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钙制剂和施用次数对‘秦脆’苹果生长与苦痘病发生的影响
1
作者 李琎 李佳 +3 位作者 于子轩 马静敏 张佳维 张学英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5-23,共9页
为探究不同钙制剂和施用次数对‘秦脆’苹果苦痘病发生的影响及苦痘病与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果实品质的关系,以‘秦脆’苹果为试材,设置喷施钙制剂和土壤施钙处理,调查不同施钙处理的发病率,测定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 为探究不同钙制剂和施用次数对‘秦脆’苹果苦痘病发生的影响及苦痘病与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果实品质的关系,以‘秦脆’苹果为试材,设置喷施钙制剂和土壤施钙处理,调查不同施钙处理的发病率,测定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果实品质,并对苦痘病发病率与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病率与果实的K含量及N/Ca、P/Ca、K/Ca、Fe/B、Zn/B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的Ca含量及Ca/Mg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实的N含量及叶片的K/Ca、Fe/B、Zn/B比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果实的B含量及B/Cu比值、叶片和果肉的B/Mn比值、叶片的Ca/Mg比值呈显著负相关。所有施钙处理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其中,全生长期喷施氨基酸钙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与CK相比发病率降低17.03%,抗氧化酶活性和Ca、B含量较高,K含量较低,值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脆’苹果 苦痘病 钙制剂 矿质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脆’苹果苦痘病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包会英 张瑞 +3 位作者 李露露 郝心茹 姚嘉丽 周会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1-1647,共7页
以新品种‘秦脆’为试验试材,田间调研苦痘病发病情况与相关农艺性状,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多元分析法,对‘秦脆’树高、主干径粗、营养枝强弱及数量、秋梢枝长短及数量、挂果量多少、果实大小等相... 以新品种‘秦脆’为试验试材,田间调研苦痘病发病情况与相关农艺性状,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多元分析法,对‘秦脆’树高、主干径粗、营养枝强弱及数量、秋梢枝长短及数量、挂果量多少、果实大小等相关农艺性状和发病情况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苦痘病始发于7月末8月初,不同果园、不同树龄苦痘病发病率相差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发病率与强营养枝(0.54)、长秋梢数(0.43)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挂果量(-0.43)呈极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强营养枝、挂果量、长秋梢是决定苦痘病发病率的主要因子,它们决定了发病率的79.1%;通径分析表明,强营养枝数、长秋梢、果实大小是影响苦痘病发病率的直接因素,挂果量、树高、中营养枝、弱营养枝、短秋梢等性状通过影响强营养枝间接调控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脆’苹果 苦痘病 发生规律 相关性 多元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脆’苹果在阿克苏的试栽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振军 许同心 李艺 《北方果树》 2024年第3期67-68,共2页
‘秦脆’苹果是我国自育的中晚熟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53 g,果肉硬度7.31 kg/cm^(2),含可溶性固形物16.20%、可滴定酸0.27%,耐贮藏。在阿克苏成熟期为9月下旬至10月初。栽培技术要点与‘富士’苹果相似,但需注意补钙,预防苦痘... ‘秦脆’苹果是我国自育的中晚熟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53 g,果肉硬度7.31 kg/cm^(2),含可溶性固形物16.20%、可滴定酸0.27%,耐贮藏。在阿克苏成熟期为9月下旬至10月初。栽培技术要点与‘富士’苹果相似,但需注意补钙,预防苦痘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脆’苹果 性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摘袋时间对“秦脆”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管增辉 王朝 +1 位作者 张朋朋 邹养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目的】果实套袋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果实品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虫害侵染,是生产上提高优果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研究不同时间摘袋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其意义在于探究‘秦脆’在陕北地区的最佳摘袋时间,为果园生产技术提供支... 【目的】果实套袋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果实品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虫害侵染,是生产上提高优果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研究不同时间摘袋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其意义在于探究‘秦脆’在陕北地区的最佳摘袋时间,为果园生产技术提供支持。【方法】采用砧木为八棱海棠的5 a生高接换头‘秦脆’作为试验材料,以相同套袋时间为前提,分别设置了5种不同摘袋时间作为处理:T_(1)(8月20日摘除外袋,8月24日摘除内袋)、T_(2)(8月25日摘除外袋,8月29日摘除内袋)、T_(3)(8月30日摘除外袋,9月3日摘除内袋)、T_(4)(9月4日摘除外袋,9月8日摘除内袋)、T5(9月9日摘除外袋,9月13日摘除内袋)。通过对比各处理的果实品质,获得最佳的摘袋时间。【结果】不同摘袋时间对果实外观品质(主要以果实L^(*)、a^(*)、b^(*)最为明显)的影响较为明显,但是对果实横纵径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对于果实内在品质而言,不同摘袋时间对果皮硬度、果皮延展性、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果皮硬度、果肉脆度的数值随着摘袋时间的推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果皮延展性,果肉硬度的数值随摘袋时间的推迟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摘袋过早或过晚固酸比数值均较低。【结论】本次试验发现处理T_(4)的摘袋时间最为适宜,为采收前22 d左右,此时期摘袋的苹果果皮颜色红艳,着色均匀,果肉较硬,果皮延展性较好,耐贮运效果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固酸比高,口感酸甜适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脆’苹果 摘袋时间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