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含量对钛铁矿原位反应合成Al_2O_3-Ti(C,N)-Fe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胜明 汤爱涛 +2 位作者 陈敏 王健 刘传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2-725,共4页
利用钛铁矿通过碳热铝热原位还原反应、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致密的Al2O3-Ti(C,N)-Fe复合材料,使钛铁矿两种主体成分Ti和Fe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研究了Fe含量对制备过程、合成产物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碳热反应... 利用钛铁矿通过碳热铝热原位还原反应、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致密的Al2O3-Ti(C,N)-Fe复合材料,使钛铁矿两种主体成分Ti和Fe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研究了Fe含量对制备过程、合成产物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碳热反应的温度;随Fe含量的增加,Fe相开始团聚,材料的组织都变得粗大;同时,随Fe含量的增加,Al2O3-Ti(C,N)-Fe复合材料的硬度稍有下降,抗弯强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钛铁矿 Al2O3-Ti(c n)-fe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Co,Ni和Mo对钛铁矿原位合成Al_2O_3-Ti(C,N)-Fe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胜明 汤爱涛 赵子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89-2595,共7页
在钛铁矿原位反应合成Al2O3-Ti(C,N)-Fe复合材料的基础上,添加Co,Ni和Mo来改善Al2O3-Ti(C,N)-Fe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和力学检测手段研究不同金属添加剂对合成产物物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o和Ni... 在钛铁矿原位反应合成Al2O3-Ti(C,N)-Fe复合材料的基础上,添加Co,Ni和Mo来改善Al2O3-Ti(C,N)-Fe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和力学检测手段研究不同金属添加剂对合成产物物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o和Ni以后在烧结过程中分别形成了含Co和Ni的[Fe,Co]及[Fe,Ni]固溶相,材料的硬度有所降低,抗弯强度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大。Mo的添加阻碍了Ti(C,N)相的长大,细化了Ti(C,N)晶粒;在烧结过程中生成的Mo2C包覆在Ti(C,N)相的周围,改善了Ti(C,N)相与Al2O3相和Fe相的润湿性,这同时导致了材料硬度和抗弯强度升高。当Mo添加量为8%时,烧结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抗弯强度和硬度分别为476 MPa和19.4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nI MO 钛铁矿 Al2O3-Ti(c n)-fe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驱动Z-scheme g-C3N4/α-Fe2O3催化剂高效产H2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宇晶 宋荷美 +1 位作者 张新东 柴守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9-1015,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g-C3N4在光催化产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纯g-C3N4存在可见光响应范围较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量子效率低等问题。针对纯g-C3N4的缺陷,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一种高效... 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g-C3N4在光催化产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纯g-C3N4存在可见光响应范围较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量子效率低等问题。针对纯g-C3N4的缺陷,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一种高效纳米晶胶体g-C3N4/α-Fe2O3复合材料。为了检测g-C3N4/α-Fe2O3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将其引入以NaBH4为底液的体系中。结果表明,当Fe质量分数为1%,体系温度为30℃、NaBH4浓度为50 mmol/L时,产氢量为30 mL。利用PL、EIS以及PC等手段对g-C3N4/α-Fe2O3的光电响应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C3N4/α-Fe2O3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光致发光强度、较高的光电流密度和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说明了光生电荷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和快速转移。另外,Z-scheme电荷转移途径赋予了g-C3N4/α-Fe2O3较强的氧化能力,为光催化裂解NaBH4提供了较大的驱动力。主要意义在于对光催化产氢有一个新认识,为合理设计和构建Z型光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Z-型g-c3n4/α-fe2O3 可见光响应 光生电子-空穴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聚体配合物[(n-Bu)_2Sn(C_(10)H_8N_2O_3)(C_2H_5OH)]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宏文 卢文贯 +1 位作者 陶家洵 王如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51-1355,共5页
