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Garden”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育帆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1,共6页
202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2035年)》,相对于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花园城市”的语义正引发深入的专业思考。不同语言在相互翻译和转换中往往引发信息衰减与偏差,如Garden中译之“花园”或“园林”之别... 202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2035年)》,相对于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花园城市”的语义正引发深入的专业思考。不同语言在相互翻译和转换中往往引发信息衰减与偏差,如Garden中译之“花园”或“园林”之别,Gardening中译之“造园”与“园艺”之别。以阿奇尔·杜谢内“Death of Garden Art”的言论为开篇,通过建构Gardening与Garden内涵关联,以追溯Garden专业身份角色变化的方式重新审视了风景园林(LA)发展的历程,论述了Garden本应具有的人-植物-土地直接情感关系的价值源点和Garden思维形成系统层递惰性的缘由,提出专业发展应在开放的和不断自我驱动更新的语境中走向人与自然的共赢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 花园 园丁 园艺 植物 系统层递 花园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Garden公式应用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小平 高玉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3-234,共2页
波阻抗反演是研究储集层、解释岩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声波与密度曲线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资料,它们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反演结果的好坏和解释结果的成败。对Garden公式的使用条件和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充分... 波阻抗反演是研究储集层、解释岩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声波与密度曲线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资料,它们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反演结果的好坏和解释结果的成败。对Garden公式的使用条件和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充分有效地利用Garden公式,可以获得理想的声波与密度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den公式 声波测井 地层密度测井 应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GardenⅠ型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金成春 鲍广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2-505,523,共5页
目的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Garden Ⅰ股骨颈骨折疗效的观察及分析,为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寻找到安全可靠,更具有良好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合并Garden... 目的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Garden Ⅰ股骨颈骨折疗效的观察及分析,为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寻找到安全可靠,更具有良好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合并Garden Ⅰ股骨颈骨折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痛疼评分(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股骨颈及腰椎的骨密度改变。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明显上升,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股骨颈及腰椎的骨密度,治疗组患者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Garden Ⅰ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安全、疗效更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甲状旁腺激素 鲑鱼降钙素 garden Ⅰ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Garden,Landscape Garden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西方风景园林观念中的中国文化因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静子 王其亨 赵大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3,共5页
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逐渐发展而日臻成熟,学术界对于该词演变发展的过程和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也从未停止,但是对于它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却鲜为人知。通过对Landscape一词... 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逐渐发展而日臻成熟,学术界对于该词演变发展的过程和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也从未停止,但是对于它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却鲜为人知。通过对Landscape一词的历史沿革与从Garden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究,发现当代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自然观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弘扬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促进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样一门综合性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 园林 自然风景式园林 文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及带肌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上增 孙永强 沈锦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25-1726,共2页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以往多见于老年患者,近年来随着高处坠落及交通事故伤的增多,青壮年发生率明显增加,由于高能量暴力伤所致,骨折愈合困难,即使骨折能够愈合,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比率仍然较高[1]。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garden 髂骨瓣 内固定 阔筋膜张肌 骨折愈合 关节囊 骨折端 髂嵴外唇 骨折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城市?花园城市?--对霍华德Garden City的再认识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明华 惠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7,共9页
