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7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磨和抛光参数对(001)面β-Ga_(2)O_(3)单晶衬底表面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高飞 王英民 +3 位作者 程红娟 张嵩 董增印 辛倩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5-921,共7页
衬底的表面质量对卤化物气相外延(HVPE)法生长的同质外延薄膜的质量至关重要。研究了(001)面β-Ga_(2)O_(3)单晶衬底研磨和抛光工艺中研磨盘材质、研磨压力、抛光垫种类等参数对材料去除速率(v_(R))、表面粗糙度(R_(a))和表面质量的影... 衬底的表面质量对卤化物气相外延(HVPE)法生长的同质外延薄膜的质量至关重要。研究了(001)面β-Ga_(2)O_(3)单晶衬底研磨和抛光工艺中研磨盘材质、研磨压力、抛光垫种类等参数对材料去除速率(v_(R))、表面粗糙度(R_(a))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树脂铜盘、树脂锡盘和SUBA800抛光垫配合3μm粒径的多晶金刚石液研磨,均可以实现塑性域去除,v_(R)分别为3.13、1.23、0.25μm/min,R_(a)分别为16.2、13.2和7.81 nm。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抛光垫的物性参数直接影响v_(R)和表面质量,采用阻尼布可以实现R_(a)小于0.2 nm、无亚表面损伤的原子级平整表面。采用此衬底进行HVPE法生长的同质外延薄膜形貌均匀,未发现加工相关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1)面β-Ga_(2)o_(3) 原子级平整 表面粗糙度 材料去除速率 化学机械抛光(C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原子在γ-Al_2O_3(001)表面的吸附及迁移 被引量:3
2
作者 姚淑娟 邵鑫 +2 位作者 崔守鑫 赵建伟 周成冈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16-1822,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对Pt原子与γ-Al2O3(001)面的相互作用及迁移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可能吸附位及吸附构型的松弛和变形现象,吸附能和迁移能垒的计算结果表明:Pt团簇能够稳定吸附在该表面.Pt原子在表...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对Pt原子与γ-Al2O3(001)面的相互作用及迁移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可能吸附位及吸附构型的松弛和变形现象,吸附能和迁移能垒的计算结果表明:Pt团簇能够稳定吸附在该表面.Pt原子在表面O位的吸附能明显较高,这主要是由Pt向基底O原子转移了电子所致.电荷布居分析表明,Pt原子显电正性,Pt和Al原子之间存在排斥作用,导致与Al原子产生较弱相互作用.计算的平均吸附能大小依赖于Pt团簇的大小和形状,总体趋势是随着Pt原子数增多,吸附能降低.Pt原子在γ-Al2O3(001)表面迁移过程所需克服的迁移能垒最高值为0.51eV.随着吸附的Pt原子数增多,更倾向于形成Pt团簇.因此,Pt原子在γ-Al2O3(001)表面的吸附演变不可能形成光滑、均匀平铺的吸附构型,而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出现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γ-al2o3(001)表面 Pt原子 吸附能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在α-Al_2O_3(0001)表面吸附过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毅 冯玉芳 +1 位作者 黄平 杨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4-488,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α-Al2O3(0001)表面吸附AlN进行了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了AlN分子在a-Al2O3(0001)表面吸附成键过程、吸附能量与成键方位。计算表明吸附过程经历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与稳定态形成的过程,其化...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α-Al2O3(0001)表面吸附AlN进行了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了AlN分子在a-Al2O3(0001)表面吸附成键过程、吸附能量与成键方位。计算表明吸附过程经历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与稳定态形成的过程,其化学结合能达到4.844eV。吸附后AlN化学键(0.189±0.010nm)与最近邻的表面Al-O键有30°的偏转角度,Al在表面较稳定的化学吸附位置正好偏离表面O六角对称约30°,使得AlN与蓝宝石之间的晶格失配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l2o3(0001)表面 ALN薄膜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eO_2/γ-Al_2O_3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及Denox活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玉海 高健 +3 位作者 王军 董林 丁维平 陈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35-1737,共3页
