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基因的克隆与逆境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贾会丽 王学敏 +4 位作者 高洪文 董洁 王运琦 刘建宁 石永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8-206,共9页
紫花苜蓿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维生素E合成途径中一种重要的合成酶,催化γ-生育酚向α-生育酚的转化,改变维生素E组成,利于动物和人体的吸收。本实验通过... 紫花苜蓿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维生素E合成途径中一种重要的合成酶,催化γ-生育酚向α-生育酚的转化,改变维生素E组成,利于动物和人体的吸收。本实验通过RACE-PCR技术,得到紫花苜蓿γ-TM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MsT-MT。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此序列全长1 306bp,包含1个长为939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12个氨基酸。MsTMT属于甲基转移酶家族(AdoMet-MTases),有1个腺苷脱氨基酶信号(SLSTDDP),包含有2个保守的S-腺苷甲硫氨酸结合结构域(XXDXGCGIG,VXXPGGXXIX)。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MsTMT基因在紫花苜蓿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受NaCl、PEG以及黑暗诱导后,该基因表达上调;低温胁迫后该基因表达下降;外源ABA不影响该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γ-生育甲基转移 维生素E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γ-TM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拴柱 万勇善 刘风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56-1863,共8页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催化γ-生育酚转变为生物活性最高的α-生育酚,是决定植物中维生素E成分和活性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电子克隆与PCR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花生6个栽培品种(A.hypogaeaL.)和花生区组4个二倍体野生种中γ-TMT...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催化γ-生育酚转变为生物活性最高的α-生育酚,是决定植物中维生素E成分和活性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电子克隆与PCR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花生6个栽培品种(A.hypogaeaL.)和花生区组4个二倍体野生种中γ-TMT的全长DNA序列,定名为AhgTMT;从栽培品种丰花2号中获得γ-TMT的cDNA序列,定名为AhrTMT。同一栽培品种的AhgTMT与AhrTMT的序列完全对应,说明该基因无内含子。AhrTMT编码区长1059bp,编码352个氨基酸残基的AhTMT蛋白。AhTMT分子量为39.09kD,等电点6.72,总平均亲水性–0.12;预测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55.40%,β-折叠占10.51%,无规则卷曲占34.09%;被定位于叶绿体,含有甲基转移酶保守的SAM结构域。AhTMT与已报道植物γ-TMT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61.75%~72.80%。栽培品种的AhgTMT与A.ipaensis(BB)、A.batizocoi(BB)、A.duranensis(AA)、A.kuhlmannii(AA)4个野生种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100%、99.91%、99.74%和9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维生素E γ-生育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棕等植物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石鹏 曹红星 +2 位作者 李东霞 王永 雷新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8-315,共8页
油棕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而提高其中高活性的维生素E组分是改善棕油品质的关键。油棕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Gen Bank登录号为AEU17779)能将低活性的γ-生育酚三烯催化生成高活性的α-生育酚和α-生育酚三烯,是控制油棕维生素E组分... 油棕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而提高其中高活性的维生素E组分是改善棕油品质的关键。油棕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Gen Bank登录号为AEU17779)能将低活性的γ-生育酚三烯催化生成高活性的α-生育酚和α-生育酚三烯,是控制油棕维生素E组分和活性的关键酶,其功能在油棕等许多植物中极其保守。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以油棕VTE4基因为主要分析对象的一些植物VTE4基因的核酸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的组成成分、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域以及功能结构域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TE4属于不具有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可能作为转运蛋白在叶绿体中发挥作用,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大量散布于整个蛋白质二级结构中,具有S-腺苷甲硫氨酸结合位点和PLN02244保守结构域。这一结果可为油棕等植物VTE4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更多详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棕 γ-生育甲基转移 生物信息学 保守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百脉根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进化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宪萍 李晓晓 +2 位作者 李雅轩 蔡民华 胡英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457-6459,共3页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的HTGs数据库中找到与之高度同源的日本百脉根基因组DNA序列——LjT44D21克隆。通过GENSCAN分析及序列拼接得到日本百脉...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的HTGs数据库中找到与之高度同源的日本百脉根基因组DNA序列——LjT44D21克隆。通过GENSCAN分析及序列拼接得到日本百脉根"γTMT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的登陆号为DQ013360。用该序列对GenBank中的est-others进行相似性搜索,获得了44条日本百脉根的EST序列,经拼接后发现与基因组预测的基因序列一致,表明该基因是真实存在和表达的。该cDNA序列长为1 077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1~1 077 bp)。推测编码蛋白为358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与大豆、水稻、小麦、拟南芥、油菜、苜蓿和衣藻等物种的-γTMT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分析,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百脉根 γ-生育甲基转移 电子克隆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英考 孟宪萍 +1 位作者 李雅轩 蔡民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8-204,共7页
