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6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营养素对红阳猕猴桃果实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龚弘娟 蒋桥生 +5 位作者 叶开玉 李洁维 莫权辉 刘平平 王发明 齐贝贝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5,共5页
为了研发适合在广西推广应用的红心猕猴桃富硒栽培技术,以5年生红阳猕猴桃植株为研究对象,选取真希、绿维康和土伯·硒之源3种含硒植物营养素,开展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硒营养素可有效提高红阳猕猴桃果肉中的硒含量,真希... 为了研发适合在广西推广应用的红心猕猴桃富硒栽培技术,以5年生红阳猕猴桃植株为研究对象,选取真希、绿维康和土伯·硒之源3种含硒植物营养素,开展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硒营养素可有效提高红阳猕猴桃果肉中的硒含量,真希150倍液、300倍液和绿维康500倍液处理果肉中总硒含量分别为0.015、0.018和0.041 mg/kg,均高于对照(0.0088 mg/kg),达到了广西富硒水果含量标准(0.01~0.10 mg/kg)。硒之源500倍液和1000倍液处理,果肉中总硒含量超标,分别为0.36 mg/kg和0.28 mg/kg,树体表现出叶缘焦枯甚至落叶等中毒症状。果肉中的硒主要是有机硒,未检测到无机硒,检测的3种有机硒中以硒代蛋氨酸含量最高。真希和硒之源处理均可降低果实酸含量,提高果实维生素C、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以真希150倍液处理和硒之源500倍液和1000倍液处理对果实品质提升效果最显著;绿维康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合各个检测指标,真希15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果实维生素C含量为87.0 mg/100 g,总糖含量8.79%,酸含量0.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叶面喷施 硒营养素 果实硒含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与果皮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陶俊杰 陈双双 +5 位作者 钟文奇 伍梦婷 黄丽红 黄怡倩 徐艺 黄春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的处理组合,对金奉猕猴桃幼果进行浸果或叶面喷施处理,检测处理后的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果实解剖结构和果皮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的纵径和单果质量,且对果实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100 mg·L^(-1)GA_(3)+5 g·L^(-1)CaCl_(2)处理组合的果实品质最佳,但对果皮厚度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外果皮厚度。其中,25 mg·L^(-1)NAA叶面喷施处理、25 mg·L^(-1)和50 mg·L^(-1)6-BA浸果处理对金奉猕猴桃外果皮增厚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和果皮厚度的影响,以及操作技术的简单易行,确定25 mg·L^(-1)NAA叶面喷施为最佳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奉猕猴桃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果皮厚度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架型的起源、发展和展望
3
作者 王涛 张计育 +2 位作者 张利英 王刚 宣继萍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猕猴桃起源于我国,但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和发展却主要开始于新西兰。目前我国猕猴桃的栽培面积和产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整体的栽培技术还有待提高。树形是猕猴桃生产中的重要因素,而架型是支撑猕猴桃树形的基础。本文详细追溯了猕猴... 猕猴桃起源于我国,但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和发展却主要开始于新西兰。目前我国猕猴桃的栽培面积和产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整体的栽培技术还有待提高。树形是猕猴桃生产中的重要因素,而架型是支撑猕猴桃树形的基础。本文详细追溯了猕猴桃架型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讨论了各种架型特点以及对猕猴桃生产的主要影响,并对猕猴桃架型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型 树形 猕猴桃 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良1号猕猴桃贮藏过程中糖酸含量估测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刘丽 杨天意 +4 位作者 董聪颖 石彩云 司鹏 魏志峰 高登涛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6,共11页