The catalytic activity measurement for the NO+CO reaction over CuO/CeO\-2/\%γ\%\|Al\-2O\-3 catalysts at a low\|temperature(200 ℃) shows that the activity is strongly related to ceria loading amount, and both surfac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measurement for the NO+CO reaction over CuO/CeO\-2/\%γ\%\|Al\-2O\-3 catalysts at a low\|temperature(200 ℃) shows that the activity is strongly related to ceria loading amount, and both surface dispersed ceria species and crystalline CeO\-2 shows a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n the activity. The effect of ceria species is contributed to their promoting the reduction of copper oxid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 CEo2 γ-al2o3 氧化铝负载氧化铜催化剂 表面形态 氧化铈助剂 表面相互作用 Denor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γ-Al_2O_3、SiO_2混合体系的表面配位反应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嘉 张卫民 +3 位作者 黄佩佩 樊佳妮 孙仁贵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6-192,共7页
运用自动电位滴定技术分别研究了纳米α-Fe2O3、γ-Al2O3、SiO2单一体系及三组分混合体系中氧化物表面的酸碱性质和对重金属离子Cu2+、Pb2+、Zn2+的吸附行为.依据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CCM),计算了相应的表面酸碱配位常数.结果表明:α... 运用自动电位滴定技术分别研究了纳米α-Fe2O3、γ-Al2O3、SiO2单一体系及三组分混合体系中氧化物表面的酸碱性质和对重金属离子Cu2+、Pb2+、Zn2+的吸附行为.依据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CCM),计算了相应的表面酸碱配位常数.结果表明:α-Fe2O3/γ-Al2O3/SiO2三组分混合体系的表面化学反应并非是单一体系的简单叠加,而是存在着不同矿物表面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三组分表面酸碱反应平衡式和相应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分别为:≡XOH2+≡XOH+H+(lgKa1=-4.23),≡XOH≡XO-+H+(lgKa2=-8.41).根据重金属离子Cu2+、Pb2+、Zn2+在α-Fe2O3/γ-Al2O3/SiO2混合体系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得到Cu2+、Pb2+、Zn2+在混合体系表面配位反应及其平衡常数如下:≡XOH+M2+≡XOM++H+;lgK=-2.20,-1.90,-3.20(M=Cu,Pb,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AL2o3 SIo2 混合体系 表面配位 表面酸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铝法制备的ZrO_2-Al_2O_3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孔远 徐鲁燕 +1 位作者 付兆霖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3-417,共5页
在NaAlO2-Al2(SO4)3法制备拟薄水铝石成胶过程中加入氧氯化锆,得到ZrO2-Al2O3样品。采用XRD、BET、SEM、Py-IR、NH3-TPD方法对ZrO2-Al2O3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ZrO2质量分数小于5.6%时,ZrO2-Al2O3样品的晶相为γ-Al2O3,当ZrO2质量... 在NaAlO2-Al2(SO4)3法制备拟薄水铝石成胶过程中加入氧氯化锆,得到ZrO2-Al2O3样品。采用XRD、BET、SEM、Py-IR、NH3-TPD方法对ZrO2-Al2O3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ZrO2质量分数小于5.6%时,ZrO2-Al2O3样品的晶相为γ-Al2O3,当ZrO2质量分数大于5.6%时,出现了t-ZrO2的晶相;随着ZrO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ZrO2质量分数从0增至6.6%,孔容从1.12cm3/g增加到1.17cm3/g,变化不大,随着ZrO2质量分数进一步增加,孔容开始下降;平均孔径随着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增加,ZrO2质量分数达到7.4%后,随着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孔径减小。ZrO2的加入对γ-Al2O3的孔型结构没有影响。ZrO2-Al2O3样品主要以L酸为主,有少量的B酸;随着ZrO2含量的增加,总酸量略有增加,其中弱酸比例降低,而强酸和中强酸的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lo2-al2(So4)3 γ-al2o3 ZRo2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γ-Al_2O_3载体表面酸性及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武客 陈平初 +3 位作者 汪明 王军涛 刘宛乔 郝啸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氨、红外、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正丁醇脱水、差热及热重手段研究引入不同含量的硅对载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的硅和γ-Al2O3发生键合形成了新的Al-O-Si键;随着硅的含量增加,γ-Al2O3表面的总酸量及酸强度也增大.以...