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王燕荣 刘乐红 +2 位作者 史晓霞 胡海霞 苏杰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3,共9页
为了研究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酿造特性,确定其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发酵接种工艺。该研究评价了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的糖苷酶、酯化酶和果胶酶活力,并按照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与酿酒酵母同时接... 为了研究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酿造特性,确定其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发酵接种工艺。该研究评价了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的糖苷酶、酯化酶和果胶酶活力,并按照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与酿酒酵母同时接种(TS-1-1组)和间隔3 d顺序接种(SX-G-N组、SX-N-G组)方式混合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以单酿酒酵母发酵为对照(CK),分析发酵过程中酵母生长变化、葡萄酒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与酿酒酵母相比,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有较高的β-D-葡萄糖苷酶、β-D-木糖苷酶和果胶酶活性;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在同时接种中发酵后期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顺序接种时活菌数保持在106~107 CFU/mL;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混菌发酵干红葡萄酒的酒精度降低了0.16%vol~0.80%vol,花色苷含量提高了14.46~94.55 mg/L。顺序接种发酵的干红葡萄酒还原糖含量与酒精度能达到干红葡萄酒的要求,SX-G-N组花色苷含量为207.01 mg/L,感官评分最高为86.89分;香气物质总量最高,较CK组增加了15.56%,特征香气物质与CK组很好被区分,以辛酸乙酯、大马士酮和月桂酸乙酯等为主。因此,先接种有葡萄汁孢汉逊酵母混菌发酵方案应用于‘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酿造能较好的改善葡萄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 混合发酵 ‘赤霞珠’ 干红葡萄酒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乡宁和太谷产区‘赤霞珠’自然葡萄酒品质研究
2
作者 任志远 郝晋梅 +1 位作者 范博源 刘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2,共11页
为探究宁夏银川、山西乡宁、山西太谷产区葡萄自然发酵(spontaneous fermentation,SF)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3个产区的‘赤霞珠’葡萄为原料进行自然发酵,以接种发酵(inoculated fermentation,IF)的酒样作为对照,检测葡萄酒的基本理化... 为探究宁夏银川、山西乡宁、山西太谷产区葡萄自然发酵(spontaneous fermentation,SF)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3个产区的‘赤霞珠’葡萄为原料进行自然发酵,以接种发酵(inoculated fermentation,IF)的酒样作为对照,检测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含量和挥发性物质含量。结果显示,SF酒样的酒精度显著低于IF酒样,总酚含量显著高于IF酒样;SF酒样酒精发酵比较彻底,还原糖含量低于4 g/L;SF酒样的pH值、干浸出物、挥发酸含量与IF酒样无显著差异。在SF酒样和IF酒样中共检测到4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26种酯类、13种醇类、2种酸类、3种萜烯类和1种醚类物质;酯类和醇类物质含量较高,分别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40.21%~67.14%和24.98%~58.13%;SF酒样中酯类物质总量显著低于IF酒样,醇类物质总量无显著差异,但SF酒样中的醇类物质所占比例高于IF酒样;银川和太谷产区SF和IF酒样中的挥发性物质总量无显著差异,但乡宁产区IF酒样中的挥发性物质总量显著高于SF酒样。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发现,反式-4-癸烯酸乙酯和1-辛醇在SF和IF酒样中差异显著,对样本分类起主要作用。对酒样进行感官分析,SF酒样的澄清度低于IF酒样,银川产区的葡萄酒颜色最深;SF酒样果香清新、无异味,与IF酒样相比,香气复杂,生青味少,但IF酒样的香气浓郁度更高;SF和IF酒样的口感无显著差异,银川产区的葡萄酒单宁感更强,酒体更饱满。研究对提升葡萄酒的风格多样性和产区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为本土酵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 接种发酵 赤霞珠 葡萄酒 香气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下负载量对赤霞珠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葛谦 张媛珂 +9 位作者 闫玥 开建荣 周新明 姜文广 李星宏 常腾文 易子程 孙翔宇 张振文 李记明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本研究以生产上主栽品种赤霞珠葡萄为材料,设置3个葡萄负载量水平(15、20、25穗/m架面),重点分析不同采收期(E-L35(浆果开始转色并大)、E-L36(浆果具有中等白利糖度值)、E-L37(浆果不太成熟)、E-L38(浆果完全成熟))对葡萄酒有机酸、单... 