【目的】针对传统化学方法测定猕猴桃品质存在工序复杂、费时费力、需破坏性检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高效无损检测方法。【方法】以110个米良1号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Miliang-1’)样本为研究对象,利... 【目的】针对传统化学方法测定猕猴桃品质存在工序复杂、费时费力、需破坏性检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高效无损检测方法。【方法】以110个米良1号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Miliang-1’)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仪采集不同贮藏时间果实的高光谱反射光谱。利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法(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 sampling,SPXY)将猕猴桃样本按照8∶3的数量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统一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比分析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1st-D)、二阶导数(2nd-D)、平滑算法(SG)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随机蛙跳(random frog,RF)对猕猴桃高光谱特征波长进行筛选,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算法,组合构建猕猴桃品质的回归预测模型。【结果】在组合模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最优模型为1st-D+GA-BP,R^(2)为0.903,RMSE为1.731;可滴定酸含量的最优模型为1st-D+GA-BP,R^(2)为0.857,RMSE为0.225。【结论】应用高光谱技术对米良1号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进行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无损检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高光谱 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可滴定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受性酵母的筛选及其在猕猴桃果酒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陈静 黄义芬 +2 位作者 左勇 唐远谋 张晶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5,共6页
筛选耐糖、耐酸酵母菌株,将其应用于猕猴桃果酒酿造过程中,探究不同菌株对猕猴桃果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有机酸含量和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6株非酿酒酵母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 筛选耐糖、耐酸酵母菌株,将其应用于猕猴桃果酒酿造过程中,探究不同菌株对猕猴桃果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有机酸含量和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6株非酿酒酵母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Meyerozyma caribbica)、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对比分析不同酵母菌株发酵产品的理化特性、香气特征,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酵母菌株发酵的果酒不仅可以降低总酸含量,而且能提高抗氧化活性,对果酒品质的提升有益。库德毕赤酵母、鲁氏接合酵母、有孢汉逊酵母单菌发酵可以显著增加猕猴桃果酒香气物质的层次和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筛选 猕猴桃果酒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对贵州“贵长”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张友贤 冯诚 +2 位作者 王鹏 李方昊 田泓稆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6,共6页
为探究节水灌溉对贵州“贵长”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滴灌,在猕猴桃果树全生育期实施对照处理(CK):不灌水;微灌处理(T1):灌水量为25%;中灌处理(T2):灌水量为50%;湿灌处理(T3):灌水量为75%;充灌处理(T4):灌水量为100%,共计5个处理... 为探究节水灌溉对贵州“贵长”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滴灌,在猕猴桃果树全生育期实施对照处理(CK):不灌水;微灌处理(T1):灌水量为25%;中灌处理(T2):灌水量为50%;湿灌处理(T3):灌水量为75%;充灌处理(T4):灌水量为100%,共计5个处理,观测不同灌水量对猕猴桃果实数量、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提高,猕猴桃单果质量、产量及品质呈上升趋势,达到一定范围后,上升趋势逐渐减弱。适当增加灌水量可提高猕猴桃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和提高糖酸比,对改善猕猴桃内在品质及口感有一定作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猕猴桃果实数量、总产量、干物质、果实品质均随灌水量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当总灌水量为105 mm(T3),每次灌水17.5 mm,全生育期共灌水6次时,猕猴桃单株果实数量、总产量、干物质率、果实品质等指标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 灌溉 “贵长”猕猴桃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生长素响应基因AcIAA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苏丽艳 党祎晗 +1 位作者 张九东 李琦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6-701,共6页
