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态及瞬态中子输运模型的JFNK求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杨奕 张天铖 周夏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4-1241,共8页
三维全堆芯pin-by-pin中子输运模型的高效加速方法是核反应堆高精度计算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有效融合课题组开发的并行多维离散纵坐标(S_(N))中子输运程序comeSn和Jacobian-Free Newton Krylov(JFNK)通用求解框架comeJFNK的高效并行特性... 三维全堆芯pin-by-pin中子输运模型的高效加速方法是核反应堆高精度计算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有效融合课题组开发的并行多维离散纵坐标(S_(N))中子输运程序comeSn和Jacobian-Free Newton Krylov(JFNK)通用求解框架comeJFNK的高效并行特性、鲁棒性和强收敛性,开发了一套三维稳态及瞬态中子输运模型的JFNK并行求解程序comeSn_JFNK。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选择中子标通量密度(而非中子角通量密度)作为JFNK全局求解变量,并利用基于空间区域并行的KBA输运扫描方法和物理预处理方法,分别构建了稳态及瞬态模型的JFNK统一残差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comeSn_JFNK相比于comeSn,计算效率具有显著优势,对于三维pin-by-pin稳态KAIST-3A算例,加速比为10倍以上;对于栅元均匀化的二维七群瞬态C5G7-TD2系列基准算例,加速比约为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FNK方 中子输运模型 离散纵坐标 和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θ法应用于原油蒸馏过程模型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段琴 王雄 徐博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z1期117-118,139,共3页
摘 要:选择了θ圆整归一方法应用于原油蒸馏过程稳态模型的计算。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模型计算中迭代速度,可以达到加速收敛的效果,这种归一圆整的方法完全可以适应原油蒸馏常压塔具有多股进料、多股汽液侧线采出的特点。并... 摘 要:选择了θ圆整归一方法应用于原油蒸馏过程稳态模型的计算。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模型计算中迭代速度,可以达到加速收敛的效果,这种归一圆整的方法完全可以适应原油蒸馏常压塔具有多股进料、多股汽液侧线采出的特点。并可望应用于原油蒸馏过程动态模型的计算。本文给出了应用于不同平台的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θ法、稳态模型、原油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模型的常压蒸馏塔在线优化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亚乐 徐博文 +1 位作者 方崇智 康飚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8-52,共5页
在深入探讨在线代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稳态模型的常压蒸馏塔在线优化策略,构造了包括代化层、控制层在内的多级优化控制系统。重点介绍了稳态优化器的设计以及在线优化系统的实施,并给出了常压加热炉出口温度在线优化... 在深入探讨在线代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稳态模型的常压蒸馏塔在线优化策略,构造了包括代化层、控制层在内的多级优化控制系统。重点介绍了稳态优化器的设计以及在线优化系统的实施,并给出了常压加热炉出口温度在线优化与常压蒸馏增轻油收率在线优化两个成功的应用实例,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蒸馏 在线 模型 优化控制 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稳态大系统的近似线性模型的递推算法
4
作者 刘慧娟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79,共4页
提出一种非线性稳态大系统的近似线性模型,给出了使其参数最优的性能指标,然后,推导出一种适于在线计算的、参数估计的两级递推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系统 递推算 非线性 大系统 近似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稳态数学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26
5
作者 郝亮亮 孙宇光 +1 位作者 邱阿瑞 王祥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51-56,共6页
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会造成发电机励磁电流增大、输出无功功率减小、振动加剧等。为实现故障在线监测与保护,需准确快速计算故障电流等电气量。应用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基于对故障时定、转子电流稳态特征的分析,得到各回路电流的稳... 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会造成发电机励磁电流增大、输出无功功率减小、振动加剧等。为实现故障在线监测与保护,需准确快速计算故障电流等电气量。应用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基于对故障时定、转子电流稳态特征的分析,得到各回路电流的稳态表达式;根据同频率量相等的原则,将稳态时的微分方程组转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得到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稳态数学模型;利用高斯消去法可直接求得所有回路电流中各种交、直流分量的稳态解,快速实现故障的稳态计算。对一台12kW、3对极的隐极同步发电机进行了空载时励磁绕组匝间短路实验,稳态仿真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该方法可比暂态仿真减少90%的计算时间,为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监测与保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励磁绕组匝间短路 多回路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法测算导热系数的原理 被引量:19
6
作者 贾斐霖 李林 史庆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9-613,共5页
