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白绒山羊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陇平 吴仪 +5 位作者 王旭辉 杜媛媛 曹萌霜 李托 屈雷 李强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3-616,共14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筛选适宜陕北白绒山羊高效利用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试验测定柳枝稷、菊芋秸秆、葵花头、沙打旺、马铃薯秧、花生秧、羊草和玉米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相对饲用价值(RFV)...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筛选适宜陕北白绒山羊高效利用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试验测定柳枝稷、菊芋秸秆、葵花头、沙打旺、马铃薯秧、花生秧、羊草和玉米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相对饲用价值(RFV)和有效能值,结合体外发酵产气试验,测定产气量、甲烷产量、发酵参数和发酵液酶活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1)葵花头和沙打旺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菊芋秸秆和马铃薯秧粗灰分(Ash)和钙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羊草中性洗涤纤维(NDF)(玉米秸秆除外)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2)菊芋秸秆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葵花头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以及RFV和相对牧草品质(RFQ)最高,羊草DMI(玉米秸秆除外)、TDN含量以及RFV和RFQ极显著低于其他7种饲料(P<0.01)。3)葵花头和沙打旺消化能(DE)、代谢能(ME)和增重净能(NEg)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4)各种饲料72 h发酵累积产气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葵花头>菊芋秸秆>沙打旺>柳枝稷>玉米秸秆>羊草>花生秧>马铃薯秧,花生秧和马铃薯秧甲烷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5)菊芋秸秆发酵液pH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菊芋秸秆、马铃薯秧和葵花头发酵液氨态氮(NH 3-N)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5种饲料(P<0.01);花生秧、马铃薯秧和葵花头发酵液微生物蛋白(MCP)含量较高;花生秧、葵花头和菊芋秸秆发酵液乙酸含量较高;柳枝稷发酵液乙酸/丙酸值最低;葵花头发酵液总挥发性性脂肪酸含量最高。6)花生秧发酵液α-淀粉酶、葵花头发酵液胰蛋白酶、沙打旺发酵液纤维素酶以及菊芋秸秆发酵液果胶酶活性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5),柳枝稷、羊草、玉米秸秆和花生秧发酵液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饲料(P<0.01)。综上所述,葵花头、菊芋秸秆和沙打旺在陕北白绒山羊养殖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非常规饲料 营养价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茵陈蒿替代饲粮中燕麦草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凯 李振新 +5 位作者 徐晓江 纪美楠 王景春 王浩东 王坤 孙亚波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3-46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茵陈蒿替代饲粮中燕麦草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24只平均体重为(26.93±0.77)kg的辽宁绒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以0(对照组)、5%(WW5组)、10%(WW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茵陈蒿替代饲粮中燕麦草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24只平均体重为(26.93±0.77)kg的辽宁绒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以0(对照组)、5%(WW5组)、10%(WW10组)和20%(WW20组)的茵陈蒿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燕麦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绒山羊的生长性能和氮代谢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WW5和WW10组绒山羊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WW20组绒山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WW5、WW10和WW20组绒山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WW5和WW10组绒山羊瘤胃液中丙酸和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提高(P<0.05),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用5%~10%的茵陈蒿等量替代饲粮中燕麦草能够提高辽宁绒山羊的部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促进瘤胃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燕麦草 辽宁绒山羊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受外源褪黑素诱导调控羊绒生长的mRNA和lncRNA的可变剪接
3
作者 贾纯琰 孙燕勇 +2 位作者 包永红 张文广 杜晨光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65-3177,共13页