本研究以生产上主栽品种赤霞珠葡萄为材料,设置3个葡萄负载量水平(15、20、25穗/m架面),重点分析不同采收期(E-L35(浆果开始转色并大)、E-L36(浆果具有中等白利糖度值)、E-L37(浆果不太成熟)、E-L38(浆果完全成熟))对葡萄酒有机酸、单体酚、挥发性化合物组成以及感官评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熟末期,负载量为20穗/m架面处理组的果实总酸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而其余两组果实则呈现下降的趋势。各负载量处理组葡萄酒的总酸质量浓度均在E-L35阶段达到最高,并在E-L37阶段达到最低。各处理组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总质量浓度在E-L36阶段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低负载量条件下早采所酿葡萄酒的感官品质优于晚采,较高负载量条件下推迟采收果实所酿的葡萄酒感官品质更优。葡萄酒的典型性和浓郁度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J-20-6和J-20-7样品表现最为突出。总体来看,负载量为20穗/架面E-L36阶段酿制的葡萄酒(J-20-5)综合感官评价得分最佳,J-25-7葡萄酒样品总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和感官浓郁度得分均为最高。综上,在酿酒葡萄栽培过程中,精确调控葡萄负载量和采收时间能显著提升葡萄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负载量 采收期 赤霞珠 葡萄酒 葡萄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砧木嫁接对赤霞珠葡萄酿酒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于筱 张付春 +3 位作者 周晓明 钟海霞 伍新宇 陈恺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77,共7页
为了研究砧木对赤霞珠葡萄酿酒品质的影响,以自根苗赤霞珠(CS)为对照,采用两种砧木(5BB、SO4)嫁接赤霞珠葡萄(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测定干红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单体酚类、花色素单体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同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为了研究砧木对赤霞珠葡萄酿酒品质的影响,以自根苗赤霞珠(CS)为对照,采用两种砧木(5BB、SO4)嫁接赤霞珠葡萄(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测定干红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单体酚类、花色素单体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同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CS/5BB酿造干红葡萄酒的酒精度略高于CS/SO4及CS酿造干红葡萄酒,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的残糖、总酸含量均低于CS酿造干红葡萄酒,而总酚、总原花青素、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均高于CS酿造干红葡萄酒。从干红葡萄酒中共检出22种单体酚类物质,其中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中分别有16种、17种单体酚类物质,含量高于CS酿造干红葡萄酒。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的花色素单体含量普遍高于CS酿造干红葡萄酒。从干红葡萄酒中共检出107种挥发性风味成分,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分别比CS酿造干红葡萄酒高0.465 mg/L、0.648 mg/L。CS/5BB酿造干红葡萄酒的感官质量优于CS及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综上,5BB砧木可作为嫁接赤霞珠葡萄的优选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砧木 酿酒品质 酚类物质 挥发性风味成分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李玥玥 胡海霞 王燕荣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160,共7页
为研究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Meyerozyma caribbica)在干红葡萄酒发酵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赤霞珠’葡萄为原料,利用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单一发酵(CK、MC),同时发酵(TS1、TS2、TS3),顺序发酵(SX1... 为研究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Meyerozyma caribbica)在干红葡萄酒发酵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赤霞珠’葡萄为原料,利用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单一发酵(CK、MC),同时发酵(TS1、TS2、TS3),顺序发酵(SX1、SX2)接种方式进行葡萄酒酿造,分析酒样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先接种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72 h后接种酿酒酵母混菌发酵酒样(SX2)品质较优,其酒精度为12.00%vol,总酸为4.57 g/L,花色苷含量最高,为468.23 mg/L;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共检出25种,包括酯类9种、醇类7种、酸类4种、醛酮类3种以及其他类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总含量最高(3322.01μg/L),关键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气味活性值(OAV)>1)为己酸乙酯、乙酸己酯、庚酸乙酯、癸酸乙酯、辛酸乙酯等。