作者 陈笑冰 徐玉洁 梁旭茹 岳淑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26-434,共9页
荔枝作为一种深受欢迎的夏季水果,采后极易发生果皮褐变与果实腐烂,严重影响其贮藏寿命。目前市场上荔枝保鲜包装大多采用泡沫箱、纸箱和薄膜等传统包装技术,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包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日益... 荔枝作为一种深受欢迎的夏季水果,采后极易发生果皮褐变与果实腐烂,严重影响其贮藏寿命。目前市场上荔枝保鲜包装大多采用泡沫箱、纸箱和薄膜等传统包装技术,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包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们对荔枝采后的外观、新鲜度、品质和货架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该文依次阐述传统保鲜包装、释放型活性包装和智能包装在荔枝保鲜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综合分析荔枝保鲜技术的现状、局限和挑战,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助力荔枝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包装技术 保鲜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荔枝贮藏品质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菲胧 帅良 +6 位作者 刘涵 梁园丽 蔡文 廖玲燕 宋慕波 刘云芬 何妹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248,共10页
荔枝美味且有营养,但贮藏寿命短。为探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荔枝贮藏过程中品质及糖代谢的影响,该研究分别以10、50、100μmol/L的MeJA处理‘桂味’荔枝作为处理组,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组,观察荔枝低温贮藏过程中... 荔枝美味且有营养,但贮藏寿命短。为探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荔枝贮藏过程中品质及糖代谢的影响,该研究分别以10、50、100μmol/L的MeJA处理‘桂味’荔枝作为处理组,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组,观察荔枝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抗氧化物含量等贮藏品质以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MeJA均可以有效维持采后荔枝的贮藏品质,其中50μmol/L MeJA效果最佳。同时也发现,MeJA处理可以显著抑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的酶活性(P<0.05),同时显著提高蔗糖磷酸合成酶的酶活性(P<0.05),进而维持较高的蔗糖含量和贮藏品质,延长货架期。该文可为未来MeJA在采后荔枝及其他果蔬贮藏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茉莉酸甲酯 贮藏品质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织物的荔枝壳色素染色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若瑶 陈秀芳 +1 位作者 包伟 王丽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39,共5页
为合理利用废弃植物资源,以荔枝壳为原料提取色素,对丝织物进行后媒法染色,并探究染色工艺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染色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50 min、pH=4~5,可染得茶色;最佳的后媒染条件为媒染剂2.0 g/L,媒染温度6... 为合理利用废弃植物资源,以荔枝壳为原料提取色素,对丝织物进行后媒法染色,并探究染色工艺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染色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50 min、pH=4~5,可染得茶色;最佳的后媒染条件为媒染剂2.0 g/L,媒染温度60℃,媒染时间15 min。媒染后丝织物K/S值得到提高,其中明矾与氯化镧媒染的织物匀染性好;媒染剂不同,染色织物的色光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荔枝壳 丝织物 染色 媒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荔枝果肉多酚及其抗氧化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分析
13
作者 王聪 肖更生 +6 位作者 徐玉娟 余元善 傅曼琴 王思威 邹波 高雅 温靖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4-2284,共11页
