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77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1
作者 祁永斌 王林友 +2 位作者 吕向朝 蒋根水 张浩迪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38-842,共5页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77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种业集团合作选育的中熟三系籼粳杂交稻组合,以长粒粳型不育系浙杭K68A(浙75A)为母本、广亲和偏籼型恢复系浙恢F27...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77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种业集团合作选育的中熟三系籼粳杂交稻组合,以长粒粳型不育系浙杭K68A(浙75A)为母本、广亲和偏籼型恢复系浙恢F27为父本配组而成,202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浙审稻2024017)。浙优77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浙江省及周边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本文对浙优77的选育、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优77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震联合的辫状河沉积微相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锦77井区为例
2
作者 李宏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7,共17页
为了弄清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杭锦旗锦77井区下石盒子组1段(简称盒1段)层序沉积特征,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研究岩石相测井曲线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结合不同结构砂体地球物理正演结果,总结了盒1段沉积微相、测井相和地震相三相综... 为了弄清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杭锦旗锦77井区下石盒子组1段(简称盒1段)层序沉积特征,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研究岩石相测井曲线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结合不同结构砂体地球物理正演结果,总结了盒1段沉积微相、测井相和地震相三相综合响应模式,划分了下石盒子组及其上、下地层各级层序界面,研究了内部沉积微相特征;利用地球物理属性地层切片技术,井-震结合、互为约束,确定了H1-2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下石盒子组高频层序格架及砂体分布,将盒1段划分为4个小层。砂体主要分布在H1-1—H1-3小层,每个小层厚15~20 m。②综合盒1段岩性、沉积构造、沉积相标志、垂向组合和砂体分布特征,认为主要为低可容纳空间、物源供给充分、河道不固定的游荡性辫状河沉积,心滩、河道充填和泛滥平原是最主要的三种沉积微相。主要目的层H1-2小层发育近南北向条带状展布的辫状河道3~4条,宽度介于1~8 km,北部河道是心滩微相发育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层序 井-震结合 地球物理正演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H1-2小层 77井区 东胜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MsTIFY77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3
作者 张岩 陈崎 +3 位作者 代蕊 李建伟 边林 张志强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9-727,共9页
TIFY家族蛋白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该家族蛋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TIFY结构域,通过参与植物内部的多种信号途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以及防御机制进行调节。本研究从‘草原4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中克隆得... TIFY家族蛋白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该家族蛋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TIFY结构域,通过参与植物内部的多种信号途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以及防御机制进行调节。本研究从‘草原4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中克隆得到MsTIFY77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以及表达模式分析,探究MsTIFY77基因在胁迫应答中的功能。结果发现,该基因全长1101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367个氨基酸,含有TIFY和CCT-2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MsTIFY77蛋白为不稳定蛋白,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紫花苜蓿MsTIFY77蛋白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豌豆(Pisum sativum),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毛苕子(Vicia villosa),鹰嘴豆(Cicer arietinum)和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的TIFY蛋白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预测MsTIFY77蛋白定位于细胞核。qRT-PCR结果显示,低温和干旱胁迫诱导该基因的表达,而脱落酸胁迫对该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MsTIFY77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TIFY77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浙优77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4
作者 沈建勋 祁永斌 +4 位作者 王林友 陈明祥 吕向朝 张浩迪 黄惠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09-312,共4页
浙优77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转色好等特点,202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 浙优77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转色好等特点,202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为加速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77的推广,提高新品种制种产量,文章介绍了浙优77的亲本特性及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优77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 高产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N77频段的高优值S_(0)兰姆波声表面波谐振器仿真与制备