【目的】分析转录后水平绒山羊皮肤中被外源褪黑素诱导参与调控绒生长发生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探究AS调节对褪黑素促山羊绒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只... 【目的】分析转录后水平绒山羊皮肤中被外源褪黑素诱导参与调控绒生长发生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探究AS调节对褪黑素促山羊绒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只罕山白绒山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埋植组,每组3个重复。以自然年为试验周期,每月采集皮肤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Bowtie、TopHat、Cufflinks、Cuffmerge、Cuffdiff、Cuffcompare、CPAT和CPC软件分析差异表达m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DE-mRNA)和差异表达lncRNA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ncRNA,DE-lncRNA),使用rMATS软件识别绒山羊皮肤转录组mRNA和lncRNA差异可变剪接事件(differential alternative splicing events, DASE)。【结果】筛选到1~12月组间DE-mRNA(FDR≤0.05)数目分别为23、93、43、652、1 178、194、353、357、435、36、55和52个,DE-lncRNA(FDR≤0.05)数目分别为15、20、10、40、191、50、63、33、79、7、9和5个。mRNA和lncRNA发生组间DASE共715和569个;外显子跳跃(skipping exon, SE)和互斥外显子(mutually exclusive exons, MXE)为mRNA最主要的AS方式,SE、内含子保留(retained intron, RI)和3′-可变剪接位点(alternative 3′-splice site, A3SS)为lncRNA最主要的AS方式。染色体上mRNA的DASE数目排名前三为Chr1、Chr5和Chr10/Chr11(并列),lncRNA的DASE数目排名前三为Chr1、Chr19和Chr10。绒山羊皮肤中许多mRNA和lncRNA存在2个或多个剪接异构体,确定了443个DAS-mRNA和271个DAS-lncRNA,DAS-mRNA数目排名前三为10、6和5月,DAS-lncRNA数目排名前三为5、4和8月。DE-mRNA和DE-lncRNA中分别有67和7个发生了DASE。在外源褪黑素诱导下,绒山羊皮肤中发生AS的mRNA和lncRNA与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CC)排名前十(PCC>0.800)的334个DE-mRNA和8个DE-lncRNA组成AS调控网络。【结论】绒山羊皮肤中存在丰富的ASE,除SE外,mRNA偏爱MXE,而lncRNA偏爱RI的AS方式;与mRNA相比,lncRNA的DASE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具有特异性。受外源褪黑素诱导,山羊绒生长旺盛期和生长前期是mRNA发生AS的主要时期,而山羊绒生长前期和生长期是lncRNA发生AS的主要时期。试验构建了发生AS的DE-mRNA和DE-lncRNA在绒山羊皮肤转录组的潜在互作网络,DE-mRNA和DE-lnc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AS方式参与调控山羊绒生长,为进一步研究AS调节对褪黑素促进山羊绒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皮肤 褪黑素 转录组测序 长链非编码RNA 可变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桑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吕丹娜 刘正伟 +5 位作者 于明 贾富勃 吉尚雷 孙淑琴 冀红芹 孙亚波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8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能量和蛋白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比例蛋白桑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5月龄,体重为(19.27±1.72) kg的健康辽宁绒山羊32只(公、母各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能量和蛋白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比例蛋白桑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5月龄,体重为(19.27±1.72) kg的健康辽宁绒山羊32只(公、母各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依次饲喂蛋白桑含量为10%、20%、30%的日粮,各组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一致。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绒山羊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各组绒山羊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辽宁绒山羊日粮中添加蛋白桑比例为10%时,可提高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及眼肌面积,降低失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桑 辽宁绒山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与棕榈油对绒山羊瘤胃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
作者 闫素梅 武汭 +4 位作者 张满新 张东伟 郭咏梅 赵艳丽 郭晓宇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和棕榈油对绒山羊瘤胃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亚麻油组、棕榈油组和混合油组(棕榈油∶亚麻油=4∶6),每组6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脂肪酸组成。体内...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和棕榈油对绒山羊瘤胃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亚麻油组、棕榈油组和混合油组(棕榈油∶亚麻油=4∶6),每组6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脂肪酸组成。体内试验采用3×3有重复的拉丁方设计,将12只试验羊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亚麻油、棕榈油和混合油(棕榈油∶亚麻油=4∶6)。试验共3期,每期28 d,包括预试期7 d和正式试验期21 d。在晨饲0、6 h采集瘤胃液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在体外试验中,混合油组α-亚麻酸(C18∶3n-3)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的含量与亚麻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棕榈油组C18∶3n-3和n-3 PUFA含量显著低于亚麻油组(P<0.05)。混合油组中n-3 PUFA的含量高于棕榈油组(P>0.05)。在体内试验中,混合油组和亚麻油组C18∶3n-3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组C18∶3n-3含量显著低于亚麻油组(P<0.05),n-3 PUFA含量与亚麻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混合油在改善瘤胃液C18∶3n-3和n-3 PUFA组成方面优于添加单一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瘤胃发酵 脂肪酸 亚麻油 棕榈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氨基酸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浆指标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6