【目的】开发一种低共熔溶剂提取荔枝果肉多酚的方法,并系统评价其抗氧化性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为荔枝果肉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低共熔溶剂种类、含水量、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5个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低共熔... 【目的】开发一种低共熔溶剂提取荔枝果肉多酚的方法,并系统评价其抗氧化性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为荔枝果肉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低共熔溶剂种类、含水量、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5个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低共熔溶剂对荔枝果肉多酚的提取条件,评价荔枝果肉多酚的抗氧化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其主要成分。【结果】确定荔枝果肉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摩尔比1∶2的氯化胆碱—乳酸、含水量62.1%、料液比1∶4(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荔枝果肉多酚提取量达307.50 mg/100 g。荔枝果肉多酚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51、0.072和0.053 mg/mL,铁离子还原能力为483.50 mg TE/100 g。荔枝果肉多酚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IC_(50)(0.031 mg/mL)高于曲酸(0.024 mg/mL),但在0.050~0.16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荔枝果肉多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高于曲酸。HPLC分析鉴定出芦丁、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咖啡酸、阿魏酸和对羟基肉桂酸6种主要酚类物质,其中芦丁含量最高(168.97μg/mL)。【结论】本研究优化出一种基于氯化胆碱—乳酸低共熔溶剂的荔枝果肉多酚提取体系,可显著提高荔枝果肉多酚提取量,提取的荔枝果肉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肉多酚 低共熔溶剂 抗氧化性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末次梢成熟期“桂味”荔枝叶片营养及成花着果差异
14
作者 刘明欣 王晗 +3 位作者 申济源 杨胜男 陈厚彬 苏钻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6,83,共8页
为了分析不同末次梢成熟期对“桂味”荔枝叶片营养及成花着果的影响,2020年8月12日和9月12日分别短截末端枝梢+喷施400 mg/L乙烯利+60 mg/L烯效唑混合液杀梢,以不控梢做对照,测定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SPAD值,枝梢长度、粗度,成花着果... 为了分析不同末次梢成熟期对“桂味”荔枝叶片营养及成花着果的影响,2020年8月12日和9月12日分别短截末端枝梢+喷施400 mg/L乙烯利+60 mg/L烯效唑混合液杀梢,以不控梢做对照,测定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SPAD值,枝梢长度、粗度,成花着果,氮、磷、钾、钙、镁、叶绿素、硝态氮、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及成熟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两次控梢处理末次梢分别于9月12日、10月14日,对照(不控梢)于11月21日成熟。成熟期越早,枝梢质量越好,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a、b含量越高。开花前(2021年2月5日),枝梢成熟期较早的叶片氮、磷、钾、钙、镁、蛋白质含量较高,硝态氮含量较低,成花生物学效应更好;而末次梢较晚老熟的枝梢,叶片未出现褪绿,叶片硝态氮含量更高,树体可能更趋于营养生长。末次秋梢在10月中旬前成熟时,成花率超过95%,单果质量17 g以上,末次秋梢10月14日成熟期的最终着果量最高,为350个。说明适当控梢提前末次梢成熟期能够促进“桂味”荔枝成花着果,具有一定的生产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枝梢成熟期 叶片营养 成花 着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6气候模式的华南区域荔枝成花诱导预估
15
作者 侯伟 张柳红 +4 位作者 张蕾 栾澜 张明洁 王秀珍 张慧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7-1810,共14页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低温积累不足和异常高温是导致荔枝成花不稳定和低产的重要因素,深入开展未来气候变化对荔枝成花诱导演变趋势的预估研究有助于提前谋划选育气候适宜性品种,及时合理调整种植布局。【方法】基于连续5年物...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低温积累不足和异常高温是导致荔枝成花不稳定和低产的重要因素,深入开展未来气候变化对荔枝成花诱导演变趋势的预估研究有助于提前谋划选育气候适宜性品种,及时合理调整种植布局。【方法】基于连续5年物候期观测试验和CMIP6的4种气候模式平均集合,构建荔枝成花气候指数模型,评估华南区域基准期和未来时期两种气候情景下荔枝商业化种植界限和成花诱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早熟妃子笑成花诱导需冷量小,≤20℃低温可促进诱导;中晚熟紫娘喜和无核荔枝需冷量大,诱导低温需≤15℃;≥25℃高温对成花诱导有抵消作用。基于诱导积寒和有害积热构建了荔枝成花气候指数(FCI),FCI与成花率有较强相关性,可作为衡量荔枝成花难易程度的参考。基准期(1979—2014年)极端低温≥0℃的区域集中在云南南部、广西和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四川盆地,这是当前中国荔枝推广种植的主要区域,未来时期0℃分界线呈现北移,≤0℃区域的范围逐渐碎片化并缩小,SSP_585情景相比SSP_245情景演变更快,在2080年潜在种植区已覆盖除西北高海拔(纬度26.5°N,海拔1500 m)外的所有区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极端高温呈显著上升趋势,SSP_585情景升温幅度明显更快,在2080年华南沿海区域极端高温普遍在27℃以上,海南西北部和南部沿海甚至逼近30℃,荔枝成花逆转风险增大。基准期成花难区域仅限于海南岛,未来时期将向更高纬度地区迁移,在SSP_585情景下,2080年和2100年成花难区域北扩面积最大,逼近北纬25°。【结论】未来气候情景下华南荔枝种植界限将向更高纬度地区扩张,低纬度沿海区域中晚熟荔枝成花稳定性将面临较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成花诱导 气候变化 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荔枝资源叶片结构及炭疽菌侵染后生理响应差异