5
作者 蔡乔 帅垚 +3 位作者 彭斌 吴传贵 潘忻强 张万里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4,共6页
N77频段对声表面波滤波器提出了大带宽、低损耗等要求,但使用低声速声学模态以及单层功能层衬底结构的谐振器无法同时实现高频、宽带的目标,因此提出了基于X-37°Y铌酸锂薄膜与SiO_(2)/Ta_(2)O_(5)布喇格反射层设计,并制备了固态装... N77频段对声表面波滤波器提出了大带宽、低损耗等要求,但使用低声速声学模态以及单层功能层衬底结构的谐振器无法同时实现高频、宽带的目标,因此提出了基于X-37°Y铌酸锂薄膜与SiO_(2)/Ta_(2)O_(5)布喇格反射层设计,并制备了固态装配型的声表面波谐振器。首先确定谐振器的工作模态为高相速度S_(0)兰姆波,通过仿真各层薄膜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谐振器中各层薄膜材料的厚度;然后基于该器件结构参数,针对N77频段制备了一组电极周期为1.40~1.86μm的谐振器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仿真基本一致,实测谐振器具有大机电耦合系数(k^(2)>22%)和高品质因子(Q_(max)>900)的特性,且优值因子超过200,性能优于采用同种声学模式的其他谐振器,有望应用于N77等5G频段的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_(0)兰姆波 声表面波谐振器 布喇格反射层 N77频段 高优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稻扬籼优77的选育与应用
6
作者 段圣省 薛莲 +8 位作者 余启芝 董华林 李爱宏 殷得所 李忠正 王红波 孙阳 郭英 徐得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5-28,共4页
扬籼优7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洪山实验室、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不育系扬籼9A与恢复系HD37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熟偏迟籼型杂交中稻品种,具有高产稳... 扬籼优7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洪山实验室、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不育系扬籼9A与恢复系HD37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熟偏迟籼型杂交中稻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综合抗性好等显著特点,于202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籼稻 扬籼优77 高产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割胶季节橡胶树云研77-2和云研77-4的胶乳成分和生胶性能比较
7
作者 祁龙 岩利 +2 位作者 崔祥华 徐杉 张桂梅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7-92,共6页
开展云研77-2和77-4在常规季节割胶和冬旱季割胶的对比试验,探讨两个橡胶品种在两个割胶时期的橡胶性能变化,为橡胶树冬旱季割胶制度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常规季节割胶和冬旱季割胶,云研77-2和云研77-4的胶乳干胶含量、生胶... 开展云研77-2和77-4在常规季节割胶和冬旱季割胶的对比试验,探讨两个橡胶品种在两个割胶时期的橡胶性能变化,为橡胶树冬旱季割胶制度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常规季节割胶和冬旱季割胶,云研77-2和云研77-4的胶乳干胶含量、生胶性能均随割胶月份而变化,并且变化的趋势相似。常规季节割胶的干胶含量随月份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生胶的灰分含量和氮含量随月份逐渐增大,生胶的塑性初值(P0)和门尼黏度随月份上下起伏变化;冬旱季割胶的胶乳干胶含量先降低后回升,生胶的灰分含量和氮含量先增大后减小,P0和门尼黏度先减小后增大。常规季节割胶的重均分子量随月份波动式下降,冬旱季割胶则没有规律。橡胶性能随割胶月份变化,但总体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云研77-2 云研77-4 生胶性能 割胶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多抗玉米品种中垦玉77的选育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晓丽 郑富国 +4 位作者 马玖军 王炳煜 朱嘉 王正乾 宋维周 《中国种业》 2025年第4期138-139,144,共3页
中垦玉77是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在海南乐东以LKM1505为母本、LKF64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202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22236号。该品种抗旱、产量稳定,中抗灰斑病、大斑病与南方... 中垦玉77是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在海南乐东以LKM1505为母本、LKF64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202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22236号。该品种抗旱、产量稳定,中抗灰斑病、大斑病与南方锈病(MR),抗禾谷镰孢穗腐病(R),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200m以上的玉米生产区种植,生育期123d,适宜种植密度为5.7万~6.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中垦玉77 品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漯麦7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9
作者 望俊森 赵永涛 +4 位作者 张中州 袁谦 甄士聪 张重阳 田苗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169-171,共3页
漯麦77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以L2111作母本、漯麦18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高产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产量三要素协调、冬季抗寒性好、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2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 漯麦77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以L2111作母本、漯麦18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高产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产量三要素协调、冬季抗寒性好、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2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总结了该品种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漯麦77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美味鲜食玉米新品种彩虹77
