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墙合一”深基坑工程设计中的若干技术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2
1
作者 宋青君 王卫东 翁其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590-1595,共6页
地下连续墙刚度大,变形小,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围护结构可有效的保护周边环境。“两墙合一”的设计使其兼作永久使用阶段的地下室结构外墙,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以上海世茂北外滩酒店基坑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为背景,对“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刚度大,变形小,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围护结构可有效的保护周边环境。“两墙合一”的设计使其兼作永久使用阶段的地下室结构外墙,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以上海世茂北外滩酒店基坑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为背景,对“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与临时围护结构的连接、在结构梁板大面积缺失情况下的处理措施以及支撑结合施工栈桥的设计等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些针对常见工程问题的处理措施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值得在同类工程的设计中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 T形槽段 支撑兼作栈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大尺度深基坑变形性状实测分析 被引量:114
2
作者 廖少明 魏仕锋 +1 位作者 谭勇 柳骏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8-469,共12页
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现代传媒广场大尺度深基坑(面积为33500 m2)为工程背景,并收集了该地区11个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顺作法施工的方形基坑(长宽比1.01~2.68)及至少23个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的长条形地铁车站基坑的实测数据,全面地对比分... 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现代传媒广场大尺度深基坑(面积为33500 m2)为工程背景,并收集了该地区11个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顺作法施工的方形基坑(长宽比1.01~2.68)及至少23个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的长条形地铁车站基坑的实测数据,全面地对比分析了苏州地区采用不同挡土结构、不同形状的大尺度深基坑的变形性状。研究结果表明:1方形基坑连续墙最大侧移值(δhm)平均值为0.08%He;地铁车站基坑连续墙δhm平均值为0.20%He;2方形基坑和地铁车站基坑的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点埋深(Hm)分别落于(He-10,He+5)和(He-7,He+8)范围内。采用混凝土支撑的基坑的Hm稍小于采用钢支撑的基坑的Hm;3同样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的本工程方形基坑和长条形地铁车站基坑的墙后地表沉降最大值(δvm)的范围分别为(0.01%~0.09%)He和(0.04%~0.27%)He。地铁车站基坑墙后地表沉降影响范围约为4.5He,大于方形基坑墙后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4本工程方形基坑和地铁车站基坑δvm/δhm的范围分别为0.13~1.07和0.22~1.65;5方形基坑和地铁车站基坑的立柱隆起值(δcu)分别为(0.07%~0.26%)He和(0.10%~0.23%)He;6大尺度方形基坑和地铁车站基坑表观土压力包络线峰值分别为0.80γHe和0.87γHe,皆出现在开挖面以下(0.21~0.64)He处。采用Terzaghi和Peck及日本土木学会建议的土压力分布模式会显著低估该地区大尺度深基坑表观土压力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 钻孔灌注桩 基坑形状 变形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栅式连续墙在沉管隧道护岸工程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玉成 杨光华 +3 位作者 胡海英 姚捷 姚丽娜 刘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40-446,共7页
在介绍常用沉管隧道基槽开挖护岸结构形式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对格栅连续墙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和护岸支护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格栅连续墙的简化计算方法,并采用简化计算法和有限元法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 在介绍常用沉管隧道基槽开挖护岸结构形式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对格栅连续墙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和护岸支护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格栅连续墙的简化计算方法,并采用简化计算法和有限元法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可知,与有限元方法相比,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的弯矩偏大,位移偏小,主要是由于简化计算方法没有考虑格栅连续墙的空间效应导致弯矩偏大,且等效刚度偏大导致位移偏小;格栅连续墙由于其自身的几何形状,其墙身弯矩分布具有典型的空间特性。其中,内墙承受较大的水平弯矩,外纵墙弯矩均较小,通过对格栅连续墙弯矩分布规律的分析,可以对格栅连续墙结构的配筋进行优化设计。由于目前对格栅连续墙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对其空间效应考虑较少,因此格栅连续墙结构的变形计算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对格栅式连续墙基坑的计算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栅连续墙 基坑支护 沉管隧道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头形式对框格式地下连续墙应力变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孔科 王小波 +1 位作者 徐远杰 潘家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73,共5页