分析了测量导热系数传统模型与相关文献中的修正模型的原理与不足,提出一个较为严密的三维传热学模型,利用MATLAB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合理性。推导出计算圆柱型试样导热系数的公式,并得到了适合实际应用的简化公式。以真空橡皮盘为例,定量... 分析了测量导热系数传统模型与相关文献中的修正模型的原理与不足,提出一个较为严密的三维传热学模型,利用MATLAB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合理性。推导出计算圆柱型试样导热系数的公式,并得到了适合实际应用的简化公式。以真空橡皮盘为例,定量分析了侧壁散热对导热系数测量值的影响程度,给出了试样规格与测算精度的关系曲线。当试样半径与厚度的比值大于28.9时,侧壁散热的影响将小于5%,故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三维模型 散热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滑移解析模型的干摩擦阻尼叶片稳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自力 常东锋 刘雅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510,共6页
基于单边微滑移解析模型,建立了阻尼器干摩擦力的本构关系,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摩擦界面粘滞-滑移状态以及在同一时刻阻尼器各局部拉、压应变不同而产生的摩擦力方向的不同。采用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对干摩擦力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线性... 基于单边微滑移解析模型,建立了阻尼器干摩擦力的本构关系,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摩擦界面粘滞-滑移状态以及在同一时刻阻尼器各局部拉、压应变不同而产生的摩擦力方向的不同。采用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对干摩擦力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引入干摩擦阻尼因子度量干摩擦阻尼效果。采用谐波平衡法对简化的带阻尼器叶片系统进行了强迫振动响应分析。分析表明:干摩擦阻尼器对叶片的作用体现在阻尼和刚度两个方面,干摩擦阻尼因子是评价干摩擦阻尼效果的一个较好的参数;存在最佳的正压力,使干摩擦阻尼因子最大,响应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响应 微滑移解析模型 谐波平衡 干摩擦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饼间热阻的稳态热流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文贺敏 赵振刚 +1 位作者 李川 李英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0-814,共5页
油浸式变压器的热点温度是影响变压器负载的关键因素。当变压器正常运行时,绕组产生的热量部分传递至饼间水平油道的油流。在根据变压器内部热分布建立热路模型时,绕组饼间的热阻特性尚未考虑,因此忽略水平油道的流动状态,基于稳态热流... 油浸式变压器的热点温度是影响变压器负载的关键因素。当变压器正常运行时,绕组产生的热量部分传递至饼间水平油道的油流。在根据变压器内部热分布建立热路模型时,绕组饼间的热阻特性尚未考虑,因此忽略水平油道的流动状态,基于稳态热流法提出模拟油浸式变压器绕组饼间环境的构想,搭建实验平台,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绕组饼间的单位面积热阻,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为建立更精准的分布式参数热路模型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热路模型 热阻 水平油道 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反应模型在气相聚乙烯反应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蔡韶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6期33-36,共4页
通过对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工艺稳态反应模型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了中间控制参数温度、氢气乙烯摩尔比、共聚单体乙烯摩尔比、催化剂产率等输入变量对反应器输出变量树脂性能-熔体流动指数(MI)的影响。选择工业实例,对系统出现波动后人工调... 通过对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工艺稳态反应模型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了中间控制参数温度、氢气乙烯摩尔比、共聚单体乙烯摩尔比、催化剂产率等输入变量对反应器输出变量树脂性能-熔体流动指数(MI)的影响。选择工业实例,对系统出现波动后人工调控MI与利用稳态反应模型的计算机调控MI的过程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对2种调控过程进行了比较,证明了稳态反应模型在工业质量控制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模型 反应器 应用 聚乙烯 气相 熔体流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炼油厂原油蒸馏塔模型的改进
10
作者 段琴 王雄 +1 位作者 徐博文 蒋竞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0,共3页
针对某炼油厂加工原油品种繁多,且混炼比例变化大的特点,对原油蒸馏塔原模型软件系统进行了改进,使它能更好地适应炼油厂的生产。建立了该厂所加工原油的原油评价数据库及与之匹配的原油物性数据计算方法库,采用θ法加速收敛,提高了模... 针对某炼油厂加工原油品种繁多,且混炼比例变化大的特点,对原油蒸馏塔原模型软件系统进行了改进,使它能更好地适应炼油厂的生产。建立了该厂所加工原油的原油评价数据库及与之匹配的原油物性数据计算方法库,采用θ法加速收敛,提高了模型计算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原油 蒸馏 模型 计算机模拟 原油评价 物理化学性质 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漏磁耦合的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稳态分析模型
11
作者 赵梦迪 吴新振 郑晓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02-3610,共9页
针对具有特殊定子绕组结构的高低压双绕组感应发电机,提出计及定子双绕组间漏磁耦合的稳态分析模型。考虑定子2套绕组间的互漏感列写支路电压方程,引入流控电压源表示互漏电势,推导出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的稳态等值电路。通过计算流控电压... 针对具有特殊定子绕组结构的高低压双绕组感应发电机,提出计及定子双绕组间漏磁耦合的稳态分析模型。考虑定子2套绕组间的互漏感列写支路电压方程,引入流控电压源表示互漏电势,推导出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的稳态等值电路。通过计算流控电压源的复数控制系数,说明了稳态分析时计及定子双绕组间漏磁耦合的合理性。基于等值电路采用回路电流法列写矩阵方程,以回路阻抗矩阵的行列式绝对值为目标函数采用优化法进行求解,可以确定模型中的未知量。采用所建模型计算样机外特性和稳压电容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所建稳态分析模型的正确性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绕组感应发电机 双绕组间漏磁耦合 分析模型 流控电压源 回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总热容法的薄膜热电偶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晓娜 于方舟 +2 位作者 杨遂军 祁漫宇 叶树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7-1631,共5页