The novel seven coordinate complex [(n Bu)2Sn(C10H8N2O3)(C2H5OH)]2 (C10H8N2O32- is the dinegative ion of 2 oxo propionic acid benzoyl hydrazo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 Bu)2SnO with 2 oxo propionic acid ... The novel seven coordinate complex [(n Bu)2Sn(C10H8N2O3)(C2H5OH)]2 (C10H8N2O32- is the dinegative ion of 2 oxo propionic acid benzoyl hydrazo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 Bu)2SnO with 2 oxo propionic acid benzoyl hydrazone in 1∶ 1 molar ratio in benzene ethanol (V/V, 3/1),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X 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a tetragonal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I41/a, a=2.4890(2)nm, b=2.4890(2)nm, c=1.5170(3)nm, V=9.398(2)nm3, Z=8, F(000)=3968, Dc=1.366g· cm- 3, and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final R1=0.0530, wR2=0.0971.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is described as a dimer through weak interactions of Sn… O bonding and hydrogen bond. The tin atoms rendered seven coordination in a distorted pentagonal bipyramid geometry structure, four oxygen atoms [O1, O2, O2# 1 and O4] and one nitrogen atom N2 formed the equatorial plane and C11 Sn1 C15 is the axis. CCDC: 212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体配合物 [(n-Bu)2Sn(c10H8n2O3)(c2H50H)]2 合成 晶体结构 锡配合物 二有机锡羧酸酯 2-羰基丙酸苯甲酰腙 单晶X-射线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PhCH_2Sn(O)(O_2CC_4H_3S)]_6·2CH_2Cl_2 和 [PhCH_2Sn(O)(O_2CC_3H_2NO)]_6·2CH_2Cl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7
5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马春林 房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8-963,共6页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 2 76 0 (3) nm,b=1 .30 5 6 (3) nm,c=1 .334 3(3) nm,α=1 0 5 .6 5 (3)°,β=96 .2 7(3)°,γ=97.2 0 (3)°,Z=1 ,V=2 .0 997(7) nm3 ,Dc=1 .80 9g/ cm3 ,μ=2 .0 97mm- 1 ,F(0 0 0 ) =1 1 1 6 ,R=0 .0 6 5 1 ,w R=0 .1 2 92 .化合物 2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2 2 4 0 (4 ) nm,b=1 .36 73(4 ) nm,c=1 .374 4(4 ) nm,α=1 0 7.76 0 (4 )°,β=98.0 6 9(5 )°,γ=91 .4 80(5 )°,Z=2 ,V=2 .1 6 31 (1 2 ) nm3 ,Dc=3.373g/ cm3 ,μ=3.799mm- 1 ,F (0 0 0 ) =2 1 36 ,R=0 .0 382 ,w R=0 .0 79.它们均为鼓形簇状结构 ,锡原子呈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化合物 1通过分子间 S… S近距离作用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 [PhcH2Sn(O)(O2cc4H3S)]6·2cH2c12 [PhcH2Sn(O)(O2cc3H2n0)]6·2cH2cl2 合成 晶体结构 2-噻吩甲酸 2-噁唑甲酸 三苄基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配合物[Cu_3(C_4H_2N_6O_5)_3(H_2O)_3]·5NMP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进剑 刘祖亮 成健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合成了一种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此Cu(II)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合成了一种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此Cu(II)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用Kissinger和Ozawa法计算了配合物的放热过程的表观活化能,计算值为161 kJ·mol-1。同时研究了此配合物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可以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提前98.363℃,使分解速度加快,对AP具有非常显著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2 6-二氨基-3 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 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 晶体结构 高氯酸铵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孔道配位聚合物[La(C_8H_6NO_2)_3]_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秋香 王延吉 +1 位作者 赵新强 岳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45-1248,共4页
A novel 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La(C8H6NO2)3]n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flexible ligands 3 (3 pyridyl)acrylate and La(NO3)3· 6H2O. 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 novel 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La(C8H6NO2)3]n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flexible ligands 3 (3 pyridyl)acrylate and La(NO3)3· 6H2O. 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and X 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X ray single crystal analysis reveals the structure consists of [La(C8H6NO2)3]n.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crystal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c. Crystallographic date: a=0. 7889(3)nm, b=2.5916(9)nm, c=1.1489(4)nm, α =90.00° , β =95.219(6)° , γ =90.00° , V=2.3393(15)nm3, Z=4, Dc=1.656g· cm- 3, μ =1.871mm- 1, F(000)=1152, R1=0.0328, wR2=0.0522. CCDC: 211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道配位聚合物 [La(c8H6nO2)3]n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表征 3-(3-吡啶基)丙烯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_8H_4F_3O_2S)_2(C_(12)H_8N_2)]·C_3H_(6)O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8