采用电子克隆与实验克隆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大豆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96012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含有1个编码350个氨基酸的完整的开放读码框,5′非翻译区具有2个同框终止密码子,3′端具有2个... 采用电子克隆与实验克隆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大豆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96012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含有1个编码350个氨基酸的完整的开放读码框,5′非翻译区具有2个同框终止密码子,3′端具有2个加尾信号和polyA尾巴。启动子区除含有通用核心元件外,还含有许多与光反应有关的作用元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含有1个信号肽和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的特征基序,该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物种之间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电子表达分析和RT-PCR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与组织中叶绿体含量具有很高的关联,但强光逆境对该基因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γ-生育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电子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邹礼平 高和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0-493,共4页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植物维生素E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通过RACE—PCR得到了棉花γ-TMT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384bp,包含一个长为1035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番茄、大豆、拟南芥、向日葵、玉米等植物的...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植物维生素E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通过RACE—PCR得到了棉花γ-TMT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384bp,包含一个长为1035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番茄、大豆、拟南芥、向日葵、玉米等植物的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序列的一致率为68%~81%;与莱茵衣藻的序列同源性较低,一致率只有54%。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γ-TMT基因聚为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γ-生育甲基转移 维生素E 生物合成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邹礼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7-439,525,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TMT)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γ-TMT cDNA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dbEST数据库中搜索与其高度同源的番茄EST序列,通过人工序列拼接得到番茄γ-TMT的cDNA序列。据此拼接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TMT)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γ-TMT cDNA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dbEST数据库中搜索与其高度同源的番茄EST序列,通过人工序列拼接得到番茄γ-TMT的cDNA序列。据此拼接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番茄叶片cDNA第1链产物为模板进行RT-PCR,回收目的片段,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进行TA克隆。最后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与其他物种中该基因之间的同源性,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经RT-PCR扩增出1300bp左右的片段,成功克隆了番茄γ-TMT基因。克隆片段全长1354bp,包含1个1089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与拼接序列完全一致。番茄γ-TMT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马铃薯、小麦、玉米和拟南芥的γ-TMT基因的同源性分别达89%、75%、75%和7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番茄与马铃薯的γ-TMT基因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该试验中克隆的番茄γ-TM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9.8kD,等电点为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γ-生育甲基转移 维生素E 生物合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邹礼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316-20317,20321,共3页
[目的]对玉米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基因进行克隆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RT-PCR扩增得到玉米γ-TMT基因的cDNA序列,同时对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玉米γ-TMT基因cDNA全长1 310 bp,包含一个长为... [目的]对玉米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基因进行克隆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RT-PCR扩增得到玉米γ-TMT基因的cDNA序列,同时对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玉米γ-TMT基因cDNA全长1 310 bp,包含一个长为1 059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小麦和水稻等高等植物的γ-TMT基因同源性较高,序列一致率为69%~87%;与低等生物褐藻的序列同源性较低,一致率只有5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不同来源的γ-TMT基因可聚为3类。[结论]为进一步研究γ-TMT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γ-生育甲基转移 维生素E 生物合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分析
9
作者 邹礼平 蒋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21-1224,共4页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植物维生素E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通过RACE-PCR得到了水稻γ-TMT基因的cDNA序列,该基因的cDNA全长1 432 bp,包含一个长为1 089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小麦、玉米、向日葵、番茄、大...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植物维生素E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通过RACE-PCR得到了水稻γ-TMT基因的cDNA序列,该基因的cDNA全长1 432 bp,包含一个长为1 089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小麦、玉米、向日葵、番茄、大豆、拟南芥的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0%、87%、76%、75%、7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γ-生育甲基转移 维生素E 生物合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大豆的获得 被引量:4
