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交联型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细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6
1
作者 祝方 张高勇 +1 位作者 王增长 梁美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85,共4页
用细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改性丙烯酸酯细乳液,乳化剂采用SDS和T riton X-405复配,助稳定剂采用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并对细乳液涂料进行了表征(红外,TEM,动态光散射)。研究了温度、乳化剂浓度和硅... 用细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改性丙烯酸酯细乳液,乳化剂采用SDS和T riton X-405复配,助稳定剂采用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并对细乳液涂料进行了表征(红外,TEM,动态光散射)。研究了温度、乳化剂浓度和硅烷偶联剂的含量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细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80℃,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MPTS的质量分数为10%时能得到粒径较小,性能优良的细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聚合 环境友好涂料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炬 程先华 +2 位作者 上官倩芡 白涛 王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利用分子自组装方法在羟基化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单层膜,采用接触角测定仪考察了其成膜速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自组装单层膜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并... 利用分子自组装方法在羟基化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单层膜,采用接触角测定仪考察了其成膜速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自组装单层膜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并采用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评价了单层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成膜时间达到15min后,相应的自组装单层膜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03°,此后接触角随成膜时间的继续延长基本保持不变;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单层膜可以降低基片的摩擦系数,并且在较低载荷下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丙烯氧基甲氧基 自组装单层膜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细乳液共聚合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夏宇静 余樟清 倪沛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与反应性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进行细乳液共聚合,获得了MMA-co-(A-174)共聚物乳液。研究了聚合温度、助稳定剂用量、A-174用量及水相中pH调节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动力学的影响。利用红...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与反应性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进行细乳液共聚合,获得了MMA-co-(A-174)共聚物乳液。研究了聚合温度、助稳定剂用量、A-174用量及水相中pH调节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动力学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共聚产物组成和乳胶粒子形态进行了表征。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了共聚物乳液中微量甲醇含量,结果表明,细乳液聚合工艺可以避免活性硅烷A-174的反应性官能团在聚合过程中被水解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共聚合 活性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龚兴宇 范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4,共4页
采用单体后滴加的方法 ,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不同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 ,通过乳液共聚合成了丙烯酸酯 -有机硅共聚物。对合成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 ,通过红外光谱、DSC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有机硅含量对共... 采用单体后滴加的方法 ,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不同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 ,通过乳液共聚合成了丙烯酸酯 -有机硅共聚物。对合成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 ,通过红外光谱、DSC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有机硅含量对共聚产物力学性能、吸水率的影响 ,证实了丙烯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改性 丙烯酸酯乳液 研究 乳液共聚合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聚氨酯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小荣 沈一丁 赖小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14-1816,1820,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EMO)为基本原料,制备了硅烷改性聚氨酯乳液,并外加氮丙啶进一步提高了胶膜的性能。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对产物的结构进...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EMO)为基本原料,制备了硅烷改性聚氨酯乳液,并外加氮丙啶进一步提高了胶膜的性能。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EMO含量对乳液粒径、胶膜耐水性、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胶膜的结晶性及接触角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TR-FT-IR证实了MEMO成功地反应到了聚氨酯分子链上;在m(MEMO)=5.67%,m(AZ)=2%时,胶膜的耐水性最低为14.84%,胶膜的最大拉伸强度为17.334MPa,断裂伸长率为232.56%,改性后聚氨酯的热稳定性提高,结晶性及表面能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液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洪池 高姗姗 +1 位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2,共4页
