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9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LC的枣枝粉碎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强 何磊 +3 位作者 周艳 宋龙 王治民 卢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91,共8页
针对固定式枣枝粉碎机无法根据粉碎喂入量进行适配调速,导致粉碎机械能耗大、易堵塞停机等问题,设计了以PLC为控制平台的自动控制系统,既可以通过触摸屏手动调整作业速度,又可实时检测喂入枝条的质量变化,实现自动调整作业速度。试验结... 针对固定式枣枝粉碎机无法根据粉碎喂入量进行适配调速,导致粉碎机械能耗大、易堵塞停机等问题,设计了以PLC为控制平台的自动控制系统,既可以通过触摸屏手动调整作业速度,又可实时检测喂入枝条的质量变化,实现自动调整作业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控制系统的枣枝粉碎机运行平稳,无堵塞停机现象,粉碎木屑平均合格率为91.99%,能耗较原机械降低8.6%,满足枣枝粉碎机控制系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枝 粉碎机 控制系统 PLC 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育种研究进展
2
作者 代丽 刘平 +3 位作者 王玖瑞 王永康 王立新 刘孟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枣是我国原产重要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系统总结了我国枣育种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育种成就。根据枣树育种方法、育种目标及组织化程度,将枣树育种分为自发选种、有组织选种、现代化育种3个阶段。特别是全面阐述了枣杂交... 枣是我国原产重要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系统总结了我国枣育种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育种成就。根据枣树育种方法、育种目标及组织化程度,将枣树育种分为自发选种、有组织选种、现代化育种3个阶段。特别是全面阐述了枣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新一代枣树育种技术的研究历史或背景、主要进展与成就等,并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审定、认定的枣品种。在分析育种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对枣树未来的育种目标及下一步重点要突破的技术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历史 成就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红枣热风微波耦合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贾文婷 李文绮 +2 位作者 杨慧 李自芹 金新文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9-1190,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预处理对红枣热风微波耦合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热烫、油酸乙酯结合预冻、二氧化碳浸渍3种不同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红枣热风微波耦合干燥,分析产品的干燥速率、单位能耗和营养品质及香气成分。【结果】各预... 【目的】研究不同预处理对红枣热风微波耦合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热烫、油酸乙酯结合预冻、二氧化碳浸渍3种不同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红枣热风微波耦合干燥,分析产品的干燥速率、单位能耗和营养品质及香气成分。【结果】各预处理组的干燥速率均显著提高,预处理可以提高红枣干燥速率,其中油酸乙酯结合预冻处理组干燥速率最快;各预处理组色泽a*值均增加,预处理可以提高红枣干燥产品的色泽,其中二氧化碳浸渍处理组ΔE*值最小,颜色最接近于鲜样;二氧化碳浸渍预处理组样品的VC、酚类及酮类等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并且抗氧化性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通过微观结构观测,二氧化碳浸渍预处理组内部呈多小孔状,有利于加快干燥速率,降低干燥能耗;不同预处理组间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其中热烫处理组具有较多的挥发性成分。【结论】油酸乙酯结合预冻处理组干燥速率较快,但产品品质较差,活性成分损失严重;热烫处理组具有较多的挥发性成分,但干燥速率较低。二氧化碳浸渍预处理是红枣热风微波耦合干燥较适宜的前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热风微波耦合干燥 预处理 干燥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化密植枣园小型振动采收机关键作业参数优化与试验
4
作者 马少辉 杨蕊 +4 位作者 韩新杰 任伟 王康龙 兰文庆 朱霞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8-84,175,共8页