10
作者 康小虎 欧阳青 +5 位作者 吴存祥 张玉满 白羊年 曹孜义 蔡文启 韩天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6-238,共3页
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 ,利用γ -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 (γ -TMT )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 p7S -TMTL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 ,获得 2 6株抗卡那霉素再生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 4株为阳性 ,初步证明γ -TMT已整合到这 4株大豆的... 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 ,利用γ -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 (γ -TMT )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 p7S -TMTL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 ,获得 2 6株抗卡那霉素再生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 4株为阳性 ,初步证明γ -TMT已整合到这 4株大豆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 维生素E 大豆 子叶节 外植体 γ-生育甲基转移基因 表达载体 农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忽地笑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LaTMT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黎丽 徐晟 +2 位作者 马蕊 汪仁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RACE技术从忽地笑〔Lycoris aurea(L’Hér.)Herb.〕叶片中克隆获得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基因,命名为La TMT。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 DNA全长1 45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1 017 bp,编码338个氨基酸残基。La... 采用RACE技术从忽地笑〔Lycoris aurea(L’Hér.)Herb.〕叶片中克隆获得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基因,命名为La TMT。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 DNA全长1 45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1 017 bp,编码338个氨基酸残基。La TMT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37 560,理论等电点p I 8.70,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但具有信号肽结构;并具有S-腺苷甲硫氨酸(SAM)甲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包含3个SAM结合位点;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包含44.08%的α-螺旋、32.84%的无规则卷曲、12.72%的延伸链和10.36%的β-转角。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La TMT蛋白属于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性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家族,与其他植物γ-TMT蛋白的一致性为64%-75%;在NJ系统树上,La TMT蛋白与单子叶植物γ-TMT蛋白聚为同一大类,并与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Eg TMT和美洲油棕〔Elaeis oleifera(Kunth)Cortés〕Eo TMT聚为同一类,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La TMT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且表达量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忽地笑的根、叶片、花苞、子房、雄蕊、花瓣和鳞茎中La TMT基因均可表达,其中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子房、雄蕊和鳞茎中的相对表达量相对较低,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忽地笑La TMT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该基因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中,并与忽地笑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忽地笑 γ-生育甲基转移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DNA序列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郜卫华 田罗 +2 位作者 黄廷华 姚敏 许巧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0,共5页
利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了凡纳滨对虾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LvCOMT)cDNA全长910 bp(Gen Bank登录号JQ345478),含有66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 利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了凡纳滨对虾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LvCOMT)cDNA全长910 bp(Gen Bank登录号JQ345478),含有66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2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74.9 ku,等电点4.98。经软件分析,该成熟肽有12个磷酸化的氨基酸位点,不具信号肽,推测凡纳滨对虾COMT基因可能是依赖12个可能的氨基酸发生可逆的磷酸化反应来进行调控作用。LvCOMT基因与斑节对虾、中国明对虾的氧位-甲基转移酶具有高度相似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LvCOMT在亲缘关系上更接近于哺乳动物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应用RQ-PCR分析COMT在凡纳滨对虾中的组织特异性分布,结果显示COMT在肝胰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鳃中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儿茶-氧位-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287A/G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路线 贾梅志 李文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287A/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纳入23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1名正常对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受试者的COMT基因-...