作者 达瓦 索朗达 +5 位作者 巴桑玉珍 阿旺措吉 巴贵 德吉 吴玉江 仁青措姆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过瘤胃氨基酸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藏西北绒山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羊饲喂基础饲粮,RPMet组羊饲喂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探究过瘤胃氨基酸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藏西北绒山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羊饲喂基础饲粮,RPMet组羊饲喂基础饲粮+0.5%RPMet(过瘤胃蛋氨酸),RPLys组羊饲喂基础饲粮+1%RPLys(过瘤胃赖氨酸),RPLys+RPMet组羊饲喂基础饲粮+0.5%RPMet+1%RPLys,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显示,RPLys组和RPLys+RPMet组羊的末重(FBW)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和RPMet组(P<0.05);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21天,各试验组的血浆尿素氮(BUN)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49天,RPMet组和RPLys+RPMet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PMet组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PMet组和RPLys+RPMet组的血浆蛋氨酸(M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血浆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精氨酸(Arg)和总氨基酸(TA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苯丙氨酸(Phe)含量RPLys组最高,对照组最低,两者差异显著(P<0.05),RPMet组与RPLys+RPMet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RPMet+RPLys组的瘤胃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PMet组和RPMet+RPLys组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可以显著提高藏西北绒山羊的生长性能和血浆抗氧化能力,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绒山羊 过瘤胃蛋氨酸 过瘤胃赖氨酸 生长性能 血浆指标 瘤胃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精粗比对绒山羊粪尿中主要污染物产污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静 张晓东 +5 位作者 李科南 杜海东 娜梅拉 郭文亮 柳淑伟 娜仁花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该文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内蒙古绒山羊产污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8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19.85±0.49 kg)的5月龄内蒙古绒山羊公羊,以苜蓿干草为粗饲料,以玉米、精料补充料为混合精料,日粮精粗比分别设为40∶60、30∶70和20∶... 该文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内蒙古绒山羊产污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8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19.85±0.49 kg)的5月龄内蒙古绒山羊公羊,以苜蓿干草为粗饲料,以玉米、精料补充料为混合精料,日粮精粗比分别设为40∶60、30∶70和20∶80,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采集粪尿分析其污染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精粗比日粮组绒山羊排鲜粪量差异显著(P<0.05),40∶60组的排粪量比30:70组、20:80组分别提高了33.62%、59.44%,而含水率以及排尿量受精粗比的影响较小(P>0.05);不同组间铜、锌的产污系数差异显著(P<0.05),40∶60组铜、锌的产污系数最高,分别为4.56 mg/d和33.29 mg/d,均高于30∶70组和20∶80组,而氮、磷的产污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研究结果可见,随着日粮精料比例的增加,绒山羊的产污量提高,粪便中铜、锌含量增加,因此,应根据羊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配方,提高其生产力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研究可为规模化养殖场根据日粮精粗比变化调整粪污处理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精粗比 绒山羊 产污系数 排粪量 排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绒山羊妊娠后期蛋白需要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阿旺措吉 吴玉江 +4 位作者 索朗达 巴贵 仁青措姆 德吉 丹增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44-4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西藏绒山羊妊娠后期蛋白需要量,为制定西藏绒山羊的饲养标准提供参考。试验选取16只体重(30.53±0.54)kg、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90 d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试验日粮能量水平一致,蛋白质水... 试验旨在探究西藏绒山羊妊娠后期蛋白需要量,为制定西藏绒山羊的饲养标准提供参考。试验选取16只体重(30.53±0.54)kg、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90 d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试验日粮能量水平一致,蛋白质水平分别为7.79%(Ⅰ组)、9.50%(Ⅱ组)、10.93%(Ⅲ组)、12.35%(Ⅳ组)。