在水电工程中采用地下连续墙处理复杂地质条件的地基时,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施工接头,接头的存在对地下连续墙的整体受力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成为困扰工程界的一个难题。根据桐子林水电站末段框格式地下连续墙地质条件,在连续墙... 在水电工程中采用地下连续墙处理复杂地质条件的地基时,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施工接头,接头的存在对地下连续墙的整体受力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成为困扰工程界的一个难题。根据桐子林水电站末段框格式地下连续墙地质条件,在连续墙上分别设置刚性接头、铰接头及半自由接头,模拟地下连续墙在工程上常采用的各种接头形式,建立了不同接头形式的3组框格式地下连续墙槽段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软件对框格式地下连续墙在不同接头形式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详细分析比较了3种接头形式的地下连续墙在最危险施工工况下的应力与变形,得到了不同的施工接头对框格式地下连续墙应力变形的影响情况,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格式地下连续墙 接头 非线性 有限元 应力与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冰 贾立峰 李丹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30,共5页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基础为支护开挖深埋扩大基础,采用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平面形状为"∞"形,长82 m,宽59 m,由两个外径59 m的非完整圆和一道隔墙组成,壁厚为1.5 m。隔墙为前后两个非完整圆的支撑结构,抬高隔墙底标...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基础为支护开挖深埋扩大基础,采用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平面形状为"∞"形,长82 m,宽59 m,由两个外径59 m的非完整圆和一道隔墙组成,壁厚为1.5 m。隔墙为前后两个非完整圆的支撑结构,抬高隔墙底标高,使得基础底板为一整体结构;填心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凿除部分墙体,既解决了开挖状态下的支护问题,又使基础顶板有效连为整体。采用"∞"形比圆形或矩形结构形式布置平面面积小,截面惯性矩大,且半径较小,墙体环向应力小,安全性及可实施性高,有效降低了工程投入,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碇 地下连续墙 “∞”形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形地下连续墙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胡俊 卫宏 +1 位作者 刘勇 赵联桢 《森林工程》 2016年第5期87-91,96,共6页
如何选择合理的盾构进出洞施工方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Π形地下连续墙盾构进出洞施工方法作一简单介绍,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盾构始发进行数值分析,主要得出:易挖除性、临时性与经济性是该方法优于其... 如何选择合理的盾构进出洞施工方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Π形地下连续墙盾构进出洞施工方法作一简单介绍,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盾构始发进行数值分析,主要得出:易挖除性、临时性与经济性是该方法优于其它工法的主要特点;数值模拟中工况2、3和4下Π形地连墙的较大压应力主要集中在2、3号地连墙靠近洞门内侧,较大拉应力主要集中在2、3号地连墙靠近洞门外侧,随着盾构开挖推进其范围在扩大;Π形地下连续墙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基本不发生位移;工况2、3和4下地表路径1最大沉降量分别约为1.37、2.56、6.51 mm,地表路径2最大沉降量分别约为1.00、1.83、4.94 mm。所得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П形地下连续墙 盾构进出洞 盾构始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万吨级卸荷式板桩码头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光明 刘阳 +1 位作者 任国峰 顾行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3,共8页
中国板桩码头结构的设计和建设从2000年前的3.5万吨级到现今的20万吨级,有了长足的进步。新提出的一种20万吨级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考虑了刚性较大的T型地连墙方案和柔性较大的组合钢管桩前墙方案,与之相对应的卸荷承台群桩基础结构中... 中国板桩码头结构的设计和建设从2000年前的3.5万吨级到现今的20万吨级,有了长足的进步。新提出的一种20万吨级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考虑了刚性较大的T型地连墙方案和柔性较大的组合钢管桩前墙方案,与之相对应的卸荷承台群桩基础结构中分别设置2排和3排直立灌注桩。开展了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这两种方案的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这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前墙位移均在允许范围内,其中刚性较大的T型地连墙方案中,前墙锚着点位移较小,但墙身弯矩反应较大,拉杆力较小,承台群桩基础结构中灌注桩弯矩反应正常,而柔性较大的组合钢管桩方案中,前墙锚着点位移较大,但墙身弯矩反应较小,拉杆力较大,承台群桩结构中灌注桩弯矩反应较强。前墙和灌注桩弯矩反应强烈程度所呈现的此消彼长特性,揭示了卸荷式板桩码头中单锚式板桩结构部分和卸荷承台群桩基础结构部分之间的荷载分担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式板桩码头 T型地连墙 组合钢管桩 卸荷承台群桩基础 拉杆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沈客专望京隧道超深竖井施工技术革新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义华 翟志国 +1 位作者 许维青 刘柳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82-1490,共9页