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基于OAV>0.1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可将不同样品区分开。感官评价结果表明,SX2酒样感官得分最高(83.67分),具有典型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 酿酒酵母 发酵方式 赤霞珠 葡萄酒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GC-IMS陕西渭北旱塬地区赤霞珠桃红葡萄酒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6
作者 蒋娟 倪学理 +1 位作者 陈正峻 张予林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4-271,共8页
以陕西渭北旱塬地区不同瓶储时间(0~3年)和不同栽培方式(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的赤霞珠桃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S-GC-IMS)对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从赤霞珠桃红葡萄酒中共检测出55种挥发... 以陕西渭北旱塬地区不同瓶储时间(0~3年)和不同栽培方式(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的赤霞珠桃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S-GC-IMS)对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从赤霞珠桃红葡萄酒中共检测出5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定性出3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以酯类、醇类、醛酮类化合物为主。不同瓶储时间和不同栽培方式对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影响较大,随着瓶储时间的延长,乙酸异丁酯、乙酸异戊酯、甲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含量逐渐减少,花果香特征逐渐减弱,而正己醇、二甲基硫醚、乙酸丁酯等物质含量逐渐增加,生青味、芦笋味、苦杏仁味增加;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葡萄酒中异丁醛、异戊醛、乙偶姻、己酸乙酯等物质含量提高,而乙酸、乙醛、乙酸异丁酯、丁酸乙酯、正己醇等物质含量降低,增强了麦仁味、果香和脂肪奶油香味的同时降低了酸果香、生青味,并减少了由乙酸和乙醛带来的不良异味风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香气的优雅度、浓郁度和风味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桃红葡萄酒 瓶储时间 栽培方式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霞珠’葡萄扦插苗对铈元素的吸收分布规律
7
作者 赵现方 屠婷瑶 +3 位作者 王艳君 赵美静 南立军 房玉林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铈元素对葡萄安全生产存在潜在威胁,为了预防这种风险的发生,本研究利用二氧化铈纳米颗粒(CeO_(2) nanoparticles,nC)和硝酸铈(Ce(NO_(3))_(3),CN)对‘赤霞珠’葡萄扦插苗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在处理后第4周,nC组的平均根长(15.96mm)... 铈元素对葡萄安全生产存在潜在威胁,为了预防这种风险的发生,本研究利用二氧化铈纳米颗粒(CeO_(2) nanoparticles,nC)和硝酸铈(Ce(NO_(3))_(3),CN)对‘赤霞珠’葡萄扦插苗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在处理后第4周,nC组的平均根长(15.96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根长(8.78 mm),这说明nC对葡萄幼根的伸长有促进作用。而CN组的扦插苗中,90%的幼根死亡并脱落,这表明Ce(NO_(3))_(3)对葡萄根的生长有毒害作用。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能谱分析发现,在根系、茎、新梢和叶片中均有铈元素分布,并且在两处理组中,叶片中铈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新梢中铈元素的含量,这表明铈元素有在叶片中沉积的趋势。因此,建议被铈元素污染的葡萄园通过摘叶的方式降低铈元素对葡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纳米颗粒 硝酸铈 赤霞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分析我国赤霞珠葡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8
作者 刘彬 陈娟 《中国果树》 2025年第4期135-141,共7页