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母羊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3.47%、54.71%、56.62%和57.15%,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母羊蛋白质沉积率、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Ⅲ组、Ⅳ组妊娠母羊体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妊娠后期绒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小,试验期间各组绒山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UREA)、血糖(GLU)的含量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分娩当天,Ⅳ组绒山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可提高母羊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沉积蛋白质含量和羔羊初生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绒山羊 妊娠后期 日粮蛋白质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性效应对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的影响
9
作者 习海娇 李金泉 +6 位作者 张燕军 王瑞军 吕琦 梅步俊 王娜 苏蕊 王志英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1-581,共11页
旨在分析动物遗传评估模型中加入显性效应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2256只个体的70K SNP芯片测序数据,收集整理1至8岁个体的绒毛性... 旨在分析动物遗传评估模型中加入显性效应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2256只个体的70K SNP芯片测序数据,收集整理1至8岁个体的绒毛性状(绒纤维直径和产绒量)生产性能数据和系谱记录,根据是否考虑显性效应,建立两个动物模型,利用BLUP和GBLUP方法进行遗传参数及育种值的估计,进一步通过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价绒毛性状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确定最佳遗传评估模型。最后建立多变量动物模型进行两个性状的遗传相关及育种值准确性估计,对比单性状和多性状模型下估计遗传参数及育种值准确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遗传评估模型中不考虑显性效应时,基于BLUP和GBLUP法估计产绒量的加性遗传力分别为0.156和0.215,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为27.58%和60.33%;绒纤维直径的加性遗传力为0.252和0.292,育种值估计准确性为28.08%和62.33%。在动物模型中同时考虑加性和显性效应时,基于BLUP和GBLUP法估计产绒量的加性遗传力分别为0.150和0.200,显性遗传力为0.147和0.070,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为38.50%和72.62%;绒纤维直径的加性遗传力为0.263和0.290,显性遗传力为0.288和0.026,育种值估计准确性为39.66%和65.97%。最佳模型下,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的遗传相关为0.3400,表型相关为0.0385。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比基于单性状下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提高9.81%~19.43%和14.01%~21.97%。综上所述,产绒量属于中等偏低遗传力,绒纤维直径属于中等偏高遗传力,两个性状的遗传相关相对较小,说明对产绒量的选育提高不会造成绒纤维直径的变粗。GBLUP法的估计的各性状育种值准确性显著高于BLUP法,产绒量提高了10.92%~12.29%,绒纤维直径提高了3.64%~11.58%。基于多性状动物模型下育种值估计准确性高于单性状动物模型。当模型中同时考虑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时,可以显著提高基因组预测准确性,说明对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进行选育过程中应该考虑显性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绒纤维直径 产绒量 显性效应 育种值估计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瘤胃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10
作者 麻文静 陆欢 +5 位作者 沈娜 苏红萍 毕台飞 翟军军 梁静 冯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3-87,共5页
研究旨在筛选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羊源乳酸菌。试验以放牧与舍饲结合状态的陕北白绒山羊瘤胃液为菌种分离来源,利用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瘤胃乳酸菌,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进行形态学观察,以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鉴... 研究旨在筛选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羊源乳酸菌。试验以放牧与舍饲结合状态的陕北白绒山羊瘤胃液为菌种分离来源,利用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瘤胃乳酸菌,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进行形态学观察,以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鉴定,进一步结合细菌生长试验、耐胆盐试验及药敏试验,筛选出特性优良的乳酸菌。结果表明:从陕北白绒山羊瘤胃液中共分离出4株乳酸菌,分别为M-1(黏膜黏液乳杆菌)、M-2(马肠链球菌)、M-3(植物乳杆菌)和M-6(噬淀粉乳杆菌)。生长试验、耐胆盐和药敏试验发现,M-3和M-6的生长性能、高浓度胆盐的耐受性及抗生素敏感性均优于其他菌株。从陕北白绒山羊瘤胃分离的植物乳杆菌和噬淀粉乳杆菌有潜力成为羊源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苏红萍 沈娜 +6 位作者 丁常根 王涛 麻文静 刘燕泽 刘健鹏 李陇平 冯平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72-6083,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纳米硒(SeNPs)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取56只体重[(22.0±1.5)kg]相近的5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只。