针对京沈客专望京隧道2号竖井施工中68 m深的地下连续墙在富含承压水且以粉细砂层为主的软弱地层中成槽难、垂直度控制难、42 m深的基坑安全与主体结构质量控制难等问题,提出对超深地下连续墙创新采用双拼工字钢接头柱、基坑上半部采用... 针对京沈客专望京隧道2号竖井施工中68 m深的地下连续墙在富含承压水且以粉细砂层为主的软弱地层中成槽难、垂直度控制难、42 m深的基坑安全与主体结构质量控制难等问题,提出对超深地下连续墙创新采用双拼工字钢接头柱、基坑上半部采用钢支撑替代混凝土支撑、基坑下半部环框梁与混凝土内支撑逆作、环框梁和腰梁合二为一、改进接头防水方式、改变竖井主体结构施工工艺等多项技术革新。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在地下水丰富的软弱地层中,采用双拼工字钢接头柱可以显著提高超深地下连续墙的垂直度,减少接缝渗漏水现象;2)通过优化超深竖井内部支撑体系和主体结构的施工顺序,并且将临时支撑结构和永久结构合二为一,可以显著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安全、节省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竖井 地下连续墙 双拼工字钢 基坑 内支撑 环框梁 软弱地层 承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四桥南锚碇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白雪濛 《隧道建设》 2010年第5期540-545,585,共7页
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基础为背景工程,对超大"∞"字形地连墙深基坑进行数字仿真模拟、监测成果分析。主要对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侧向变形和地连续墙受力进行模拟与实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字形深基坑地... 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基础为背景工程,对超大"∞"字形地连墙深基坑进行数字仿真模拟、监测成果分析。主要对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侧向变形和地连续墙受力进行模拟与实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字形深基坑地连墙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模拟与实测是比较一致的,并肯定了数字仿真模拟对工程施工的参考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字形地连墙 锚碇 安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在超大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意义——复杂地质环境下超大异形基坑支护设计优化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书兰 阎长虹 +5 位作者 杨战勇 王清明 张立丰 王实 车灿辉 史庆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9-1426,M0002,共9页
近年来,在长江下游地区地下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其基坑呈现开挖深、规模大、形状复杂等特点,由于这一地区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其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难度非常大。本文以南京江边某特大型地下交通枢纽工程为例,探讨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在深基坑... 近年来,在长江下游地区地下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其基坑呈现开挖深、规模大、形状复杂等特点,由于这一地区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其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难度非常大。本文以南京江边某特大型地下交通枢纽工程为例,探讨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作用。该地下交通工程为地下三层结构,最下层连接过江隧道,上部两层连接附近场馆和多条地面道路,基坑开挖深、深度变化大、形态异常复杂。该工程位于南京青奥中心西侧,靠近长江岸堤。这一地区广泛分布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近地表主要为新近沉积的软土,且厚度较大,下部为河床相砂性土,地下水丰富,且多为承压水,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这里主要针对这一特大型基坑工程的核心区,分析其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结合基坑功能及形态对其基坑范围内土层从平面及剖面上进行分区和分层,以此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优化分析,提出采用放坡开挖(上部)和地下连续墙(下部)相结合的支护设计方案,有效解决大型异形基坑群施工技术难题,而且施工速度快、建设成本低。这一研究成果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类似特大型异形超深基坑的支护及施工设计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大异形基坑群 支护设计 放坡开挖 地下连续墙 钻孔灌注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子林水电站框格式混凝土连续墙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城呈 陈飓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61,共5页
四川桐子林水电站导流明渠的部分基础处理采用框格式混凝土连续墙,如何保证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影响工程进度、质量等的关键。本文就该工程介绍几点关于框格式混凝土连续墙的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 框格式混凝土连续墙 成槽 墙段连接 混凝土浇筑 施工技术 桐子林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中异形地连墙成槽失稳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洋 刘维 +2 位作者 史培新 朱宁 侯冠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随着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发展,“L”形地连墙作为一种常见的异形地连墙被广泛应用于封闭地下围护结构设计施工中。由于成槽过程中,槽段及周边土体的应力变化复杂,“L”形地连墙的稳定性低于常规矩形地连墙。基于上限分析法,对“L”形地... 随着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发展,“L”形地连墙作为一种常见的异形地连墙被广泛应用于封闭地下围护结构设计施工中。