霍华德的著作《GardenCitiesofTomorrow》自被翻译为中文并引入中国后,关于GardenCity究竟应译为田园城市还是花园城市这一关乎理论核心思想的问题始终众口难调。本文试图通过对霍华德原著的深入研读,从Garden City理论背景的研究、规... 霍华德的著作《GardenCitiesofTomorrow》自被翻译为中文并引入中国后,关于GardenCity究竟应译为田园城市还是花园城市这一关乎理论核心思想的问题始终众口难调。本文试图通过对霍华德原著的深入研读,从Garden City理论背景的研究、规划方案的剖析、理论本质的解读、霍华德城乡观的挖掘、著作命名逻辑的分析五个方面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一方面,霍华德提出GardenCity理论的初衷是为解决当时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提供一种社会改革的"正确的思想体系",他在构建的理想城市GardenCity上寄托了对美好城市新生活的向往,garden代表了英国居住生活的传统;另一方面,"田园城市"这一译名,为GardenCity理论带来新的更深的误解。因此,唯有还原Garden City思想的本质,才能回归霍华德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园城市 田园城市 霍华德 城乡观 规划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垃圾对市政污泥热解过程减量及含碳物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涛 俞存天 +6 位作者 张婷 肖懿 李东阳 杨天学 黄启飞 席北斗 卢欢亮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9-296,共8页
市政污泥(SS)的高含水率、高灰分、高热解耗能、低产物品质等特点,制约其热解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向SS中添加比自身热值和有机物含量更高的园林垃圾(GW)进行共热解,通过热重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等测定其减量效果与物质组成,并采用Coat... 市政污泥(SS)的高含水率、高灰分、高热解耗能、低产物品质等特点,制约其热解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向SS中添加比自身热值和有机物含量更高的园林垃圾(GW)进行共热解,通过热重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等测定其减量效果与物质组成,并采用Coats-Redfern法分析了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SS与GW共热解过程中主要分为失水、挥发分分解、难降解有机物分解3个阶段;GW和SS共热解后可以降低活化能,热解反应向低温段偏移,当GW掺入量为50%时,挥发分分解阶段(155~380℃)活化能为4.64 kJ/mol,比SS单独热解减少10.25%;此外,共热解还可减少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在GW掺入量为50%时,热解后热解油中的有机碳氧化合物、脂烃类质量分别由单独热解的376和94 mg/g降为252和30 mg/g。基于以上研究结果,GW可以减少SS热解的能源投入,降低污染物的产生,为SS与GW减量化及资源化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园林垃圾 共热解 动力学 碳素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遗产化之路——北京长椿苑公园更新设计的笃行复盘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育帆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2,共13页
【目的】以北京长椿苑公园更新设计为样本,探索风景园林遗产化路径对隐性文化价值的显性转化机制,为古都风貌区存量空间更新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范式。【方法/过程】1)历史基底解析:将“可见遗存—可空间度量遗存—史料文献”历史基底分... 【目的】以北京长椿苑公园更新设计为样本,探索风景园林遗产化路径对隐性文化价值的显性转化机制,为古都风貌区存量空间更新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范式。【方法/过程】1)历史基底解析:将“可见遗存—可空间度量遗存—史料文献”历史基底分三级整合,确保史料资源的有效性,锚定公园场地中全浙会馆的位置与文人园林寄园关联的空间基因;2)风格形制选定:以北京传统园林风格为“命题作文”基调,重拾传统经典空间的当代意义;3)功能布局重构:通过场地与城市关系的理性推演,建构公园“北林—中湖—南场”的总体格局;4)空间个性塑造:因地制宜地实验合院新空间型,兼容城市开放空间属性与传统经典空间气韵;5)规划设计阐释:详解长椿苑十六景的景观空间叙事表达。【结论】风景园林的理论与实践需要肩负起文化遗产化的使命。北京长椿苑公园更新设计不仅仅是空间再造,也是一次“遗产化”实验;通过设计过程复盘提出“历史基底前置研究—文化符号空间转译—遗产价值动态沉淀”的风景园林遗产化范式,为存量更新时代的花园城市建设提供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更新 花园城市 遗产化 存量 历史基底 寄园 长椿苑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老茶园土壤改良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杜颖颖 林海裕 +5 位作者 张俊 谢思宇 谢细和 高海燕 苏小琴 杨秀芳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针对老茶园土壤酸化板结现象严重的问题,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分析研究施肥模式对老茶园土壤以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严重酸化的老茶园土壤改良方案。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的配施,和生物炭的施用可将土壤pH值分别提高0.72... 针对老茶园土壤酸化板结现象严重的问题,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分析研究施肥模式对老茶园土壤以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严重酸化的老茶园土壤改良方案。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的配施,和生物炭的施用可将土壤pH值分别提高0.72和0.30。