4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在基... 本试验旨在探究纳米硒(SeNPs)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取56只体重[(22.0±1.5)kg]相近的5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只。4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09、0.18和0.27 mg/kg SeNPs(以硒计)的饲粮,饲粮实际硒含量分别为0.074(Ⅰ组)、0.164(Ⅱ组)、0.254(Ⅲ组)和0.344 mg/kg(Ⅳ组),开展为期75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Ⅲ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Ⅲ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2)与Ⅰ组相比,Ⅲ组和Ⅳ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尿素氮(U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Ⅲ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Ⅰ组相比,Ⅲ组瘤胃液氨态氮(NH 3-N)和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显著提高(P<0.05)。Ⅲ组瘤胃液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为4组中最高,其中,瘤胃液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丙酸浓度显著高于Ⅳ组(P<0.05),丁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与Ⅰ组相比,Ⅲ组瘤胃微生物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在门水平上,Ⅳ组瘤胃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在属水平上,Ⅲ组瘤胃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Ⅱ组和Ⅳ组瘤胃奎因氏菌属(Quinell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适量SeNPs可提高陕北白绒山羊的ADG和ADFI,降低F/G,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同时还能调节瘤胃菌群结构,促进瘤胃发酵。综合来看,以SeNPs作为硒源的最适硒添加量为0.1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陕北白绒山羊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瘤胃发酵参数 瘤胃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氨基甲酰谷氨酸对绒山羊胎盘发育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栗铭谦 常帅 +5 位作者 马桂霞 韩迪 全治国 豆兴堂 马巍 王春强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84-2690,共7页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N-氨基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NCG)对母羊胎盘形态、羔羊初生窝重及体尺、血浆抗氧化指标以及血液和胎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以了解NCG在绒山羊胎盘发...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N-氨基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NCG)对母羊胎盘形态、羔羊初生窝重及体尺、血浆抗氧化指标以及血液和胎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以了解NCG在绒山羊胎盘发育中的作用。【方法】试验选择60只8月龄、体重(45.0±2.3) kg、体况良好的辽宁绒山羊母羊,经同期发情后人工授精,利用B超检查技术记录同期受孕的母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全混合饲粮)和NCG组(含0.09%NCG的全混合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22周。试验第18周结束时对怀孕母羊进行颈静脉采血,通过试剂盒测定血浆抗氧化指标;妊娠期结束后采集胎盘,统计胎盘重量、胎盘绒毛叶的重量和数量,计算绒毛叶的均度与密度,记录羔羊的初生窝重和初生体重,测量羔羊的体高、体长和胸围。【结果】与CON组相比,NCG组绒山羊母羊胎盘的重量和羔羊初生窝重、初生体重和胸围均显著升高(P<0.05);NCG组母羊血浆中一氧化氮(NO)、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NCG组母羊胎盘中的VEGF和VEGFA含量均显著低于CON组母羊(P<0.05)。【结论】NCG可通过NO路径影响妊娠期绒山羊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VEGF水平,进而促进胎盘和胎儿发育。研究结果为NCG在绒山羊母羊饲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N-氨基甲酰谷氨酸(NGG) 胎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中卫山羊羊毛性状差异分析
13
作者 曹凤凤 陶金忠 +4 位作者 施安 李卓颖 赵占强 杜海东 曹彦龙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6-9,共4页
试验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性别和年龄对中卫山羊羊绒和羊毛品质的影响。试验测定了35日龄公羊和母羊的羊毛平均弯曲数,1、2岁公羊以及1~4岁母羊的羊毛、羊绒长度、平均直径以及直径标准偏差,1~4岁母羊的净毛率、净绒率,并对以上数据进行... 试验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性别和年龄对中卫山羊羊绒和羊毛品质的影响。试验测定了35日龄公羊和母羊的羊毛平均弯曲数,1、2岁公羊以及1~4岁母羊的羊毛、羊绒长度、平均直径以及直径标准偏差,1~4岁母羊的净毛率、净绒率,并对以上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5日龄中卫山羊公羊的羊毛平均弯曲数为4.25个,母羊为4.33个;2岁母羊的羊毛平均直径显著大于1岁公羊、母羊(P<0.05);各年龄段公羊、母羊的羊毛直径标准偏差差异均不显著(P>0.05);1、2岁公羊毛长度显著大于1~4岁母羊(P<0.05),3、4岁母羊毛长度大于1、2岁母羊(P>0.05);1岁公羊的羊绒平均直径显著大于2岁公羊和1、3、4岁母羊(P<0.05),显著小于2岁母羊(P<0.05);2岁公羊的羊绒平均直径显著小于1、2岁母羊(P<0.05),2岁母羊的羊绒平均直径显著大于1、3、4岁母羊(P<0.05);各年龄段公羊、母羊的羊绒直径标准偏差差异均不显著(P>0.05);1岁公羊绒长度显著大于2岁公羊(P<0.05),1、2岁公羊的毛长度、绒长度均大于1~4岁母羊。不同年龄母羊的净绒率、净毛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中卫山羊的羊毛平均直径、羊毛直径标准偏差、毛长度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同一年龄阶段公羊的羊毛平均直径小于母羊,绒长度大于母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卫山羊 羊毛 羊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筛选绒山羊绒毛脱落相关候选基因