为全面深入了解赤霞珠葡萄在国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CNKI数据库中2000-2024年收录的有关赤霞珠品种高效栽培、抗逆性、品质提升、酿酒等多方面文献(829篇)为样本,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年开始有赤霞珠相关... 为全面深入了解赤霞珠葡萄在国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CNKI数据库中2000-2024年收录的有关赤霞珠品种高效栽培、抗逆性、品质提升、酿酒等多方面文献(829篇)为样本,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年开始有赤霞珠相关栽培研究的报道,2004年进入快速增长期,2016年发文量达到最大,2017-2024年相关文献量有所下降。检索文献园艺类占53.44%,酿酒轻工类占34.86%,其他文献(植物保护、气象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占11.70%。从作者与机构关联上分析,形成了以张振文、张军翔、惠竹梅、房玉林、王振平、李华等多家科研团队为主,联合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宁夏大学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试验示范站等70余家机构,围绕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赤霞珠高效栽培、机理、酿酒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其他团队与机构多围绕山东胶东半岛产区、甘肃河西走廊产区、新疆天山北麓产区、河北碣石山产区开展赤霞珠相关研究。从关键词热点分析,赤霞珠的研究从高效栽培向生理调控机理、果实品质研究与葡萄酒酿酒转变。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赤霞珠的栽培研究已逐步完善,需进一步发掘机理调控研究提升果实与酿酒工艺优化来稳定市场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现状 CiteSpace可视化 发展趋势 赤霞珠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酚含量的赤霞珠葡萄酒年份鉴别研究
9
作者 赵丹青 开建荣 +5 位作者 王彩艳 张静 李彩虹 闫玥 张伟 葛谦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8-166,共9页
对比分析贺兰山东麓同一酒庄不同年份赤霞珠单品葡萄酒中多酚含量差异,基于此探讨酚酸、黄酮醇、黄烷醇代谢产物在葡萄酒年份鉴别中的可行性。采集贺兰山东麓永宁产区同一酒庄2018—2023年这6个年份的葡萄酒样品共计18份,监测分析葡萄... 对比分析贺兰山东麓同一酒庄不同年份赤霞珠单品葡萄酒中多酚含量差异,基于此探讨酚酸、黄酮醇、黄烷醇代谢产物在葡萄酒年份鉴别中的可行性。采集贺兰山东麓永宁产区同一酒庄2018—2023年这6个年份的葡萄酒样品共计18份,监测分析葡萄酒中酚酸、黄烷醇、黄酮醇含量差异,采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方法,构建基于酚酸、黄烷醇、黄酮醇指标的葡萄酒年份鉴别模型。结果显示,赤霞珠单品葡萄酒中的21种酚酸、6种黄烷醇、10种黄酮醇在不同年份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新酒中黄烷醇、羟基肉桂酸含量低于老酒,黄烷醇高于老酒;采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分别基于酚酸、黄烷醇、黄酮醇指标构建葡萄酒年份鉴别模型,正确鉴别率均达到94.4%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葡萄酒中酚酸、黄烷醇、黄酮醇任意一种成分均可实现同一产地不同年份葡萄酒的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酒 年份 多酚 黄酮醇 黄烷醇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酸法优化提取葡萄皮渣水溶性膳食纤维
10
作者 张艳 古丽努尔·买买提 +5 位作者 杨华峰 薛淑花 高雅洁 刘辰龙 郑舒沁 孔令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0,共7页
该研究采用微波辅助酸法成功从新疆焉耆盆地赤霞珠葡萄皮渣中提取出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并探究提取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评价SDF的得率,并通过对柠檬酸质量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 该研究采用微波辅助酸法成功从新疆焉耆盆地赤霞珠葡萄皮渣中提取出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并探究提取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评价SDF的得率,并通过对柠檬酸质量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4个关键变量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参数对SDF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此条件进行精细调整和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4.97、微波功率220.56 W、微波时间60.24 s。在此优化条件下,葡萄皮渣中SDF得率达到22.17%。此外,对SDF溶胀力、持水力与持油力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不仅为葡萄皮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且为相关产业的精深加工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焉耆盆地赤霞珠葡萄皮渣 水溶性膳食纤维 微波辅助酸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进度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索雨洁 胡馨月 +5 位作者 郑茗源 段冰冰 李婉芝 王录俊 李超 刘旭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了探究葡萄果实不同成熟进度对其理化性质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转色期标记不同成熟进度的青绿果,Slow(S);粉果,Control(Con);蓝紫果,Fast(F),比较分析其基本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和挥发性香气物质... 