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窄冠白杨1号’遗传转化体系建立与抗虫基因转化
- 1
-
-
作者
王冬月
王如月
孙茂桐
刘翠双
李际红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东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黄河下游森林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69,共9页
-
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8ZX08020002)。
-
文摘
‘窄冠白杨1号’(Populus leucopyramidalis 1)是一种冠形窄、耐盐碱的优良白杨派无性系。由于缺乏其遗传转化体系,因此无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其进行遗传改良。该研究以‘窄冠白杨1号’为材料,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首先将组培苗继代培养不同时间段(35、45、55、65 d),分别取其3种组织(叶片、叶柄、茎段)以对比分化能力的强弱,确定了继代45 d后的叶片具有最强的分化能力,其增殖倍数为8.77。随后,使用继代45 d后的叶片作为遗传转化的材料,研究不同侵染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设立了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各3个梯度的正交试验,对这3个因素进行最佳水平筛选,通过PCR检测和GUS染色鉴定转基因株系。结果表明‘窄冠白杨1号’遗传转化体系的最佳组合为:菌液浓度OD600=0.4,侵染时间15 min,共培养时间2 d,在该组合下转化率最高可达54.23%。最后,利用该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转BtCry3Aa抗虫基因‘窄冠白杨1号’株系,证明该体系可以做为‘窄冠白杨1号’遗传改良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窄冠白杨1号’
遗传转化体系
BtCry3Aa
-
Keywords
‘Populus leucopyramidalis 1’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BtCry3Aa
-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