14
作者 田进东 塔拉 +8 位作者 李巍巍 徐惠娟 吴江鸿 勿都巴拉 胡斯乐 曹文雅 宋泓利 付绍印 丽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97-3514,共18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联合分析筛选绒山羊绒毛脱落相关候选基因,为研究绒毛脱落遗传机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6只2周岁雌性半同胞罕山白绒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埋植组,每组3个生物学重复。采集自然脱... 【目的】通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联合分析筛选绒山羊绒毛脱落相关候选基因,为研究绒毛脱落遗传机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6只2周岁雌性半同胞罕山白绒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埋植组,每组3个生物学重复。采集自然脱绒的5月(D5)、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诱导提前脱绒的4月(M4)和二次脱绒的8月(M8)绒山羊皮肤组织,提取RNA和蛋白质,分别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Label-free DIA蛋白组定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EPs),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结果】在M4vs D5组中共鉴定到332个DEGs和47个DEPs,其中P4HA2和DLX3为重叠基因;富集分析显示,DEGs和DEPs显著富集到皮肤发育、毛囊发育、毛发周期、PPAR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通路,并筛选出DLX3、FOXN1、COL1A1等9个关键基因。在M8vs D5组中共鉴定到345个DEGs和120个DEPs,重叠基因有CNDP1、KRTAP11-1和OAT,这些基因或蛋白显著富集到皮肤发育、毛囊发育、毛发周期、PPAR和钙信号通路等,并筛选出KRTAP11-1、OAT和FOXN1等6个关键基因。在M8vs M4组中共鉴定到193个DEGs和51个DEPs,主要富集在细胞投射组织的调控、PI3K-Akt和黏着斑等通路,并筛选出COL1A1、COL1A2和S100A4共3个关键基因。其中,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在脱绒组中持续激活,COL1A1和FOXN1基因在多个比较组中反复出现,提示其可能作为核心调控因子参与毛囊周期异常。【结论】本研究在MT诱导提前脱绒的4月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鉴定出2个重叠基因(P4HA2、DLX3)和2个特有基因(KRT32、DKK1);在MT诱导提前脱绒的8月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鉴定出3个重叠基因(KRTAP11-1、OAT、CNDP1)和1个特有基因(S100A4),并发现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在不同脱绒组中持续激活。研究结果为解析绒山羊绒毛脱绒性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为精准调控绒毛生长周期、优化MT诱导脱绒和长绒技术奠定了靶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山白绒山羊 转录组 蛋白质组 褪黑素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体重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15
作者 靳盼豪 田湘钰 +5 位作者 张磊 罗国洋 侯龙飞 万鹏飞 屈雷 董书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体重是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拟分析陕北白绒山羊体重与不同体尺指标和年龄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体重预测数学模型,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提供便捷方法。选择健康、发育正常且达到体成熟的2~6岁陕北白绒山羊公... 体重是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拟分析陕北白绒山羊体重与不同体尺指标和年龄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体重预测数学模型,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提供便捷方法。选择健康、发育正常且达到体成熟的2~6岁陕北白绒山羊公羊12只、母羊570只,测定并统计其体高(X_(1))、体长(X_(2))、胸围(X_(3))、十字部高(X_(4))和管围(X_(5))5项体尺指标及年龄(X_(6))与体重(Y),利用Excel 2021和SPSS 27.0软件对体重和各体尺指标及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和筛选最优的体重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母羊的体尺指标中,与体重相关系数最高的均是胸围(分别为0.817和0.857);建立的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羊体重预测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797X_(3)-22.568(R^(2)=0.667,P<0.01),成年母羊体重预测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665X_(2)+0.674X_(3)+0.078X_(4)-72.850(R^(2)=0.849,P<0.01)。综上,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羊的胸围与体重密切相关,成年母羊的胸围、体长和十字部高与体重密切相关;建立的体重预测模型可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体尺指标预测体重,为后期陕北白绒山羊的本品种选育提供了便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体重 预测模型 体尺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驱球虫药对陕北白绒山羊球虫病的驱虫效果评价
16