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类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的提升有明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后,两年春茶水浸出物含量提高1.5%和3.05%,茶多酚含量提高0.67%和2.2%,茶氨酸含量提高0.08%和0.32%,施用生物炭和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对水浸出物、茶氨酸等含量的提升也有较显著影响。感官分析显示,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对老茶园茶叶品质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因此,酸化现象严重的老茶园可选用有机肥和生物炭配施,或者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的方式。文章为酸化老茶园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茶园 土壤 施肥 茶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地丁繁育技术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秀丽 贾大新 徐舶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68-71,共4页
紫花地丁作为一种观赏价值高且适应性强的草本植物,在园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文阐述了该植物的繁殖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并探讨了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该物种可通过种子播种和分株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其中种子繁殖可采用温室育苗... 紫花地丁作为一种观赏价值高且适应性强的草本植物,在园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文阐述了该植物的繁殖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并探讨了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该物种可通过种子播种和分株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其中种子繁殖可采用温室育苗和露地撒播方式;因其再生能力较强,也可通过分株形式进行繁殖。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选择微酸性、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移栽时需确保根部带有适量土壤,同时实施适宜的水肥管理,并重视病虫害的防治。紫花地丁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较广,常作为地被植物、点缀植物和配置植物。具体而言,由于其耐践踏、耐水涝和恢复再生能力较强,是一种优良的地被植物;花期早且集中,植株形态低矮,适用于花坛和花境布置;耐瘠薄、耐旱的特性,使其成为岩石园造景的理想植物选择。本文为紫花地丁的栽培及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繁育技术 栽培管理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路铺装碳排放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沛永 逯瑞星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目的]园林工程建造阶段是风景园林项目中碳足迹比重最大的部分,而园路铺装又是工程建造碳排放最多的分项。园路铺装的材料生产、工程建造及运输、使用维护以及材料回收再利用,各阶段都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评估不同面层类型园路铺装的... [目的]园林工程建造阶段是风景园林项目中碳足迹比重最大的部分,而园路铺装又是工程建造碳排放最多的分项。园路铺装的材料生产、工程建造及运输、使用维护以及材料回收再利用,各阶段都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评估不同面层类型园路铺装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可以为园林工程低碳减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5种常见的园路铺装为例,构建园路铺装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厘清并计算各种园路铺装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并将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和评价。[结果]发现25种园路铺装中,生命周期内碳排放量最高的3种园路铺装是胶粘石路面、防腐木路面、石灰岩路面;碳排放量最低的3种园路铺装是混凝土路面、再生骨料混凝土路面和压膜艺术地坪。而将碳排放量进行单位面积和年均处理后,碳排放量最高的3种园路铺装是胶粘石路面、透水混凝土砖路面、砂基透水砖路面;排放量最低的3种园路铺装是再生骨料混凝土路面、压膜艺术地坪和混凝土路面。[结论]将碳排放量计算结果和具体实践结合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园路铺装碳排放量生命周期评价结论: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的高低与面层材料耐久性有较大的关系;混凝土作为园路铺装的基础性结构,在其上增加其他面层的做法会增加碳排放量;以高强、薄型材料作为园路铺装面层材料的路面,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碳排放较低;面层材料的寿命对年均碳排放量的影响高于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工程 低碳园林建造 碳排放 铺装材料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行动下的癌症儿童康复花园设计与营造——以“3C”花园为例
12
作者 李薇 杜芳娟 +2 位作者 杨许成 李艾芬 王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1,共8页
康复花园是近年来国内外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以往研究多聚焦花园的设计与康复效益,对相关主体的协作营建过程较少探讨。以患癌儿童康复花园示范基地——“3C”花园为例,分析高校、医院、园林公司、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病童及家... 康复花园是近年来国内外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以往研究多聚焦花园的设计与康复效益,对相关主体的协作营建过程较少探讨。以患癌儿童康复花园示范基地——“3C”花园为例,分析高校、医院、园林公司、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病童及家属等多主体行动下的康复花园设计与营造过程。癌症儿童康复花园营建是中国风景园林领域的在地化实践,也从利他性维度补充发展了“多中心”理论,为景观的多主体营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揭示了以“患癌儿童”福祉等为公益性目的的景观营建有利于跨领域行动者的征召与联盟形成。“3C”花园为患儿构建与自然、家人、社会和自我联结的关系性康复空间,作为科研示范项目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体现了主体自主性与资源链接,以及利他性为愿景的共建共享等集体行动过程;为营建康复空间、构建社会健康支持网络开拓了新方向,然而,疗愈活动的开展和康复效益还需后续的实验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癌症儿童 多中心 康复花园 “3C”花园 设计与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型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13