引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改性,以乙酸丁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TMSPMA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溶液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 引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改性,以乙酸丁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TMSPMA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溶液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1085cm^-1叫处S-O-C键的吸收峰和核磁共振谱图中δ=0.67处Si的α位氢核共振峰,均证明TMSPMA已经与MMA共聚;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和增大引发剂浓度均提高了聚合反应转化率;未交联的共聚物热稳定性随TMSPMA浓度增加而下降;有机硅氧烷交联后,共聚物(单体浓度比为16:1,摩尔比,下同)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50℃,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甲基丙烯酸甲酯 溶液共聚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邱凤仙 周钰明 刘举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1,51,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二氧化硅杂化聚合物材料;用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溶胶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SEM观察了杂化材料的形貌;示差扫...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二氧化硅杂化聚合物材料;用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溶胶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SEM观察了杂化材料的形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测试分析了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醋酸乙烯酯 杂化材料 二氧化 性能研究 制备 共聚物 傅立叶红外光谱 示差扫描量热法 溶胶-凝胶法 聚合物材料 SEM观察 紫外光谱 结构表征 材料体系 热稳定性 测试分析 热重法 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乳液共聚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赵洪池 吴秀亭 +3 位作者 高姗姗 高玲玲 宋智伟 白海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2-36,共5页
以苯乙烯(St)、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t-TMSPMA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1090 cm-1处Si—O—Si键的吸收峰和17... 以苯乙烯(St)、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t-TMSPMA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1090 cm-1处Si—O—Si键的吸收峰和1723 cm-1处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TMSPMA与St发生了共聚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和TMSPMA浓度对乳液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引发剂或乳化剂浓度以及降低TMSPMA浓度都可以提高聚合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乳液共聚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法合成(丙烯酸乙酯-co-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婷 李坚 +1 位作者 任强 汪称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1-174,共4页
以单质铜(Cu0)为还原剂,采用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合成了丙烯酸乙酯-co-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MSPMA)共聚物[P(EA-co-DMMSPMA)]及其湿固化膜,研究了P(EA-co-DMMSPMA)分子量增加以及DMMS... 以单质铜(Cu0)为还原剂,采用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合成了丙烯酸乙酯-co-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MSPMA)共聚物[P(EA-co-DMMSPMA)]及其湿固化膜,研究了P(EA-co-DMMSPMA)分子量增加以及DMMSPMA含量对P(EA-co-DMMSPMA)湿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EA-co-DMMSPMA)分子量增大,湿固化膜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略有上升,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在P(EA-co-DMMSPMA)分子量为10000,DMMSPMA含量为25%(wt,质量分数)条件下,其拉伸强度为2.09MPa,断裂伸长率为33%,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乙酯 3-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基甲氧基 湿固化 力学性能 AT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交联水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结构和性能
10
作者 颜柯清 余大洋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0-899,共10页
为了提高聚丙烯酸酯压敏胶(PSA)的黏接、松弛和回复特性,以保证其在柔性显示器反复折叠过程不发生脱黏、屈曲和断裂,本研究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质量分数的水性聚丙烯酸酯PSA,考察了MPS... 为了提高聚丙烯酸酯压敏胶(PSA)的黏接、松弛和回复特性,以保证其在柔性显示器反复折叠过程不发生脱黏、屈曲和断裂,本研究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质量分数的水性聚丙烯酸酯PSA,考察了MPS质量分数对聚丙烯酸酯PSA分子结构、黏弹和力学等性能的影响。引入MPS后丙烯酸酯共聚物可在聚合和干燥成膜过程中发生初步和深度交联,随着MPS质量分数的增加,聚丙烯酸酯PSA的凝胶分数增大、溶胶和凝胶交联点之间的平均分子质量降低。MPS质量分数为02%的PSA的综合性能最佳:大变形下的应变回复率达83%,应力松弛率达72%,对镜面钢板的剥离强度为89N·(25mm)^(-1),透光率高而雾度低,可满足光学显示的要求。本研究为柔性显示用PSA的开发提供了一种环保、便捷的新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压敏胶 3-(甲基丙烯氧)丙基甲氧基 乳液聚合 交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BA/KH-570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云母增强聚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兵 赵若飞 +1 位作者 戴干策 胡春圃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 3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三元共聚物 ,发现该共聚合体系是一“活性”/受控聚合体系 ,三元共聚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得以确认。