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ω-转氨酶的筛选和异源表达用于制备S-甲氧基异丙胺
1
作者 张涛 周海胜 +1 位作者 徐佳琪 杨立荣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56,共9页
根据转氨酶家族进化分类和底物特异性,构建一个包含36个ω-转氨酶的酶库;将酶库中的基因克隆进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中进行异源重组表达,考察酶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相应的酶活以及对映体选择性。通过筛选,获得最佳的ω-转氨酶为来... 根据转氨酶家族进化分类和底物特异性,构建一个包含36个ω-转氨酶的酶库;将酶库中的基因克隆进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中进行异源重组表达,考察酶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相应的酶活以及对映体选择性。通过筛选,获得最佳的ω-转氨酶为来源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ω-转氨酶BmeTA,其重组表达粗酶活为2.0 U/mL,纯酶比活为9.5 U/mg蛋白;酶学性质表征发现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8.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其催化反应工艺条件,在20 g/L加酶量、0.5 mmol/L辅酶添加量以及1.4的氨基供体/氨基受体比例条件下,反应18 h获得450 mmol/L的S-甲氧基异丙胺,原料转化率达到90%,为实现生物催化制备S-甲氧基异丙胺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甲氧基异丙胺 ω-转氨酶 异源表达 氨基转移 生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c-ω-转氨酶催化合成(4S)-四氢萘酮
2
作者 高嵩 邵小芙 +3 位作者 果波 李前 王佩 曹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2-1160,共9页
以T4噬菌体衣壳为载体,探索了海绵假弧菌-ω-转氨酶(P-ω-TA)的自组装固定化,以将P-ω-TA与T4噬菌体非必需小外壳蛋白(Soc)融合的方式实现了P-ω-TA在T4噬菌体衣壳上的亲和固定及较高的位点结合数。对固定化P-ω-TA的适应性、回收性能、... 以T4噬菌体衣壳为载体,探索了海绵假弧菌-ω-转氨酶(P-ω-TA)的自组装固定化,以将P-ω-TA与T4噬菌体非必需小外壳蛋白(Soc)融合的方式实现了P-ω-TA在T4噬菌体衣壳上的亲和固定及较高的位点结合数。对固定化P-ω-TA的适应性、回收性能、(S)-型异构体选择性拆分及(1S,4S)-去甲基舍曲林的催化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固定化的P-ω-TA保持了完整的活性及适应性,可通过离心操作轻松地回收,并进行重复使用。在5次回收和重复使用过程中,每次酶活回收率均>91%,经5次催化,最终酶活保持率约为84%。固定化P-ω-TA保持了在底物手性中心处的(S)-型异构体选择性拆分以及对(1S,4S)-去甲基舍曲林的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假弧菌-ω-转氨酶 T4噬菌体 手性拆分 酶固定化 舍曲林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转氨酶制备手性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贾红华 朱清禾 +3 位作者 李艳 马莹莹 贾黎莎 韦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20,22,共6页
简要介绍了ω-转氨酶的催化机理、菌株来源以及目前国内外利用ω-转氨酶催化拆分或合成手性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转氨酶生产手性胺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同时介绍了ω-转氨酶的固定化研究情况。最后对ω-转氨酶的发展前景进... 简要介绍了ω-转氨酶的催化机理、菌株来源以及目前国内外利用ω-转氨酶催化拆分或合成手性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转氨酶生产手性胺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同时介绍了ω-转氨酶的固定化研究情况。最后对ω-转氨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转氨酶 手性胺 生物催化与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9-tag介导的重组ω-转氨酶的高效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洪起 李姣姣 +1 位作者 周丽亚 高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52-1257,共6页
对来源于紫色色杆菌的ω-转氨酶基因(Genebank:JC032687.1)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理论分子量为51213.42,是一种含有多个磷酸功能位点的亲水性蛋白质;利用p ET-28a(+)为载体在宿主细胞E.coli.Rosetta(DE3)中重组表达了融合有Car9标签(C... 对来源于紫色色杆菌的ω-转氨酶基因(Genebank:JC032687.1)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理论分子量为51213.42,是一种含有多个磷酸功能位点的亲水性蛋白质;利用p ET-28a(+)为载体在宿主细胞E.coli.Rosetta(DE3)中重组表达了融合有Car9标签(Car9-tag)的ω-转氨酶;考察了诱导条件等对ω-转氨酶表达量的影响,摇瓶培养2 h后加入终浓度为1.0 m M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10 h后可获得高表达量的融合ω-转氨酶,其比酶活可达1 547.16 U·g-1;采用了二氧化硅亲和吸附Car9-tagω-转氨酶对ω-转氨酶进行了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转氨酶 Car9-tag 基因重组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ω-转氨酶催化合成手性β-氨基醇
5
作者 杨晓晓 李静 +2 位作者 张朝峰 常宏宏 张建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5-1040,共6页
针对目前用于合成手性β-氨基醇的(S)-转氨酶稀缺的问题,对来自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SC6394)的(S)-ω-转氨酶(BMTA)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对BMTA进行纯化表征。结果表明:BMTA对(R)-β-氨基醇具有较... 针对目前用于合成手性β-氨基醇的(S)-转氨酶稀缺的问题,对来自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SC6394)的(S)-ω-转氨酶(BMTA)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对BMTA进行纯化表征。结果表明:BMTA对(R)-β-氨基醇具有较高活力,对(S)-β-氨基醇没有活力;BMTA在pH为7.5、温度为55℃下酶活最高,在pH为6.5~8.0,温度为4~30℃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应用BMTA对不同外消旋β-氨基醇进行动力学拆分,底物转化率高达50%,对映体过量值(ee)为50%~99%。应用BMTA不对称还原胺化不同α-羟基酮,产物(R)-β-氨基醇转化率高达58%~96%,ee>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转氨酶 手性Β-氨基醇 羟酮 动力学拆分 不对称还原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