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氨、红外、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正丁醇脱水、差热及热重手段研究引入不同含量的硅对载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的硅和γ-Al2O3发生键合形成了新的Al-O-Si键;随着硅的含量增加,γ-Al2O3表面的总酸量及酸强度也增大.以苯加氢反应为探针,采用微催化脉冲色谱技术考察硅修饰的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改性增加了对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降低了加氢反应的活化能;硅的影响以电子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改性 酸量 负载型催化剂 苯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O对Pt-Sn/γ-Al_2O_3催化剂表面酸性与MCH脱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进富 俞英 蔡卫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2-785,共4页
利用吡啶吸附 IR、NH3吸附 脱附、原位热重积碳等技术并结合MCH的脱氢活性试验 ,研究了Li2 O对工业Pt Sn/γ Al2 O3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及MCH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Li2 O能有效地调变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降低其表面酸中心特别是强酸中... 利用吡啶吸附 IR、NH3吸附 脱附、原位热重积碳等技术并结合MCH的脱氢活性试验 ,研究了Li2 O对工业Pt Sn/γ Al2 O3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及MCH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Li2 O能有效地调变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降低其表面酸中心特别是强酸中心的数目 ;MCH脱氢反应的积炭量随Li2 O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当Li2 O含量为 0 .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o Pt-Sn/γ-al2o3 表面酸性 MCH 储氢 甲基环己烷 脱氢催化剂 脱氢稳定性 氧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γ-Al_2O_3吸附剂表面的噻吩反应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尹海燕 李春虎 +2 位作者 王林学 于英民 冯丽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136,共6页
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O/γ-Al2O3吸附剂,对含噻吩的模拟汽油进行反应吸附脱硫,考察了NiO负载量、模拟汽油硫含量及活性组分的形态对反应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用XRD、BET比表面积分析、SEM-EDS等分析方法对吸... 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O/γ-Al2O3吸附剂,对含噻吩的模拟汽油进行反应吸附脱硫,考察了NiO负载量、模拟汽油硫含量及活性组分的形态对反应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用XRD、BET比表面积分析、SEM-EDS等分析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iO负载量16(wt)%时达到单层分散,其穿透硫容5.767mg/g,随NiO负载量的增加,穿透时间逐渐增长,穿透硫容逐渐增加,结晶态NiO的出现对反应不利;模拟汽油硫含量变化对吸附剂的穿透硫容影响较小;吸附剂还原前后对噻吩的反应脱除效果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γ-al2o3 吸附剂 噻吩 模拟汽油 脱硫 反应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在α-Al_2O_3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冰烨 朱彤 +2 位作者 唐孝炎 丁杰 李宏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12-1917,共6页
使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原位反应器研究了273~333K下甲醛与α-Al2O3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结果表明,甲醛在α-Al2O3颗粒物表面生成产物主要为甲酸盐、二氧亚甲基以及少量多聚甲醛和吸附态甲醛,甲酸盐是由中间产物二氧... 使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原位反应器研究了273~333K下甲醛与α-Al2O3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结果表明,甲醛在α-Al2O3颗粒物表面生成产物主要为甲酸盐、二氧亚甲基以及少量多聚甲醛和吸附态甲醛,甲酸盐是由中间产物二氧亚甲基进一步氧化生成的.在293K下,甲醛在α-Al2O3颗粒物表面的反应级数为0.81±0.05,以样品池几何面积计算的初始摄取系数γ0GEO为(2.3±0.5)×10-5,以颗粒物BET面积计算的初始摄取系数γ0BET为(9.4±1.7)×10-9,表观活化能为33.5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Α-al2o3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 非均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SiO_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酸碱性质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佩佩 孙和云 +1 位作者 樊佳妮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25-1431,共7页