针对新疆矮化密植枣园行距、株距和植株尺寸小导致机械化采收难的问题,旨在开发适配小型电动三轮车的振动式采收装置,并通过参数优化提升红枣机械化采收效率。基于机械振动落果机理,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枣果-果柄连接力变化规律,进而构建... 针对新疆矮化密植枣园行距、株距和植株尺寸小导致机械化采收难的问题,旨在开发适配小型电动三轮车的振动式采收装置,并通过参数优化提升红枣机械化采收效率。基于机械振动落果机理,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枣果-果柄连接力变化规律,进而构建采收机关键参数正交试验体系。采用L_(25)(5^(4))正交试验设计,对振动电机转速、偏心块质量、夹持高度和激振时长四因素进行田间试验,结合极差分析与主体间效应检验法解析了参数影响机制。试验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振动电机转速1140 r/min、偏心块质量650 g、夹持高度300 mm、激振时长9 s,在此条件下平均采收率达90.31%;各参数对采收率的影响显著性排序为夹持高度>振动电机转速>偏心块质量>激振时长。残留未振落枣果具有显著特征:果肉含水率较振落果实高6.71个百分点,果柄连接力显著高于临界分离力0.524 N。本研究建立的参数优化方法与获得的关键技术指标,为矮化密植枣园专用振动采收装备的工程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残留果特征参数可为采收时机选择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矮化密植 振动采收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矮化密植模式下小型振动采收机参数分析与试验
5
作者 马少辉 杨蕊 +3 位作者 杨凯 谢婉莹 杜凯 牛顿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1,共6页
为提高新疆矮化密植模式下红枣机械化采收率,针对矮化密植枣园枣树行距、株距、高度、树干径和冠直径小的特点,设计研制基于小型电动三轮车的振动采收机。分析振动落果条件,测量不同采收时间红枣与枣枝的连接力;对机具振动电机转速、偏... 为提高新疆矮化密植模式下红枣机械化采收率,针对矮化密植枣园枣树行距、株距、高度、树干径和冠直径小的特点,设计研制基于小型电动三轮车的振动采收机。分析振动落果条件,测量不同采收时间红枣与枣枝的连接力;对机具振动电机转速、偏心块质量、夹持高度和激振时长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与田间试验,利用极差分析法和各因素相关性主体间效应检验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当电机转速为1140 r/min,偏心块质量为650 g,夹持高度为300 mm,振动时间为9 s时,为最优组合;各因素对采收率影响显著强弱顺序依次为夹持高度、振动转速、偏心块重量和振动时长,并对最优组合进行验证试验,平均采收率为90.31%;对未振落红枣果实的含水率和连接力进行测定,平均含水率为39.21%,连接力为1~5.5 N,大于被振落红枣的含水率和连接力。为矮化密植模式红枣振动采收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采收机 振动采收 矮化密植模式 参数分析 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射频与热风联合干燥条件下枣片质热传递耦合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6
作者 王强 曹帅涛 +4 位作者 杨陈妍 臧永镇 姚雪东 董万城 黄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为了揭示射频热处理对热风干燥效果的影响机理和枣片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与热量的动态变化。先通过对单一热风干燥(HA)及施加射频热处理的热风干燥(HA+RF)质热传递过程的理论分析,推导和建立了质热传递数学模型,确立了质热传递模型求解所... 为了揭示射频热处理对热风干燥效果的影响机理和枣片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与热量的动态变化。先通过对单一热风干燥(HA)及施加射频热处理的热风干燥(HA+RF)质热传递过程的理论分析,推导和建立了质热传递数学模型,确立了质热传递模型求解所需参数的数学表征;然后利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HA和HA+RF条件下枣片的质热传递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仿真与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中心温度模拟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差6.90℃,最小为0.01℃;表面温度模拟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差1.77℃,最小相差0.30℃;HA和HA+RF枣片含水率模拟值与试验值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6、0.991,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枣片干燥均匀性的研究及射频施加机制优选提供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片 质热传递 耦合模型 射频热处理 COMS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蟠枣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7
作者 冯学梅 梁玉文 +2 位作者 黄岳 王维志 李阿波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41-43,62,共4页
蟠枣果形奇特、果个较大、酸甜适口、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大,蟠枣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20年蟠枣被引入宁夏中部干旱带栽植,果实品质表现优良。重点介绍了蟠枣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引种表现和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蟠枣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 MS的不同枣花品种活性代谢物差异分析