作者 王涛 刘静怡 +5 位作者 麻文静 沈娜 苏蒙蒙 翟军军 张艳 冯平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51-54,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常见驱球虫药对陕北白绒山羊球虫病的驱虫效果,将某羊场内临床确认患有球虫病的45只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山羊。各组分别使用市面常用的3种驱球虫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即地克珠利组、球必净组(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 试验旨在探究常见驱球虫药对陕北白绒山羊球虫病的驱虫效果,将某羊场内临床确认患有球虫病的45只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山羊。各组分别使用市面常用的3种驱球虫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即地克珠利组、球必净组(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利好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用药前及用药1周后采集所有试验羊的粪便,镜检计样品中的卵囊数,计算感染强度、卵囊转阴率、卵囊减少率等,以评价不同药物的驱虫效果。结果显示:地克珠利组陕北白绒山羊驱虫后卵囊转阴率和卵囊减少率分别为26.67%和74.23%,感染强度极显著降低(P<0.01);球必净组陕北白绒山羊驱虫后卵囊转阴率和卵囊减少率分别为13.33%和55.09%,感染强度显著降低(P<0.05);利好组陕北白绒山羊驱虫后卵囊转阴率和卵囊减少率分别为80.00%和79.67%,感染强度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3种药物中以利好驱虫效果最明显,地克珠利次之,球必净效果较差,建议在陕北白绒山羊生产中将利好作为首选驱球虫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球虫 驱球虫药 驱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藏西北紫绒山羊屠宰性能与羊肉营养成分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阿旺措吉 仁青措姆 +5 位作者 达娃普赤 普布 次仁罗布 边巴次仁 尼琼 平措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研究放牧条件下藏西北紫绒山羊的肉用性能,该研究选取西藏阿里地区14只不同年龄阶段(小于等于3岁的6只和大于3岁的8只)的藏西北紫绒山羊母羊,测定其屠宰性能和羊肉基本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1)藏西北紫绒山羊净肉率和肉骨比在两个... 为研究放牧条件下藏西北紫绒山羊的肉用性能,该研究选取西藏阿里地区14只不同年龄阶段(小于等于3岁的6只和大于3岁的8只)的藏西北紫绒山羊母羊,测定其屠宰性能和羊肉基本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1)藏西北紫绒山羊净肉率和肉骨比在两个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羊肉中水分、pH、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71.96%、5.9、19.56%和4.96%,均符合国家标准;胆固醇含量平均为44.92 mg/100 g,属于低胆固醇食物;挥发性盐基氮为10.39 mg/100 g,低于国家标准(≤15 mg/100 g),符合安全标准;各指标在两个年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氨基酸含量丰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含量平均为1.79%,必需氨基酸为7.61%。(4)饱和脂肪酸在两个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分别为45.32%和4.34%,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在小于等于3岁年龄组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大于3岁的年龄组含量(P=0.006)。(5)矿物质元素种类丰富,微量元素中锌、硒含量最高达到29.61 mg/kg和0.05 mg/kg,属较高水平;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维生素E和维生素B 1含量高,且维生素B 1在小于等于3岁年龄组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大于3岁的年龄组含量(P=0.035)。上述结果表明,藏西北紫绒山羊肉质中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含量高,同时有害金属元素等含量低,肉用性状优良,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是优质的羊肉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紫绒山羊 肉品质 脂肪酸 氨基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调控对不同颜色绒山羊产绒相关激素的影响
18
作者 意乐其 刘俊阳 +7 位作者 胥福勋 吴铁成 王涛 孙雪峰 朝鲁孟 阿拉木斯 高玉林 刘斌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05-2716,共12页
【目的】探究光周期调控对不同颜色绒山羊产绒相关激素的影响,旨在优化不同颜色类型绒山羊的养殖模式,提升羊绒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方法】选取2岁不同颜色类型(红山羊(n=24)、白山羊(n=30)、黑山羊(n=10))绒山羊成年母羊共64只,随机分... 【目的】探究光周期调控对不同颜色绒山羊产绒相关激素的影响,旨在优化不同颜色类型绒山羊的养殖模式,提升羊绒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方法】选取2岁不同颜色类型(红山羊(n=24)、白山羊(n=30)、黑山羊(n=10))绒山羊成年母羊共64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短光照,09:00-17:00)和对照组(自然光照)。在次级毛囊的不同生长期(休止期、兴盛前期、兴盛期、退行期)采集血液样本,通过ELISA试剂盒测定绒山羊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催乳素(PRL)、雌二醇(E_(2))、生长激素(GH)、睾酮(T)和褪黑激素(MELT)浓度,利用SAS 9.0软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绒山羊不同生长期的激素浓度进行显著性检验,并采用CORR方法探讨短光照条件下两组绒山羊不同激素间的相关性。【结果】(1)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绒山羊血清中激素浓度存在差异,如休止期红山羊血清中E_(2)浓度极显著高于白山羊(P<0.01),退行期红山羊血清中T浓度极显著高于白山羊和黑山羊(P<0.01)等。(2)在短光照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兴盛前期和兴盛期红山羊血清中E_(2)浓度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兴盛期T浓度显著升高(P<0.05);兴盛前期T_(3)浓度显著升高(P<0.05)。