16
作者 吴佶 曹学仁 +4 位作者 张蕾 林祺英 李焕苓 李芳 王家保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8-526,共9页
【目的】探究抗、感病荔枝对炭疽菌(Colletotrichum)侵染响应的差异,为病害防治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荔枝抗病资源‘海垦5’(HK5)和感病资源‘农美5号’(NM5H)叶片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HK5和NM5H的成熟叶片制作切... 【目的】探究抗、感病荔枝对炭疽菌(Colletotrichum)侵染响应的差异,为病害防治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荔枝抗病资源‘海垦5’(HK5)和感病资源‘农美5号’(NM5H)叶片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HK5和NM5H的成熟叶片制作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构差异,通过氯仿浸提法测定HK5和NM5H叶片的蜡质含量。采用炭疽菌菌饼法接种HK5和NM5H的叶片作为处理组,接种PDA培养基为对照,对接种后0、6、24 h(hours post inoculation,hpi)的HK5和NM5H叶片的发病情况使用苯胺蓝染色法染色后进行显微观察,并通过化学测定方法对叶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几丁质酶(chitinase)、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漆酶(laccase,Lac)活性变化进行测定。【结果】HK5和NM5H叶片结构基本一致,NM5H的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极显著大于HK5,HK5叶片中蜡质含量显著高于NM5H。HK5和NM5H接种后的叶片病斑在24 hpi出现差异。接种炭疽菌后,HK5叶片的PAL酶活性在6 hpi显著上升,POD的酶活性在24 hpi极显著上升;NM5H叶片中,PPO和Lac的活性在6 hpi显著上升,POD酶活性在24 hpi显著上升;两份资源叶片的Lac酶活性在6 hpi极显著上升,几丁质酶酶活性在24 hpi极显著上升。【结论】荔枝叶片的蜡质含量、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可能与其抗病性密切相关。PAL、POD、几丁质酶和Lac在抵抗炭疽病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炭疽病 叶片结构 生理变化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果皮花色苷稳定性研究
17
作者 王春兰 张丹丹 +1 位作者 蒋跃明 代庭锐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为了解荔枝果皮花色苷的稳定性,以‘糯米糍’荔枝果皮为试验材料,分离纯化得到荔枝果皮花色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鉴定荔枝果皮中的主要花色苷,并研究温度、酚类、醛类、有机酸、金属离子和抗氧化剂对荔枝果皮花色... 为了解荔枝果皮花色苷的稳定性,以‘糯米糍’荔枝果皮为试验材料,分离纯化得到荔枝果皮花色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鉴定荔枝果皮中的主要花色苷,并研究温度、酚类、醛类、有机酸、金属离子和抗氧化剂对荔枝果皮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米糍’荔枝果皮中的主要花色苷为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荔枝花色苷对热不稳定,低温有利于荔枝果皮花色苷的保存;没食子酸、香兰素、草酸、3,5-二硝基水杨酸、阿魏酸均对荔枝果皮花色苷具有辅色效应,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作用也越强;金属离子Al3+对花色苷有良好的增色和稳定作用,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化剂对荔枝花色苷虽然有明显的增色效应,但不利于花色苷稳定性的维持。研究结果可为采后荔枝果皮色泽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皮 花色苷 辅色剂 褐变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分离特性的荔枝振动器结构优化
18
作者 赵紫艳 王慰祖 +2 位作者 王艳飞 李君 冼昊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7,共9页
为了研究荔枝振动分离特性,以此为基础优化振动器结构,利用往复振动采收装置在不同振动参数下对荔枝进行振动分离试验,并采用MatLab软件分析高速相机拍摄的荔枝运动视频,获得荔枝运动参数(轨迹、速度、加速度等)。为了确定振动机构的最... 为了研究荔枝振动分离特性,以此为基础优化振动器结构,利用往复振动采收装置在不同振动参数下对荔枝进行振动分离试验,并采用MatLab软件分析高速相机拍摄的荔枝运动视频,获得荔枝运动参数(轨迹、速度、加速度等)。为了确定振动机构的最优工作参数,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处理试验数据并得到回归模型,再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振动频率、振幅和振动距离对荔枝分离特性(分离时间、碰撞次数和惯性力)的影响,对回归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振动频率为9.7 Hz、振幅为80 mm、振动距离为29.4 mm时,既能保证较短的分离时间又能减轻荔枝果实所受的机械损伤。为了基于最优工作参数对振动器进行结构优化,以采收效率高和损伤小为目标,以尺寸约束、角度约束和强度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后的振动器为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度为56 mm,连杆为127 mm,角速度为62 rad/s。经验证,优化后的振动器可以提高采收效率,减少果实所受损伤,为荔枝振动采收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振动采收 图像处理 分离特性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胁迫处理诱导荔枝应激与褐变的关系