8
作者 冯志宏 常嘉馨 +2 位作者 陈嘉 张新宪 高振峰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4-1444,共11页
为了挖掘枣花活性代谢物,探究不同枣花品种活性代谢物的多样性及其潜在的生物活性差异,进而促进枣花的品种改良和药食两用价值开发,本研究以山西地区板枣花(BZ)、冬枣花(DZ)和壶瓶枣花(HP)三个主要栽培品种为材料,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 为了挖掘枣花活性代谢物,探究不同枣花品种活性代谢物的多样性及其潜在的生物活性差异,进而促进枣花的品种改良和药食两用价值开发,本研究以山西地区板枣花(BZ)、冬枣花(DZ)和壶瓶枣花(HP)三个主要栽培品种为材料,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枣花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枣花中共鉴定出178种代谢物,其中活性代谢物108种,占总鉴定代谢物的60.67%,以多酚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糖类、维生素和萜类化合物为主,且枣花样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依据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且P<0.05,筛选出46种具有显著差异的活性代谢物,其中26种表达上调,20种表达下调。聚类热图分析表明,不同品种枣花在活性代谢物的表达模式上呈现显著差异,其中板枣花中角鲨烯、香草酸等10种代谢物表达显著上调,而冬枣花和壶瓶枣花则各有9种特异的代谢物,如花旗松素和异槲皮素表达增强。此外,KEGG通路富集分析揭示了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苯丙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是三种枣花共有的主要代谢途径,但关键代谢物胍丁胺、4-胍基丁酸、L-谷氨酸、4-硝基苯酚在不同组间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枣花活性代谢物的深入研究及枣花资源的多元化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花 品种 代谢组学 差异活性代谢物 通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型酸枣叶茶的研制
9
作者 郭芳 王瑞 +1 位作者 冯彩平 王唯一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29-33,37,共6页
以酸枣叶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发酵茶制作方法研制发酵型酸枣叶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型酸枣叶茶制作工艺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发酵型酸枣叶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 以酸枣叶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发酵茶制作方法研制发酵型酸枣叶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型酸枣叶茶制作工艺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发酵型酸枣叶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型酸枣叶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10%,发酵剂接种量2.0%,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9 h,泡茶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发酵型酸枣叶茶外形完整呈黄褐色,茶汤清亮透明呈黄橙色,发酵香气明显,有微弱苦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叶 发酵型茶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提取液结合壳聚糖处理对冬枣贮期乙醇代谢、活性氧代谢和抗病性的影响
10
作者 冯志宏 常嘉馨 +2 位作者 高振峰 张新宪 陈嘉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1-1733,共13页
为了探究连翘提取液结合壳聚糖(FSE+CS)处理对冬枣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蒸馏水(CK)、连翘提取液(FSE)、壳聚糖(CS)、FSE+CS处理冬枣,并在温度(0±0.5)℃、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进行贮藏,每15 d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连翘提取液结合壳聚糖(FSE+CS)处理对冬枣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蒸馏水(CK)、连翘提取液(FSE)、壳聚糖(CS)、FSE+CS处理冬枣,并在温度(0±0.5)℃、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进行贮藏,每15 d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处理方法,贮藏期间FSE+CS处理在冬枣保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FSE+CS处理显著降低了冬枣贮藏期间乙醇、丙酮酸、O_(2)^(-·)、H_(2)O_(2)的积累,提高了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物酶(POD)等活性氧代谢关键酶活性,延缓了抗坏血酸、谷胱甘肽(GSH)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降低,保持了较高的ABTS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此外,FSE+CS处理还增强了苯丙烷代谢抗病相关酶活性,显著提升了总酚、总黄酮含量,并维持了较高的β-1,3葡聚糖酶(GLU)和几丁质酶(CHI)酶活。