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羽杉属种类及其杂交子代‘中山杉’系列品种的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段豪 徐建华 +3 位作者 王紫阳 郭金博 於朝广 杨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8,44,共9页
运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Nuttall)Croom〕、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 Tenore)和落羽杉〔T.distichum(Linn.)Rich.〕的单株以及‘中山杉’(T.‘Zhongshanshan’)系列品种共96个样本进行... 运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Nuttall)Croom〕、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 Tenore)和落羽杉〔T.distichum(Linn.)Rich.〕的单株以及‘中山杉’(T.‘Zhongshanshan’)系列品种共96个样本进行SSR分子标记检测,分析供试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并分别构建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依据供试样本的Nei's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对SSR引物共扩增条带9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8条;每对引物扩增条带9~3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27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平均值为70.9%;各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为0.476~0.793,平均值为0.658;供试样本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755、1.599、0.381和0.245。用4对SSR引物的多态性条带可构建40个‘中山杉’系列品种的指纹图谱,指纹编码数量为33,鉴别率达85.0%;用6对SSR引物的多态性条带可构建15个池杉、23个墨西哥落羽杉和18个落羽杉共56个单株的指纹图谱,指纹编码数量为49,鉴别率达91.1%,表明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并运用SSR分子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可明显提高鉴别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池杉与墨西哥落羽杉和落羽杉的Nei's遗传距离分别为0.420和0.169,‘中山杉’系列品种与池杉、墨西哥落羽杉和落羽杉的Nei's遗传距离分别为0.358、0.114和0.137。在Nei's遗传距离0.405处,12个池杉单株聚为Ⅰ大类,其余84个样本聚为Ⅱ大类;Ⅱ大类可进一步分为5组,其中,‘中山杉1302’(‘Zhongshanshan 1302’)、落羽杉单株L15和‘中山杉1305’(‘Zhongshanshan 1305’)分别单独成组,‘中山杉1304’(‘Zhongshanshan 1304’)、‘中山杉112’(‘Zhongshanshan 112’)、‘中山杉149’(‘Zhongshanshan 149’)、9个落羽杉单株和1个池杉单株聚为Ⅱ4组,供试的所有墨西哥落羽杉单株与其余样本聚为Ⅱ5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中山杉’系列品种与池杉的遗传关系较远,与墨西哥落羽杉的遗传关系较近;而池杉与落羽杉的遗传关系较近,与墨西哥落羽杉的遗传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羽 ‘中山杉’系列品种 SSR分子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