研究了该三元共聚物作为...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 3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三元共聚物 ,发现该共聚合体系是一“活性”/受控聚合体系 ,三元共聚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得以确认。研究了该三元共聚物作为大分子偶联剂对云母增强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 3-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云母增强聚丙烯 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70改性107硅橡胶的紫外光固化行为及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海银 潘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7,共5页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二端羟基二甲基聚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原料,盐酸作为催化剂,在水与甲苯混合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含有丙烯酰氧基团的硅氧烷预聚体,探讨了原料质量比例、原料黏度大小对制备硅氧烷预聚体的...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二端羟基二甲基聚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原料,盐酸作为催化剂,在水与甲苯混合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含有丙烯酰氧基团的硅氧烷预聚体,探讨了原料质量比例、原料黏度大小对制备硅氧烷预聚体的光固化行为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等手段对硅氧烷预聚体及光固化后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硅氧烷预聚体外观无色透明澄清,黏度可调,具有优异的紫外光(UV)固化特性,同时固化后产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5%热失重温度均高于300℃;同时研究了合成硅氧烷预聚体在UV固化有机硅压敏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聚体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橡胶 盐酸 丙烯 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含硅、氟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月文 刘伟区 +1 位作者 寇勇 罗广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基)硅烷W D、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通过IR、水接触角、吸水率、铅笔硬度和DSC等手段研究了共聚工艺、含... 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基)硅烷W D、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通过IR、水接触角、吸水率、铅笔硬度和DSC等手段研究了共聚工艺、含氟单体、硅烷单体及催化交联剂对共聚物膜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延迟滴加有机硅单体尤其是W D和含氟单体可使低用量硅氟单体下的共聚物膜表面憎水性大大增强;催化交联剂可使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从31.21℃提高到53.12℃,膜的铅笔硬度达到4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基基)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氧基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70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4
14
作者 时镜镜 马文石 林晓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6,共6页
采用Hummers法对天然石墨进行氧化处理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通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氧化石墨烯反应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然后在水合肼的作用下制备了功能化石墨烯。未烘干的功能化石墨烯在超声处理下,能稳定分散在体积比为... 采用Hummers法对天然石墨进行氧化处理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通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氧化石墨烯反应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然后在水合肼的作用下制备了功能化石墨烯。未烘干的功能化石墨烯在超声处理下,能稳定分散在体积比为9∶1(V/V)的乙醇/水、丙酮/水或N,N-二甲基甲酰胺/水的混合溶剂中。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衍射对样品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H-570上的硅氧烷与氧化石墨烯上的羟基发生了反应,经水合肼还原后,功能化石墨烯的无序度增加,层间距也比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缩小了。功能化石墨烯在DMF/水中呈高度剥离状态,片层厚度为1.1~2.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氧化石墨烯 石墨烯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KH570表面改性绢云母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震 胡应模 +3 位作者 庞宝宝 武莎莎 崔奎 郭素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41-245,251,共6页
采用湿法改性工艺制备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绢云母,KH570改性绢云母的最佳工艺条件为KH570用量1.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最佳粉体性能参数为浊度587NTU、活化指数80%、接触角50°、吸油值... 采用湿法改性工艺制备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绢云母,KH570改性绢云母的最佳工艺条件为KH570用量1.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最佳粉体性能参数为浊度587NTU、活化指数80%、接触角50°、吸油值46%。相比未改性绢云母,KH570改性绢云母的浊度提高了115%,活化指数提高了134%,接触角提高了194%,吸油值提高了71%,疏水性和分散性提高。测试与表征分析表明,KH570与绢云母表面羟基发生偶联反应,KH570改性绢云母的粒径变小,分散均匀,结晶度降低,粉体表面KH570含量约为5%,耐热温度约为680℃,热加工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 偶联剂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表面改性 疏水化改性绢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丙烯酸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海银 曾幸荣 +2 位作者 吴伟卿 唐敏峰 任清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0-132,共3页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正硅酸乙酯(Si-28)、六甲基二硅氧烷(MM)的受控水解反应制备了含有丙烯酰氧基团的聚硅氧烷预聚体,对合成的预聚物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预聚物分子中含有大量...