为了分析不同边界传热条件下薄膜热电偶的动态特性,对薄膜热电偶瞬态测温过程建立零维传热模型。运用集总热容法分析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两种边界条件下薄膜热电偶传热过程,通过建立热结点表面能量平衡关系得到传感器动态特性理论参数。... 为了分析不同边界传热条件下薄膜热电偶的动态特性,对薄膜热电偶瞬态测温过程建立零维传热模型。运用集总热容法分析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两种边界条件下薄膜热电偶传热过程,通过建立热结点表面能量平衡关系得到传感器动态特性理论参数。采用水浴阶跃法、激光脉冲法对CO1-K型薄膜热电偶进行动态标定实验,通过对动态响应曲线进行Z-t变换得到薄膜热电偶动态特性实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集总热容法能够正确分析薄膜热电偶的动态特性,且计算不同边界条件下薄膜热电偶时间常数过程简单,时间常数理论值接近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热电偶 特性 零维非传热模型 集总热容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问题的拓广 被引量:10
13
作者 左丽丽 吴长春 丁明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采用节点法建立了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模型的有效算法。文献中的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问题局限于每个节点必须给出一个已知参数,该文中将这类问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从而使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更... 采用节点法建立了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模型的有效算法。文献中的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问题局限于每个节点必须给出一个已知参数,该文中将这类问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从而使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更强。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稳定性和收敛性均较好,计算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配气管网 仿真 节点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系统电磁暂态交互作用研究,Ⅱ:交流侧系统等值及稳态调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水明 黄璐璐 +1 位作者 谢海滨 余占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7-547,共11页
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巨大网络,交直流系统操作及故障、直流换流阀的动作、负荷变化产生的ns、μs、ms级的电磁暂态将在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中交互作用,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暂态交互作用可对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构成危害,特... 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巨大网络,交直流系统操作及故障、直流换流阀的动作、负荷变化产生的ns、μs、ms级的电磁暂态将在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中交互作用,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暂态交互作用可对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构成危害,特别是导致直流系统的换相失败及闭锁等严重事故。鉴于此,采用理论分析及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基于地上交直流互联电网络、控制系统和地下接地系统的全波过程的特高压系统电磁暂态精确分析方法,并重点对交直流互联系统的交流侧利用Ward等值法进行系统等值,考虑了冬大/冬小/夏大/夏小等多种运行方式,并对交直流系统进行稳态调试,为分析交直流互联系统电磁暂态交互作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 交直流互联系统 电磁暂模型 Ward等值 交互作用 交流系统等值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持移相LCC谐振变换器稳态分析及参数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铁峰 张森 +1 位作者 朱朱 赵剑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129,共8页
采用单电容滤波器的自持移相LCC谐振变换器能够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但非线性特性显著,增加了分析与设计难度。基于改进基波近似法将高频变压器、副边整流器及输出滤波电容作为一个整体等效为一个复数阻抗的形式,建立了自持移相LC... 采用单电容滤波器的自持移相LCC谐振变换器能够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但非线性特性显著,增加了分析与设计难度。基于改进基波近似法将高频变压器、副边整流器及输出滤波电容作为一个整体等效为一个复数阻抗的形式,建立了自持移相LCC谐振变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电压增益、谐振电流峰值、软开关区域等稳态特性。指出了输入阻抗角、副边整流关断角和谐振电容比等关键电路参数对变换器稳态特性的影响以及设计原则,并提出一种限定输入阻抗角的参数设计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及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持移相LCC谐振变换器 改进基波近似 等效电路模型 分析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实际运行数据的风电场稳态建模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海明 韩肖清 +3 位作者 田建艳 秦文萍 刘志娟 米晓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35,共9页