为了初步研究猕猴桃生长素诱导基因AcIAA9编码蛋白结构及其在猕猴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以‘红阳’猕猴桃为材料,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AcIAA9基因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152bp,编码383个氨基酸,疏水系数为-0.539,具有较高的亲水性氨基酸比例... 为了初步研究猕猴桃生长素诱导基因AcIAA9编码蛋白结构及其在猕猴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以‘红阳’猕猴桃为材料,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AcIAA9基因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152bp,编码383个氨基酸,疏水系数为-0.539,具有较高的亲水性氨基酸比例,可知AcIAA9蛋白为亲水性蛋白;预测其分子质量为41.04ku,等电点为8.45,不稳定系数为57.31;此外,AcIAA9蛋白具有Aux/IAA家族蛋白典型结构域和保守序列;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AcIAA9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进化分析表明,猕猴桃AcIAA9基因与茶树CsIAA9基因同源性最高,与葡萄VvIAA9基因位于同一进化分支。该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多样化的顺时作用元件,除参与调控真核基因转录的TATA框、CAAT框等基本元件外,还具有多种逆境胁迫响应因素,如厌氧胁迫、干旱胁迫等。Real-timeqPCR结果显示,AcIAA9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而花中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生长素 AcIAA9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LA对猕猴桃叶片生理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蔡金术 卜范文 +2 位作者 徐海 何飞艳 汪良驹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3-1009,共7页
[目的]研究外源ALA对猕猴桃叶片生理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3个猕猴桃品种和2个品系为试材,叶面喷施10mg·L^(-1)外源ALA溶液,测定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酶(SOD)活性、丙二... [目的]研究外源ALA对猕猴桃叶片生理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3个猕猴桃品种和2个品系为试材,叶面喷施10mg·L^(-1)外源ALA溶液,测定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等指标。[结果]外源ALA处理促进了楚红和丰硕两个猕猴桃品种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增加,以楚红增幅最大,而丰悦的响应不显著。楚红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丰悦和丰硕与对照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叶片POD活性都高于对照,其中,丰悦和丰硕p<0.01,但楚红p>0.01。3个品种的叶片SOD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MDA含量与对照差异极显著。丰硕对ALA处理的响应在POD和SOD活性以及MDA含量这3个指标上表现最为明显。各品种平均单果质量均有提高,除楚红外,其余品种均显著高于对照。除楚红外,各品种(系)果形指数均增加,但仅S1、S2品系与对照差异显著。各品种(系)果实SSC和干物质含量均显著提高,S2的增幅最大。[结论]外源ALA可有效调控猕猴桃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主要耐热生理指标,提高耐热性和果实品质,并表现出能显著提高耐热性强的猕猴桃品种的耐热关键指标,增加大果型猕猴桃品种的单果质量,提高低糖类型猕猴桃品种的果实干物质含量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5-氨基乙酰丙酸 光合色素含量 抗氧化酶活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茅草间作对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常小箭 张星 +12 位作者 段志龙 陈浩 赵科刚 李方向 张晨阳 王涛 马建斌 侯婷婷 李铜 雷同 苏梅 张婕 陈妮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探究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鼠茅草间作改良果园土壤环境和鼠茅草果园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提理论依据。【方法】以鼠茅草为供试材料,设鼠茅草间作与清耕2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含... 【目的】探究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鼠茅草间作改良果园土壤环境和鼠茅草果园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提理论依据。【方法】以鼠茅草为供试材料,设鼠茅草间作与清耕2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均能提高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其中在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与清耕相比,种植鼠茅草后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2.63%~44.23%。猕猴桃间作种鼠茅草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孔隙度,其中0~20 cm土壤耕层差异最为显著,与清耕相比,种植鼠茅草土壤容重下降了3.79%~7.91%,土壤孔隙度提高了2.05%~5.33%。猕猴桃间作种鼠茅草对0~20 cm、20~40 cm土壤pH值调节效果显著,间作处理pH值比清耕处理分别降低了11.05%、13.05%。间作鼠茅草对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比清耕处理提高了5.45%。