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正硅酸乙酯(Si-28)、六甲基二硅氧烷(MM)的受控水解反应制备了含有丙烯酰氧基团的聚硅氧烷预聚体,对合成的预聚物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预聚物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羟基与不饱和双键基团),可进行紫外光引发固化。同时考察了反应原料用量对硅氧烷预聚体及其固化后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六甲基二硅氧烷用量的增加其热稳定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预聚物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机硅和丙烯酸树脂的有机-无机杂化涂料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东勤 张子勇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5-28,共4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几种不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含量的丙烯酸树脂,以及采用双键和硅氢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环状结构的前驱体(D4-VTMO)。两者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交联型有机-无机杂化涂料。用红外光...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几种不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含量的丙烯酸树脂,以及采用双键和硅氢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环状结构的前驱体(D4-VTMO)。两者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交联型有机-无机杂化涂料。用红外光谱(FT-IR)对涂膜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涂膜的基本性能、热失质量(TG)和耐化学试剂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涂料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涂料 溶胶-凝胶法 丙烯酸树脂 γ-甲基丙烯丙基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有机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桂强 荔栓红 +3 位作者 车春霞 于奎 钟启林 张志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5,共4页
利用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与苯乙烯、丙烯腈进行三元悬浮聚合,制备了具有优良耐热性能和冲击性能的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有机硅复合材料。分析了三元悬浮聚合机理,确定了 SAN/有机... 利用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与苯乙烯、丙烯腈进行三元悬浮聚合,制备了具有优良耐热性能和冲击性能的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有机硅复合材料。分析了三元悬浮聚合机理,确定了 SAN/有机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聚合过程中添加三苯基硅醇,避免或减少了聚合产物被加工时的羟基缩合交联,达到消除水分的目的。研究确定了聚合过程中各组分的较佳用量:KH-570加入量为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总质量的1.0%,三苯基硅醇与 KH-570的摩尔比为2.3:1.0,聚丙烯酸钠用量为 KH-570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苯乙烯共聚物 有机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高硅烷含量硅丙复合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龚兴宇 范晓东 徐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7-220,共4页
利用醇解反应 ,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水解速度较快的甲氧基置换成水解速度较慢的乙氧基或异丙氧基 ,通过乳液共聚合成了高硅烷含量的硅丙复合乳液。用 NMR,GC对硅烷单体进行了结构分析及转化率测试 ,并利用红外光谱对... 利用醇解反应 ,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水解速度较快的甲氧基置换成水解速度较慢的乙氧基或异丙氧基 ,通过乳液共聚合成了高硅烷含量的硅丙复合乳液。用 NMR,GC对硅烷单体进行了结构分析及转化率测试 ,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高有机硅含量对共聚物膜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 ,证实了高含量硅烷组分能显著地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氧基 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异丙氧基 高性能 含量 丙复合乳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硅溶胶粒子增强聚甲基硅树脂薄膜材料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陆静娟 郭兴忠 杨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152-2156,共5页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水解聚合产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经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EMO)表面改性的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产物硅胶作为无机增强物,利用两者羟基之间的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有机/无机复...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水解聚合产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经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EMO)表面改性的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产物硅胶作为无机增强物,利用两者羟基之间的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透明耐磨薄膜;采用TG/DTA、FTIR、UV-vis、金相显微镜及SEM等测试手段对不同含量MEMO改性硅胶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TMS和TEOS的水解聚合产物通过共缩聚反应在PC板表面形成带有机基团的无机交联网络结构,基本骨架由Si-O-Si组成;在150~250℃之间,MEMO所带的CC会发生热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随MEMO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柔韧性提高;薄膜对PC板有一定的增透作用,MEMO含量的改变对其增透性能影响不大;薄膜能显著提高PC板的硬度,随着MEMO含量的增加,能制备厚膜而不易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甲氧基 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氧基 水解 缩聚 表面改性 复合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