10
作者 姜原 周云德 +1 位作者 郑涛 贾志明 《长江蔬菜》 2025年第7期28-29,共2页
彩虹77是由连云港农业科学院选育,扬州帮达种业有限公司买断品种权的早熟彩甜糯鲜食玉米品种,甜糯比为1∶3。该品种以JN628为母本,以LN28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具有矮秆、品质佳、抗性强的特点。适宜在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 彩虹77是由连云港农业科学院选育,扬州帮达种业有限公司买断品种权的早熟彩甜糯鲜食玉米品种,甜糯比为1∶3。该品种以JN628为母本,以LN28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具有矮秆、品质佳、抗性强的特点。适宜在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东南鲜食玉米区种植。出苗至鲜穗采收约78天,株高191 cm,穗位高77 cm,果穗筒形,鲜出籽率69.7%。经鉴定,彩虹77高抗瘤黑粉病、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纹枯病等,品质评分88.5分,为东南区鲜食玉米组最高分。在2020-2021年区域试验种,平均667 m^(2)产量为699 kg,略低于对照。栽培上需注意隔离、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77 彩甜糯玉米 抗病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Nur77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黎芳 李小玲 +3 位作者 韩谊 周娇 覃春艳 蒋玉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7-904,共8页
目的:探讨Nur77对肺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百色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肺腺癌及癌旁组织5例,免疫荧光法检测Nur77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Nur77相关基因通路;体外培养人支气... 目的:探讨Nur77对肺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百色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肺腺癌及癌旁组织5例,免疫荧光法检测Nur77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Nur77相关基因通路;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和人肺癌A549两株细胞系,分别记为BEAS-2B组和A549组。RT-qPCR检测两组细胞Nur77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ur77、LC3、PI3K、p-PI3K、AKT、p-AKT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Nur77的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将A549细胞分为si-NC组、si-Nur77组及Con组,si-NC组及si-Nur77组分别转染si-NC、si-Nur77,Con组未进行转染处理。RT-qPCR检测si-NC、si-Nur77组细胞Nur7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ur77、LC3、PI3K、p-PI3K、AKT、p-AKT、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肺腺癌组织Nur77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ur77与PI3K/AKT信号通路存在相关性;A549细胞Nur7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BEAS-2B细胞(P<0.001),A549细胞LC3Ⅱ/LC3Ⅰ比值、p-AKT/AKT比值均高于BEAS-2B细胞(P<0.05),A549细胞p-PI3K/PI3K比值高于BEAS-2B细胞(P<0.01);si-Nur77组Bcl-2表达低于si-NC组(P<0.05),si-Nur77组Caspase-3、Bax、LC3Ⅱ/LC3Ⅰ比值高于si-NC组(P<0.01),而p-AKT/AK、p-PI3K/PI3K在si-Nur77组低于si-NC组(P<0.05),si-Nur77组细胞凋亡率高于si-NC组(P<0.05)。结论:下调Nur77可促进肺腺癌细胞自噬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77 肺腺癌 PI3K/AKT信号通路 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粒香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松雅77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孝武 闵军 +7 位作者 盛新年 李小湘 刘利成 刘文强 董铮 郭梁 陈祖武 胡敏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松雅77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以玉针香辐射后代M37为母本、象牙香占为父本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长粒型香稻品种。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宜、株型紧凑、株高适中、米质优良、丰产稳产的特征特性,于202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松雅77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以玉针香辐射后代M37为母本、象牙香占为父本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长粒型香稻品种。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宜、株型紧凑、株高适中、米质优良、丰产稳产的特征特性,于202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松雅7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重要等位基因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香稻 长粒 松雅7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和Si含量对重载铁路用75 kg·m^(-1)U77MnCrH钢轨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金纪勇 王冬 +3 位作者 于海鑫 桂林 张瑜 刘丰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共9页