鼠茅草间作对0~20 cm土壤耕层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影响最为显著,全氮和碱解氮分别增加了19.35%和10.8%;全磷和速效磷分别增加了129.41%和3.72%;全钾和速效钾分别增加了28.95%、16.98%。猕猴桃园微生物数量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真菌数量最少,果园间作鼠茅草后,0~20 cm土层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都显著提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比例逐渐增大,与清耕相比,4月30日到8月30日细菌数量从7.73%增加到93.94%,真菌数量从172.37%增加到231.79%,放线菌数量从5.6%增加到52.5%。【结论】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能有效调节果园土壤pH值,并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中0~20 cm土壤耕层提升和改善的效果最佳,是适宜西安地区猕猴桃果园的生草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茅草 猕猴桃园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光谱技术的猕猴桃内部品质无损检测
10
作者 陈玮 费文源 +1 位作者 栗超 魏晨曦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43,共8页
[目的]干物质、糖度是影响猕猴桃果实品质的两个重要指标,为实现猕猴桃干物质、糖度快速准确检测,提出一种融合改进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光谱技术的猕猴桃内部品质关键指标无损检测方法。[方法]运用光谱仪采集猕猴桃光谱数据,并利用格拉... [目的]干物质、糖度是影响猕猴桃果实品质的两个重要指标,为实现猕猴桃干物质、糖度快速准确检测,提出一种融合改进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光谱技术的猕猴桃内部品质关键指标无损检测方法。[方法]运用光谱仪采集猕猴桃光谱数据,并利用格拉姆角场(GAF)变换将光谱数据转换为两类二维图像。构建多空卷积改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分析猕猴桃品质关键指标,模型具备两个独立的CNN模块并联处理两类二维图像。通过设计多空卷积策略、聚类剪枝方法和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以提升模型检测分析能力。[结果]相比于其他模型,所提检测方法的干物质、糖度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20.59%,13.04%,平均决定系数分别提高了6.45%,4.34%,平均相对预测偏差分别提高了6.99%,12.78%。[结论]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猕猴桃内部品质关键指标检测分析能力,对猕猴桃内部品质无损检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光谱技术 卷积神经网络 干物质 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国产主栽猕猴桃品种果酒风味物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子贤 杨金雨 +4 位作者 汪梦诗 魏梦媛 马婷婷 房玉林 孙翔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188,共11页
对12种不同国产猕猴桃品种酿造的果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猕猴桃果酒中有机酸质量浓度为1291.04~1848.62 mg/L,单体酚总含量为20.57~332.66μg/g。12款酒共检测出102种香气成分,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1的挥发性物质38... 对12种不同国产猕猴桃品种酿造的果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猕猴桃果酒中有机酸质量浓度为1291.04~1848.62 mg/L,单体酚总含量为20.57~332.66μg/g。12款酒共检测出102种香气成分,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1的挥发性物质38种,酯类物质含量要远大于其他挥发性化合物。12种猕猴桃果酒共有的挥发性物质有10种,其中OAV>1的只有丁酸乙酯和正己酸乙酯,赋予酒体苹果、菠萝、香蕉、青草的气味以及白兰地的醇香。根据挥发性化合物总量而言,金艳果酒表现较为优异(47313.91μg/L),其次是翠香(42807.25μg/L)和贵长(42823.38μg/L)。就香气物质的种类丰富度来看,金桃果酒含有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70种),其次是米良1号(63种)、徐香(61种)。感官品评总得分结果显示,红实2号的总分最高,整体更受欢迎,其次是东红和贵长。12款猕猴桃果酒均有其独特风味特征。本实验以期为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生产实践与消费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果酒 单体酚 有机酸 风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解析渗透脱水传质:复配糖液和猕猴桃果块特性改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淑娟 王凤昭 +1 位作者 毕金峰 吕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6,共9页