相关分析发现,贮藏期间冬枣转红指数和腐烂率与乙醇含量、乙醇脱氢酶(ADH)、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O_(2)^(-·)产生速率、H_(2)O_(2)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乙醇代谢、活性氧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负相关,说明提高冬枣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性和降低乙醇代谢水平可有效延缓其品质下降,是维持其贮藏品质的重要途径。综上,FSE+CS可作为一种新型保鲜剂用于冬枣保鲜,本研究可为延缓贮藏期间冬枣的品质劣变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活性氧代谢 抗病性 壳聚糖 连翘提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优化元学习的域自适应红枣缺陷检测
11
作者 任晶晶 郭中原 鞠剑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10,共7页
针对自动化分拣任务中不同品种特征和光照环境导致红枣缺陷表现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算法实现域自适应红枣缺陷的检测。首先收集不同品种、不同环境的红枣缺陷图像,构建跨域数据集,并通过StyleGAN3网络生成缺陷样本来改善训练样... 针对自动化分拣任务中不同品种特征和光照环境导致红枣缺陷表现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算法实现域自适应红枣缺陷的检测。首先收集不同品种、不同环境的红枣缺陷图像,构建跨域数据集,并通过StyleGAN3网络生成缺陷样本来改善训练样本不均衡情况,通过数据增强丰富测试样本的多样性。随后提出一种基于双层优化元学习的红枣域自适应缺陷检测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基学习器,双层优化策略构建元学习器,并在损失函数中添加L2正则化项以降低过拟合风险。以平均准确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基学习器和元学习器进行消融实验,并与不同类型的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无关的元学习算法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原始目标域和数据增强后的目标域数据集上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78.6%、86.5%,比模型无关的元学习算法高出6.4%和7.6%,能够快速适应不同条件下的跨域红枣缺陷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缺陷检测 域自适应 元学习 双层优化 L2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解析两种砧木嫁接灵武长枣果实品质形成的遗传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敬祖 王博涛 +3 位作者 张磊 吴凯玲 马亚平 宋丽华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18,共12页
为探究不同砧木嫁接灵武长枣果实品质形成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以酸枣和青枣为砧木的3年生嫁接灵武长枣为试验对象,测定两种嫁接灵武长枣的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利用转录组联合WGCNA分析果实品质,构建与果实纵横径和可溶性糖相关的基因模块... 为探究不同砧木嫁接灵武长枣果实品质形成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以酸枣和青枣为砧木的3年生嫁接灵武长枣为试验对象,测定两种嫁接灵武长枣的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利用转录组联合WGCNA分析果实品质,构建与果实纵横径和可溶性糖相关的基因模块,筛选调控果实品质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以青枣为砧木的嫁接灵武长枣生长势更强,但果实品质显著劣于以酸枣为砧木的嫁接灵武长枣。转录组测序结合WGCNA分析筛选到与果实品质指标高度关联的‘honeydew1’模块,获得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1 004个,其中上调基因512个、下调基因492个。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苯丙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牛胆素和亚牛磺酸代谢富集因子最大。筛选到调控糖及有机酸代谢、木质素代谢的关键差异基因FRK5、HK2、4CL、COMT、BBE等,两种砧木通过改变灵武长枣接穗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影响接穗的生长和果实品质。本研究为改良灵武长枣的生长发育状况与果实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长枣 砧木 差异基因 代谢途径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互联网媒介促进酸枣农产品“三产融合”新模式研究
13
作者 杨敏 韩宝银 +2 位作者 杨宇欣 吴永祝 张连云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125-128,133,共5页