为建立准确的风电场稳态模型,该文分区域分析了风电机组的稳态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三机等效风电场稳态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风电机组在4个不同运行区域的稳态输出特性;然后,根据风电场内各风电机组的实测风速,采用改进型... 为建立准确的风电场稳态模型,该文分区域分析了风电机组的稳态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三机等效风电场稳态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风电机组在4个不同运行区域的稳态输出特性;然后,根据风电场内各风电机组的实测风速,采用改进型最大树法将其分类,并建立各类机群的实际风速-功率特性曲线;最后,由风电机组各区域稳态输出特性建立各类机群的风速-功率分段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计算各类机群的等值风速,从而建立三机等效风电场稳态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三机等效模型可有效提高风电场稳态建模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数据 三机 模型 改进型最大树 风速-功率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轮胎二维稳态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旗 魏建华 李杰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4,共4页
通过对滚动轮胎进行合理假设,在MSC/PATRAN系统中建立了国产9.00-2012PR尼龙斜交轮胎二维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用NASTRAN热分析求解器计算了轮胎的温度场分布,计算结果反映了轮胎的温度分布。通过拟合得到最高温升与车速的线性关系... 通过对滚动轮胎进行合理假设,在MSC/PATRAN系统中建立了国产9.00-2012PR尼龙斜交轮胎二维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用NASTRAN热分析求解器计算了轮胎的温度场分布,计算结果反映了轮胎的温度分布。通过拟合得到最高温升与车速的线性关系,该公式可以用来简单预测轮胎不同车速稳态的最高温升,对轮胎结构设计与使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轮胎 二维温度场 数值分析 有限单元 有限元分析模型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状态空间模型的双层预测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沛龙 丁宝苍 +1 位作者 王丽 王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23-1930,共8页
为了提高对干扰系统建模的准确性,将被控输出作为状态建立增广的状态方程,提出基于增量状态空间模型和人工干扰模型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方案。该方案给出了增广模型的可检测性条件。利用稳态Kalman滤波得到增广的状态估计,在Kalman预报... 为了提高对干扰系统建模的准确性,将被控输出作为状态建立增广的状态方程,提出基于增量状态空间模型和人工干扰模型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方案。该方案给出了增广模型的可检测性条件。利用稳态Kalman滤波得到增广的状态估计,在Kalman预报中对当前输出值和估计值的偏差进行补偿,获得准确的开环预测值。引入稳态目标计算获得最优的目标值以保证无静差控制。采用增量状态空间模型避免了工作平衡点的影响。仿真算例证实该方案能保证系统在有干扰出现的情况下可靠地跟踪稳态目标值,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模型预测控制 增量模型 空间 人工干扰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蒸馏的新设计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柱亮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2-26,39,共6页
本文提出间歇塔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序列稳态塔法。用此法可同时求出间歇蒸馏塔的理论板数、最佳操作回流比、塔釜组成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导出釜液温度与最佳操作回流比的关系,实现由釜液温度前馈控制整个间歇蒸馏过程;以及求出整... 本文提出间歇塔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序列稳态塔法。用此法可同时求出间歇蒸馏塔的理论板数、最佳操作回流比、塔釜组成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导出釜液温度与最佳操作回流比的关系,实现由釜液温度前馈控制整个间歇蒸馏过程;以及求出整个间歇蒸馏过程所需的时间。计算速度快,其结果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间歇蒸馏 序列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辨识法的核心机起动过程数学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金辉 李瑞军 +1 位作者 曾强 李大为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1,共6页
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核心机起动过程数学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提出了辨识法建模的思路,主要借助核心机试车数据,通过求解转子扭矩平衡方程和燃气扭矩特性方程,建立核心机起动数学模型。在燃气扭矩特性的计算求解中,创新性地提出了起动加... 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核心机起动过程数学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提出了辨识法建模的思路,主要借助核心机试车数据,通过求解转子扭矩平衡方程和燃气扭矩特性方程,建立核心机起动数学模型。在燃气扭矩特性的计算求解中,创新性地提出了起动加速过程“虚拟稳态”的概念。利用辨识模型对某型核心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利用试车数据对辨识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辨识法可用于建立核心机起动数学模型,且辨识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与实际试车数据之间的误差小于2%,因此辨识模型可作为核心机试车调试的辅助手段。随着核心机试车数据库的完善,辨识模型还将进一步发展,其计算能力和计算精度还将继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机 数学模型 辨识 虚拟 起动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