为了探究葡萄果实不同成熟进度对其理化性质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转色期标记不同成熟进度的青绿果,Slow(S);粉果,Control(Con);蓝紫果,Fast(F),比较分析其基本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成熟进度浆果在转色期即表现出异质性。成熟期F组的果粒横纵径、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各酚类物质指标含量均表现为F>Con>S组;S组葡萄果实C_6化合物总含量高,表现出更多的草本植物、生青味和苦味。总体而言,F组果实采收时成熟度最优,而S组果实成熟度较差,表现出明显的果实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果实异质性 酚类物质 挥发性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二唑诱抗‘蛇龙珠’葡萄浸渍工艺优化及其对葡萄醪品质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赵曼 李敏 +6 位作者 关茹文 王凯 韩雨岐 王建峰 李霁昕 冯丽丹 蒋玉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3-133,共11页
为了使苯并噻二唑(benzothiazole,BTH)对葡萄品质的调控结果得以在葡萄酒中体现,该研究以‘蛇龙珠’葡萄为试材,观察BTH处理葡萄的细胞壁变化,优化浸渍工艺,探讨浸渍及BTH处理对葡萄醪酚类、颜色和香气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BTH处理膨大... 为了使苯并噻二唑(benzothiazole,BTH)对葡萄品质的调控结果得以在葡萄酒中体现,该研究以‘蛇龙珠’葡萄为试材,观察BTH处理葡萄的细胞壁变化,优化浸渍工艺,探讨浸渍及BTH处理对葡萄醪酚类、颜色和香气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BTH处理膨大(PD)、转色(ZS)和成熟期(CS)葡萄果皮细胞壁厚度分别较对照(CK)增加了2.79倍、62.83%和1.60倍,膨大期处理对果皮细胞壁影响最大。BTH处理葡萄的优化浸渍工艺为添加36 mg/L果胶复合酶23℃浸渍46 h。优化浸渍工艺葡萄醪中BTH处理样的总酚、总类黄酮、香气浓度和色泽品质则均高于CK样。交互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显示,BTH处理样香气浓度增加与颜色品质改善主要取决于总酚和总类黄酮的变化;优化浸渍工艺对直链脂肪族、萜烯和支链脂肪族香气化合物释放影响最大。综上,BTH处理能显著改善葡萄醪酚类物质的积累以及色泽和香气的品质,进而改善葡萄酒的品质。该研究结果可为BTH调控蛇龙珠葡萄酒品质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葡萄醪 苯并噻二唑 透射电镜 浸渍工艺优化 酚类物质 香气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学参数的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酒子产区判别
13
作者 马海军 朱娟娟 +2 位作者 周乃帅 安雅静 侯丽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2,共8页
本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银川、青铜峡、红寺堡、石嘴山和农垦产区)自然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和电学特性,分析不同产区葡萄酒间电学特性的差异,筛选出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特征频率和有效电学... 本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银川、青铜峡、红寺堡、石嘴山和农垦产区)自然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和电学特性,分析不同产区葡萄酒间电学特性的差异,筛选出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特征频率和有效电学参数,初步探索基于电学特性识别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子产区葡萄酒的能力,以期为简捷快速有效识别产区葡萄酒提供新方法。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的葡萄酒理化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农垦产区的葡萄酒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而还原糖含量最低;银川产区的葡萄酒挥发酸含量最低,石嘴山产区的葡萄酒酒精度最高。通过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筛选出电压2 V下,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电学特性特征频率为0.1 kHz,有效电学参数为Z、L_(p)、X、C_(p)和Q。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均显示,利用葡萄酒电学参数能够明显区分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其回代检测和交叉验证正确率均为100%。因此,利用葡萄酒电学特性识别产区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产区判别 赤霞珠 自然发酵葡萄酒 电学特性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丽珠’葡萄不同营养系果实酚类物质变化及香气差异研究
14
作者 刘政海 陈崇垚 +3 位作者 董志刚 谭敏 贺晋瑜 杨明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9,共8页