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287A/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纳入23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1名正常对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受试者的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结果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突变率为10%,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该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比较结果仍同前;不同家族史患者组间的上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该多态性基因型在精神分裂症阳性亚型、阴性亚型、混合型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G基因型在阴性亚型出现的频率是混合型的6·30倍(OR=6·300),G等位基因在阴性亚型出现的频率是混合型的1·859倍(OR=1·859)。结论COMT基因-287A/G多态性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差异,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阴性亚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茶胺氧位甲基转移 -287A/G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氧-甲基转移酶基因克隆与器官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印泉 张启翔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25,共4页
以梅花的花朵为材料,采用RT-PCR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三轮玉蝶"梅花的花朵中克隆到1个全长1 322 bp的氧-甲基转移酶c DNA,命名为Pm OMT,该基因编码377个氨基酸的开放性阅读框,具有植物氧-甲基转移酶基因典型的3个保守基序,... 以梅花的花朵为材料,采用RT-PCR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三轮玉蝶"梅花的花朵中克隆到1个全长1 322 bp的氧-甲基转移酶c DNA,命名为Pm OMT,该基因编码377个氨基酸的开放性阅读框,具有植物氧-甲基转移酶基因典型的3个保守基序,与月季(R.chinensis var.spontanea)的甲基(异)丁香酚转移酶基因Rc OMT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Pm OMT与Rc OMT1亲缘关系最近,同属COMTs类基因。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Pm OM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甲基丁香酚色谱峰面积的变化趋势相似,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甲基丁子香酚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器官 丁子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栽培种γ-TMT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婷 唐月异 +8 位作者 胡东青 王秀贞 吴琪 孙全喜 王志伟 宋国生 徐建志 殷冬梅 王传堂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0,共7页
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生育酚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对生育酚组成及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花生栽培种A、B两个基因组中克隆到2个γ-TMT基因,分别命名为Ahγ-TMT1和Ahγ-TMT2。Ahγ-TMT1编码区全长为3111bp,Ahγ-TMT2... 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生育酚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对生育酚组成及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花生栽培种A、B两个基因组中克隆到2个γ-TMT基因,分别命名为Ahγ-TMT1和Ahγ-TMT2。Ahγ-TMT1编码区全长为3111bp,Ahγ-TMT2编码区全长为3124bp,都含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ORF)长均为1059bp,编码352个氨基酸。利用相关软件或在线工具进行了蛋白质功能预测和系统发育分析。本研究为花生高维生素E分子育种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维生素E γ -生育甲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γ-TM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媛媛 郭启平 +2 位作者 党仁美 张珊 闻珊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6-895,共10页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维生素E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该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品种‘中国春’中克隆得到小麦γ-TMT基因的3个同源拷贝,其CDs(codingsequence)序列相似性为99.12%;其中Ta-γ-TMT-6A和Ta-γ-TMT-6B编码区长度...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维生素E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该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品种‘中国春’中克隆得到小麦γ-TMT基因的3个同源拷贝,其CDs(codingsequence)序列相似性为99.12%;其中Ta-γ-TMT-6A和Ta-γ-TMT-6B编码区长度为1101bp,编码366个氨基酸,而Ta-γ-TMT-6D因发生无义突变,编码36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3个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9.58、39.53和39.50kDa,理论等电点分别为6.67、6.41和7.08,都属于亲水性不稳定非分泌型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小麦Ta-γ-TMT蛋白与糜子Pm-γ-TMT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小麦Ta-γ-TMT基因在根、茎、叶、颖壳、种子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ABA、NaCl、PEG均能诱导Ta-γ-TMT基因的上调表达。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小麦γ-TMT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γ-生育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球蛋白G1启动子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芹 陈德富 +1 位作者 王绘砖 陈喜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4-259,共6页
从大豆冀nf37和冀豆15中克隆了大豆球蛋白G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序列分析表明,两种启动子片段均为688bp,与GenBank现有的3种启动子序列(四川大豆(DQ250808)、南农87-c38(AY649096)和Dare(X15121))间的同源性在96.4%~99.6%之间。其中来自... 从大豆冀nf37和冀豆15中克隆了大豆球蛋白G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序列分析表明,两种启动子片段均为688bp,与GenBank现有的3种启动子序列(四川大豆(DQ250808)、南农87-c38(AY649096)和Dare(X15121))间的同源性在96.4%~99.6%之间。其中来自冀nf37的启动子片段除Legumin盒上有一个碱基差异外,其它元件与DQ250808完全相同,据此推测该启动子片段具有种子特异性启动子活性。将其与已有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连接,构建了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BG1TMT,为通过代谢工程手段调控油料作物种子维生素E组成、提高其营养品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球蛋白G1 启动子 γ-生育甲基转移(γ-tmt) 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