为开发适应重载铁路用高强韧、高硬度耐磨钢轨,按照C-Si-Mn-Cr成分设计体系进行U77MnCrH钢轨钢的成分设计和中试试验;基于中试试验的组织性能,筛选出组织性能较好的试验钢进行75 kg·m^(-1)U77MnCrH钢轨试制试验;使用金相显微镜、... 为开发适应重载铁路用高强韧、高硬度耐磨钢轨,按照C-Si-Mn-Cr成分设计体系进行U77MnCrH钢轨钢的成分设计和中试试验;基于中试试验的组织性能,筛选出组织性能较好的试验钢进行75 kg·m^(-1)U77MnCrH钢轨试制试验;使用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及硬度计对75 kg·m^(-1)U77MnCrH钢轨试样进行组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由0.26%增加到0.38%,钢轨钢试样中珠光体片层间距由165 nm减小到146 nm,抗拉强度和硬度均有提高,屈服强度R_(p0.2)与断后伸长率均有降低;随着Si含量由0.25%增加到0.45%,珠光体片层间距由165 nm减小到132 nm,断后伸长率和硬度均有提高,屈服强度R_(p0.2)明显增加,抗拉强度变化不大;0.45%的Si配合0.26%的Cr获得的钢轨珠光体更加均匀细小,片层间距分布更加均匀,力学性能与硬度匹配更好,抗拉强度达到1258 MPa,屈服强度R_(p0.2)达到845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13.0%,轨头顶面硬度达384 HBW,横断面硬度介于36.2~38.8 HRC。75 kg·m^(-1)U77MnCrH钢轨的各项指标对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75 kg·m^(-1)U77MnCrH钢轨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万能拉伸试验机 珠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n-B联合伊马替尼通过Nur77/Pim-1/Drp1信号通路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宫宇心 杨卓婧 +1 位作者 曹济民 刘慧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8-1084,共7页
目的:探讨Nur77特异性激动剂Csn-B联合伊马替尼通过促进Nur77的表达发挥抗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并探讨其信号通路的潜在作用。方法:首先应用CCK-8、Transwell法分别检测单独Csn-B、伊马替尼以及两者联合对K562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Nur77特异性激动剂Csn-B联合伊马替尼通过促进Nur77的表达发挥抗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并探讨其信号通路的潜在作用。方法:首先应用CCK-8、Transwell法分别检测单独Csn-B、伊马替尼以及两者联合对K562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sn-B、伊马替尼以及两者联合处理K56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K56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Nur77、Pim-1、Drp1、p-Drp1 S616、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变化;最后再分别检测Csn-B、伊马替尼以及两者联合处理K562细胞活性氧的表达水平。结果:在GSE43754数据集中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ur77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下降(P<0.001)。Csn-B联合伊马替尼可以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P<0.001),诱导K562细胞凋亡(P<0.001)。Csn-B可以促进K562细胞中Nur77的表达,且与伊马替尼联合应用后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伊马替尼的敏感性。Csn-B与伊马替尼联合处理较单药处理更能显著增强K562细胞内及线粒体内的ROS水平(均P<0.001)。结论:Csn-B联合伊马替尼可通过Nur77/Pim-1/Drp1通路增强细胞活性氧的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伊马替尼耐药 Csn-B Nur77 线粒体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7号’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任志强 杨慧珍 +1 位作者 肖建红 卜华虎 《农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6-19,共4页
为了选育高产、抗旱、抗倒伏、抗病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采用传统育种方法与分子技术结合,利用美国玉米优良种质,以L3115作母本,以L0367作父本选育出‘晋单77号’玉米杂交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为了选育高产、抗旱、抗倒伏、抗病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采用传统育种方法与分子技术结合,利用美国玉米优良种质,以L3115作母本,以L0367作父本选育出‘晋单77号’玉米杂交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单77号’具有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4.45%,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1400 kg/hm^2。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生产中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晋单77号’ 选育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晚交人工制恢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汕优77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家团 谢华安 +6 位作者 姜兆华 张受刚 林美娟 张建新 杨学 罗家密 黄显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强恢早熟水稻恢复系“明恢77”配制的早熟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具有优势强,高产,抗稻瘟病,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容易制种,米质较好等特点。该组合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威优64增产8%。在湖南、广东、广西、江西、... 强恢早熟水稻恢复系“明恢77”配制的早熟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具有优势强,高产,抗稻瘟病,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容易制种,米质较好等特点。该组合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威优64增产8%。在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累计推广143.53万hm2,累计增产粮食10.09亿kg。近年来,年推广面积33.33万hm2以上,成为我国南方稻区早熟杂交水稻主栽组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系 明恢77 汕优77 杂交水稻 人工制恢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红’/‘77-34’/山定子砧穗组合的苹果树体结构、果实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宏建 王宏 +4 位作者 刘志 于年文 宋哲 张秀美 里程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6,共11页