运用电位滴定技术研究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的表面酸碱性质;依据滴定数据及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利用WinSGW软件计算得出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XOH+H+≡XOH2+(lgK1=5.06±0.05);... 运用电位滴定技术研究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的表面酸碱性质;依据滴定数据及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利用WinSGW软件计算得出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XOH+H+≡XOH2+(lgK1=5.06±0.05);≡XOH≡XO-+H+(lgK2=-8.45±0.10);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重金属离子Cu2+,Pb2+,Zn2+在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吸附行为,并用WinSGW软件模拟得出了Cu2+,Pb2+,Zn2+在该混合悬浮液体系中的表面配位常数:≡XOH+M2+≡XOM++H+[lgK=-2.20,-1.72,-2.90(M=Cu,Pb,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 Cu2+ Pb2+ Zn2+ 酸碱 表面配位 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ZrO_2-Al_2O_3催化剂表面酸性质对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文芳 张敏秀 +2 位作者 王鹏照 杨朝合 李春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9-674,共6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一系列不同硫酸负载量的SO_4^(2-)/ZrO_2-Al_2O_3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Py-FTIR、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常压、200℃、H_2∶C_4=2∶3和质量空速为3 h^(-1)的反应条件下,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评...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一系列不同硫酸负载量的SO_4^(2-)/ZrO_2-Al_2O_3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Py-FTIR、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常压、200℃、H_2∶C_4=2∶3和质量空速为3 h^(-1)的反应条件下,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上考察了硫酸负载量对SO_4^(2-)/ZrO_2-Al_2O_3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Py-FTIR结果表明,硫酸化处理为催化剂表面提供了丰富的Br?nsted酸性位,其中,强Br?nsted酸性位在正丁烷异构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硫酸化处理可显著提高正丁烷异构化活性,而Lewis酸性位与之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Zro2-al2o3 酸性位 正丁烷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3负载在新型Ti O_2/γ-Al_2O_3载体上的表面状态与性质 被引量:9
13
作者 桂琳琳 朱永法 唐有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2-398,共7页
MoO_3担载在TiO_2或γ-Al_2O_3载体上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催比剂,其表面状态和表面性质国内外已有过许多报导,本文报导MoO_3负载在我们所研制的新型TiO_2/γ-Al_2O_3载体(指以γ-Al_2O_3为骨架,表面上铺以TiO_2物种的载体)上的表面状态与... MoO_3担载在TiO_2或γ-Al_2O_3载体上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催比剂,其表面状态和表面性质国内外已有过许多报导,本文报导MoO_3负载在我们所研制的新型TiO_2/γ-Al_2O_3载体(指以γ-Al_2O_3为骨架,表面上铺以TiO_2物种的载体)上的表面状态与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钼 Tio2/Y-al2o3 表面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在CeO_2和γ-Al_2O_3上的表面性质及对NO+CO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蒋晓原 丁光辉 +3 位作者 刘琪 楼莉萍 陈英旭 郑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9-295,共7页