19
作者 薛晓清 连晓蔚 +3 位作者 孙岩 肖卓霖 罗焘 吴振先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6-1396,共11页
果皮褐变是荔枝在采后贮运流通环节最显著的品质劣变特征之一,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本研究以糯米糍荔枝为材料,设置轻度失水(dehydration treatment,DT)、热激(heat-shock treatment,HT)和冷激(cold-shock treatment,CT)3种逆境胁迫处理... 果皮褐变是荔枝在采后贮运流通环节最显著的品质劣变特征之一,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本研究以糯米糍荔枝为材料,设置轻度失水(dehydration treatment,DT)、热激(heat-shock treatment,HT)和冷激(cold-shock treatment,CT)3种逆境胁迫处理,通过研究荔枝果实经胁迫处理后果皮外观、褐变指数、褐变相关生理指标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应激变化,探究不同胁迫所诱导荔枝褐变的内在差异。结果表明:3种胁迫处理后,常温下果皮褐变加剧,亮度下降,含水量降低,膜透性增加,其中DT处理组果实褐变最迅速,褐变指数第6天即达到4.99,HT和CT处理组诱导果皮褐变的速度较DT处理组慢;DT处理组荔枝完全褐变后果皮呈干黄色,脆性高,含水量最低,仅为27.76%,明显低于HT和CT处理组的45.20%和42.99%。果实呼吸速率高低处理组表现为CT>HT>DT,相对电导率高低处理组顺序则是DT>HT>CT;贮藏前期HT和CT处理组果实的PPO、POD活性受到抑制,SOD活性则在后期明显提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失水和冷激胁迫引起褐变的果皮细胞结构被破坏,内含物基本降解消失;热激胁迫的褐变果皮细胞保持结构完整,含有大量聚结的沉积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胁迫处理的荔枝果皮褐变指数均与相对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与L*、果皮含水量和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失水胁迫处理导致荔枝快速褐变,热激和冷激胁迫可以通过诱导荔枝自身应激提高果皮含水量和果实呼吸强度,抑制果皮相对电导率升高,抑制PPO和POD活性,提高贮藏后期SOD活性,从而延缓果皮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糍 胁迫应激 果皮褐变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10n的轻量化荔枝虫害小目标检测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黎祖胜 唐吉深 匡迎春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46-159,共14页
[目的/意义]荔枝虫害的精准识别有助于实施有效的防治策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荔枝虫害的识别效率,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10n的轻量化目标检测模型YOLO-LP (YOLO-Litchi Pests)。[方法]首先,优化主干网络(Backbone)的C2... [目的/意义]荔枝虫害的精准识别有助于实施有效的防治策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荔枝虫害的识别效率,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10n的轻量化目标检测模型YOLO-LP (YOLO-Litchi Pests)。[方法]首先,优化主干网络(Backbone)的C2f模块,使用全局到局部空间聚合模块(Global-to-Local Spatial Aggregation, GLSA)构建C2f_GLSA模块,实现对小目标的高效聚焦,增强目标与背景的区分能力,同时减少参数量和计算量。其次,在颈部网络(Neck)引入频率感知特征融合模块(Frequency-Aware Feature Fusion, FreqFusion),设计频域感知路径聚合网络(Frequency-Aware Path Aggregation Network, FreqPANet),有效解决目标边界模糊和偏移的问题,并进一步轻量化模型。最后,使用SCYLLA-IoU (SIoU)损失函数替代Complete-IoU (CIoU)损失函数,优化目标定位精度并加速模型训练收敛过程。为了评估模型性能,本研究在自然环境和实验室环境的四种场景中,构建自建的荔枝虫害小目标数据集并进行测试。[结果和讨论] YOLO-LP在AP_(50)、AP_(50:95)、AP-Small_(50:95)分别达到了90.9%、62.2%和59.5%,较基线模型分别提高了1.9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同时,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减少13%和17%。[结论] YOLO-LP在精度和轻量化方面表现优越,为荔枝虫害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虫害检测 多场景 小目标 YOLOv10n 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