本研究以蔗糖(sucrose,SUC)为基质,分别与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IMO)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形成复配糖液,以脉冲超声(pulsed-ultrasound,US)辅助渗透脱水技... 本研究以蔗糖(sucrose,SUC)为基质,分别与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IMO)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形成复配糖液,以脉冲超声(pulsed-ultrasound,US)辅助渗透脱水技术制备以糖水为介质的猕猴桃果块。在系统解析复配糖液特性的基础上,追踪分析猕猴桃果块品质的形成规律,以多维度解析复配糖液介导的渗透脱水传质过程。结果表明,US辅助渗透脱水加速了传质过程,复配糖液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渗透压、电导率显著下降,浊度增加,其中US-SUC-XOS组呈现最大的TSS(23.65°Brix)、渗透压(1439.00mOsm/L)、电导率(13316.87μS/cm)和浊度(12.50 NTU)。渗透脱水过程中,复配糖液的TSS和渗透压均降低,浊度增加,电导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体现出渗透脱水过程中的传质作用。追踪分析猕猴桃果块品质变化发现,猕猴桃果块TSS含量持续增加,其中US-SUC-XOS-12 h组TSS含量最高(15.35°Brix);糖分子进入细胞结构中,为细胞组织提供了支撑力,同时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诱导质构特性呈缓慢下降趋势;电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渗透脱水加快了果块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表现为果块阻抗值和电抗值降低,其中US-SUC-XOS组的黏附作用减缓了粒子运动,表现出最高的电阻值和电抗值;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证实了元素间的传质,其中US-SUC-XOS-12 h组中K元素含量占比最多,为67.08%,Ca元素含量占比最少,为28.61%;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实了复配糖液与猕猴桃果块中糖分子的传质;水分分布状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复配糖分子渗入可诱导猕猴桃果块中大量自由水逸出,并降低水分子的移动性,其中US-SUC-XOS-12 h组自由水峰面积最低,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峰面积最高。综上,不同的复配糖液可介导不同程度传质的发生,其中SUC-XOS可减缓猕猴桃果块组织降解,有助于猕猴桃果块良好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复配糖液 渗透脱水 传质 电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运输下减振包装对猕猴桃货架品质和苹果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宗自豪 刘瑞玲 +6 位作者 吴伟杰 陈慧芝 童川 韩树人 靳政时 叶先明 郜海燕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目的】探究‘徐香’猕猴桃贮运过程中不同减振包装材料的减损防伤效果和对猕猴桃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以及发泡聚乙烯包装对猕猴桃采后苹果酸代谢过程中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作用,以期为物流过程猕猴桃风味品质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究‘徐香’猕猴桃贮运过程中不同减振包装材料的减损防伤效果和对猕猴桃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以及发泡聚乙烯包装对猕猴桃采后苹果酸代谢过程中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作用,以期为物流过程猕猴桃风味品质保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泡沫网袋、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乙烯(EPE)3种减振材料包装猕猴桃,通过在振动实验台72 h振动实验模拟道路运输,测定果实贮藏过程货架期品质(硬度、色泽、可滴定酸、可溶固形物、维生素C和总酚含量)变化;对细胞膜损伤指标(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和脂氧合酶活性)进行分析;测定猕猴桃果肉苹果酸代谢相关酶和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与泡沫网袋和EPS包装相比,EPE包装能够维持猕猴桃果实硬度和色泽,延缓抗氧化物质含量下降,抑制膜脂过氧化程度并维持细胞膜完整性。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的苹果酸含量与NAD-MDH、PEPC酶活呈正相关,与NADP-ME酶活呈负相关,EPE包装能够保持苹果酸代谢相关酶NAD-MDH、PEPC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结论】在猕猴桃鲜果贮运过程中EPE减振包装有利于贮运过程其货架期品质的保持,对猕猴桃果实苹果酸的代谢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模拟运输 品质 减振包装 苹果酸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软腐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鉴定与防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雨静 庞敏 +3 位作者 杜孝田 隋媛 陶玲 黄科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135-139,143,共6页
[目的]探明猕猴桃采后果实软腐的病原菌,并筛选防效良好的杀菌剂。[方法]通过真菌的纯化、培养、形态与ITS鉴定,并进行回接试验、平板抑制试验及防效试验。[结果]从猕猴桃果皮病斑部位分离出一株真菌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 [目的]探明猕猴桃采后果实软腐的病原菌,并筛选防效良好的杀菌剂。[方法]通过真菌的纯化、培养、形态与ITS鉴定,并进行回接试验、平板抑制试验及防效试验。[结果]从猕猴桃果皮病斑部位分离出一株真菌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回接试验表明链格孢菌可引发猕猴桃果实软腐;平板抑制试验表明,43%露娜森(21.5%氟吡菌酰胺+21.5%肟菌酯)、翠贝(50%的醚菌酯)、80%乙蒜素(大蒜素同基物)、百菌清(75%的四氯间苯二腈)4种农药的EC_(50)值分别为0.0001770、0.0055340、0.0063460、0.0317856μg/mL,43%露娜森的抑菌效果显著,翠贝与80%乙蒜素次之;果实防效试验结果显示,露娜森和乙蒜素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8.89%与85.17%。[结论]选用的4种农药均对猕猴桃A.alternate有抑制效果,并建议在猕猴桃花期至果实发育前期使用露娜森、乙蒜素进行防治,降低真菌病害对发育猕猴桃果实的侵染,减少采后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菌 软腐 猕猴桃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采对‘翠香’猕猴桃理化特性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敏 彭雯 +4 位作者 李欣怡 赵沁雨 张文慧 孙翔宇 马婷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49,共7页