该项目旨在利用皂苷提取技术,开发以酸枣为基础提取皂苷的睡眠产品,挖掘酸枣的潜在价值,推动酸枣产业的潜在发展,同时结合睡眠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三产融合。扩大兴义市酸枣村酸枣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为酸枣产品的市场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项目旨在利用皂苷提取技术,开发以酸枣为基础提取皂苷的睡眠产品,挖掘酸枣的潜在价值,推动酸枣产业的潜在发展,同时结合睡眠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三产融合。扩大兴义市酸枣村酸枣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为酸枣产品的市场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助力贵州酸枣产品销售,进一步促进酸枣产品走出贵州,实现在销售酸枣产品的同时与乡村振兴共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产品 贵州酸枣产品销售 乡村振兴 皂苷提取 三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枣低温贮藏期间红变规律及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一帆 何文华 +8 位作者 孙洁 杨妮 温芳 李志刚 石建春 王愈 郝晓玲 高灵芝 宋长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8,共11页
为探究枣果采后贮藏过程红变原因,该研究以半红期壶瓶枣为试材,测定枣果冷藏过程中色素物质、酚类物质以及褐变相关酶的变化并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从分子水平研究低温贮藏过程中壶瓶枣色泽变化机制。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有效延缓了枣果叶绿... 为探究枣果采后贮藏过程红变原因,该研究以半红期壶瓶枣为试材,测定枣果冷藏过程中色素物质、酚类物质以及褐变相关酶的变化并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从分子水平研究低温贮藏过程中壶瓶枣色泽变化机制。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有效延缓了枣果叶绿素、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可溶性糖的降解,减缓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上升,有效抑制了枣果转色。贮藏过程中枣果红变与果实着色物质以及褐变反应相关,通过GO(gene ontology)和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发现低温贮藏枣果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CC)和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部分,其中与枣果转色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在卟啉和叶绿素代谢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中,反式肉桂酸4-单加氧酶基因(LOC107411586、 LOC107417662)、黄酮醇合酶基因(LOC107415994)、类黄酮3’,5’-羟化酶1-like基因(LOC107403962)参与氧化还原过程,调控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查尔酮异构酶样蛋白2基因(LOC107413997)调控多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原叶绿素还原酶基因(LOC107432449)参与新陈代谢过程,与卟啉、叶绿素a合成相关,这些基因在枣果贮藏红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可为壶瓶枣采后贮藏色泽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瓶枣 低温贮藏 红变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不同倍性杂交后代花粉形态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立鑫 张强 +3 位作者 宣嘉媛 王玖瑞 刘孟军 闫芬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92,共9页
【目的】探索枣不同倍性杂交后代花粉形态特征及变异程度,比较枣不同倍性群组的花粉形态差异,为枣孢粉学倍性鉴定与种质资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二倍体冬枣(2n=24)×四倍体辰光(2n=48)杂交获得的三倍体子代(13... 【目的】探索枣不同倍性杂交后代花粉形态特征及变异程度,比较枣不同倍性群组的花粉形态差异,为枣孢粉学倍性鉴定与种质资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二倍体冬枣(2n=24)×四倍体辰光(2n=48)杂交获得的三倍体子代(13个)和二倍体子代(8个)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基于赤道轴长度、极轴长度、极赤比、花粉大小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三倍体子代花粉与二倍体子代花粉及其亲本均为N_(3)P_(4)C_(5)型单粒3沟孔类型,极面均为三角形。三倍体子代赤道轴长度和花粉大小分别为17.36μm和443.27μm^(2),与四倍体父本辰光、二倍体子代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极赤比大小排序依次为二倍体母本冬枣>二倍体子代>三倍体子代>四倍体父本辰光,花粉形状随着倍性的增加呈近圆趋势。三倍体子代外壁纹饰粗糙,大部分呈网状雕纹,极面端小部分网脊平行交叉分布;二倍体子代外壁纹饰较整齐,中部呈网状雕纹,靠近极端呈条状雕纹,亲本与子代萌发孔均出现瘤状物。