在色谱-微反实验装置上考察了CuO/CeO2、CuO/γ-Al2O3及CeO2改性的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性能,并用TPR、XRD、XPS、BET和NO-TPD等技术对上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与铜物种在两种载体(CeO2和γ-Al2O3)上的价态(Cu2+和... 在色谱-微反实验装置上考察了CuO/CeO2、CuO/γ-Al2O3及CeO2改性的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性能,并用TPR、XRD、XPS、BET和NO-TPD等技术对上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与铜物种在两种载体(CeO2和γ-Al2O3)上的价态(Cu2+和Cu+)、分散状态和吸附特性有关.TPR实验显示CuO在CeO2上存在两种还原物种,而在γ-Al2O3上只有一种还原物种.XPS检测表明CuO/CeO2的Cu2p3/2结合能值与Cu2+和Cu+的标准结合能基本吻合,而CuO/γ-Al2O3的Cu2p3/2结合能值接近或略低于Cu2+的标准结合能.NO-TPD实验表明催化剂表面的NO脱附峰温低于载体表面的NO脱附峰温,而CuO/CeO2表面的NO脱附峰温低于CuO/γ-Al2O3表面的NO脱附峰温,说明NO在CuO/CeO2表面的分解活性大于CuO/γ-Al2O3,而NO在催化剂表面的分解活性大于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 CEo2 γ-A12o3 催化剂 表面性质 价态 分散状态 吸附特性 No+Co反应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Ni-P-Al_2O_3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郝亚莉 杨文忠 +1 位作者 尹晓爽 刘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1,共7页
目的改善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均匀性,提高其耐蚀性能。方法采用化学镀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分析纳米Al2O3添加量(0~10 g/L)对镀层形貌的影响。施镀过程中选用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来分散纳米Al2O3,通过XRD... 目的改善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均匀性,提高其耐蚀性能。方法采用化学镀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分析纳米Al2O3添加量(0~10 g/L)对镀层形貌的影响。施镀过程中选用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来分散纳米Al2O3,通过XRD分析镀层的相组成,采用SEM、EDS研究镀层形貌和成分,通过测量施镀前后纳米Al2O3的Zeta电位来研究非均一镀液的稳定性和纳米粒子的分散性能,利用电化学阻抗手段研究镀膜样品在3.5%Na Cl水溶液中的耐蚀性能,从而分析镀液中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复合镀层的影响。结果随着镀液中纳米粒子添加量的增加,镀层中Al2O3含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同时镀层表面纳米Al2O3团聚现象也随之加剧。添加一定量表面活性剂之后,镀层变得均匀,纳米粒子团聚减少,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低浓度下就能对纳米Al2O3分散产生显著作用,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需在较高浓度下才能达到相似效果。结论当镀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25cmc,Al2O3添加量为6 g/L时,镀层最为均匀,且样品在3.5%Na Cl水溶液中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P-al2o3复合镀层 表面活性剂 Q235钢 电化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_2O_5/γ-Al_2O_3表面铌氧物种的分散状态与酸性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杰 范以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9-684,共6页
负载型Nb2O5是多种催化反应的有效催化剂.以草酸铌为前驱物,γ-Al2O3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不同负载量的Nb2O5/γ-Al2O3催化剂.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和吡啶吸附傅立叶变换红外(Py-IR)光谱方法对催化剂表面铌氧(Nb... 负载型Nb2O5是多种催化反应的有效催化剂.以草酸铌为前驱物,γ-Al2O3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不同负载量的Nb2O5/γ-Al2O3催化剂.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和吡啶吸附傅立叶变换红外(Py-IR)光谱方法对催化剂表面铌氧(NbOx)物种的分散特征、酸性特征进行表征,通过异丁烯(IB)与异丁醛(IBA)缩合生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DMHD)反应评价催化剂表面酸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b在γ-Al2O3表面的单层分散容量(ΓNb)为7.6μmol·m-2,与"嵌入模型"理论分析Nb5+分散在γ-Al2O3优先暴露晶面(110)上八面体空位中的单层分散容量值7.5μmol·m-2接近,即分散的Nb5+离子键合在γ-Al2O3表面八面体空位中.在低负载量下,分散在γ-Al2O3表面的Nb2O5主要以孤立的NbOx物种形式通过Nb—O—Al键与载体表面键合,与LRS结果一致.处于孤立状态下的NbOx物种使表面Lewis酸位量下降.随负载量的增加,孤立的NbOx物种通过Nb—O—Nb键连接而聚集,并形成表面Br觟nsted酸位,随着NbOx聚集度增加,表面Br觟nsted酸密度增加,酸性增强,对IBA与IB缩合反应催化活性增加.当负载量超过单层分散容量时,NbOx物种呈现三维聚集状态,DMHD的转化频率(TOF)降低,同时表面Br觟nsted酸性增强,导致目标产物DMHD的选择性降低.Nb2O5/γ-Al2O3催化剂表面Br觟nsted酸特征与NbOx物种聚集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酸性 Nb2o5/γ-al2o3 表面Nbox物种 烯醛缩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γ-Al_2O_3表面酸性的NMR和FTIR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常坤 叶朝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52-1955,共4页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氟化作用对 γ-Al2 O3的表面酸性 (酸中心类型、强度及数量 )的影响 .