由于成槽过程中,槽段及周边土体的应力变化复杂,“L”形地连墙的稳定性低于常规矩形地连墙。基于上限分析法,对“L”形地连墙成槽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提出“L”形地连墙稳定三维机动场模型,计算得出槽壁安全系数,揭示了异形地连墙槽壁失稳机理,并通过参数计算分析地连墙几何形状以及土体性质对槽壁稳定性的影响。对某地连墙工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超声波检测相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异形地连墙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地连墙 稳定性 成槽施工 上限分析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轨道交通范湖站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艾治家 何振华 李忠 《隧道建设》 2007年第2期54-56,63,共4页
就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范湖站围护结构设计中,对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与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围护形式进行了比选,对基坑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对连续墙内力进行了计算,并选择了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
关键词 地下车站 围护结构 地下连续墙 型钢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工程建设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武焕陵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11,共8页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是世界上首座主跨1 418 m的三跨连续弹性支承体系钢箱加劲梁悬索桥,首次采用了弹性支承体系以及缆索的分布传力锚固系统,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形地下连续墙(以下简称地连墙)及超大规模沉井深基础的...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是世界上首座主跨1 418 m的三跨连续弹性支承体系钢箱加劲梁悬索桥,首次采用了弹性支承体系以及缆索的分布传力锚固系统,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形地下连续墙(以下简称地连墙)及超大规模沉井深基础的设计施工技术难题,提出了主缆缆索混编技术及富氩气体保护焊技术,采用了复合浇筑式沥青钢桥面铺装技术,运用综合技术手段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本文从建设管理及关键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管理 关键技术创新 复杂地质条件 超大“∞”形地连墙 超大规模沉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几何刚度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承载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海霞 张超 +1 位作者 于颖 徐立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7-342,共6页
为了对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承载特性进行研究,运用ABAQUS软件对3类九室型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承载特性与沉降模拟分析.ABAQUS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单位均布荷载条件下,墙间距较大,内外墙存在埋深深度差,沉降量小且墙身所承受... 为了对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承载特性进行研究,运用ABAQUS软件对3类九室型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承载特性与沉降模拟分析.ABAQUS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单位均布荷载条件下,墙间距较大,内外墙存在埋深深度差,沉降量小且墙身所承受的单位侧摩阻力和单位端阻力也小;墙间距大且存在内外墙深度差的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承载特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作为新型基础在建筑施工应用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栅式地下连续墙 承载特性 九室 均布荷载 沉降 侧摩阻力 端阻力 工民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法隧道与车站小角度斜接施工研究
16
作者 张海彦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25-233,共9页
为验证以色列红线轻轨东标段8号线矿山法隧道与Em Hamshavot车站12°斜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和刚度等效理论对车站接口、地下连续墙、不规则C型断面以及邻近4号路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辅以... 为验证以色列红线轻轨东标段8号线矿山法隧道与Em Hamshavot车站12°斜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和刚度等效理论对车站接口、地下连续墙、不规则C型断面以及邻近4号路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辅以监测数据进行校核。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位移计算值小于实际监测值,实际监测值小于结构允许值;隧道开挖对挡土墙前排桩基影响较大,但其最大拉应力值仍小于其自身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土体对墙梁的最大压应力为0.84 MPa,土体与墙梁间的剪应力最大值为0.29 MPa,超出二者粘结参数40 k Pa,其相互作用不能简单的由墙体或者土体自身来平衡,而是需要横支撑对其进行平衡;隧道开挖过程中,洞口处地下连续墙的压应力增值较大,但仍在混凝土自身抗压强度范围之内。墙梁的拉应力超出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但提供拉应力所需的钢筋量远小于墙梁实际配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法隧道 C型断面 地下连续墙 墙梁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