在欧氏距离为5时,供试枣群体分为4类,其中父本辰光单独聚为一类,母本冬枣和多数二倍体子代聚为一类,多数三倍体子代聚为一类;21个后代群体中出现了4个花粉形态与倍性不一致的株系。【结论】枣亲本和子代花粉的萌发孔与外壁纹饰均为同一类型;三倍体子代群体花粉性状较二倍体子代群体变异程度大;赤道轴长、极赤比、花粉大小可以用于花粉形态倍性的初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性 杂交后代 花粉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改善骏枣果实品质及减轻裂果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成 王振磊 +3 位作者 张川疆 刘伟 吴翠云 林敏娟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0-1022,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BR)处理对骏枣果实裂果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0年生骏枣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BR(1、2、3 mg·L^(-1)),研究BR对骏枣裂果率、果实品质、细胞壁代谢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BR)处理对骏枣果实裂果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0年生骏枣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BR(1、2、3 mg·L^(-1)),研究BR对骏枣裂果率、果实品质、细胞壁代谢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BR处理显著降低了裂果率,各处理裂果关键期都处于白熟期,全红期为裂果高峰期。不同浓度BR处理在全红期较对照果实裂果率分别降低了6.38%、4.63%、4.48%,不同浓度BR处理提高了果实的营养品质,提高了果实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全红期的枣果皮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54%、39.07%、98.01%,SOD活性分别提高了55.32%、67.25%、71.18%,POD活性分别降低了24.66%、1.15%、32.06%,纤维素酶活性及果胶酶相较于对照降低,其中,果胶酶活性比对照分别降低了6.92%、7.75%、13.91%;BR处理对GA3和IAA含量在各时期都具有提高效果,全红期GA3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8.30%、24.70%和14.07%。IAA含量分别提高了312.12%、198.48%、457.58%,对ABA含量具有降低作用。[结论]喷施BR能有效降低骏枣裂果率,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皮抗氧化酶活性及GA3含量和IAA含量,降低纤维素酶、果胶酶活性及ABA含量,减少裂果发生。其中,1 mg·L^(-1)的油菜素内酯对骏枣防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油菜素内酯 裂果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jERF098鉴定及其提高冬枣黑斑病抗病性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暄 陈鸥 +2 位作者 王文军 刘摇 曾凯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克隆并鉴定冬枣转录因子ZjERF098明确其分子特性,验证ZjERF098瞬时过表达对枣果实黑斑病的抑制效果,为枣果实抗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对ZjERF098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同源序列比对、结构域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克隆并鉴定冬枣转录因子ZjERF098明确其分子特性,验证ZjERF098瞬时过表达对枣果实黑斑病的抑制效果,为枣果实抗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对ZjERF098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同源序列比对、结构域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克隆并构建了pEAQ-ZjERF098等多个重组载体,在烟草上进行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活性分析,在冬枣果实上进行瞬时过表达。结果显示,ZjERF098的开放阅读框包含426个碱基对,编码141个氨基酸,与拟南芥中的AtERF098序列相似度最高,同属于ERF转录因子亚家族,只有1个AP2结构域,不含信号肽与跨膜结构域。启动子区域含有与植物防御反应相关的脱落酸响应元件、茉莉酸响应元件等响应元件。ZjERF098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上,同时在细胞质膜也有GFP荧光信号。同时,ZjERF098瞬时过表达能够增强枣果实对黑斑病的抗病性,显著降低枣果实的发病率与病斑直径,表明ZjERF098是在枣果实对黑斑病抗病性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ZjERF098 链格孢菌 黑斑病 基因克隆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枣裂果多糖咀嚼片配方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河麟 郭河燕 +5 位作者 石玉琴 辛镇忠 王翔 杨佳丽 王腾飞 王愈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8,共12页