吡啶和二甲基吡啶在氟化γ-Al2 O3(F/γ-Al2 O3)表面上吸 -脱附的 IR光谱和三甲基膦在 F/γ-Al2 O3表面上吸附的 31 P MAS NMR结果表...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氟化作用对 γ-Al2 O3的表面酸性 (酸中心类型、强度及数量 )的影响 .吡啶和二甲基吡啶在氟化γ-Al2 O3(F/γ-Al2 O3)表面上吸 -脱附的 IR光谱和三甲基膦在 F/γ-Al2 O3表面上吸附的 31 P MAS NMR结果表明 ,F/γ-Al2 O3表面上既存在 Lewis酸位又存在 Bronsted酸位 . L酸的总量随氟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但其强度随之增加 ,且同时产生几种新的 L酸位 . B酸的数量和强度在样品含氟量为2 %~ 3 %间存在极大值 .研究还表明 ,三甲基膦是一种测量 F/γ-Al2 O3表面酸性的灵敏的 NMR探针分子 ,31 P MAS NMR和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氟化γ-al2o3 表面酸性 吸附 固体NMR InsituFTIR 核磁共振 氧化铝 催化剂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表面氧化铝新材料制备的化学研究Ⅰ.硬水铝石法制高表面α-Al_2O_3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茂初 文梅 +4 位作者 高士杰 章浩 陈耀强 羊彦衡 潘桂黄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30,共5页
研究了由硬水铝石分解制备高表面α Al2 O3的生成条件 ,以及煅烧温度、时间对高表面α Al2 O3性质的影响规律和添加Si对高表面α Al2 O3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硬水铝石分解制得的高表面α Al2 O3具有孔容大、孔径小、α相结晶不... 研究了由硬水铝石分解制备高表面α Al2 O3的生成条件 ,以及煅烧温度、时间对高表面α Al2 O3性质的影响规律和添加Si对高表面α Al2 O3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硬水铝石分解制得的高表面α Al2 O3具有孔容大、孔径小、α相结晶不完善的特点 :高温下高表面α Al2 O3不稳定 ,随煅烧温度增加 ,表面氧原子迁移加剧 ,微孔烧结 ,比表面降低。硅组分的添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表面氧原子的迁移 ,使α Al2 O3的α相保持完善和抑制微孔的烧结 ,从而增强了高表面α Al2 O3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水铝石 表面α-al2o3 热稳定性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N_x/γ-Al_2O_3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及加氢脱氮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志军 孙桂大 +2 位作者 徐景峰 闫琛洋 任孝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1,共6页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混合法,通过在H2和N2混合气中程序升温还原反应的氮化处理技术,合成了Ni WNx/γ-Al2O3催化剂。采用TG-DTA考察了氮化过程,采用BET、XRD、XPS等手段表征了合成的催化剂,并以吡啶为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加氢脱氮性能。结果表...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混合法,通过在H2和N2混合气中程序升温还原反应的氮化处理技术,合成了Ni WNx/γ-Al2O3催化剂。采用TG-DTA考察了氮化过程,采用BET、XRD、XPS等手段表征了合成的催化剂,并以吡啶为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加氢脱氮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氮化过程明显不同;钝化会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氧化层,但不改变其体相结构,而使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高价态钨量较多;Ni WNx/γ-Al2O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187m2/g;由浸渍法制备的硫化和氮化镍钨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性能都较高,脱氮率最高可以达到98.5%(360℃反应)。在14h的HDN实验中,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而由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的脱氮率则在反应6h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Nx/γ-al2o3 催化剂 表面性质 加氢脱氮 浸渍法 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Al_2O_3纳米微粒化学复合镀——表面活性剂对镀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丁红燕 周广宏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1期4-7,共4页
将纳米Al2O3应用于化学复合镀中,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纳米Al2O3粉的分散状态和(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Al2O3分散后再加入到镀液中进行施镀,方可得到分散均匀的复合镀层。
关键词 NI-P 化学复合镀 表面活性剂 复合镀层 镀层组织 分散 纳米AL2o3 组织形貌 粒化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