白山羊兴盛前期、兴盛期和退行期血清中E_(2)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兴盛前期和兴盛期T浓度显著升高(P<0.05);兴盛前期和退行期T_(4)浓度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T_(3)和GH浓度在兴盛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在退行期极显著升高(P<0.01)。黑山羊兴盛前期和退行期血清中E_(2)浓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兴盛前期、兴盛期和退行期T浓度显著升高(P<0.05)。兴盛前期和兴盛期3种山羊血清中MELT浓度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PRL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3)相关性分析显示,在短光照条件下,红山羊血清中E_(2)与PRL、T与GH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白山羊血清中T与E_(2)、MELT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PRL与T、T_(4)、GH、MELT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黑山羊血清中T与E_(2)、T_(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T_(4)与GH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颜色绒山羊对光周期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在短光照条件下,红山羊以调节T_(3)和GH浓度为主;白山羊表现为T_(4)、GH和MELT浓度升高及T_(3)浓度降低;黑山羊集中于E_(2)、T和MELT浓度的变化。激素间的负相关关系提示存在颉颃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光周期调节优化绒山羊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绒山羊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重组FSH对内蒙古绒山羊腹腔镜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
19
作者 宋宇琨 贺丽霞 +3 位作者 仇春娟 荣锦富 陈大勇 张家新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4期35-39,F0003,共6页
为了提高优质内蒙古绒山羊卵泡资源利用效率,试验以内蒙古绒山羊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长效重组FSH(r-FSH)对内蒙古绒山羊进行卵泡诱导处理,无激素处理为对照组,观察卵泡发育情况;其次利用长效r-FSH和垂体FSH(p-FSH)分别处理内蒙古绒山... 为了提高优质内蒙古绒山羊卵泡资源利用效率,试验以内蒙古绒山羊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长效重组FSH(r-FSH)对内蒙古绒山羊进行卵泡诱导处理,无激素处理为对照组,观察卵泡发育情况;其次利用长效r-FSH和垂体FSH(p-FSH)分别处理内蒙古绒山羊,无激素处理为对照组,进行腹腔镜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LOPU-IVEP),统计各组卵母细胞回收及发育情况;最后,在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对内蒙古绒山羊进行长效r-FSH处理,然后进行LOPU-IVEP,统计卵母细胞回收及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长效r-FSH组中腔卵泡(2~5 mm)数显著高于对照组(11.2±0.6 vs. 4.6±0.4,P<0.05)。同时,长效r-FSH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11.2±0.6 vs. 6.2±0.9)和受精后囊胚率[(33.5±3.4)%vs.(16.2±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p-FSH组无显著差异(P>0.05)。利用长效r-FSH处理后,绒山羊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获得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繁殖季节获得的卵母细胞受精后卵裂率[(69.1±4.1)%vs.(44.1±6.3)%]和囊胚率[(36.1±7.2)%vs.(20.3±3.5)%]均显著高于非繁殖季节(P<0.05)。综上所述,长效r-FSH处理可以提高内蒙古绒山羊LOPU-IVEP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重组FSH 繁殖季节 腹腔镜活体采卵 体外胚胎生产 内蒙古绒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绒山羊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20
作者 吕向阳 吕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2,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发酵饲料对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将96只健康辽宁绒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3%、6%和12%发酵饲料的试验日粮,饲养为72 d。在初重一致的前提下(P>0.... 文章旨在探究发酵饲料对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将96只健康辽宁绒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3%、6%和12%发酵饲料的试验日粮,饲养为72 d。在初重一致的前提下(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2%的发酵饲料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绒山羊12.37%(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10.09%(P<0.05),未观察到发酵饲料对绒山羊末重、采食量的影响(P>0.05)。添加12%的发酵饲料组绒山羊产绒量、绒自然长度、伸直长度显著提高(P<0.05),6%和12%的发酵饲料组羊绒直径显著降低(P<0.05)。添加6%和12%的发酵饲料组绒山羊血清TP含量,CAT和GSH-Px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添加12%的发酵饲料组绒山羊血清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12%的发酵饲料组绒山羊瘤胃氨态氮、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6%和12%的发酵饲料组乙酸、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补充发酵饲料(12%)能有效改善绒山羊瘤胃发酵状况,提高其产绒量和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绒山羊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