果实品质是葡萄酒酿造风格与典型性的关键因素,研究果实中酚类物质变化规律,分析果实中香气物质差异,为合理选择葡萄营养系提供理论依据。以‘品丽珠’葡萄3个营养系为试材,对其果实不同时期不同部位酚类含量和成熟期香气物质进行分析... 果实品质是葡萄酒酿造风格与典型性的关键因素,研究果实中酚类物质变化规律,分析果实中香气物质差异,为合理选择葡萄营养系提供理论依据。以‘品丽珠’葡萄3个营养系为试材,对其果实不同时期不同部位酚类含量和成熟期香气物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CF214可溶性固性物含量达23.67%;CF327果皮中单宁和花色苷物质在完全成熟时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株系;种子中不同酚类物质在葡萄转色后逐渐分解下降,CF327、CF409种子中的单宁和总类黄酮物质在转色60 d和80 d时均显著高于CF214;在转色后80 d时,CF327果皮和种子中原花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F214。在CF214中检测到香气种类最多,为102种;CF327表现为醇类、酸类、烯烃类物质含量较高;CF409表现为总类黄酮含量较高;CF214和CF327表现为较高的花果香OAVs;特征香气分析表明,CF214和CF327果实中醛、醇类特征香气物质含量较高。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栽培条件下,CF214为高糖、香气种类多的营养系,CF327表现为高酚类、香气物质突出的营养系,CF409表现为高黄酮类物质含量营养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丽珠 营养系 酚类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菌剂对葡萄园土壤、果实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慧珍 张齐 +4 位作者 高邦牢 缪成鹏 王群力 惠竹梅 王雪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为了减少化肥施用量,充分发挥有机肥效应并有效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_(1))、100%有机肥(O_(1))、100%有机肥+菌剂(O_(1)B)、60%化肥+40%有机肥(C_(0.6)O_(0.4))、60%化肥+40%有机肥+菌剂(C_(0.6)O_(... 为了减少化肥施用量,充分发挥有机肥效应并有效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_(1))、100%有机肥(O_(1))、100%有机肥+菌剂(O_(1)B)、60%化肥+40%有机肥(C_(0.6)O_(0.4))、60%化肥+40%有机肥+菌剂(C_(0.6)O_(0.4B))6个处理,除CK外,各施肥处理的氮、磷、钾养分含量一致,研究不同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园土壤养分、果实及葡萄酒基本理化性质以及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土壤环境因子与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酿酒葡萄的科学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O_(1)和C_(0.6)O_(0.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30.22%和70.65%、27.45%和31.37%、10.10%和20.11%、438.93%和491.60%。与C_(1)处理相比,有机肥配施菌剂处理(O_(1)B、C_(0.6)O_(0.4B))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01.30%和104.78%、27.45%和47.06%、13.58%和23.12%、2.23%和15.81%。有机肥配施菌剂可显著提升葡萄园土壤肥力;与CK相比,C_(0.6)O_(0.4B)处理的葡萄果实总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糖酸比分别提高了4.93%、10.35%和49.78%;葡萄酒酒度提高了6.67%、总酸含量降低了7.93%;果皮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了26.98%和19.56%,葡萄酒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了11.13%和56.98%;冗余度分析和Spearman相关系数表明,酿酒葡萄果实和葡萄酒品质指标的变化与土壤环境因子(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有效磷)密切相关,证实了生物菌剂和有机肥共施可提高酿酒葡萄品质。综合比较,施用有机肥及菌剂可以改善土壤性状及酿酒葡萄品质,进而提高葡萄酒口感和色泽品质,其中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和菌剂(C_(0.6)O_(0.4B))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微生物菌剂 土壤 赤霞珠 葡萄酒品质 单体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商业克鲁维酵母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增酸效果及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文静 陈建胜 +2 位作者 束超 朱佳祺 张军翔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4,共14页
为探究商业化的克鲁维酵母对葡萄酒增酸效果及酒品质的影响,以贺兰山东麓的赤霞珠葡萄为原料,选取了3株商业化的克鲁维酵母:2株耐热克鲁维酵母(Lachancea thermotolerans,1株商品名Excellence X-FRESH,简称“卓越X”;1株商品名ZYMAFLORE... 为探究商业化的克鲁维酵母对葡萄酒增酸效果及酒品质的影响,以贺兰山东麓的赤霞珠葡萄为原料,选取了3株商业化的克鲁维酵母:2株耐热克鲁维酵母(Lachancea thermotolerans,1株商品名Excellence X-FRESH,简称“卓越X”;1株商品名ZYMAFLORE OMEGALT,简称“ZO”)和1株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thermotolerans,商品名CV E-7,简称“CV E-7”),将它们与酿酒酵母(商品名Excellence XR,简称“XR”)以10∶1的接种量进行顺序发酵实验。分析了3株克鲁维酵母对葡萄酒中有机酸含量、基本理化指标、香气成分组成及感官特性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卓越X酒样和CV E-7酒样具有显著的增酸效果,特别是乳酸的质量浓度有所提高。