早采行为已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基于外观品质、理化特性及贮藏特性等多维度解析早采猕猴桃果实的品质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早采3周和4周的果实的外形还未停止生长,果形指数较高,单果重较低,造成严重的产... 早采行为已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基于外观品质、理化特性及贮藏特性等多维度解析早采猕猴桃果实的品质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早采3周和4周的果实的外形还未停止生长,果形指数较高,单果重较低,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其次,无论是采收时(at harvest,AH),常温成熟(room temperature maturation,RTM),还是冷藏成熟(low temperature maturation,LTM),早采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采收组。早采4周的猕猴桃常温成熟后,果实糖含量较低而酸含量较高;冷藏成熟后,相比正常采收组,早采4周的猕猴桃糖和酸含量分别损失73%和29.76%,糖酸比严重失调。RTM和LTM处理后,早采2~4周猕猴桃的失重率和腐烂率随采收期的提前而显著提高。经LTM处理,早采2~4周猕猴桃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冷害症状,其冷害率、冷害指数、细胞膜透性均显著高于正常采收期。该研究探明了早采对猕猴桃外观品质、理化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为猕猴桃适时采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采 猕猴桃 外观品质 理化品质 贮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理场预处理对猕猴桃酵素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戴芳 吴宇昊 +4 位作者 祝振洲 梅新 隋勇 李书艺 陈学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96-105,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物理场预处理对猕猴桃酵素品质的影响,采用超声(US)、脉冲电场(PEF)及二者联合(UP)预处理猕猴桃果浆,以植物乳杆菌发酵制备猕猴桃酵素。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物理场处理组的猕猴桃酵素SOD活力显著升高27.27%~31.81%(P<0... 为了探究不同物理场预处理对猕猴桃酵素品质的影响,采用超声(US)、脉冲电场(PEF)及二者联合(UP)预处理猕猴桃果浆,以植物乳杆菌发酵制备猕猴桃酵素。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物理场处理组的猕猴桃酵素SOD活力显著升高27.27%~31.81%(P<0.05),总酸含量升高0.77%~2.79%,DPPH、羟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升高3.17%~4.39%、0.9%~1.83%、1.88%~6.63%,可溶性糖含量降低3.23%~10.04%,pH和总酚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GC-MS结果显示3个物理场处理组的醇、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比CK组高5.76%~56.75%、14.71%~32.73%,庚醛、反-2-己烯醛和己醛相对含量升高;经OPLS-DA分析,CK、US、PEF、UP各组挥发性物质分布于不同象限。综上,超声、脉冲电场及联合预处理均可以提升猕猴桃酵素的品质,丰富挥发性物质,以超声处理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酵素 植物乳杆菌 超声 脉冲电场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低温驯化猕猴桃的挥发性成分
17
作者 郭智鑫 张维 +5 位作者 郭英杰 程小梅 赖灯妮 陈双平 李高阳 朱向荣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9-339,共11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猕猴桃贮藏期间的香气问题,本文以‘米良一号’猕猴桃为试材,分别在0、4、8和12℃下驯化3、5和7 d后进行乙烯利催熟后,采用HS-SPME-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与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猕猴桃挥... 为了更好地解决猕猴桃贮藏期间的香气问题,本文以‘米良一号’猕猴桃为试材,分别在0、4、8和12℃下驯化3、5和7 d后进行乙烯利催熟后,采用HS-SPME-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与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猕猴桃挥发性成分(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了分析。共检出67种化合物,其中酯类17种、醇类8种、醛类11种、酮类9种、酸类5种、烷烃类13种和烯萜类4种,酯类物质的种类与含量最高,且不同低温驯化条件下猕猴桃的挥发性成分种类与含量之间存在差异(P<0.05);OPLS-DA模型分类预测准确率为99.5%,并通过VIP>1筛选出苯乙醇等16种差异性挥发性成分;采用ROAV值分析出丁酸乙酯等13种关键香气成分(1≤ROAV≤100),香气轮廓分析可知4℃驯化7 d的猕猴桃样品表现出强烈的果香气味,综合香气品质佳;PCA因子分析计算可知,在4℃驯化7 d下低温驯化猕猴桃香气最佳。本研究表明低温驯化技术可较好地保留采后猕猴桃贮藏期的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低温驯化技术 化学计量学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奉’猕猴桃实生后代溃疡病抗性评价