【目的】掌握高纺锤形‘岳阳红’/‘77-34’/山定子苹果幼树至结果树树体结构参数、枝类组成比例、产量、果实品质形成的动态规律,为该自主知识产权良种良砧组合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定子作基砧、分别嫁接‘77-34... 【目的】掌握高纺锤形‘岳阳红’/‘77-34’/山定子苹果幼树至结果树树体结构参数、枝类组成比例、产量、果实品质形成的动态规律,为该自主知识产权良种良砧组合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定子作基砧、分别嫁接‘77-34’和‘GM256’矮化中间砧并嫁接‘岳阳红’苹果品种为试材,调查2种砧穗组合树体在栽植后第2~7 a(年)的树体生长量、枝类比例、产量、果实品质的年生长动态变化。【结果】‘77-34’和‘GM256’中间砧对‘岳阳红’苹果树体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2010—2016年‘77-34’中间砧树高、冠径、覆盖率和主枝数量增长速率高于‘GM256’中间砧;‘77-34’中间砧品种/矮化砧木干周粗度比值高于‘GM256’中间砧。与‘GM256’中间砧相比,‘77-34’中间砧总枝量增长速度高于‘GM256’中间砧,2015年(7 a生)‘77-34’中间砧总枝量与2016年(8 a生)‘GM256’中间砧总枝量相近;2种砧穗组合苹果树均在2012年开始结果,‘77-34’中间砧连续5 a的产量均高于‘GM256’中间砧,不同冠层高度内果实品质存在差异,上层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固酸比、色差值等指标优于下层,相同冠层高度内,‘77-34’中间砧单果质量、硬度、固酸比、色差值等指标高于‘GM256’中间砧。【结论】‘77-34’中间砧致矮性弱于‘GM256’中间砧,总枝量和短枝比例高于‘GM256’中间砧,早果性与‘GM256’中间砧相当,但丰产性和果品质量优于‘GM256’中间砧。综合各性状指标,认为高纺锤形‘岳阳红’/‘77-34’/山定子砧穗组合综合表现优于‘岳阳红’/‘GM256’/山定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岳阳红’ '77-34’ 矮化中间砧 枝类组成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熟芽豆新品种黑科77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德志 闫洪睿 +4 位作者 张雷 鹿文成 梁吉利 闫晓飞 贾鸿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9-284,共6页
黑科7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运用快中子辐射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相结合选育而成,在适应生态区出苗至成熟100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00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生长习性,株高70 cm左右,强分枝,百粒重9 g左右,产芽率高。两年... 黑科7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运用快中子辐射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相结合选育而成,在适应生态区出苗至成熟100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00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生长习性,株高70 cm左右,强分枝,百粒重9 g左右,产芽率高。两年品质分析平均结果为蛋白含量42.97%,脂肪含量16.71%。三年抗病鉴定结果为中抗灰斑病。适合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下限及六积温带上限种植。通过遗传系谱分析,黑科77号细胞质基因组成来源于克山白眉,通过紫花四号、丰收1号、黑河54、黑河4号、黑河9号完成传递。黑科77号细胞核基因来源自3份外国外优异种质,分别是日本的十胜长叶、俄罗斯的优比列和Minmax;5份东北地区的骨干材料分别是克山白眉、蓑衣领、四粒荚、元宝株和紫花四号。黑科77的圆叶、小粒优异基因来自于父本Minmax。黑科77号的产芽比极显著高于东农690和黑河43,适用于豆芽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科77 遗传背景 选育 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品种京福8优77的选育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洪飞 林强 +6 位作者 段斌莉 郑苹立 张丹 黄庭旭 翁国华 郑秀平 周天理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949-954,共6页
京福8优77(京福8A/明恢7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早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产量高、稻瘟病抗性较好以及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 京福8优77(京福8A/明恢7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早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产量高、稻瘟病抗性较好以及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03)。本文介绍京福8优77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京福8优77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77区块气藏评价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宏 毛美丽 +2 位作者 范萍 王继平 李建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27,105,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力气层下二叠统山西组山2段、山1段以及下石盒子组盒8段属于砂岩岩性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且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气田规模开发存在较大难度。为此,在勘探程度较低的新区块规模开发前期,开展...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力气层下二叠统山西组山2段、山1段以及下石盒子组盒8段属于砂岩岩性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且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气田规模开发存在较大难度。为此,在勘探程度较低的新区块规模开发前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工作,寻找含气相对富集区就显得尤为重要。苏77区块在开发前期针对区块面临的地震测网稀、井控程度低、区块内尚未提交任何级别储量、局部存在富水区、单井产能不落实、区块地质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等主要问题,开展了地震、评价井及开发试验等方面的开发评价工作。采用"地震—地质相结合"的技术思路,通过二维地震测线控制,结合评价井钻探及沉积相、成岩作用、储层综合评价研究成果,评价河道发育带,预测有效储层分布,进而筛选出含气富集区。2010—2011年在筛选的含气富集区内集中进行产能建设,完钻开发井Ⅰ+Ⅱ类井比例大幅度提高,开发效果良好。该区块开发实践表明所运用的开发前期评价技术行之有效,值得同类型气藏开发评价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77区块 岩性气藏 地震勘探 储集层 开发评价 富集区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