所有接种克鲁维酵母的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均符合GB/T 15037—2006要求。卓越X酒样和CV E-7酒样的紫红色色调有显著提高(P<0.05)。相比仅使用酿酒酵母的对照组酒样,混菌发酵制得的酒样中香气化合物种类更丰富,质量浓度更高,尤其是乳酸乙酯、高级醇和脂肪酸的总质量浓度有显著提高(P<0.05)。对OAV大于1的香气活性化合物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卓越X酒样具有更丰富的酯类化合物、高级醇和脂肪酸;CV E-7酒样增加了癸醛、2,3-丁二酮、己酸异戊酯等化合物的质量浓度;ZO酒样中酯类化合物丰富并且异戊醇质量浓度较高。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卓越X酒样和CV E-7酒样的得分较高,其次是ZO酒样,最低是未混菌发酵的对照组。研究表明,3株商业克鲁维酵母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酒品质都具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卓越X和CV E-7的增酸效果良好,可作为贺兰山东麓低酸赤霞珠原料的增酸菌株。希望研究可为赤霞珠葡萄酒的增酸酿造技术提供参考,为葡萄酒品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鲁维酵母 增酸 赤霞珠 葡萄酒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器陈酿对赤霞珠葡萄酒瓶储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袁正鸿 张众 +3 位作者 杨慧 孙文静 王征 张军翔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3-2154,共12页
为探究前期不同容器陈酿及后期瓶储过程中赤霞珠葡萄酒香气及感官特征的变化,本研究以旧橡木桶、陶罐和微氧罐陈酿的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和定量描述(QDA)法进行12个月的香气变化跟... 为探究前期不同容器陈酿及后期瓶储过程中赤霞珠葡萄酒香气及感官特征的变化,本研究以旧橡木桶、陶罐和微氧罐陈酿的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和定量描述(QDA)法进行12个月的香气变化跟踪,随后装瓶并分析18个月的香气与感官特征变化。结果表明,3种容器陈酿期间葡萄酒香气物质总质量浓度具有差异,随着陈酿时间的增加,酯类物质质量浓度上升,醇类物质质量浓度下降,酸、醛酮、萜烯类物质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规律。瓶储期间,香气物质总质量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瓶储12个月时达到最高。在瓶储3~9个月时,旧橡木桶与陶罐陈酿葡萄酒中酯类物质质量浓度低于醇类物质;12~18个月时,酯类物质质量浓度高于醇类物质。多数香气物质质量浓度在瓶储9~12个月时达到最高,异丁醇、正丁醇和苯甲醇质量浓度持续下降,苯甲醛、苯乙醛和糠醛质量浓度持续上升。感官分析表明,旧橡木桶和陶罐陈酿葡萄酒在瓶储后香气更加浓郁,旧橡木桶陈酿使奶油味等特征增强,陶罐陈酿的青椒味突出,微氧罐陈酿的香料味突出。不同容器陈酿会影响葡萄酒及其后期瓶储香气,橡木桶与陶罐陈酿均会提升瓶储香气总质量浓度及酯类物质占比,微氧罐陈酿对香气质量浓度的提升幅度低于其他两种容器。本研究可为合理选择不同葡萄酒陈酿方式、确定瓶储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酒 容器陈酿 瓶储陈酿 香气物质 感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处理下赤霞珠葡萄酒香气的外源多酚基质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袁正鸿 石方舟 +4 位作者 张众 杨慧 王征 孙文静 张军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1-117,I0001,I0002,共9页
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葡萄皮色素、葡萄籽单宁和复合单宁添加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在微氧处理后香气成分及感官的变化。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通过孟氏洗气瓶进行微氧处理,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 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葡萄皮色素、葡萄籽单宁和复合单宁添加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在微氧处理后香气成分及感官的变化。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通过孟氏洗气瓶进行微氧处理,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籽单宁与复合单宁有利于微氧处理后葡萄酒果香味和花香味的增加,添加0.2 g/L复合单宁酒样的香气品质显著高于未添加外源多酚的酒样(CK)。微氧处理后,所有酒样较原酒香气成分总量均有所上升;较CK而言,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皮色素使酒样醇类物质含量上升,占比达到82%以上,酯类物质占比降至16%以下,其中异戊醇、正丁醇、正戊醇和正己醇等含量上升;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籽与复合单宁使酒样酯类物质含量上升,占比达到19%以上,醇类物质占比降至77%以下,其中丁酸乙酯、异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庚酸乙酯和正己酸乙酯等含量上升;所有酒样醛酮类和酸类物质含量均有上升,萜烯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添加1 g/L葡萄皮色素的酒样微氧处理后香气成分总量最高,醇类物质占比最高;添加0.2 g/L葡萄籽单宁的酒样微氧处理后酯类物质占比最高。综上所述,适量添加外源多酚物质的葡萄酒在进行微氧处理后会对香气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基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氧 外源多酚 赤霞珠葡萄酒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高温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合性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国英 代红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77-2285,共9页