作者 张香凝 陈涛 +3 位作者 史福刚 李太魁 赵丰华 郭战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4-1102,共9页
茶园老化、茶园地力退化和土壤生物多样性差等已成为制约有机茶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有机茶园接种了不同生态型蚯蚓,探讨不同生态型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接种密度为300条·m^(-2)的... 茶园老化、茶园地力退化和土壤生物多样性差等已成为制约有机茶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有机茶园接种了不同生态型蚯蚓,探讨不同生态型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接种密度为300条·m^(-2)的赤子爱胜蚓(E),接种密度为100条·m^(-2)的威廉腔环蚓(P),同时接种密度为150条·m^(-2)的赤子爱胜蚓和密度为50条·m^(-2)的威廉腔环蚓(EP),以及未接种蚯蚓(CK);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接种蚯蚓处理(E、P和EP)显著增加了土壤真菌操作分类单元(OTU)个数,优势OTU个数从100增至269。与CK处理相比,接种蚯蚓增加了土壤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Shannon、Simpson和Fisher指数均有所提高(除EP处理外,其余均显著)。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茶园土壤真菌优势类群,接种单一类型蚯蚓的处理中,子囊菌门进一步增加,混合接种不同类型蚯蚓处理中略有减少。与CK处理相比,EP处理被孢霉门相对丰度(10.16%)增幅最大;EP处理出现了更多未知真菌,其比例约为29.61%,种群均匀性最好。与常规有机茶园相比,接种蚯蚓可以在降低腐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的同时,促进病理-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的生长;P处理还可以增加病理型真菌的生长;EP处理可以减少专性腐生真菌,促进病理-腐生-共生真菌生长及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的生长,减少病理真菌。由此可见,蚯蚓类型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胜过竞争,混合接种不同生态型蚯蚓有助于控制潜在病原体,从而为改善有机茶园土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土壤质量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真菌群落多样性 有机茶园 真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茶园土壤培肥与养分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康 龙俐至 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茶园土壤质量能够显著影响茶叶产量与品质。由于长期集约化种植和管理模式粗放,茶园土壤普遍存在酸化加剧、养分失衡、肥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茶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为改善茶园土壤质量,提升养分效率,保障茶叶生产的可持续性,茶园... 茶园土壤质量能够显著影响茶叶产量与品质。由于长期集约化种植和管理模式粗放,茶园土壤普遍存在酸化加剧、养分失衡、肥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茶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为改善茶园土壤质量,提升养分效率,保障茶叶生产的可持续性,茶园土壤培肥与养分管理技术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基于该领域2024年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围绕土壤质量评价、土壤酸化调控,以及培肥改良与养分管理技术等方面,综述了2024年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园养分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土壤质量 土壤改良 文献综述 酸化 有机肥 绿肥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公众诉求的杭州城市花园设计与实践——以亚洲花卉主题园为例
15
作者 夏宜平 苏扬 吴芝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24,共8页
“亚洲花卉主题园”因亚运而生、为市民而动,被市民称为“杭州最浪漫的莫奈花园”,成为杭州城市花园的新地标。回顾了项目建设背景,提出了城市花园的概念、设计与营建原则,分析在“微改造、重花卉、强体验”设计理念下,利用多样性的花... “亚洲花卉主题园”因亚运而生、为市民而动,被市民称为“杭州最浪漫的莫奈花园”,成为杭州城市花园的新地标。回顾了项目建设背景,提出了城市花园的概念、设计与营建原则,分析在“微改造、重花卉、强体验”设计理念下,利用多样性的花卉应用形式,进行城市花园的空间设计、植物选择与配置,并宣传亚洲植物及其文化。通过问卷调查和游客量统计,分析响应公众诉求的城市花园效应,为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建设更多服务于公众需求、表达花卉植物为主景的城市花园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花园 花卉主题园 植物文化 杭州亚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城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
16
作者 陈洪云 陈强 +7 位作者 罗梓文 杨向德 曲浩 龙丽雪 陈龙 汪云刚 龙亚芹 陈林波 《中国茶叶》 2025年第8期47-56,共10页
云南省江城县作为中国普洱茶的核心产区,其茶园土壤养分状况直接影响茶叶品质及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长期粗放管理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研究系统评价了江城县6个茶叶主产乡镇的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状况,基于90个土壤样本的11项指标,揭示... 云南省江城县作为中国普洱茶的核心产区,其茶园土壤养分状况直接影响茶叶品质及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长期粗放管理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研究系统评价了江城县6个茶叶主产乡镇的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状况,基于90个土壤样本的11项指标,揭示了土壤肥力空间分布规律及关键限制因子。结果表明,江城县茶园土壤整体呈强酸性至微酸性,区域差异明显,其中嘉禾乡等区域土壤存在酸化风险;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中等偏上,有效磷普遍匮乏且空间变异极大,有效钾区域差异显著,钙、镁普遍匮乏,铁、锰高度富集,有效铜、锌则严重不足。建议采取“酸化调控-精准施肥-微肥补充”综合治理策略:通过施用有机肥改良酸化土壤,分区优化磷钾配比,补充钙镁磷肥及铜锌叶面肥,并推广绿肥间作以维持土壤有机质稳定。研究不仅为江城县茶园土壤的定向改良和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云南及相似生态区茶园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大量元素 酸碱度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家形象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以民族服饰与海外中国园林互融为例