作者 张文莉 沈小平 +2 位作者 贺敏强 俞运鹏 徐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12,共4页
标题配合物 [Cu(C8H4 F3O2 S) 2 (C12 H8N2 ) ]·C3H6 O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并测得如下晶胞参数a =10 .5 77(3) ,b =15 .72 2 (4) ,c =10 .133(2 ) ,α =94 .5 3(2 ) ,β =10 0 .81(2 ) ,γ =96 .18(2 )° ,V =16 37.0 3... 标题配合物 [Cu(C8H4 F3O2 S) 2 (C12 H8N2 ) ]·C3H6 O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并测得如下晶胞参数a =10 .5 77(3) ,b =15 .72 2 (4) ,c =10 .133(2 ) ,α =94 .5 3(2 ) ,β =10 0 .81(2 ) ,γ =96 .18(2 )° ,V =16 37.0 3 3,Z =2 ,Mr =74 4.18,Dx =1.5 1× 10 6 g·m- 3,F(0 0 0 ) =5 2 6 ,μ =8 2 4cm- 1,最终偏差因子为R =0 .0 83,Rw=0 .0 74。Cu(II)与 2个 4 ,4 ,4 三氟 1 (2 噻吩基 )丁二酮 1,3中的四个氧原子和菲咯啉中的两个氮原子 ,组成了一个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酮 铜配合物 菲咯啉 晶体结构 衍生物 合成 [cu(c8H4F3O2S)2(c12H8n2)]·c3H6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Ag-Al_2O_3催化剂还原稀燃氮氧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永明 郝吉明 +2 位作者 候昭胤 赵宾 郑小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培烧条件、氧气浓度、C/N摩尔比等因素对溶胶 \|凝胶 Ag( 5 ) -Al2 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氧气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低温活性和抑制高温活性 ;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 60 0℃和升温速率 5... 系统地研究了培烧条件、氧气浓度、C/N摩尔比等因素对溶胶 \|凝胶 Ag( 5 ) -Al2 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氧气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低温活性和抑制高温活性 ;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 60 0℃和升温速率 5℃ /min;催化剂的活性随着 C/N摩尔比的降低而降低。此外 ,还考察了空速对 Ag( 5 ) \|Al2 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活性 Al2O3 摩尔比 空速 低温活性 溶胶-凝胶 还原 c/n 氮氧化物 氧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配位聚合物[Cd(C_8H_7NO_2)_2]_n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迎新 张少峰 宋海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4-387,共4页
在中温水热条件下 ,利用醋酸镉和 3 (3 吡啶基 )丙烯酸反应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维配位聚合物[Cd(C8H7NO2 ) 2 ]n。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三斜晶系 ,P 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 =0 .5 0 3... 在中温水热条件下 ,利用醋酸镉和 3 (3 吡啶基 )丙烯酸反应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维配位聚合物[Cd(C8H7NO2 ) 2 ]n。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三斜晶系 ,P 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 =0 .5 0 31(2 )nm ,b =0 .810 9(3)nm ,c =0 .95 31(4 )nm ,α =6 9.4 11(6 )°,β =80 .5 5 4 (6 )° ,γ =76 .0 2 0 (7)°,V =0 .35 19(2 )nm3 ,Z =1,dc=1.92 9g/cm3 ,μ =1.5 75mm-1,F(0 0 0 ) =2 0 2 ,R1=0 .0 313,wR2 =0 .0 6 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配位聚合物 [cd(c8H7nO2)2]n 水热合成工艺 晶体结构 醋酸镉 3-(3-吡啶基)丙烯酸 晶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与C3H8含量对气体氧-氮-碳三元共渗化合物层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郑贺 陈仁德 +2 位作者 杨巍 柯培玲 汪爱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以NH3、空气、C3H8与N2混合气体作为气源,采用两段式气体氧-氮-碳三元共渗方法,在580℃加热2 h,随后降温至540℃继续加热1.5 h,实现对S20C钢的表面强化。保持通入气体总流量、空气与C3H8添加比例不变,改变空气与C3H8的总含量,研究不同... 以NH3、空气、C3H8与N2混合气体作为气源,采用两段式气体氧-氮-碳三元共渗方法,在580℃加热2 h,随后降温至540℃继续加热1.5 h,实现对S20C钢的表面强化。保持通入气体总流量、空气与C3H8添加比例不变,改变空气与C3H8的总含量,研究不同气氛组成处理后S20C钢表面渗层的厚度、形貌以及相结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样品表面形成了具有良好耐摩擦、耐腐蚀性能的亮白色化合物层,该化合物层具有单一ε-Fe2-3(N,C)物相,其厚度随空气与C3H8的总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三元共渗 空气 c3H8 化合物层厚度 ε-fe2-3(n c)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动态
12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γ-fe2O3纳米粒子 稳定胶体 富勒烯 c02 催化剂 c02一步法 二甲醚 直链α-烯烃 天然气 合成氨生产 晶体海绵 喷粉法 烟道气 光学活性物质 超导磁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