为优选壶瓶枣裂果多糖咀嚼片最佳配方并提高裂果枣中功能活性物质的利用,以水提醇沉法得到的壶瓶枣裂果多糖和益生菌菌株粉作为主要原料,并加入甜味剂和压片辅助材料,制作一款壶瓶枣裂果多糖咀嚼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主成分分析试验... 为优选壶瓶枣裂果多糖咀嚼片最佳配方并提高裂果枣中功能活性物质的利用,以水提醇沉法得到的壶瓶枣裂果多糖和益生菌菌株粉作为主要原料,并加入甜味剂和压片辅助材料,制作一款壶瓶枣裂果多糖咀嚼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主成分分析试验优化其配方,并对其理化指标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壶瓶枣裂果多糖咀嚼片最优配方为:益生菌菌株粉添加量20%,多糖添加量23%,微晶纤维素添加量17%,木糖醇添加量15%,硬脂酸镁添加量1.5%。其规范化得分为0.914,与预测值0.911相近。4.0 mg/mL的多糖咀嚼片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1.11%±0.24%,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37.29%±0.46%。以最优配方制备的咀嚼片外观整洁、组织紧密、口感及色泽较佳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为裂果枣功能活性物质的深度挖掘及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瓶枣裂果 多糖咀嚼片 益生菌 配方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枣品种裂果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伟 王建宇 +1 位作者 王振磊 林敏娟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0-852,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裂果性枣品种不同时期果实浸水裂果率、细胞壁物质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为枣裂果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极易裂果品种伏脆蜜和极抗裂果品种大荔知枣为试材,对果实浸水裂果率、果皮细胞壁组分及相关降... 【目的】探究不同裂果性枣品种不同时期果实浸水裂果率、细胞壁物质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为枣裂果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极易裂果品种伏脆蜜和极抗裂果品种大荔知枣为试材,对果实浸水裂果率、果皮细胞壁组分及相关降解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抗裂果品种果实浸水后裂果开始出现的时间晚于易裂果品种,脆熟期果实对水分反应更敏感。在果实近成熟期,抗裂果品种果肉中离子结合果胶、共价结合果胶、纤维素含量减少,而易裂果品种果肉中离子结合果胶、共价结合果胶含量增加;抗裂果品种果皮中共价结合果胶、半纤维素含量高于易裂果品种。在果实半红期,抗裂果品种果皮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活性高于易裂果品种,抗裂果品种果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抗裂果品种果肉中PG活性、CA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纤维素酶活性高于易裂果品种,PPO活性极显著低于易裂果品种。【结论】半红期和全红期果实对水分反应敏感,浸水条件下裂果出现越早的品种后期裂果率越高。在裂果敏感期(半红期),大荔知枣表现为果皮中共价结合果胶、半纤维素含量高,果肉中离子结合果胶、共价结合果胶、纤维素含量高。果皮和果肉中PG、纤维素酶和CAT活性高的品种抗裂果能力强;果皮中PG、纤维素酶活性越低、PPO和CAT活性越高的品种抗裂果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 细胞壁结构物质 细胞壁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生物保鲜剂对冬枣采后链格孢菌的抑菌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云芳 冯志宏 +2 位作者 张新宪 高振峰 贾艳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4,共9页
为了探究连翘生物保鲜剂对冬枣采后链格孢菌的抗菌活性及其机制,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同时结合连翘生物保鲜剂对链格孢菌... 为了探究连翘生物保鲜剂对冬枣采后链格孢菌的抗菌活性及其机制,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同时结合连翘生物保鲜剂对链格孢菌细胞成分的释放、细胞膜通透性、胞内酶活力及菌丝形态等的影响,进一步阐明连翘生物保鲜剂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连翘生物保鲜剂对链格孢菌的MIC是25 mg/L,MBC是100 mg/L;经100 mg/L连翘生物保鲜剂处理后,增强了链格孢菌细胞膜通透性,导致核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不仅抑制了链格孢菌Na^(+)/K^(+)-ATPase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力,使其活力分别降低了0.58倍、1.8倍;而且显著降低了麦角甾醇的含量和呼吸抑制率。综上所述,连翘生物保鲜剂对链格孢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通过破坏链格孢菌细胞膜结构、改变膜通透性、干扰能量代谢等途径发挥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生物保鲜剂 冬枣 链格孢菌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