17
作者 周林 尹瑛雨晴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41,共10页
本文聚焦新时代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策略,着重探究民族服饰与海外中国园林的互融在塑造现代中国形象方面发挥的作用。从早期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海外传播历程来看,自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到“中国风”在欧洲盛行,再到契合时代发展的形... 本文聚焦新时代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策略,着重探究民族服饰与海外中国园林的互融在塑造现代中国形象方面发挥的作用。从早期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海外传播历程来看,自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到“中国风”在欧洲盛行,再到契合时代发展的形象演变,均体现着中国形象的动态变迁。进入新时代,中国借改革开放迅速崛起,积极塑造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此背景下,民族服饰与海外中国园林展开跨文化对话,不仅推动了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更成为中华文化表达的关键载体。借助服饰与园林等视觉元素的同构,能引发全球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塑造连贯、立体的国家形象。在全球化浪潮中,“服园互融”作为创新融合策略,既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也深化了世界对当代中国形象的全面认知与认同,彰显出中国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大国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民族服饰 海外中国园林 服园互融 文化软实力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果亚麻特征特性及在寒地园林的优化配置
18
作者 宋喜霞 姚丹丹 +7 位作者 康庆华 姜卫东 袁红梅 程莉莉 唐立郦 刘丹丹 杨洌 王振旭 《中国麻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30-135,共6页
为了丰富我国寒地园林花卉种类,探究垂果亚麻观赏特性,文章对垂果亚麻的生长条件、生长发育过程、特征特性和观赏性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垂果亚麻具有很强的抗旱性、耐寒性,花色纯净,花期长,花量大,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因此,垂... 为了丰富我国寒地园林花卉种类,探究垂果亚麻观赏特性,文章对垂果亚麻的生长条件、生长发育过程、特征特性和观赏性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垂果亚麻具有很强的抗旱性、耐寒性,花色纯净,花期长,花量大,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因此,垂果亚麻非常适合在寒地园林中应用。基于垂果亚麻的特征特性,对其在寒地园林中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此类园林的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果亚麻 特征特性 寒地园林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地菍材料生长形态差异评价分析
19
作者 张宏志 胡逍 +4 位作者 陈遇遇 邓倩 颜淑珍 皮红丽 李达 《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本文以15个不同地区的地菍为试验材料进行生长形态差异评价分析,采用聚类分析作为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所调查的地菍种质资源进行初步分类,进而为地菍在园林中的应用与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显示:(1)广东白... 本文以15个不同地区的地菍为试验材料进行生长形态差异评价分析,采用聚类分析作为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所调查的地菍种质资源进行初步分类,进而为地菍在园林中的应用与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显示:(1)广东白云地区地菍材料叶片较狭长,同时具有盛花期花量较大的特征;(2)广东增城地区材料花径较大、花色较暗淡且植株较高;(3)广西钦州、广西防城港、福建宁德、广东阳江地区地菍材料花朵颜色较红较鲜亮且气孔面积较大;(4)广西桂林、福建龙岩、广西柳州、福建漳州、广西梧州、广东揭阳、广西贵港、广西河池、广东河源地区地菍材料花朵颜色较暗淡且植株高度较矮.综上,这些不同地区地菍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其应对于不同造景需求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地菍 形态学分析 观赏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武夷山茶园套播的十字花科绿肥品种(系)筛选
20
作者 李银水 杨灵 +6 位作者 张辉 刘彩玲 顾炽明 胡文诗 代晶 杨璐 秦璐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70-77,共8页
为筛选出适宜武夷山茶园套播的绿肥新品种,2022-2023年选取19份十字花科绿肥品种(系)在武夷山茶园套播,考察品种(系)的生育期、生物量、氮磷钾养分累积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557、中油肥1号、金黄花、21Q065、中绿油2号、中双1... 为筛选出适宜武夷山茶园套播的绿肥新品种,2022-2023年选取19份十字花科绿肥品种(系)在武夷山茶园套播,考察品种(系)的生育期、生物量、氮磷钾养分累积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557、中油肥1号、金黄花、21Q065、中绿油2号、中双11号和阳光2009,芥菜型油菜沅芥001和紫芥J082的鲜草和干草产量高,氮磷钾养分累积能力强;白菜型油菜中绿油1号和肥田萝卜RS007的植株矮小、花期长,鲜草和干草产量中等,氮磷钾养分累积能力相对较强。以上11个绿肥品种(系)的区域适应性较好、综合肥用性状表现优,适宜武夷山不同树龄茶园套播,服务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绿肥 茶园 套播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