18
作者 陈艳燕 朱佳慧 +9 位作者 贺迪 潘慧 涂慧 师冀康 宋轩宇 陶俊杰 杨月 张卓 黄春辉 李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6,共12页
【目的】细菌性溃疡病是全球猕猴桃种植区共同面临的严重病害。筛选抗性种质资源、提高品种抗病性是控制猕猴桃溃疡病蔓延的重要手段。‘金奉’猕猴桃是课题组从本地选育的优良品种,评价其实生后代群体对溃疡病的抗性,可为培育抗性种质... 【目的】细菌性溃疡病是全球猕猴桃种植区共同面临的严重病害。筛选抗性种质资源、提高品种抗病性是控制猕猴桃溃疡病蔓延的重要手段。‘金奉’猕猴桃是课题组从本地选育的优良品种,评价其实生后代群体对溃疡病的抗性,可为培育抗性种质、改良品种提供材料基础。【方法】以171份‘金奉’猕猴桃实生后代为材料,运用离体枝条和离体叶盘人工接种溃疡病菌方法对其抗性进行初步评价与进一步验证,并且对其中抗性差异显著的个体进行抗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枝条接种法与叶盘法结果呈正相关。基于枝条病斑长度和叶盘病斑占比,171份猕猴桃实生后代种质资源可划分为抗病、耐病、感病及高感4个级别,其中抗病种质49份,耐病种质62份,感病种质49份,高感种质11份。从中选出11份抗性差异显著的种质,进一步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发现其叶片生理指标中的木质素、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与个体抗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离体枝条、叶盘法2种抗性评价结果显著相关,叶片生理指标测定与抗性鉴定结果显著相关,证实了离体枝条和叶盘人工接种法是可靠的,3种叶片的生理指标测定可用于抗性种质的快速鉴定。筛选到的抗病种质为‘金奉’猕猴桃的溃疡病抗性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金奉 溃疡病 种质资源 抗性评价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萼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砧木对“翠玉”果实成熟度和软熟品质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雷靖 巫优良 +3 位作者 王周倩 申素云 钟彩虹 黄文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3,共6页
为了明确对萼猕猴桃砧木和美味猕猴桃砧木对接穗“翠玉”果实成熟度和软熟品质的影响,在“翠玉”猕猴桃商业采收期前后2个月(2021年9月8日至11月10日)生长期内,每周对两种砧木的“翠玉”果实进行下树成熟度指标和软熟后品质指标检测,共... 为了明确对萼猕猴桃砧木和美味猕猴桃砧木对接穗“翠玉”果实成熟度和软熟品质的影响,在“翠玉”猕猴桃商业采收期前后2个月(2021年9月8日至11月10日)生长期内,每周对两种砧木的“翠玉”果实进行下树成熟度指标和软熟后品质指标检测,共计10个采收期。结果表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干物质4个下树指标在两种砧木“翠玉”的生长期内均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变化趋势,仅可溶性固形物在对萼猕猴桃砧木处理下达到成熟的时间提前了5 d,而单果质量、硬度和干物质指标在两个砧木处理间基本无显著性差异。软熟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和总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在所有采收期内的两个砧木处理之间基本上也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从第五个采收时期(2021年10月7日)开始,较晚采收的果实有着更高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意味着更好的果实软熟品质,可能与采收时积累更多的干物质含量有关。相比普遍使用的美味猕猴桃砧木,对萼猕猴桃砧木并没有显著降低或提升接穗“翠玉”果实的软熟品质,反而使“翠玉”果实的成熟时间提前了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对萼猕猴桃 “翠玉” 砧木 成熟度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复配结合壳寡糖涂膜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孙思胜 韩露 +3 位作者 吴娟 杨凤飞 李靖 刘玉倩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0,共7页
为研究花椒复配结合壳寡糖涂膜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花椒复配物(花椒∶丁香∶高良姜)浸泡结合1.5%壳寡糖涂膜处理采后猕猴桃果实,每隔5 d定期测量猕猴桃果实贮藏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 为研究花椒复配结合壳寡糖涂膜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花椒复配物(花椒∶丁香∶高良姜)浸泡结合1.5%壳寡糖涂膜处理采后猕猴桃果实,每隔5 d定期测量猕猴桃果实贮藏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花椒复配结合壳寡糖涂膜处理能较好地抑制采后果实腐烂率的增加,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硬度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延缓了果实的软化进程,增加了采后猕猴桃果实的贮藏寿命。综合分析,T2处理组(质量比为花椒∶丁香∶高良姜=4∶6∶10)较好地保持了采后猕猴桃果实的贮藏品质。研究结果为保持采后猕猴桃果实的贮藏品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花椒 复配 壳寡糖 涂膜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