【目的】研究外源喷施褪黑素(MT)与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高温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光合性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及高温抗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即自然温度下喷施蒸馏水(... 【目的】研究外源喷施褪黑素(MT)与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高温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光合性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及高温抗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即自然温度下喷施蒸馏水(对照,CK)、高温处理(H处理)、高温+MT(150μmol/L)处理(H+MT处理)、高温+EBR(0.6 mg/L)处理(H+EBR处理),测定分析采用红外辐射器模拟高温环境后,喷施MT与EBR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合性能参数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果糖组分与花色苷的相关性。【结果】H处理可降低光合色素含量,H+MT和H+EBR处理可有效缓解高温胁迫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造成的损伤。花后91 d,相比H处理,H+MT处理的叶片叶绿素a显著提高41.73%(P<0.05,下同),同时净光合速率(P_(n))显著提高18.98%;H+EBR处理的P_(n)提高8.76%。花后115 d,相比H处理,H+MT处理的蒸腾速率(T_(r))显著提高23.68%,还原糖含量显著提高11.82%。在果实采收期,H+MT处理能显著地缓解高温胁迫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花色苷、总酚和单宁含量的影响;花后67 d,相比H处理,H+MT和H+EBR处理的葡萄叶片花色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64.91%和36.39%,果实糖组分与花色苷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温下喷施MT和EBR均可缓解高温对叶片光合性能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H+MT处理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果实品质 褪黑素 2 4-表油菜素内酯 光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晨阳 张艳霞 +2 位作者 薛晓斌 王振平 李栋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试验以3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对照(CK)、轻度胁迫(T1)、中度胁迫(T2)和重度胁迫(T3)4个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组分,采用荧光定量...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试验以3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对照(CK)、轻度胁迫(T1)、中度胁迫(T2)和重度胁迫(T3)4个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VvCCD1)、E-(β)-丁香烯合成酶(VvEcar)和植物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基因(VvHPLA)、芳樟醇合成酶基因(Vvlis)在葡萄果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花后110 d,与CK相比,T1和T2处理下果实百粒重分别显著降低7.32%和20.97%,T3处理下果实百粒重显著降低31.80%;T1和T2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相比于CK分别增加10.33%和5.68%,差异不显著,但在T3处理下,果实TSS显著降低15.74%;果实有机酸含量在T1和T2处理下分别降低11.66%(P>0.05)和25.56%(P<0.05),T3处理显著增加18.61%;各处理下总酚含量显著高于CK;与CK相比,T2处理果实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9.35%,T1处理和T3处理与CK间差异不显著;水分胁迫处理下T1、T2、T3处理单宁含量分别是CK的2.3倍,1.3倍和2.8倍,T3处理显著高于CK。对于‘赤霞珠’葡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合成,共筛选出42种主要挥发性物质,醛类物质是含量最多的一类挥发性物质,其中2-己醛在果实整个发育期含量最高,在花后110 d时T1和T2处理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4.61%和71.95%,T3处理下2-己醛含量是CK处理的2倍。T1、T2处理会降低果实醛类、酮类、酯类以及烃类物质含量,但会促进醇类物质合成。水分胁迫处理下T1处理VvCCD1、VvEcar、VvHPLA、Vvlis基因表达量显著提升,T3处理则抑制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水分胁迫 挥发性化合物 基因表达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